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0100/T 206-2016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510100/T 206-2016 成都现代有轨电车工程设计规范简介:
DB510100/T 206-2016 是成都市的地方标准,全称为《成都现代有轨电车工程设计规范》。这份标准主要规定了在成都市范围内进行现代有轨电车工程设计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设计内容、设计方法、技术要求、施工验收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该规范的主要内容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程总体设计:涵盖线路规划、站点设置、车辆选型等总体设计内容,确保有轨电车线路与城市交通网络的协调性和合理性。
2. 线路设计:包括轨道设计、隧道与桥梁设计、线路纵断面和平面设计等,以保证有轨电车的运行安全和效率。
3. 车站设计:包括站台、站厅、出入口等设施的设计,要考虑到乘客的便利性和舒适性,同时也要满足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需求。
4. 供电与信号系统设计:制定有轨电车的供电方式、信号系统设计标准,保证电车运行的电力供应和运行安全。
5. 环境与景观设计:考虑有轨电车线路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包括绿化、照明、噪声控制等方面。
6. 施工与验收:规定有轨电车工程的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和工程验收的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这份规范的出台,是为了指导和规范成都地区的有轨电车工程建设,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提升城市交通的品质,同时也为其他城市有轨电车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DB510100/T 206-2016 成都现代有轨电车工程设计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现代有轨电车不应减少快速路主道车道数; 一设有公交车专用道的主于道,宜取消原公交专用道,以保证机动车车道数: 一未设公交车专用道的主干道,在设置现代有轨电车专用道后,宜不减少机动车道数。 5.1.2车站范围内,宜通过调整车道宽度的方式,适应现代有轨电车建筑限界的变化。 5.1.3在现代有轨电车建筑限界范围内,应采用与社会车辆车道相一致的路面铺装材料,各项技术指 标应按照《成都市城市道路沥青路面道路结构设计导则》的相关要求进行恢复。 5.1.4因现代有轨电车路基开挖、管线迁改等原因,被破坏环的既有路面,应按照《成都市城市道路沥青 路面道路结构设计导则》的相关要求进行恢复 5.1.5线路敷设在既有城市桥梁(下穿隧道)内,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应对新增现代有轨电车线路的既有城市桥梁做荷载验算,若验算发现桥梁无法满足新增荷载需 求,应提出改善措施; 一一若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布置于带病害的既有城市桥梁上,应提出可行的具体改造方案,经专项论证 通过后,方可实施; 线路下穿既有隧道时,应验算下穿隧道的排水设施能力,确保现代有轨电车运营要求
DB510100/T2062016
5.2.1.1现代有轨电车工程应进行交通工程设计,设计内容包括交通流量预测、交通评价、交通组织 设计、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设计。 5.2.1.2交通流量预测目标年限应与工程设计年限一致。 5.2.1.3现代有轨电车交通组织设计,主要应组织和规范车流和人流的通行轨迹,明确现代有轨电 车、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等参与者的通行空间和时间。 5.2.1.4交通安全设施,应包括交通标志、交通标线、防护设施、交通信号灯等。
GB∕T 25697-2013 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5. 2. 2 交通流量预测与评价
