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514-2016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63/T 1514-2016 风力发电场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简介:
DB63/T 1514-2016是河北省地方标准,全称为《风力发电场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这份标准主要规定了风力发电场雷电防护装置的检测技术要求,旨在确保风力发电设施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能够有效防护雷电灾害,保障风力发电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也是对国家相关雷电防护标准的补充和细化。
该标准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适用范围:明确本标准适用于风力发电场的雷电防护装置的检测,包括但不限于避雷针、避雷线、接地装置、浪涌保护器等。
2. 检测设备和方法:规定了进行检测所需的设备和检测方法,如接地电阻测试仪、泄漏电流测试仪等工具的使用,以及测试的具体步骤和要求。
3. 检测项目和频率:规定了哪些项目需要进行定期检测,如接地电阻、绝缘电阻、泄漏电流等,以及相应的检测周期。
4. 故障处理和记录:对于检测中发现的问题或故障,应如何处理,以及检测结果的记录和存档要求。
5. 安全防护:对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测时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规定,保证检测过程中的人员安全。
6. 技术支持和培训:可能还包含对检测人员的技术培训要求,以保证他们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进行准确的检测。
请注意,具体的内容可能因标准修订或地方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如果有详细应用需求,建议参照最新的标准文本或请教相关专业人士。
DB63/T 1514-2016 风力发电场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技术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A.1风力发电机组防雷区划分
DB63/T 15142016
国际商务中心南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风力发电机组防雷区和风力发电场防雷类别的划分
1划分为LPZO区(LPZOA、LPZO),LPZ1区,LPZ2区
A.2风力发电场防雷类别划分
图A.1风力发电机组防雷分区示意图
根据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风力发电机组、升压变电站(开关站)、建(构)筑物的防雷 类别按以下规定划分: 当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次/a的风力发电机组、升压变电站(开关站)、建(构)筑物,划 分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当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a,且小于或等于0.25次/a的风力发电机组、升压变电 站(开关站)、建(构)筑物,划分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在设有低压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的建筑物需要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情况下,当该建筑物不属于 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和不处于其他建筑物或物体的保护范围时,宜将其划分为第三类 防雷建筑物; 年预计雷击次数的具体计算方法见GB50057; 青海省各地年平均雷暴日数见表A.1。
DB63/T 15142016
表A.1青海省各地年平均雷暴日数
DB63/T 15142016
直线法检测接地阻抗,接线图如图B.1所示。检测电流线和电压线同方向布设,并保持足够远的间 巨,以减小互感耦合的影响。电流极长度Dc通常为最大对角线长度D的4~5倍;电压极长度Da通常为 (0.5~0.6)Der。当远距离放线有困难时,在土壤电阻率均匀地区Dc可取2D,土壤电阻率不均匀地区 ac可取3D。检测时电压极P在被测接地装置E与电流极C连线方向移动三次,每次移动的距离为Dsc的5% 左右,三次检测结果误差在5%以内即可
B. 2. 2 30° 夹角法
图B.1直线法测试接线图
30°夹角法检测接地阻抗,接线图如图B.2所示。检测电流线和电压线采用等腰三角形呈30° 线,电流极De和电压极De长度相近,为最大对角线长度的4~5倍,当远距离放线有困难时,在 阻率均匀地区D和D可取2D。
DB63/T 15142016
B.230°夹角法测试摄
DB63/T 15142016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测试原理和方法
图C.1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测试示意图
地网注入异频测试电流,多功能调频方用表的 一端接检测设备,距地1.8m高度处,另一端接 体金属铁脚,距测试设备1m,万用表显示电压值即为该设备的接触电位差的测试值。 实际的接触电位差U可按公式C.1换算为:
DB63/T 15142016
地网注入异频检测电流,多功能万用表的两端分别连接间距1m的两块模拟人体金属铁脚,万 示电压值即为被测场区地面两点之间的跨步电位差的检测值。 实际的跨步电位差U可按公式C.2换算为:
Us=U's (C.
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或两相接地时,接触电位差不应超过公式C.3确定的值:
式中: U一接触电位差(V); pr一人站立处地表面的土壤电阻率(Q·m) t一接地短路电流的持续时间(s)
发生单相接地或两相接地时,跨步电位差不应超
心服务平 式中: U一跨步电位差(V); pr一人站立处地表面的土壤电阻率(Q·m); t一接地短路电流的持续时间(s)。 注:风力发电机组遭受雷击的最大入地电流和持续时间按以下方法确定。风力发电机组遭受雷击时的雷电流幅值 按首次负极性雷击的雷电流参量确定,持续时间按首次负极性雷击、后续雷击、长时间雷击的波头时间和半 值时间的和确定。
DB63/T 15142016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升压变电站(开关站)场区地表电位梯度测试原理和方法
图D.1电位梯度测试示意图
按图E.1所示方法连接并进行测试!
DB63/T 15142016
图E.1土壤电阻率测试原理示意图
常用的方法为四极等距法,将四根电极(C1 2和C2)排成直线等距打入地下,对电流极C1 通以电流I,测定电位极P与P2间的电压U, 则得到电阻值R=U/I,其土壤电阻率用公式E.1计算:
式中: p一视在土壤电阻率(Q·m); R一所测电阻(Q); a一电极间距(m); d一电极深度(m)。 当电极深度d不大于电极间距a的1/20时,公式E.1可简化为公式E.2
4元R 0 2a a 1 + Va² +4d? Va' +d?
F.1.1GPS定位仪
DB63/T 15142016
附录F (规范性附录) 主要检测仪器和设备的性能及参数要求
用于确定受检对象的地理位置,准确测量电流极和电压极的直线距离。要求中文界面、功能齐 作方便。
F.1.2 激光测距仪
F.2工频接地电阻测试仪
F.3异频接地阻抗检测设备
F.3.2多功能调频万用表
F.4电气完整性测试仪
DB63/T 15142016
有测试土壤电阻率功能的多功能工频电阻测试仪或土壤电阻率专用测试仪,主要参数指标见表 F.1
表F.1土壤电阳率检测仪主要参数指标
附录G (规范性附录) 检测报告表格式样 表G1~G4给出了检测报告表格的式样: 表G1受检单位和检测单位基本情况; 表G2检测说明; 表G3风力发电机组检测记录表; 表G4升压变电站(开关站)检测记录表: 表G5建(构)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性能检测记录表。
DB63/T 15142016
DB63/T 15142016
DB63/T 15142016
表G.3风力发电机组检测记录表
DB63/T 15142016
表G.3风力发电机组检测记录表(续)
1力发电机组检测记录表
检测项目:接触电位差
DB63/T 15142016
表G.3风力发电机组检测记录表(续)
DB63/T 15142016
表G.3风力发电机组检测记录表(续)
DB63/T 15142016
表G.4升压变电站(开关站)检测记录表
表G.4升压变电站(开关站)检测记录表
检测项目:跨步电位差
DB63/T 15142016
表G.4升压变电站(开关站)检测记录表(续)
检测项目:接触电位差
DB63/T 15142016
表G.4升压变电站(开关站)检测记录表(续)
检测项目:跨步电位差
DB63/T 15142016
某花园A型别墅建筑施工图表G.4升压变电站(开关站)检测记录表(续)
DB63/T 15142016
表G.4升压变电站(开关站)检测记录表(续)
检测项目:接地装置、独立接闪杆(塔杆)
DB63/T 15142016
表G.4升压变电站(开关站)检测记录表(续)
DB63/T 15142016
《矿浆管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840-2012》表G.4升压变电站(开关站)检测记录表(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