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J2017-060 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

吉J2017-060 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9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35186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吉J2017-060 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简介:

,我不能提供具体的"吉J2017-060 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的详细介绍,因为这可能是特定项目或政策的编号,而我作为一个,无法实时获取和更新全球的特定地方政策或项目细节。然而,我可以解释一下"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和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的基本概念。

低影响开发是一种城市规划和建设策略,旨在尽可能模仿自然水文过程,减少对环境的干扰,特别是对雨水径流的管理。这包括在设计和建设新区域时,使用渗透性表面、雨水花园、绿色屋顶、生物滞留池等设施,使雨水能够自然地渗透到地下,而不是迅速排入河流或下水道,从而减少洪水风险,保护水质,并增加地下水的补给。

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则是实现低影响开发的具体工具。比如:

1. 雨水花园:这是一种被设计用来收集并过滤雨水的花园,通常位于地表径流路线上。它可以过滤污染物,提供生物栖息地,并补充地下水。

2. 生物滞留池:这是一种小型的人工池塘,设计用来暂时储存雨水,让污染物有时间沉淀,然后缓慢释放到地下或接收水体。

3. 绿色屋顶:在建筑物的屋顶上种植植物,可以吸收和蒸发雨水,减少径流,同时还能提供保温、降低能耗和美化环境的效果。

4. 渗透性路面:使用渗透性材料(如渗透性混凝土或砾石)铺路,使雨水能够渗透到地下,而不是流走。

这些设施都是为了更可持续地管理雨水,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在可能的情况下,重新利用雨水。如果你需要更具体的信息,建议你查询相关的项目文件或联系当地的规划部门。

吉J2017-060 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部分内容预览:

2.3道路设计 2.3.1道路横断面设计应优化道路横坡坡向、路面与道路绿化带及周边绿地的竖 向关系等,便于径流雨水汇入绿地内低影响开发设施。 2.3.2路面排水宜采用生态排水的方式。路面雨水首先汇入道路绿化带及周边绿 地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并通过设施内的溢流排放系统与其他低影响开发设施或 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相衔接。 2.3.3路面宜采用透水铺装,透水铺装路面设计应满足路基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等 要求。 2.4绿化设计 2.4.1绿地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应结合绿地规模与竖向设计,在绿地内设 计可消纳屋面、路面、广场及停车场径流雨水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并通过溢流排 放系统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有效衔接。 2.4.2道路径流雨水进入绿地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前,应利用流淀池、前置塘等 对进入绿地内的径流雨水进行预处理,防止径流雨水对绿地环境造成破坏。 2.4.3低影响开发设施内植物宜根据水分条件、径流雨水水质等进行选择,宜选 择耐满、抗污、耐旱等能力较强的乡土植物。 2.5绿色屋顶设计 2.5.1适用范围

1本做法适用于吉林地区新建建筑平屋面种植、既有建筑屋面建筑改造种植 及坡面屋面种植。 2使用本图集的屋面应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平屋面、坡屋面, 3新建种植屋面设计应包括种植荷载在内的全部构造荷裁,一级施工中的

1本做法适用于吉林地区新建建筑平屋面种植、既有建筑屋面建筑改造种 及坡面屋面种植 2使用本图集的屋面应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平屋面、坡屋面, 3新建种植屋面设计应包括种植荷载在内的全部构造荷载,一级施工中的

