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0/T-259-2017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50/T-259-2017 山地城市A型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标准简介:
DBJ50/T-259-2017《山地城市A型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标准》是中国重庆市的地方标准,主要针对山地城市特殊地理环境下的地铁车辆设计、制造、试验、运行和维护等环节,提供了一套通用的技术规范和要求。这份标准的出台,是为了满足山地城市地铁车辆在复杂地形、高落差、弯道多等特殊条件下的运行需求,确保车辆的安全、可靠、舒适和高效。
具体来说,这份标准可能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 车辆设计:考虑到山地城市特殊的地形条件,标准可能会对车辆的结构强度、悬挂系统、制动系统、动力系统等进行特殊要求,以保证车辆在复杂路况下的稳定运行。
2. 安全性能:标准会规定车辆的安全防护设施、紧急疏散系统、防火防爆措施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乘客和车辆的安全。
3. 舒适性:考虑到山地城市的特殊环境,可能会对车辆的震动控制、噪音控制、空调系统等提出更高要求,以提升乘客的乘坐体验。
4. 节能环保:标准可能对车辆的能耗、排放、噪音等环保指标进行规定,以实现绿色出行。
5. 维护保养:标准可能会对车辆的维修保养周期、维护方式、易损件更换等方面加以规定,以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营成本。
6. 试验验证:标准会制定一套完整的试验验证流程,确保车辆在投入运营前能够满足各项性能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这份标准是针对重庆市的山地城市,其他地区的地铁车辆设计可能还需要参考其他相应的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
DBJ50/T-259-2017 山地城市A型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标准部分内容预览:
4.4.6车体头部结构和车体内墙板宜采用可降解的材料制造。
4.4.7侧墙任意方向平面度应不大于2mm/m
的国际标准规定。司机室应视野宽广,司机在运行中应能清楚 便地瞭望前方信号、线路接触网、隧道和站台。
便地瞭望前方信号、线路接触网、隧道和站台。 4.5.2司机室的前窗应设刮雨器与遮阳装置CJJ 224-2014 城镇给水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前窗玻璃应符合 现行铁道行业标准《机车、动车前窗玻璃》TB/T1451的有关 规定。
现行铁道行业标准《机车、动车前窗玻璃》TB/T1451的有 规定。
4.5.3司机室侧门、侧窗玻璃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铁道车辆用 安全玻璃》GB/T18045的有关规定。
4.5.3司机室侧门、侧窗玻璃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铁道车辆用
小于550mm,高度不低于1800mm,隧道内设有应急疏散平台 青况下,可不设应急疏散门;司机室侧面应设司机室侧门,侧门 部宜设有望用无级调节升降玻璃窗;司机室与客室之间应设 门,其净开宽度不小于550mm,高度不低于1800mm,
4.5.7车辆运行时司机室灯光照明在地板中央的照度为31
51x,司机控制台面为51x~10lx。司机室应装设维修检查时 的灯,可单独控制,在距地板面800mm的照度不小于200lx。 载信号灯和人工照明均不应引起司机睛望行车信号时产生错
4.5.8司机台的仪表和指示灯在隧道内或晚上关闭照明
4.6.1客室两侧应合理布置4对车门,每个门的净开宽度不小 于1400mm,全列车纵向客室相邻车门中心距宜相等。
4.6.1客室两侧应合理布置4对车门,每个门的净开宽度不小
.6.2客室侧门宜采用内藏门或塞拉式移门,车门系统应符