5.2.2.1客流预测主要内容,应包括城市交通总体需求预测、现代有轨电车网络客流预测、断面客流 测、站点乘降量预测、站间OD客流预测、换乘接驳客流预测、分时客流预测。 5.2.2.2客流评价分析,应包括最大断面客流量分析、客运量走势分析、客流空间分布、客流的时段 分布及决策分析。 5.2.2.3应分析有无现代有轨电车时,对主要道路路段及交叉口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的影响,以确定 改建道路的车道数、交叉类型、车道宽度等。
5.2.3交通组织设讯
5.2.3.2平面交叉口范围内,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城市已建成区布置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如需平面穿越错位多叉口或畸形交叉口,应对交义口加 以改造: 现代有轨电车线路采用路中形式布设时,不宜通过压缩中央分隔带的方式增加左转专用车道: 现代有轨电车线路采用主路路侧形式布设时,不宜通过展宽进口道的方式增加右转专用车道: 当交叉口内需设置接触网立柱时,立柱应避开交叉口内交通流线。 5.2.3.3人行通道设置应符合如下规定: 一线路和车站范围内应设置安全的行人专用通道,通道应符合无障碍通行要求; 在路中专用路权段连续封闭超过500m时,宜设置人行立交或人行横道
5.2.4交通安全设施设计
5.2.4.1交通标志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一现代有轨电车应设置专用标志,包括禁止、警告、指示等标志,样式应与其他道路交通标志 区分; 一专用路权路段设置人行横道时,宜面向现代有轨电车设置人行横道警示标志; 一一在横向道路进口道,宜设现代有轨电车警示标志。 5.2.4.2交通标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现代有轨电车线路设置专用路权时,专用车道与社会车道应采用隔离设施;条件困难时,可施 黄色虚线: 一一在交叉口或广场等空间上与其他交通混行的区域,现代有轨电车通行区域应明显标识; 一交叉口内宜设置机动车导流标线及禁停区。 5.2.4.3防护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DB510100/T2062016
现代有轨电车车站站台与机动车道之间应设置隔离栏,隔离栏应连续设置至人行横道安全岛位 置: 一当交叉口内需设置接触网立柱时,立柱周边应设置安全防护岛,防护岛直径不宜小于2.0m;在 防护岛内宜设置防撞垫: 一现代有轨电车通行区域边缘宜设置反光的轮廓标。 5.2.4.4信号灯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线路采用专用路权时,与次干道(含)以上相交的交叉口,应采用信号控制: 一一交叉口的信号控制策略应遵循整体交通系统协调运行原则,在采用信号控制的交叉口,现代有 轨电车应享有优先权; 一一现代有轨电车在交义口的信号应接入道路信号机,信号接入方案和设备应经交通管理部门认 可。
5.2.4.4信号灯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线路采用专用路权时,与次干道(含)以上相交的交叉口,应采用信号控制: 交叉口的信号控制策略应遵循整体交通系统协调运行原则,在采用信号控制的交叉口,现 电车应享有优先权; 现代有轨电车在交叉口的信号应接入道路信号机,信号接入方案和设备应经交通管理部
5.3.1现代有轨电车线路选择应注意避让现状市政管线,特别注意避让市政管线中的重力流管道,避免 对现状市政管线造成重大迁改。 5.3.2与现代有轨电车同方向的市政管线,应搬迁出距外侧轨道1.5m范围以外。 5.3.3横穿现代有轨电车线路的所有管线,其检修设施(包含检查井、阀门井、各种构筑物等)应移出 现代有轨电车路基范围。 5.3.4现代有轨电车基床表层范围内不应有埋深1.1m以内的横穿市政管线。对埋深1.1m1.5m范围内 的横穿市政管线,应采取防迷流措施
6.1.1正线数目应为双线,轨距应采用1435mm。
5.1.1止线数目应为双线, 6.1.2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正线:一般情况50m,困难情况25m; 一辅助线:一般情况25m,困难情况20m; 一车站:一般情况400m,困难情况300m。 6.1.3圆曲线最小长度一般不小于15m,困难情况下不小于一辆车的全轴距。 6.1.4夹直线最小长度一般不小于15m,困难情况下不小于一辆车的全轴距。 6.1.5不与道路混行的专用路权曲线地段宜设置超高及缓和曲线,其标准参照GB50157规定选择。当 正线曲线半径R≥2500m时,可不设缓和曲线,但其超高顺坡应在直线段完成。 6.1.6地面线平交道口或混行地段可不设超高,缓和曲线长度视具体情况参照GB50157选定,可酌情 缩短。
