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合成材料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汇总.docx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汇总.docx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0.2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154481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汇总.docx简介: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施工准备 - 现场勘查: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地形和环境条件的勘查,了解土质特性,确定土工材料的类型和规格。 - 材料准备:按照工程设计要求,准备符合质量标准的土工合成材料,包括土工格栅、土工膜、土工织物、土工网等。 - 技术交底:对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流程、技术要求、质量控制标准等。

2. 基础处理 - 平整场地:清除施工区域内的杂物,对地面进行平整处理,确保施工面平整度。 - 土层加固:根据设计要求,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如浅层加固、深层加固等,提高地基承载力。

3. 土工合成材料铺设 - 定位放线:根据施工图纸,准确放线定位,确定土工材料的铺设范围和方向。 - 材料铺设:采用人工或机械铺设土工材料,确保材料平整、无折皱、无断裂,搭接方式符合规范要求。 - 固定处理:使用专门的固定材料或工具(如钉子、粘合剂)将土工材料固定在地基上,防止在施工过程中移位。

4. 施工质量控制 - 过程检查: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查,包括材料的外观、尺寸、厚度等,以及铺设的平整度、搭接缝的密封性等。 - 质量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竣工验收,确保所有的土工材料都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5. 竣工与维护 - 竣工报告:提交详细的施工报告,包括施工过程、质量检测结果、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等。 - 维护与监测: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监测,确保土工合成材料的正常使用,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问题。

6. 安全环保 - 安全措施:实施严格的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安全。 - 环保要求:遵守环保法规,合理处理施工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的来说,土工合成材料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需要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注重材料质量、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安全环保,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汇总.docx部分内容预览:

2.施工前应检查夯锤重量、尺寸,落距控制手段,排水设施及被夯地基的土质。

3.施工中应检查落距、夯击遍数、夯点位置、夯击范围。

4.施工结束后,检查被夯地基的强度并进行承载力检验。

集贤公寓钢筋绑扎交底2.1.3 施工准备

2.1.3.1 技术准备

1.应有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强夯场地平面图及设计对强夯的效果要求等技术资料。

2.结合场区内的具体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3.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专业工种应进行短期专业技术培训。

4.进行测量基准交底、复测及验收工作。

5.其他技术准备工作。

2.1.3.2 劳动力准备

起重司机1名、起重工2名、辅助工4名(单机单班考虑)。

2.1.3.3 主要机具

1.夯锤:可用钢材制作,或用钢板为外壳,内部焊接骨架后灌注混凝土制成。夯锤底面为方形或圆形。锤底面积宜按土的性质确定,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可取25~40kPa,对于细颗粒土锤底静接地压力宜取较小值。夯锤的底面宜对称设置若干个与其顶面贯通的排气孔,孔径可取250~300mm。

2.起重机械:宜选用起重能力1St以上的履带式起重机或其他专用起重设备,但必须满足夯锤起吊重量和提升高度的要求,并均需设安全装置,防止夯击时臂杆后仰。

3.自动脱钩装置:要求有足够强度,起吊时不产生滑钩;脱钩灵活,能保持夯锤平稳下落,挂钩方便、迅速。

4.推土机:用T,—100型,用作回填、整平夯坑和作地锚。

5.检测设备:有标准贯人度、静力触探或轻便触探等设备以及土工常规试验仪器。

2.1.3.4 作业条件

1.场地已整平,机械设备进出场道路已修好。表面松散土层已经预压。雨期施工周边已挖好排水沟,防止场地表面积水。

2.现场积水已排除,满足机械行走作业。

2.1.4 施工工艺

2.1.4.1 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布置夯点→机械就位→夯锤起吊至预定高度→夯锤自由下落→按设计要求重复夯击→低能量夯实表层松土

2.1.4.2 设计

1.有效加固深度:

H = a M·h

式中 a——修正系数,一般黏性土取0.5,砂性土到0.7,黄

土取0.35~0.5;

H——有效加固深度(m);

M——夯锤重(t);

h——落距(m)。

实际影响有效加固深度的因素很多,除了锤重和落距外,还有地基土层的性质、不同土层的厚度和埋藏顺序、地下水位以及其他强夯的设计参数等都与有效加固深度密切相关。在缺少经验或试验资料时,可按表2.1.4.2预估。

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m) 表2.1.4.2

注: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应从最初起夯面算起。

2.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下列数值:当单击夯击能量小于4000kN·m时为50mm;当单击夯击能量为4000~6000kN·m时为l00mm;当单击夯击能量大于6000kN·m时为200mm;

(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3)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3.夯击遍数应根据地基土的性质确定,可采用点夯2~3遍,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细颗粒土,必要时夯击遍数可适当增加。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2遍,满夯可采用轻锤或低落距多次夯击,锤印搭接。

