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BECA 003-2023 养老助残城市社区环境改造成套技术导则.pdf

T/GBECA 003-2023 养老助残城市社区环境改造成套技术导则.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6 M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
资源ID:142947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GBECA 003-2023 养老助残城市社区环境改造成套技术导则.pdf简介:

T/GBEC003-2023《养老助残城市社区环境改造工程技术导则》是一个关于城市社区环境改造的专业标准,它具体针对的是养老助残设施的建设与改造。该导则由相关行业组织或政府部门制定,旨在提供一套全面的技术指导,以满足老年人和残疾人士在生活、活动、安全、无障碍等方面的需求。

主要内容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1. 设计原则:强调以人为本,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实际需求为核心,设计符合他们生活特点和习惯的环境。 2. 无障碍设施:规定了如何设计无障碍通道、坡道、卫生间、居住空间等,以保证他们能够顺利通行和使用。 3. 健康照护设施:指导如何设置医疗设施、康复设施和紧急呼叫系统,以确保他们的健康与安全。 4. 环境舒适性:关注社区的绿化、照明、温度控制等方面,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5. 社区服务设施:包括社区活动中心、餐饮服务、社区医疗等,以满足他们的日常需求。

这个导则对于养老助残社区的建设者、设计者、管理者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旨在促进和保障老年人和残疾人士的社区生活品质。

T/GBECA 003-2023 养老助残城市社区环境改造成套技术导则.pdf部分内容预览:

T/GBECA0032023

本文件适用于全国城市养老助残配套设施不完善的社区改造。各社区改造可按照需求和能力 件执行。改造内容包括建筑本体适老化改造、基础设施适老化改造、社区环境适老化改造、服 老化提升等。

JB/T 13539-2018 敞开式光栅传感器.pdf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环境改造Environmentaltransformation 指为满足老年人、残疾人安全、便利、舒适、健康等需求,对城市社区室内外环境进行的改造, 要包括辅助设施改造、物理环境改造、环境信息化改造和环境智能化改造。

基础类改造Basictransformation

I/GBECA003 2023

满足居民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求的适老化改造内容,主要包括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如建筑室 障碍设施、标识引导系统、安防设施、通信设施、消防安全设施等,

完善类改造Improvetransformation 指为满足居民生活便利需要和改善型生活需求的适老化改造内容,主要包括环境及配套设施改造建 设,如停车设施、环卫设施、照明设施、听觉服务设施、绿化环境整治、智能服务设施等。 3.4 提升类改造Upgradingtransformation 指为丰富社区服务供给,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立足小区及周边实际条件而推进实施的适老化改造内 容,主要包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及其智慧化改造,包括智慧住区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 施、医疗卫生设施等

指为满足居民生活便利需要和改善型生活需求的适老化改造内容,主要包括环境及配套设施改造 设,如停车设施、环卫设施、照明设施、听觉服务设施、绿化环境整治、智能服务设施等。 3.4 提升类改造Upgradingtransformation 指为丰富社区服务供给,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立足小区及周边实际条件而推进实施的适老化改造 容,主要包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及其智慧化改造,包括智慧住区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商业服务 施、医疗卫生设施等。 3.5 智能化基础设施Intelligentinfrastructure 指实现对社区基础数据进行智能感知采集的设备与系统,主要包括社区安防设施与通信设施。 3.6 听觉服务设施AuditoryServicefacilities 社区内发声设备及为听觉障碍人士服务的设施设备。 3.7 智能信息服务设施IntelligentinformationServicefacilities 指社区内信息化的服务设施,如智能快件箱、智能信报箱、智能门锁、自动售货机、停车场自动 费机、自动开窗器、智能插座和开关等。 3.8 智慧住区Smartdwellingenvironment 利用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住区中多种数据资源,提 面向政府、物业、居民和企业的住区管理与服务类应用,提升住区管理与服务的科学化、智能化、释 化水平,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管理模式的住区。

智能信息服务设施Intelligentinformationservicefacilities 指社区内信息化的服务设施,如智能快件箱、智能信报箱、智能门锁、自动售货机、 修 费机、自动开窗器、智能插座和开关等

智慧住区Smartdwellingenvironment 利用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住区中多种数据资源, 向政府、物业、居民和企业的住区管理与服务类应用,提升住区管理与服务的科学化、智能化 水平,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管理模式的住区。

居民满意度Residentsatisfaction 居民对城市社区环境改造的满意程度

居民满意度Residentsatisfaction 居民对城市社区环境改造的满意程度

4.1. 成市社区养老助残改造应坚持以下原则:

城市社区养老助残改造应坚持以下原则:

T/GBECA0032023

4.1.2养老助残城市社区环境改造应与老旧小区改造相结合,将本文件改造内容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 围

4.1.2养老助残城市社区环境改造应与老旧小区改造相结合,将本文件改造内容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

4.1.3以“完整社区”、“绿色社区”、“智慧社区”等先进理念引领城市社区养老助残改造。结合 原有的城市社区设施基础,修改完善养老助残服务项目;开展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 社区健康养老助残改造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服务等全过程;鼓励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 术在养老助残服务中的应用,整合各类服务资源,为社区养老助残提供政务、商务、娱乐、教育、医护 及生活互助等多种便捷服务。

4.2.1城市社区内有养老助残需求的小区、楼栋、公共空间,可以按照本文件进行改造。 4.2.2鼓励以街道或社区为单元,对区域内小区联片改造,统筹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和便民设施,实现 共建共享。

