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29416-2012 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试验方法.pdf简介:
GBT 29416-2012是中国国家标准《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防火性能试验方法》,该标准主要规定了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它对保温材料的耐火性能、燃烧性能、热传播性能、耐火稳定性、燃烧烟气蔓延特性等关键性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安全使用。
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概述:
1. 试验对象:适用于各类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试验,包括保温材料、保温结构、防火隔离带等。
2. 试验方法:包括耐火极限、燃烧性能、热传播性能、耐火稳定性、燃烧烟气蔓延特性等试验,通过模拟火灾环境,评估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
3. 试验步骤:包括预处理、火源设定、数据采集和分析等环节,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4. 试验结果评价:根据试验数据,对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进行分级,如A级、B级、C级等,以满足不同建筑的防火要求。
该标准的实施,对于规范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设计和施工,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建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GBT 29416-2012 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试验方法.pdf部分内容预览:
试验装置的燃烧室设置于主墙的底部,其外边缘与主墙面平齐。开口尺寸应为:高(2000士100) mm,宽(2000±100)mm。内部尺寸:高(2300±50)mm,宽(2000±50)mm,深(1050±50)mm。燃烧 室开口距副墙边缘的距离为(250士10)mm。开口上部用耐火材料保护。
试验用热源的燃烧热性能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可采用: a) 按附录B规定制作的木垛; b) 按附录A规定进行校准且符合要求的其他形式的热源(如燃气炉),该热源应能保证其火焰能 从燃烧室开口处溢出并向上燃烧
图1试验装置及热电偶位置示意图
试验装置的垮塌区域设置于主墙与副墙夹角内,长2450mm,宽1200mm。标记于试验 面上GB/T 1927.16-2022标准下载,如图2所示。
水平准位线2上的内部热电偶安装位置为: 在主墙外保温系统内,热电偶应设置在燃烧室开口的垂直中心线上和中心线两侧各500mm 及1000mm的位置,共设置5个测温点,如图1a)所示; 在副墙外保温系统内,热电偶设置在距主墙外保温系统外表面150mm、600mm及1050mm 的位置上,共设置3个测温点,如图1b)所示。
收据采集系统记录数据的时间间隔应不大于2s
采用两台连续录像时间不少于90min的摄像机对试验全过程进行连续记录,摄像的视角 验装置两个墙面的整体高度
计时装置的测量精度不低于0.1s
风速仪的测量精度不低于土0.5m/s。
试样应包括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其结构及厚度应能完全反映实际工程使用情 按照试验委托方提供的设计要求进行安装
5.2.1试样安装前应按照4.2的规定或者试验委托方提供的设计要求对试验墙体进行处理。基层应 平整,清洁,无油污、脱模剂等妨碍粘结的附着物。 5.2.2试样的安装不应妨碍燃烧室开口,且试样总厚度不应大于200mm。 5.2.3在试验装置主墙上,试样安装宽度不应小于2400mm,一边紧靠副墙试样表面;安装高度应大 于燃烧室开口顶部以上6000mm。试样可以向下扩展到燃烧室开口两边的地面。 5.2.4在试验装置副墙上,试样安装宽度不应小于1200mm,一边紧靠主墙试样表面;安装高度应与 主墙上的试样安装高度相同。 5.2.5在主墙与副墙的夹角墙角处,试样应按外保温系统实际应用的构造或按试验委托方的要求进行 安装。 5.2.6试样在燃烧室开口周边的边缘应按外保温系统的实际应用构造或试验委托方的要求进行保护。 当外保温系统构造在实际应用中无任何开口保护措施时,试样在燃烧室开口周边的边缘应保持相同的 非保护状态。 5.2.7当外保温系统构造在实际应用中包含有水平构造缝时,该构造缝应按试验委托方规定的实际应 用间隔进行设置,且至少应在燃烧室开口上方(2400土100)mm处设置一条水平构造缝。 5.2.8当外保温系统构造在实际应用中包含有垂直构造缝时,该构造缝应按试验委托方规定的实际应 用间隔进行设置,且应在燃烧室开口中心线向上延伸处设置一条垂直构造缝,其设置位置相对于中心线 的允许偏差为士100mm。 5.2.9当外保温系统构造在实际应用中设置防火隔离带时,试样的防火隔离带应按试验委托方的要求 设置,且最高一条防火隔离带(包括固定用构造)应设置于水平准位线2的下方,其上边缘距水平准位线 2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5.2.10当外保温系统构造在实际应用中带有龙骨时,龙骨的安装位置应避开水平准位线1和水平准 位线2,其上边缘距水平准位线1和水平准位线2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5.3试样的基础性能特征