临时堆放荷载,对既有建筑屋面改造种植的设计,必须对其原结构体系的承载能 力重新核算,对其原防水及构造重新评估,必要时须加固改造之后方可实施, 2.5.2种植屋面设计 1建筑屋面宜采用无污染或污染较小的材料,新建建筑屋面不得采用沥青或 沥青油毡。有条件时宜采用绿色屋顶,其设计应符合《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JGJ155的规定, 2当屋面坡度大于20%时,其保温隔热层、防水层、排(蓄)水层、种植土 层等应采取防滑措施。屋面坡度大于50%时,不宜做种植屋面3D3S标准下载, 3种植屋面采用的材料应符合相关建筑防水、防火规范的规定,并优先选用 对径流雨水水质没有影响或影响较小的建筑材料。 4使用本图集的屋面宜采用I级防水等级,最上一道防水层必须采用耐根穿 刺防水材料。防水层的材料应具相容性。 5种植屋面绝热材料可采用喷涂硬泡聚氨酯、硬泡聚氨酯板、挤型聚苯乙烯 泡沫塑料保温板、硬质聚异氰脲酸酯泡沫保温板、酚醛硬泡保温板等亲质绝热材 料。不得采用散状绝热材料。为减轻种植屋面荷载,建议选用密度不大于 100kg/m°的绝热材料。 6根据气候特点、屋面形式,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植物种类。不宜选择根系 穿刺性强的植物种类,不宜选择速生乔木和灌木植物,常年有六级风以上的地区, 不宜种植大型乔木,乔木和大灌木植物的高度不宜大于2.5m,距离边增不宜小 于2m。

/种植屋面应根据不同地区的风力因素和植物高度,米取植物抗风固定措施。 8植物荷重设计应按植物在该环境下生长10年后的荷重估算,初裁植物的荷 重应符合表2.5.2的规定,

表2.5.2初裁植物的荷载

1.H、B、△、b、C、排水坡度等按单项工程设计。 2.植被层、种植土、过滤层、凹凸型排(蓄)水板、找坡(找平)层、保温(隔热) 层、找平层、结构均按单项工程设计。 3.按种植屋面考虑屋面结构荷载,结构抗震等级、抗震设防措施、风荷载等,由结构 单体进行设计。 4.建筑单体设计时应考虑种植屋面上的人孔。 5.植被层植物品种选择参见《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与利用技术规程》附表, 6.不宜种植生长高度超过50cm的植物, 7.耐根穿刺防水层,宜选用:4mm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4mm弹性 体(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1.2mm聚乙烯(PVC)防水卷材、1.2mm热塑 性聚烯烃(TPO)防水卷材等。 8.普通防水层,一道防水材料宜选用:4mm改性沥青防水卷材、1.5mm高分子防 水卷材、3mm自粘聚酯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2mm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等。 9.在满足种植屋面热工性能指标要求的情况下,可取消保温层。

1.H、B、△、b、C、排水坡度等按单项工程设计。 2.植被层、种植土、过滤层、凹凸型排(蓄)水板、找坡(找平)层、保温(隔热) 层、找平层、结构均按单项工程设计。 3.按种植屋面考虑屋面结构荷载,结构抗震等级、抗震设防措施、风荷载等,由结构 单体进行设计。 4.建筑单体设计时应考虑种植屋面上的人孔。 5.植被层植物品种选择参见《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与利用技术规程》附表, 6.不宜种植生长高度超过50cm的植物。 7.耐根穿刺防水层,宜选用:4mm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4mm弹性 体(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1.2mm聚乙烯(PVC)防水卷材、1.2mm热型 性聚烯烃(TPO)防水卷材等。 8.普通防水层,一道防水材料宜选用:4mm改性沥青防水卷材、1.5mm高分子防 水卷材、3mm自粘聚酯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2mm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等。 9.在满足种植屋面热工性能指标要求的情况下,可取消保温层。

一般规定 1.1城市道路径流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经截污、弃流等预处理 后引入城市绿地内,通过设置在绿地内的以雨水渗透、调节等为主要功能的 低影响升发设施进行处理。通过绿地滞留、净化和传输,下渗及溢流的雨水 会同地表径流通过雨水管道(有条件的地方还可经过雨水塘、雨水湿地处 理)排入水系,从而减轻径流污染,改善城市道路周边整体环境。 1.2本图集通过典型路幅型式道路、立交桥等范围内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 的布置,说明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总体设计及系统组合设计要点。 结合常用“渗、滞、蓄、净、用、排"技术,道路低影响升发雨水系统从雨 水产汇流的三个重要阶段(源头、中途、末端)来设计,技术路线详见“道 路工程低影响升发雨水系统技术路线图”。 1.3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选择应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如结合道路 绿化带和道路红线外绿地优先设计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带、雨水湿地等。 2设计要点 2.1设计原则 2.1.1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设计应遵循以削减地表径流及其径流 污染为主、雨水收集利用为辅的原则。 2.1.2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的设计不应降低道路范围内的雨水排 放系统设计降雨重现期标准。 2.1.3城市道路低影响升发雨水设施的设计应以区域总体规划、控制性详 细规划以及相关的专项规划为主要依据,并与之协调。 2.1.4道路应在满足道路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达到相关规划提出的低影响升 ea