4.6.3门驱装置宜以电力为动力,由司机或信号系统控制电气 控制系统发出车门开、闭的指令。应设置“再开闭”按钮,司机可 利用该按钮对受障碍而尚未关闭的车门发出再开闭指令。
4.6.4控制系统中应具有非零速自动关门的电气联锁,确保 驶中车门保持锁闭状态。
4.6.4控制系统中应具有非零速自动关门的电气联锁,
4.6.5每个车厢的每一侧至少应有两个车门带有紧急解
4.6.6客室侧门应具有隔离单个侧门的装置,在发生故障时把 车门与门控系统进行隔离。
4.6.6客室侧门应具有隔离单个侧门的装置,在发生故障时把
4.6.7车门要求隔音性能良好,应具备保护措施(如护指月
璃应采用安全玻璃,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铁道车辆用安 全玻璃》GB/T18045的有关规定。车窗如采用中空玻璃时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中空玻璃》GB/T11944的有关规定
4.6.10客室内应布置适量的客室座椅,座椅形状应满足人体工 程学要求。
4.6.10客室内应布置适量的客室座椅,座椅形状应满足人体工
4.6.11内墙板应采用易清洗、装饰性好、易降解的不燃材料
f.0.1I 造。地板应具有耐磨、防滑、防水、防静电和阻燃性能。客室的座 椅、装饰及广告等的制作均应使用不燃或高阻燃材料
4.6.12客室内应设置数量足够、牢固美观的立柱、扶手杆,可
4.6.12客室内应设置数量足够、牢固美观的立柱、扶手杆,可根 据需要加装适量的吊环。设置立柱时应满足人体工程学和不影 响乘客在客室内移动的要求,
照度平均值不低于2001x,最低值不低于1501x(在车外无任何光 照时)。在正常供电中断时,备有紧急照明,其照度应不低 于101x。
6.14连接的两节车辆之间应设置贯通道,贯通道应符合现行 业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贯通道技术条件》CJ/T353的有关 定。
4.6.15每列车中至少应设置两处轮椅专用位置并应有乘轮椅
4.6.15每列车中至少应设置两处轮椅专用位置并应有乘轮格
者适用的抓握或固定装置。
5.1.1转向架基本型式应为无摇枕两系悬挂两轴转向架
5.1.1转向架基本型式应为无摇枕两系悬挂两轴转向架,分 动力转向架和非动力转向架
动力转向架和非动力转向架。
5.1.2转向架的性能、主要尺寸应与车体、轨道相互协调
5.1.3对于运行中可能脱落并危及车辆运行安全的装置,其组
5.1.6转向架构架和车体之间应设置限位装置(横向减振器及
5.1.11转向架应设置接地、起吊点、轴距标识,并应设有质量 溯标记的转向架铭牌
5.2.1转向架构架的强度计算及焊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或用 户与制造商均认可的国际标准规定。 5.2.2构架探伤检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或用户与制造商均认 可的国际标准规定。构架应进行去应力处理,并采取合适的防腐 处理
可的国际标准规定。构架应进行去应力处理,并采取合适的 处理
5.2.3转向架在下列情况之一时,转向架构架应进行静载莅
1新设计制造的转向架; 2批量生产的转向架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其性能、构造、材 料、部件有较大改变者; 3批量生产的转向架制造一定数量后,有必要重新确认其 性能时,抽样进行测试; 4制造商首次生产该型号转向架; 5转厂后生产的转向架
5.2.4转向架构架进行静载荷试验以及疲劳载荷试验的试验
5.2.4转向架构架进行静载荷试验以及疲劳载荷试验的
2.4转向架构架进行静载荷试验以及疲劳载荷试验的试验载 和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或用户与制造商均认可的国 卡标准规定。
5.3.1车轮应采用整体钢轮,应符合现行铁道行业标准《销
5.3.1车轮应采用整体镶钢轮,应符合现行铁道行业标准《铁道 车辆用镶钢整体车轮技术条件》TB/T2817的有关规定,其踏面 形状应符合现行铁道行业标准《机车车辆车轮轮缘踏面外形》TB/ T449的有关规定。
5.3.2车轮应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
