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1453-2019 黑龙江省住宅小区有线数字电视工程技术规程

DB23/T 1453-2019 黑龙江省住宅小区有线数字电视工程技术规程
标准编号:DB23/T 1453-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3 MB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2338
免费资源

DB23/T 1453-2019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23/T 1453-2019 黑龙江省住宅小区有线数字电视工程技术规程简介:

DB23/T 1453-2019 是黑龙江省的地方标准,全称为“黑龙江省住宅小区有线数字电视工程技术规程”。这份标准主要规定了在黑龙江省范围内,住宅小区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以及运行维护等全过程的技术要求和规定,旨在提升黑龙江省住宅小区有线数字电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满足居民对于高质量数字电视服务的需求。

具体来说,这份规程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系统规划:对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的总体布局、网络架构、设备选型等进行规定,确保系统设计的合理性、经济性和前瞻性。

2. 设计要求:详细规定了有线电视网络的布线设计、设备安装、信号传输与分配等设计要求,保证信号的稳定和清晰。

3. 施工与验收:对施工过程中的材料选用、工艺操作、施工质量控制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对工程的验收标准也进行了规定,确保工程质量。

4. 运行维护:制定了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故障排查、维护保养等规定,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

5. 技术性能指标:规定了系统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如信号质量、传输带宽、服务质量等,确保用户能够获得良好的收视体验。

6. 安全与保密:可能还会包括对系统安全、用户信息安全以及版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以保护用户的权益和公共利益。

这份规程的实施对提升黑龙江省住宅小区的数字化生活品质,推动电视服务的升级,以及促进地方信息化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DB23/T 1453-2019 黑龙江省住宅小区有线数字电视工程技术规程部分内容预览: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174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GB/T50200有线电视网络工程设计标准 GB5031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2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 GB 50373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374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Y/T 121 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 GY/T 131 有线电视网中光链路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GY/T 221 有线数字电视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GY 5073 有线电视网络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息服 GY 5078 有线电视分配网络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YD/T1258.2室内光缆系列第二部分:单芯光缆 YD/T1258.3 室内光缆系列第三部分:双芯光缆 YD/T1258.4室内光缆系列第四部分:多芯光缆 YD/T 1770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YD/T 1997 接入网用蝶形引入光缆 YD/T5162 通信管道横断面图集 YD 5178 通信管道人孔和手孔图集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DB 23/T 1453201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2-2006》DB23/T14532019

4.1.2居住区宜设置有线数字电视系统专用机房。

4.1.3居住区有线数字电视室外管道,应由地下管道、人(手)孔、室外交接箱等组成。室内有线数 字电视配线管网,应由楼栋引入管、电井、导管、梯架、托盘、槽盒、楼栋配线箱、单元配线箱、楼层 配线箱、入户导管等组成。户内有线数字电视配线管网,应由户内配线箱、用户户内分配导管、有线电 视数字终端盒组成。

4.1.4居住区有线数字电视机房引入管道应与有线电视主干管道相衔接,并预留备用管孔。 4.1.5居住区有线数字电视系统设备应与当地有线数字电视前端机房设备适配,并具有设备网管、信 号检测及安全防范设施 4.1.6新建居住区有线数字电视系统工程设计,应来用射频同轴电缆或光纤同步入户方式;既有居住 区有线数字电视系统改建和扩建的工程设计,宜采用射频同轴电缆或光纤同步入户方式。 4.1.7居住建筑内有线数字电视分配网系统应采用集中分配方式。入户线缆应采用射频同轴电缆或两 芯接入网蝶形引入光缆一次性布放到位。从户内配线箱至有线数字电视终端盒应采用射频同轴电缆或五 类及以上等级的4对对绞电缆的组合线一次性布放到位