1.1城市道路径流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经截污、弃流等预处理 后引入城市绿地内,通过设置在绿地内的以雨水渗透、调节等为主要功能的 低影响升发设施进行处理。通过绿地滞留、净化和传输,下渗及溢流的雨水 会同地表径流通过雨水管道(有条件的地方还可经过雨水塘、雨水湿地处 理)排入水系,从而减轻径流污染,改善城市道路周边整体环境。 1.2本图集通过典型路幅型式道路、立交桥等范围内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 的布置,说明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总体设计及系统组合设计要点。 结合常用“渗、滞、蓄、净、用、排"技术,道路低影响升发雨水系统从雨 水产汇流的三个重要阶段(源头、中途、末端)来设计,技术路线详见“道 路工程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技术路线图”。 1.3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选择应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如结合道路 绿化带和道路红线外绿地优先设计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带、雨水湿地等。 2设计要点

2.1.1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设计应遵循以削减地表径流及其径流 污染为主、雨水收集利用为辅的原则。 2.1.2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的设计不应降低道路范围内的雨水排 放系统设计降雨重现期标准。 2.1.3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的设计应以区域总体规划、控制性详 细规划以及相关的专项规划为主要依据,并与之协调, 2.1.4道路应在满足道路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达到相关规划提出的低影响开 发控制目标与指标要求。 .1.5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的选择应根据水文地质、施工条件以

I 及养护管理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要注重节能环保和经济效益。 2.2设计内容 2.2.1道路人行道宜来用透水铺装,非机动车道可来用透水沥青路面或透 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透水铺装设计应满足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2.2.2道路横断面设计应优化道路横坡坡向、路面与道路绿化带及周边绿 地的竖向关系等,便于径流雨水汇入低影响升发设施。 2.2.3路面排水采用生态排水的方式,也可利用道路及周边公共用地的地 下空间设计调蓄设施。路面雨水宜首先汇入道路红线内绿化带,当红线内绿 地空间有限时,可由政府主管部门协调,将道路雨水引入道路红线外绿地内 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内进行消纳。当红线内绿地空间充足时,也可利用红线内 低影响升发设施消纳红线外空间的径流雨水。低影响升发设施应通过溢流排 放系统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相衔接,保证上下游排水系统的顺畅。 2.2.4道路绿化带内低影响开发设施应采取必要的防渗措施,防止径流雨 水下渗对道路路面及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造成破坏。 2.2.5低影响开发设施内植物宜根据水分条件、径流雨水水质等进行选择 宜选择耐涝、抗污、耐旱等能力较强的乡土植物。 2.2.6道路绿化带 为了满足各地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需对道路上不同种类绿化带的宽度 及深度进行规定, 1中分带 1)一般路段,机动车道坡向外侧,路面径流无法到达中分带,中分带 只消纳自身雨水量,可不作专门下沉,当中分带大于2m时,可根据实际情 况结合景观做适当微地形处理。 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旅设计说明(一)图集号吉

《污水处理卵形消化池工程技术规程 CJJ161-2011》注:1四幅路的双向六车道、双向八车道均有辅导。 2L1表示机动车到绿化带(侧分带)宽度:L2表示人行道绿化带宽度。

2.2.7技术措施选择

绿地广场雨水设施示例种植苗木表(续)

绿地广场雨水设施示例种植苗木表(续)

湿塘造用于具有一定空间条件的建筑小区、城市绿地、广场及滨水带 等区域。湿地可结合绿地、开放空间等场地条件设计为多功能调蓄水体QB∕T 2563-2002 淋浴屏通用技术条件, 可有效削减较大区域的径流总量、径流污染和峰值流量,是城市内溃防止 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2.2系统原理如图2.2.2所示

2.2.2系统原理如图2.2.2所示

图2.2.2湿塘系统原理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