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5374-2018 火力发电厂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

DL/T 5374-2018 火力发电厂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L/T 5374-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4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5347
免费资源

DL/T 5374-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L/T 5374-2018 火力发电厂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简介:

"DL/T 5374-2018火力发电厂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是中国电力行业标准,主要针对火力发电厂的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提供指导和规范。这份标准详细规定了在进行火力发电厂项目前期工作时,编制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应该包含的具体内容、深度要求以及技术指标。

这份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项目总述:项目的背景、目的,以及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电力市场分析:对未来电力需求的预测,以及项目的市场定位。

3. 电厂选址:包括地理位置、地质条件、环境影响、交通运输、水资源等。

4. 电厂规模及设备选择:根据电力需求和资源条件,确定电厂规模,选择发电设备。

5. 工程设计:包括主体工程设计、辅助工程设计以及环保工程设计。

6.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详细列出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并提出资金筹措方案。

7. 经济评价:进行财务分析,包括投资回收期、财务净现值、经济效益等。

8. 风险分析:对项目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应对策略。

9. 结论与建议: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这份标准的目的是确保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全面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为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也有助于提高项目实施的效率和成功率。

DL/T 5374-2018 火力发电厂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部分内容预览:

主编单位: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参编单位: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起草人:谢秋野 陆国栋 唐飞贾成武一琦 李武全 戴有信 杨建祥 冉巍古 胡文平 刘世宇 李冬雪 冷耀军王承才 徐连兵 肖宁 郝晋阳 刘裕华 主要审查人:陈仁杰 滕云 黄河清 张诗滔 雷宏建 于彦显 王忠会 裴育峰 周才洋 刘明秋 曹松涛 孙永斌 张农 李江波 丛训章

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 2.1 概述 3 2.2 电力系统 3 2.3 热(冷)负荷分析· 2. 4 燃料来源 2.5 建厂条件 2.6 工程方案初步设想 2.7 环境保护和社会影响 9 2.8 厂址方案与技术经济比较 (10 ) 2.9 初步投资估算及财务分析 (10) 2.10 风险分析 (10) 2.11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11) 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与附图 (12) 本标准用词说明 . (14 ) 各文送品

结构实体检测方案安全技术交底本标准用词说明 (14 附.条文说明 15

1.0.1为了在火力发电厂工程项自建设中贯彻国家法律法规、产 业政策和基本建设程序及方针,规范火力发电厂工程项目初步可 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内容深度、基本工作程序,根据国家现行法律 法规和产业政策的有关要求,遵循工程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及方针 结合火力发电工程项目建设的特点,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燃烧化石燃料的新建、扩建或改建火力发电 广工程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1.0.3初步可行性研究是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做出初步判断,是 工程项目基本建设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火力发电厂工程项目 单位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开展初步可行性研究工作,并 编制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 1.0.4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应作为开展项目优选和项目可行性 研究的基础,并与电力中长期发展规划、热电联产规划、低热值煤 发电规划等相协调。 1.0.5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三年后尚未进行可行性研 究的项目,应根据建厂外部条件的变化情况进行全面的复查和调 整,并应编制补充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 1.0.6编制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时,设计单位必须全面、准确、充 分地掌握设计原始资料和基础数据,开展必要的调查研究、分析计 算、勘查勘探、专题论证等工作,并配合项目单位与有关单位签订 相应的协议或承诺文件。

1.0.2本标准适用于燃烧化石燃料的新建、扩建或改建火

1.0.3初步可行性研究是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做出初步判断,是 工程项目基本建设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火力发电厂工程项目 单位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开展初步可行性研究工作,并 编制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

1.0.4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应作为开展项目优选和项目可行性

研究的基础,并与电力中长期发展规划、热电联产规划、低热值煤 发电规划等相协调。

1.0.5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三年后尚未进行可行性研

究的项目,应根据建厂外部条件的变化情况进行全面的复查和调

1.0.6编制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时,设计单位必须全面、准确、充

分地掌握设计原始资料和基础数据,开展必要的调查研究、分析计 算、勘查勘探、专题论证等工作,并配合项目单位与有关单位签订 相应的协议或承诺文件

确其中一个作为主体设计单位。主体设计单位应对所提供给其他 各参加设计单位的原始资料的正确性负责,对相关工作的配合、协

调和归口负责,并负责将各外委单项研究报告等文件的主要内容 及结论性意见在确认其适应性后归纳到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中。

1应从国家产业政策、电力电量平衡、热(冷)负荷需求、地区 环境质量,以及能源、煤炭和水资源利用总量控制等方面论证项目 建设的必要性; 2应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调研、收集资料,必要时进行少量 的勘测和试验工作,对可能的厂址颠覆性因素进行论证,初步落实 建厂的外部条件; 3新建工程应对多个厂址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比较,择优推 荐两个或以上可能的厂址方案作为开展可行性研究的厂址方案。 对位于城市(镇)规划区内的新建热电联产或分布式能源项目,以 及位于工业园区内的新建煤电一体化或煤电联营项目,可根据城 市(镇)规划和工业园区规划的要求,选择一个可能的厂址方案进 行论证; 4应提出项目规划容量、分期建设规模及机组选型的建议; 5应提出项目初步投资估算、经济效益与风险分析。 1.0.9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可根据具体情况,按总报告及铁路 (码头)、水文气象、岩土工程、燃料来源、水源、输电系统规划设计 和热电联产规划等专题报告编制出版。总报告说明书章节应按本 标准第2章要求编写,并应有附件和附图,专题报告应有必要的 附图。 1.0.10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是火力发电厂工程项目基本建 设程序的重要工作节点,评审意见是保障项目有序、有据、可控开 展的指导性文件,项目单位应适时组织或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咨 询机构开展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工作。 1.0.11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