4.2.3街道或社区单元内小区改造范围的划定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既有已命名的小区,根据小区 实际管理的范围进行划定;二是由自然分界线、围墙或道路所围合的小区,根据相应的围合边界进行划 定:三是独栋或多栋住宅,根据改造、维护、管理等工作需要,连同宅旁用地进行划定。

4.2.3街道或社区单元内小区改造范围的划定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既有已命名的小区,根据小区

基础类改造项目,为满足养老助残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求,主要是对社区基本配套设施的改 造提升,使社区达到无障碍适老化的基本需求,其中改造社区基础设施包括通道、坡道、楼梯、 台阶、扶手、出入口、门、电梯、道路、交通、标识引导设施、安防、通信、消防等基础设施:

b) 完善类改造项目,为满足老年及残障人士生活便利需要和改善型生活需求的内容,主要是无障 碍环境及配套设施建设,包括整治社区绿化、照明等环境,改造或建设社区适老设施、停车库 (场)、文化休闲设施、体育健身设施,智能信息服务设施等配套设施; C) 提升类改造项目,为丰富社区老年及残障人士服务供给、提升生活品质,立足小区及周边实际 条件积极推进的内容,主要是公共服务养老助残设施配套建设及其智慧无障碍适老化改造,主 要包括智慧住区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等养老助残专项服务设施、 4.3.2城市社区养老助残改造的项目宜采用清单式,并符合附录A城市社区养老助残综合整治清单的 规定: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和居民意愿明确改造的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的具体内容。

3.2城市社区养老助残改造的项目宜采用清单式,并符合附录A城市社区养老助残综合整治清 定,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和居民意愿明确改造的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的具体内容。 3.3城市社区养老助残改造之前应进行评估与策划,可参考附录B社区调查与初步评估表对社 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明确改造需求

4.3.4城市社区养老助残改造的基础类改造项目应坚持应改尽改;完善类改造项目,在坚持尊重居民 意愿基础上能改则改;提升类改造项目,坚持立足社区条件推进实施,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吸引社 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参与改造后期运营,根据实际情况宜改则改。

5.1.1养老助残环境基础类改造包括通道、坡道、楼梯及台阶、扶手、建筑出入口、门、电梯、厕所、 道路交通的无障碍改造,标识引导设施、智能化基础设施、消防和急救设施的设置。 5.1.2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施应系统化设计,并宜相互靠近。

5.2.1无障碍地面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a) 地面避免过多高低变化,以防止滑倒、绊倒,在水平高度有变化的地方,应设置对比色 易识别的警告; b) 1 地面表面应坚固、平整、水平、耐久,干湿条件下均应防滑、不积水; C) 应避免铺设高度抛光或反光的地面,避免眩光; d) 踢脚应与墙面在色调和色彩上形成对比,使地面和墙面有明显的区别。

应避免铺设同度抛儿或反元的地面DB37/T 4384-2021标准下载,避免眩元; d) 1 踢脚应与墙面在色调和色彩上形成对比,使地面和墙面有明显的区别。 2.2走道的无障碍设置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a) 1 无障碍通道应连续,且不宜设置厚地毯; b) 1 无障碍室内走道宽度不应小于1200mm,人流较多或较集中的大型公共建筑的室内走道宽度不 应小于1800mm; C) 11 走道中应避免障碍物和突出物,如消防栓、柱子、管道或其他突出物; H) 11 走道90°转弯处,宜设置倒角或圆角,以确保轮椅使用者及视障长者的安全; ?O 1 走道宜设扶手或拖杆,为体弱或视障的长者提供支撑、平衡及方向指引; 厂 走道的净空不宜小于2000mm,当净高小于2000mm时,应在相应区域外围设置护栏或其他屏障 护栏或屏障的前缘宜距地面685mm以上:

a 无障碍通道应连续,且不宜设置厚地毯; b) 2 无障碍室内走道宽度不应小于1200mm,人流较多或较集中的大型公共建筑的室内走道宽 应小于1800mm; 走道中应避免障碍物和突出物,如消防栓、柱子、管道或其他突出物; C d) 走道90°转弯处,宜设置倒角或圆角,以确保轮椅使用者及视障长者的安全; e) 走道宜设扶手或拖杆,为体弱或视障的长者提供支撑、平衡及方向指引; f) 走道的净空不宜小于2000mm,当净高小于2000mm时,应在相应区域外围设置护栏或其他月 护栏或屏障的前缘宜距地面685mm以上:

T/GBECA0032023

g) 2 固定在无障碍通道的墙、立柱上的物体或标牌距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2000mm,若小于2000mm, 探出部分的宽度不宜大于100mm,若突出部分大于100mm,则其距地面的高度应小于600mm。 3 3当通道内各平面具有高差时,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2 建筑基地内的车行道与人行通道地面存在高差时,在人行通道的路口两端应设缘石坡道; b) 建筑基地内的主要人行通道有高差或台阶时应设置轮椅坡道或无障碍电梯; C) 1 地面的高度差低于6mm时,高差截面可垂直; d) 地面的高度差在6mm~13mm之间时,截面最大斜面的坡度不应超过1:2。

5.2.4室内设置地毯时,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a 地毯应与地面牢固连接; b) 地毯应具有明显的纹理图案,与地板区分开,且地毯的绒毛高度不应大于13mm; C 地毯外边缘绒毛应进行修剪

JG∕T 5028-93 预应力用液压千斤顶5.2.5室外检修口、格栅及排水口应符合下列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