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37580-2019 聚乙烯(PE)埋地燃气管道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要求简介:
GB/T 37580-2019《聚乙烯(PE)埋地燃气管道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要求》是一部关于聚乙烯材料埋地燃气管道腐蚀控制的国家标准。该标准主要规定了聚乙烯埋地燃气管道在设计、选材、施工、运行、维护以及废弃处理等全生命周期内的防腐蚀控制要求,旨在确保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 设计阶段:规定了管道设计应考虑的腐蚀因素,如土壤性质、环境条件、管道材质等,明确防腐蚀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2. 选材阶段:对用于防腐蚀的材料,如防腐层、阴极保护材料等,规定了性能要求和选用原则。
3. 施工阶段:规定了防腐施工的工艺要求,包括防腐层的厚度、均匀性、完整性等,以及与管道连接、穿跨越等特殊部位的防腐处理。
4. 运行阶段:规定了管道运行期间的监测和维护要求,包括腐蚀监测、防腐层检查、修复等,以及时发现并处理腐蚀问题。
5. 维护阶段:明确了定期的维护检查和修复工作,确保管道的防腐性能。
6. 废弃处理阶段:规范了管道废弃时的防腐层剥离、回收和处置方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这个标准的实施,对提升我国聚乙烯埋地燃气管道的防腐蚀技术水平,保障管道的安全运行,促进燃气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GB/T 37580-2019 聚乙烯(PE)埋地燃气管道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要求部分内容预览: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聚乙烯(PE)埋地燃气管道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buriedpolyethylene(PE)gaspipeline corrosion control engineering life cycle 耐蚀聚乙烯(PE)埋地燃气管道从基于材料以及最初勘察、工况条件、产品设计与制造、管道设计到 施工、验收、运行、维护、环境温度、使用寿命评估、报废与事后绿色环境处理的整个应用控制过程。 3.2 腐蚀源 corrosion source 造成或引起聚乙烯(PE)埋地燃气管道腐蚀的各种因素的总称。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聚乙烯(PE)埋地燃气管道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buriedpolyethylene(PE)gaspipeline corrosion control engineering life cycle 耐蚀聚乙烯(PE)埋地燃气管道从基于材料以及最初勘察、工况条件、产品设计与制造、管道设计到 施工、验收、运行、维护、环境温度、使用寿命评估、报废与事后绿色环境处理的整个应用控制过程。 3.2 腐蚀源 corrosionsource 造成或引起聚乙烯(PE)埋地燃气管道腐蚀的各种因素的总称。
GB/T37580—2019
程,对其应用全生命周期内的目标、腐蚀源、工况条件、材料、技术、开发、设计、制造、施工与安装、装卸贮 存和运输、调试、验收、运行、测试检验、维护保养、维修、延寿、资源、报废与事后绿色环保处理预警、文件 及记录和评估等要素做出相应规定,满足整体性、系统性和相互协调优化性,实现安全、经济和长生命周 期运行。 4.2对管道应用全生命周期要求的实施,应以各要素为对象,制定或选用相应的具体技术标准和规范, 4.3在管道应用全生命周期内,应按照GB/T33314一2016中4.3的要求,针对计划、实施、验收、运行,
4.2对管道应用全生命周期要求的实施,应以各要素为对象CJ∕T 135-2001 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球根花卉种球,制定或选用相应的具体技术标准和规范。
图1耐蚀聚乙烯(PE)埋地燃气管道体系持续改进示意图
5.1管道全生命周期贯穿于整体管道系统全生命周期内各要素中,实现整体性、系统性和相互协调优 化性,使腐蚀得到有效控制,符合安全、经济、长生命周期运行、预警及绿色环保的目标。 5.2管道腐蚀控制目标应分解落实到全生命周期内各要素中,符合安全、质量和环境要求。同时,在生 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中实施和保持,并对其持续适宜性进行评审和改进。 5.3协调和优化管道腐蚀控制全生命周期内的各要素,使其与被保护管道的生命周期相适应。可维修 或更换的材料和设备的使用寿命可短于主体管道的生命周期;不可维修或更换的材料和设备使用寿命 应与主体管道生命周期一致
管道腐蚀源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应考虑材料成分、等级、应力分布、管件结构及 质防腐性能等因素;外部因素应考虑不同条件下与材料作用的腐蚀介质与温度、湿度等工况条件 外部因素的破坏。 在管道腐蚀控制全生命周期内,应根据腐蚀源对管道寿命的不同影响,对腐蚀源进行调查分析,
GB/T 375802019
取针对性的管道腐蚀控制技术及保护措施。 6.3应识别管道腐蚀控制相对应的管道整体状态,包括管道的运行温度、压力、介质等与腐蚀相关的工 况条件。 6.4对管道腐蚀控制本体的工况条件也应进行识别,例如管道厚度、不圆度、表面损伤等,
7.1在材料选择过程中,应对 面状态等进行调查,确定材料在腐蚀王 腐蚀性能,满足安全、经济、环保、长生命周其 页警的且标
7.2选材应遵循以下原则
a)针对腐蚀源和管道腐蚀控制全生命周期要求,制定恰当的选材方案; b)考虑材料的理化性能和材料在不同腐蚀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同时考虑环境保护; 管道及其配件应使用专用混配料; d) 在满足材料性能的基础上,考虑其加工性、通用性、经济性。 7.3选材应遵循以下步骤: a 对腐蚀环境进行实地勘察,确定腐蚀参数、腐蚀等级; b)查阅相关标准和手册,使选用的材料满足耐腐蚀性能和理化性能的要求; 对材料进行腐蚀性评估,在没有相同工程或相似应用时,应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或现场试验筛 选材料; d) 在保证使用年限的基础上,应优先考虑经济性,但在各种条件下优先考虑材料的通用性和耐 用性。 7.4 选用新型防腐蚀材料时,应通过有关机构的测试检验,并通过论证能够满足使用要求,方可使用,
7.3选材应遵循以下步骤
可采用适宜的一种或多种技术或方法实施 腐蚀控制。
8.2技术类型选择原则:
a)正确选材应符合第7章要求; b 合理结构设计,考虑应力集中、疲劳等情况; C) 首要考虑管道运行的安全性,评价能否满足安全性能; d) 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基础上,提倡选用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并同时考虑选用经济性高的 腐蚀控制措施: e 选用的腐蚀控制技术应满足环境适应性,确保全生命周期运行
9.1当现有材料及技术、工艺不能满足腐蚀控制要求时,应进行新材料研发、技术开发和工艺改进。 9.2开发过程应包含以下要求: a)目标应符合第5章要求; b) 内容包括新材料研发、技术开发、结构设计、工艺改进、工艺评价、制造设备、检测设备和新产 研制;
9.1当现有材料及技术、工艺不能满足腐蚀控制要求时,应进行新材料研发、技术开发和工艺改进。
当现有材料及技术、工艺不能满足腐蚀控制要求时,应进行新材料研发、技术开发和工艺改进。 开发过程应包含以下要求:
开发过程应包含以下要求: a)目标应符合第5章要求; b) 内容包括新材料研发、技术开发、结构设计、工艺改进、工艺评价、制造设备、检测设备和新产 研制; c)程序是提出需求,确定需求的技术指标,确定开发方案和流程,实施开发,验证和评价:
GB/T 375802019
d)对新材料研发和技术开发以及工
10.1.1根据燃气管道运营环境情况,针对燃气管道腐蚀控制全生命周期内的腐蚀问题和相关因素,头 取相应的腐蚀控制设计方案和工艺方案。 10.1.2制定设计控制目的及措施,确保规定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纳入整体设计方案中。 10.1.3制定程序,控制对原设计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的变更和偏离范围实施控制。 10.1.4制定措施,对关键材料、设备和工艺进行优化选择,并审查适用性
10.2.1规定设计单位和人员间的内部和外部接口。 10.2.2明确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发布、分发和修订责任,规定设计文件的传递和存档,
10.3.1首先调查了解现场腐蚀环境情况。 10.3.2考虑管道腐蚀控制方法、选材、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安装施工方案及技术要求、验收、保护措 施、验收标准、环境控制、运行工况等。
10.3.1首先调查了解现场腐蚀环境情况。
B.1首先调查了解现场腐蚀环境情况。 3.2考虑管道腐蚀控制方法、选材、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安装施工方案及技术要求、验收、保护 验收标准、环境控制、运行工况等。
计输入的要求,确定腐蚀控制方法,形成腐蚀控制
0.4.3.1在相似的环境、工况等条件下进行满足燃气管道腐蚀控制目标的验证。 10.4.3.2通过设计审查、其他计算、执行试验大纲等措施进行验证。 10.4.3.3采用试验大纲作为设计验证方法时,应包括适当的样件或试验件的鉴定试验和专家评审。该 式验应在最苛刻的设计工况下进行验证。当最苛刻的设计工况无法模拟时,可在其他相似工况下验证 设计特性,并将结果外推到最苛刻设计工况
10.4.4.1制定设计变更程序,并形成文件。 10.4.4.2考虑设计变更所产生的技术方面的影响,应采用与原设计相同的设计控制措施。 10.4.4.3除特别指定外,设计变更文件应由原设计方审核和批准
10.4.4.1制定设计变更程序别墅二号楼施工图,并形成文件。
GB/T 375802019
1.1依据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相关技术 要求、设计文件及图纸、检验标准等进行制造 .1.2如采用企业标准或国外标准,标准的安 要求应经过相应的技术机构审查通过
11.2制造单位的条件
11.2.1制造单位应当具有法定资格,并取得所在地政府部门合法注册,同时制造单位应具备证明其生 产制造能力的资质。 11.2.2应具有满足制造产品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检验人员和技术工人。 11.2.3 应具备满足制造产品需要的生产条件。 11.2.4 应具备产品标准中规定项目的检验条件和试验设备、相关配套设施。 1.2.5 应具备健全有效的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体系,通过相关体系认证, 11.2.6应具有有效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
11.2.1制造单位应当具有法定资格,并取得所在地政府部门合法注册《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调试与验收标准 GB/T51338-2018》,同时制造单位应具备证明其生 产制造能力的资质。 11.2.2应具有满足制造产品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检验人员和技术工人。 11.2.3应具备满足制造产品需要的生产条件。 11.2.4应具备产品标准中规定项目的检验条件和试验设备、相关配套设施。 11.2.5应具备健全有效的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体系,通过相关体系认证。 112.6应且有有效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
11.3.1应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加强人员培训、落实岗位责任。 1.3.2 应建立档案、编制台账、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保证正常使用、明确责任人,落实管理使用责任。 11.3.3产品制造应按照确定的质量目标,依据相关的产品标准、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并 定期考核;制造单位应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和程序文件,并有效实施;制造单位应对其所进行 分包的工作质量、所采购原材料及产品质量负责。 11.3.4应制定环境、安全保证体系及环境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并严格监督实施;编制环境、安全措施 预案。
11.4.1所用原材料在进厂时,应对其主要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复验合格的原材料方可入库待用。 1.4.2制造单位应对每一批次生产的产品进行出厂性能抽样检测。 1.4.3应采用第三方监理监督机制,按相关标准要求进行第三方型式检验和质量检验 1.4.4建立质量控制档案,包括原材料适用性及复验结果、制造工艺及参数、产品检验检测结果等资 科,质量控制档案应随制造验收发货后进行归档并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