1.0.10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是火力发电厂工程项目

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

2.1.1应说明任务来源和委托单位等任务依据。 2.1.2应说明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对应规划情况、建设目的、建设 地点、厂区周边环境、交通状况、防排洪设施、规划容量及本期建设 规模等;对于扩建和改建项目,还应说明已有工程的现有装机规 模、土地征用、厂区总平面布置、主要地下设施布置、拆迁工程和改 扩建条件等简况

2.1.3应说明工作过程及工作组织情况,包括工作时间、地点及 工作过程,与政府相关部门、委托单位及协作单位之间的工作联系 和配合,参加项目的工作人员及其所在单位、专业、职务或职称等

2.1.3应说明工作过程及工作组织情况,包括工作时间、地点

2.1.4应概括说明主要结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包括项目建

2.1.4应概括说明主要结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包括项目建设 的必要性、厂址外部条件初步落实情况、能源资源利用情况、环境 保护、社会与经济影响和主要风险及存在的问题等,并提出建议

2.2.1应简述项目所在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及发展 规划、能源资源概况,并应说明电力系统的现状及电力发展规划: 对于电力外送项目,还应说明受端地区的有关情况

.Z.1 前述频自成任地达国民经价阳会友展现机 规划、能源资源概况,并应说明电力系统的现状及电力发展规划; 对于电力外送项目,还应说明受端地区的有关情况。 2.2.2应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电力发展规划,并结合 电力体制改革对电力需求的影响,开展电力负荷预测及电力电量 调峰平衡计算,论证项目的合理装机规模、机组投产时间及消纳范 围,预测机组年利用小时数,提出系统对项目的调峰要求。

2.2.2应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电力发展规划,并结合

2.2.3应根据电力系统规划、市场分析、节能减排、项且在电力系

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项目所在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

方面的特点,结合国家电力体制改革要求,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 性;对于供热(冷)项目,还应结合能源有效利用等方面的特点,论 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4应说明项目接入系统方案设想,说明出线电压等级、方向 和回路数。有条件时,应注明线路大致长度。

2.2.4应说明项目接入系统方案设想,说明出线电压等级、方间

2.3热(冷)负荷分析

2.3.1应说明项目所在地区的供热(冷)系统现状和发展规划、区 域或企业的热(冷)电联产规划或供热(冷)规划 2.3.2应初步确定项目的供热(冷)范围,分别分析项目供热(冷) 范围内的采暖(制冷)负荷和工业热(冷)负荷,调查核实现状热 (冷)负荷的大小和特征,分析预测近期、远期热(冷)负荷的大小和 特性

2.3.1应说明项目所在地区的供热(冷)系统现状和发展规划、区

范围内的采暖(制冷)负荷和工业热(冷)负荷,调查核实现状热 (冷)负荷的大小和特征,分析预测近期、远期热(冷)负荷的大小利 特性。

2.3.3应初步确定供热(冷)介质、供热(冷

说明项目在供热(冷)系统中的地位DBJ∕T 15-217-2021 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技术标准,提出机组选型初步建议,说明

2.3.4应从满足供热(冷)需求方面,说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4.1应分析说明燃料可能来源、品种、储量、现状产能及近期和 远期规划产能、服务年限等燃料来源情况;对于采用天然气(煤层 气)、液化天然气(LNG)为燃料的,还应分析说明燃料的规划利用 和分配情况。应结合项目建设规模和进度,提出燃料的推荐来源, 从资源配置角度说明燃料利用的合理性,并说明存在的主要问题 及对下阶段工作的建议

2.4.2应收集分析推荐燃料的品质资料,燃料的品质资料包括元

素分析、灰分、水分、挥发分、可磨系数、发热量、灰熔点和灰的成分 等指标;当采用天然气(煤层气)、LNG作为燃料时,应收集分析燃料 的主要成分,以及发热量、相对密度等设计所需的燃料品质指标,

别墅建筑图2.5.1厂址概述部分应包括下列

1应简要说明广址所在行政区域中的位置及该区域的人文 状况和社会经济简况; 2应简要说明厂址区域的地形地貌、拆迁工程内容和工程 量、工程地质、地震地质、地震基本烈度、地下矿藏资源、水文气象、 出线走廊、厂区自然地面标高等自然条件;厂址区域除包括厂区 外,还包含水源、灰场、铁路专用线或码头、进厂或运灰(煤)道路等 相关区域;当燃料为天然气时,应简要说明天然气(或LNG)接口 门站及天然气管线规划情况; 3应简要说明厂址与周边区域的关系,包括厂址与城市(镇) 规划、开发区或工业园区、居民区、名胜古迹、文物保护区、自然保 护区、大中型工矿企业、河流、湖泊、水库、铁路、公路、机场、通信设 施、军事设施等之间的关系及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等; 4应简要说明厂址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规模、土 地性质等情况,结合相关土地规划和调整情况,初步说明厂址区域 用地的可行性; 5应根据最新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和城市(镇)规划、开发区 规划、文物保护、矿藏分布、自然保护区、区域地质稳定等情况,分 析影响厂址成立的颠覆性因素。

2.5.2交通运输部分应包括下列内容: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