4.1.7居住建筑内有线数字电视分配网系统应采用集中分配方式。入户线缆应采用射频同轴电缆或两 芯接入网蝶形引入光缆一次性布放到位。从户内配线箱至有线数字电视终端盒应来用射频同轴电缆或五 类及以上等级的4对对绞电缆的组合线一次性布放到位

2.1居住区有线数字电视机房设计,应按其规模确定使用面积;有线数字电视机房的使用面积 尺寸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居住区有线数字电视机房的使用面积及尺度

机房宜设置在居住区的中心位置,并具备以下

500户及以下,机房电源用电容量不得小于5 501户~1000户,机房电源用电容量不得小于

DB23/T14532019

4.3.1新建居住区内的光缆应来用地下管道方式敷设,改扩建居住区内的光缆宜来用地下管道方式费 设。 4.3.2 居住区内的光缆敷设路由,应根据地理环境和居住区的管线综合规划确定。 4.3.3室外管道设计应与居住区其他设施的地下管线整体布局相结合,并应与居住区道路同步建设 4.3.4居住区室外管道容量应依据有线数字电视系统传输要求及居住区智能信息化发展需求确定。 4.3.5室外管道可采用塑料管,应选用Φ100mm~Φ110mm的实壁管、双壁波纹管、蜂窝管或梅花管等 4.3.6室外管道的最小埋深应符合表2的规定,

4.3.7室外管道与其他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GB50373的有关规定。 4.3.8人(手)孔位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管道拐弯处、管道分支点、设有光缆交接箱处、交叉路口、道路坡度较大的转折处、建筑物 引入点、采用特殊方式过路的两端等场合,应设置人(手)孔; 人(手)孔设置应与天然气、热力管、电力电缆管、排水管等地下管线的检查井相互错开,其 他地下管线不得在人(手)孔内穿过。 4.3.9室外管道人孔程式规格(长×宽×深)应为1800mm×1200×1500mm,室外管道手孔程式规格(长 ×宽×深)应为1200mm×800mm×1000mm。 4.3.10对于管道容量大于6孔的段落,应按YD5178及YD/T5162的有关规定选择人孔程式。 4.3.11室外管道和人(手)孔的设置应结合居住区总体管网规划确定,并应符合GB50373的规定。 4.3.12光缆干线、支干线的交汇处或分支处,应设置室外交接箱,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箱体最小外形规格(高×长×宽)应为1200mm×700mm×400mm; 箱体人(手)孔应设于便于线缆出入,且有利于施工和维护的安全位置; 箱体容量应根据进、出光缆的总容量及远期备用量确定; 箱体接地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交接箱宜采用混凝土现浇底座,并预埋PVC管,底座高度不应小于300mm,长度和宽度应大于 箱体底部的长度和宽度,且不宜小于800mm×400mm。

DB23/T14532019

4.4.1配线管网应包括室内电井、导管、梯架、托盘、槽盒等,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导管、槽盒不应设置在电梯或供水、供气、供暖管道竖井中,不宜设在强电竖井中; 低层、多层、高层居住建筑宜来用导管暗敷设,高层居住建筑宜来用弱电竖井与导管暗敷设相 结合的方式 一户内配线箱的引入导管不宜少于2根。 4.4.2竖向导管外径宜为50mm~100mm,槽盒规格(宽×高)宜为50mm×50mm~400mm×150mm,入 户导管外径宜为20mm~25mm。 4.4.3居住建筑中间单元的第一层应设置楼栋配线箱。楼栋引入管应敷设至楼栋配线箱内或竖井内, 超过5个单元的居住建筑应增加楼栋配线箱及引入管数量。引入管应采用外径为50mm的镀锌钢管。弓 入管与室外管网相联接处孔径应一致;孔径不一致时,应设置手孔。 4.4.4楼栋配线箱到各单元配线箱之间,应采用外径不小于40mm的镀锌钢管连接。 4.4.5低层、多层居住建筑各单元的单元配线箱和楼层配线箱之间,高层居住建筑每个竖向单元的单 元配线箱和楼层配线箱之间,应采用外径为50mm暗配立管或槽盒连接。 4.4.6居住建筑各单元的楼层配线箱到用户户内配线箱之间应敷设入户导管,入户导管外径不得低于 20mmle 4.4.7导管直线敷设长度超过30m应加转接箱,导管弯曲敷设时,其路由长度应小于15m,且该段内 不得有S弯。连续弯曲超过2次时,应加装过路箱盒;导管的弯曲部位应安排在管路的端部,管路的夹 角不得小于90度。导管曲率半径不得小于该管外径的10倍,引入线导管弯曲半径不得小于该管外径的 6倍。导管内宜穿放不少于一根带线,带线中间不得有接头。