4.两遍夯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基土渗透性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的黏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应少于3~4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

5.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基底平面形状,采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可取夯锤直径的2.5~3.5倍,第二遍夯击点位于第一遍夯击点之间。以后各遍夯击点间距可适当减小。对处理深度较深或单击夯击能较大的工程,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宜适当增大。

6.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

1/2~2/3,并不宜小于3m。

7.根据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提出强夯试验方案,进行现场试夯。应根据不同土质条件待试夯结束一至数周后,对试夯场地进行检测,并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工程采用的各项强夯参数。

8.强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根据夯后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指标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有关规定确定。 9.强夯地基变形计算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有关规定。夯后有效加固深度内土层的压缩模量应通过原位测试或土工试验确定。

2.1.4.3 操作工艺

1.强夯工艺要点

(1)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

(2)标识第一遍强夯点位置,并测量原地面高程;

(3)起重机就位,使夯锤中心对准夯点位置;

(4)测量夯前锤顶标高; (5)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夯锤脱落自由下落后放下吊

钩,测量锤顶标高;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6)重复步骤(5),按设计要求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7)换夯点,重复(3)~(6),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8)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度;

(9)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以上步骤逐次完成强夯夯击遍最后用低能量满夯,将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标高。

2.施工操作要点

(1)强夯施工场地应平整并能承受夯击机械荷载,施工前必须清除所有障碍物及地下管线。

(2)强夯机械必须符合夯锤起吊重量和提升高度要求,并设置安全装置,防止夯击时起重机臂杆在突然卸重时发生后倾和减少臂杆的振动。安全装置一般采用在臂杆的顶部用两根钢丝绳锚系到起重机前方的推土机上。不进行强夯施工时,推土机可作平整场地用。

(3)强夯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试验确定的技术参数进行控制。夯击深度应用水准仪测量控制。

(4)每夯击一遍后,应测量场地平均下沉量,然后用土将夯坑填平,方可进行下一遍夯实,施工平均下沉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强夯时,首先应检验夯锤是否处于中心,若有偏心时,应采取在锤边焊钢板或增减混凝土等办法使其平衡,防止夯坑倾斜。

(6)夯击时,落锤应保持平稳,夯位正确。如错位或坑底倾斜度过大,应及时用砂土将坑整平,予以补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7)淤泥及淤泥质土地基强夯,通常采用开挖排水盲沟(盲沟的开挖深度、间距、方向等技术参数应根据现场水文、地质条件确定),或在夯坑内回填粗骨料,进行置换强夯。

(8)强夯时,会对地基及周围建筑物产生一定的振动,夯击点宜距现有建筑物15m以上,如间距不足,可在夯点与建筑物之间开挖隔振沟带,其沟深要超过建筑物的基础深度,并有足够的长度,或把强夯场地包围起来。

3.雨期强夯施工措施

(1)强夯施工宜在于旱季节进行。在雨期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场地积水,导致土质变软,以致出现挤出现象,降低强夯效果。

(2)根据总图利用自然地形确定明沟排水方向,按规定坡度挖好明沟,以确保施工质量。

(3)对强夯的区域及时进行表面碾压。

(4)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做到事前预防。

(5)履带式起重机在雨后强夯时,严禁在未经夯实的虚土上或低洼处作业,同时应进行试吊,将夯锤吊离地面1m左右往返起落数次,确定稳妥后,方可正式强夯。

(6)使用轮胎式起重机在强夯和移机过程中都应铺设垫板。

2.1.5 质量标准

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2.1.5的规定。

强夯地基质量检验标准 表2.1.5

2.1.6 成品保护

1.做好现场测量控制桩、控制网的保护工作。

2.做好现场夯击位置布点的保护工作。

3.做好现场排水设施的保护工作。

2.1.7 安全环保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保证体系,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学习安全技术规范及施工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2.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应及时整改。

3.进入现场必须带安全帽,特殊工种应持证上岗。

4.吊机起重臂活动范围内严禁站人,非工作人员严禁进入强夯区域。

5.夯机驾驶室前应安装安全防护网,测量仪器应架设在距夯机30m以外的地方,夯锤下落位置与施工人员的安全距离为20m。

6.汽车吊行走时应铺放4m×2m×0.02m钢板。

7.施工时应随时观察机械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8.施工应按计划有序进行东干渠施工方案,保持现场安全文明施工。

2.1.8 质量记录

2.强夯地基质量检验评定;

3.强夯地基承载力检验记录;

4.其他必须提供的文件和记录。

某经济学院10号学生公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1人工挖土工艺标准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及民用建筑物、构筑物的基坑(槽)和管沟等人工挖土。

3.1.2 施工准备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