及钢坏技术条件》TB/T2945的有关规定。 5.3.4车轴应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或用户与制造商均认可的国! 标准进行强度计算
及钢坏技术条件》TB/T2945的有关规定
5.3.5轮对组装应符合现行铁道行业标准《铁道车辆轮对组 技术条件》TB/T1718的有关规定,轮对组装后应进行动平行 测试。
5.3.5轮对组装应符合现行铁道行业标准《铁道车辆轮又
5.3.8所有与轴承相关的旋转部件的密封都应采用非接触迷
5.3.9轴箱轴承装配应符合现行铁道行业标准《铁道车辆滚动 轴承》TB/T2235的有关规定或轴承制造厂的技术要求。 5.3.10转向架应设置接地装置(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接地系 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或用户与制造商均认可的国际标
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或用户与制造商均认可的国际标 准规定。
5.4.1一系悬挂宜采用圆柱螺旋弹簧并配置垂向油压减振器, 也可采用金属橡胶弹簧。圆柱螺旋弹簧下部加橡胶垫减振,圆柱 螺旋弹簧应符合现行铁道行业标准《机车车辆悬挂装置钢制螺旋 弹簧》TB/T2211的有关规定,油压减振器应符合现行铁道行业 标准《机车车辆油压减振器》TB/T1491的有关规定。 5.4.2二系悬挂宜采用空气弹簧,并应设置高度自动调整装置: 空气弹簧应符合现行铁道行业标准《铁道车辆空气弹簧》TB/T
5.4.3车辆应设置空气弹簧异常上升止挡。空气弹簧失效时
4.4橡胶弹性元件应符合现行铁道行业标准《机车车辆橡胶 性元件通用技术条件》TB/T2843的有关规定。
5.4.4橡胶弹性元件应符合现行铁道行业标准《机车车辆橡胶
5.4.4橡胶弹性元件应符合现行铁道行业标准《机车车辆橡胶
5.5牵引装置与机械传动装置
5.5.1牵弓引装置宜采用无间隙、无磨损、免维护的柔性结构。
架变位及动态运动要求,联轴节与牵引电机和齿轮箱应连接 靠、便于拆卸。联轴节在性能上应能充分满足运行时牵引电机 最大转速、最大转矩要求,应能承受列车启动、制动以及由于轨 条件产生的振动和冲击
5.5.5齿轮箱应符合现行铁道行业标准《动车组用驱动
TB/T3134的有关规定,大小齿轮应符合现行铁道行业标准
5.5.6齿轮箱应具有良好的抗振动性能,并保证齿轮的平稳
5.5.6齿轮箱应具有良好的抗振动性能,并保证齿轮的平稳工 作。设计的大小齿轮的齿形应能承受载荷的变化,保证齿轮工作 的低噪音。
5.6.1基础制动装置可采用轴盘式、轮盘式或踏面式,宜根据运 行要求和热容量计算结果,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混合使用。应设 置闻瓦(闻片)间隙自动调节装置,部分制动缸应带停放功能。制 动装置在落车状态下,闻瓦(闻片)与车轮踏面(制动盘)的间隙应 均匀。
5.6.3基础制动装置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或用户与制造T 均认可的国际标准规定。
5.6.4采用盘型制动的轮对宜根据线路条件增设轮轨粘着改善 设备。
5.6.4采用盘型制动的轮对宜根据线路条件增设轮轨粘着改善
6.1.1列车制动系统应由风源系统、制动控制系统、基础制动 统等组成
6.1.2系统具有保证运行的列车减速或停车能力,应满足列车 在规定条件下制动减速度的要求
6.1.3系统具有保证静止列车不溜逸的能力。
.1.3统其有保证静 不猫选的能力。 6.1.4系统应充分利用车轮与轨道之间的粘着条件【马鞍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暂行规定 》(2011年),优先发挥 电制动系统的制动能力。
免相互干扰,系统设计应具有完整性,并应以故障导向安全为设 计原则。
6.1.6以转向架为单元进行牵弓引控制的列车,制动系统宜采 架控方式。
6.1.7系统应采用计算机控制,应具备电制动和空气制动两
制动控制方式,保证制动力连续调节和控制,能接受人工控制或 ATO控制,系统应能独立记录和显示制动系统运行和故障信息, 并应与列车监控系统进行通信
制动出现故障的意外情况下,空气制动能正常作用JC∕T 2388-2016 自洁隔热平板镀膜玻璃,使列车安全 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