4.9导管、槽盒与其他管线的最小净距应符合GB50311的有关规定。 4.10居住建筑内配线箱宜采用壁嵌式安装方式。配线箱底盒应采用金属板材,板材应采用厚度 1mm的冷轧钢板。配线箱的类型及外形尺寸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配线箱的外形尺寸

4.4.11居住建筑内配线箱的安装和导管的敷设应符合有线数字电视集中分配的要求 4.4.12低层、多层居住建筑应在每个单元中间楼层设置单元配线箱,其他各层应设置楼层配线箱。多 层居住建筑管线及配线箱示意图,见附录A。 4.4.13中高层、高层居住建筑应按照每单元5层~6层确定一个竖向单元,在每个竖向单元的中间楼 层应设置一个单元配线箱,其余各层应设置楼层配线箱。高层居住建筑管线及配线箱示意图,见附录A。 4.4.14单元配线箱和楼层配线箱不应设置在楼梯段的侧墙上。

DB23/T14532019

4.4.16楼栋配线箱、单元配线箱应引入220V交流电源,并预留带有保护接地的单相交流电源插座, 由室内公用配电箱供电,单独计量,并应采取强、弱电安全隔离措施。

4.5.1每户户内应设置壁嵌式户内配线箱,户内配线箱安装位置应满足无线信号覆盖的要求,需暗装 在起居室。 4.5.2户内配线箱的门面板应采用非金属材料制作。 4.5.3户内配线箱应引入220V电源,并应预留AC220V带保护接地的单相三孔交流电源插座。 4.5.4户内配线箱到有线数字电视终端盒应采用星型结构敷设导管,导管外径不得低于20mm。起居室 卧室应设置有线数字电视终端盒。 4.5.5有线数字电视终端盒底沿应距地面0.3m~0.5m 4.5.6有线数字电视终端盒应具有 RJ45型网络接口

4.6用户光缆敷设要求

4.6.2用户光缆接续、成端宜符合下列规定: 用户光缆接续宜采用熔接方式;不具备熔接条件时可采用现场组装预埋光纤连接器成端; 在单元配线箱配线设备及户内配线箱内宜采用熔接尾纤方式成端;成端应选用SC/PC型连接器 穿越墙体时应套保护管; 采用钉固方式沿墙明敷时,卡钉间距应为200mm~300mm,对易触及的部分可采用塑料管或钢 管保护; 在成端处纤芯应作标识; 光缆金属加强芯应接地。

4.6.3室内光缆预留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DBJ46-057-2020 海南省建筑钢结构防腐技术标准光缆在单元配线箱处预留长度应为3.0m~5.0m; 光缆在单元配线箱处光纤预留长度应为1.0m~1.5m 光缆在单元配线箱成端时预留长度不应小于500mm。 光缆敷设安装的最小曲率半径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光缆敷设安装的最小曲率半径

4.7线缆与配线设备选择

单元配线箱至户内配线箱之间的用户光缆应采用G.657A光纤:

JC∕T 641-2008 装饰混凝土砌块楼栋配线箱至单元配线箱之间的用户光缆应采用G.652D头

4.7.2室内外光缆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DB23/T14532019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