6.1.2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正线:一般情况50m,困难情况25m; 辅助线:一般情况25m,困难情况20m; 一车站:一般情况400m,困难情况300m。 6.1.3圆曲线最小长度一般不小于15m,困难情况下不小于一辆车的全轴距。 6.1.4夹直线最小长度一般不小于15m,困难情况下不小于一辆车的全轴距。 6.1.5不与道路混行的专用路权曲线地段宜设置超高及缓和曲线,其标准参照GB50157规定选择。当 正线曲线半径R≥2500m时,可不设缓和曲线,但其超高顺坡应在直线段完成。 6.1.6地面线平交道口或混行地段可不设超高,缓和曲线长度视具体情况参照GB50157选定,可酌情 缩短。
6.2.1止线最大坡度不宜大于50%0,困难情况下不大于60%0 6.2.2辅助线最大坡度不宜大于60%0。 6.2.3车站坡度宜与道路坡度一致,宜不大于20%。困难情况下不应大于50%0。 6.2.4区间线路最小坡度的设置应因地制宜,以确保排水的需要。 6.2.5地面线平交道口或混行地段,其坡度应尽量与地面道路相统一,轨面应与道路面齐平
6.2.1正线最大坡度不宜大于50%0,困难情况下不大于60%0 6.2.2辅助线最大坡度不宜大于60%0。 6.2.3车站坡度宜与道路坡度一致,宜不大于20%。困难情况下不应大于50%0 5.2.4区间线路最小坡度的设置应因地制宜,以确保排水的需要。 6.2.5地面线平交道口或混行地段,其坡度应尽量与地面道路相统一,轨面应与道路面齐平
6.4高架线下净空高度要求
DB510100/T 2062016
4.1跨越道路应满足相关城市道路设计要求, 一般情况下,跨越机动车道不小于5.0m,跨越非 道不小于3.5m。 4.2跨越河道、铁路等特殊构筑物时,应满足相关行业的要求。
车辆应按照技术成熟先进、性能安全可靠、便于管理维修、经济耐用的原则进行选型。除本章规 定外,应符合GB/T23431的要求。
.1车辆基本长度:约32m(5模块);约44m(7模块)。 ,2车辆宽度:2650mm。 .3转向架固定轴距≤1800mm,转向架中心间距:≤11.5m。 4车辆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车顶至轨顶面之间的高度(新轮,落弓):≤3800mm; 客室内部净空高度:≥2100mm; 车辆入口处地板面距轨面高度:≤350mm; 车辆客室内采用100%低地板设计
成都现代有轨电车的供电方式,根据项目环境条件,可采用如下三种: 一直流750V接触网供电; 接触网+车载储能装置供电: 车载储能装置无接触网供电
GB∕T 33833-2017 城镇供热服务7.4.1现代有轨电车采用电动塞拉门
一5模块车辆,每侧车门设置4个双开门和2个单开门; 一7模块车辆,每侧车门设置6个双开门和2个单开门。 7.4.3双开门开度≥1300mm,单开门开度≥800mm,门开净高≥1900mm
7.5.1现代有轨电车最大轴重(AW3)≤12.5t。
7.6牵引制动性能(接触网条件下)
DB510100/T 2062016
7.6.1最高运行速度:70km/h。 7.6.2构造速度:车辆的构造速度应为车辆最高运行速度的1.1倍。 7.6.3平均加速度(0~40km/h):≥1.00m/s,(0~70km/h):≥0.7m/s。 7.6.4常用制动平均减速度(70km/h~0包括响应时间)≥1.2m/s某项目钢筋招标文件,安全制动平均减速度(70km/h 0包括响应时间)≥1.5m/s²,紧急制动平均减速度(70km/h~0不包括响应时间)≥2.8m/s
7.6.1最高运行速度:70km/h。 7.6.2构造速度:车辆的构造速度应为车辆最高运行速度的1.1倍。 7.6.3平均加速度(0~40km/h):≥1.00m/s,(0~70km/h):≥0.7m/s。 7.6.4常用制动平均减速度(70km/h~0包括响应时间)≥1.2m/s,安全制动平均减速度(70km/h 0包括响应时间)≥1.5m/s²,紧急制动平均减速度(70km/h~0不包括响应时间)≥2.8m/s
7.7.1定员标准:5模块车辆定员300人,7模块车辆415人 7.7.2定员立席密度按6人/m计算:超员情况下,按8人/m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