在按本标准进行防火性能试验前,应按下述规定确定试样的基础性能特征
GB/T 294162012
a 按GB/T20284的规定测试试样的燃烧性能; b) 按GB/T6343的规定测试试样中使用的保温材料的表观密度 c) 按附录C的规定测试试样中使用的保温材料的阴燃特性,
试验开始时的环境温度应在(20土15)℃范围内,试验室地面以上(3000土100)mm高度处的空气 流速不应大于2m/s
热源点火前应进行不少于5min的数据采集和摄像记录。如果点火前任一水平准位线或任一层面 内有两个以上测温点的热电偶出现数据异常,应停止试验。测量并记录点火时水平准位线1上外部热 电偶的温度,取温度平均值即为初始温度(T。)。
在开始数据采集5min后,按附录B的规定点燃木垛热源。如果采用其他热源,则应按照附录A 确定的方式点燃热源。
7.4.1热源点火后,应测量并记录水平准位线1上外部热电偶的温度,当记录的任一热电偶温度高出 初始温度(T。)200℃、且持续时间达到30s时,该时刻记为试验的开始时间(t)。
燃烧状态包括: a)全面燃烧; b)持续可见火焰情况; c)外部火焰蔓延情况,即水平准位线2上的任一外部热电偶的温度; d)内部火焰蔓延情况,即水平准位线2上的任一内部热电偶的温度; e)燃烧残片情况。 系统稳定性包括试样整体或部分出现破损、剥离、垮塌等情况及其时间。 4.3试验终止条件为: a)如果在试验进行到开始时间(t,)后的30min以前出现试样全面燃烧等任何不安全因素,可即 时终止试验; b)如果在试验进行到开始时间(t,)后的30min时试样的任何部分已无燃烧现象,可终止试验; c)如果在试验进行到开始时间(t,)后的30min时试样的任何部分仍有燃烧现象,则试验应持续 进行至60min,而后终止试验; d)如果试样中使用的保温材料按5.3c)测定为具有阴燃倾向,则试验应持续进行至24h,而后终 止试验。
7.4.3试验终止条件为:
如果在试验进行到开始时间(t,)后的30min以前出现试样全面燃烧等任何不安全因素,可即 时终止试验; b) 如果在试验进行到开始时间(t,)后的30min时试样的任何部分已无燃烧现象,可终止试验; c) 如果在试验进行到开始时间(t,)后的30min时试样的任何部分仍有燃烧现象,则试验应持续 进行至60min,而后终止试验; d) 如果试样中使用的保温材料按5.3c)测定为具有阴燃倾向,则试验应持续进行至24h,而后终 止试验。
在试验结束后的24h内,待试验装置自然冷却,应检查试样的破坏情况,包括开裂、熔化、变形以及 分层等现象,但不应考虑烟熏黑或褪色的部分,根据检查需要,可拆除样品的某些覆盖物。应做好以下 各项记录: a)如果存在阴燃,试样因阴燃在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上被损坏的区域; b)火焰在试样表面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上蔓延的范围; c)如果存在中间层,火焰在每一个中间层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上蔓延和造成破坏的范围; d)如果存在空腔,火焰在空腔内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上蔓延和造成破坏的状况; e)试样外表面出现的烧损及剥离的范围。
当出现下列a)~g)规定的任一现象时,试样的防火性能试验结果判定为不合格,否则判定为合格: a)试验提前终止:试验过程中出现全面燃烧等不安全因素,试验被提前终止; b)持续可见火焰:在整个试验期间内,试样出现燃烧,且持续可见火焰在垂直方向上高度超过 9m,或在水平方向上自主墙与副墙夹角处沿主墙超过2.6m或沿副墙超过1.5m; c)外部火焰蔓延:在试验开始时间(t,)后的30min内,水平准位线2上的任一外部热电偶的温 度超过初始温度(T。)600℃,且持续时间不小于30s; d)内部火焰蔓延:在试验开始时间(t,)后的30min内,水平准位线2上的任一内部热电偶的温度 超过初始温度(T。)500℃,且持续时间不小于30s; e)垮塌区域火焰蔓延:在整个试验期间内,从试样上脱落的燃烧残片火焰蔓延至垮塌区域(见图 2)之外;或者试样在试验过程中存在熔融滴落现象,滴落物在垮塌区域内形成持续燃烧,且持 续时间大于3min; f)阴燃:在整个试验期间内,试样因阴燃损害的区域,垂直方向上超过水平准位线2或水平方向 上在水平准位线1和2之间达到副墙的外边界; g)系统稳定性:在整个试验期间内,试样出现全部或部分垮塌,而且垮塌物(无论是否燃烧)落到 垮塌区域(见图2)之外。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2 试验日期; b) 试验环境条件; 试验委托方的详细情况; d) 2 试样的完整描述和安装构造图示,包括使用材料和组成部分的详细情况,如尺寸、基础性能特 征、施工工艺等; e) 7.4规定的观测记录; f 第8章描述试验检查结果的详细情况; g 试验结果判定(见第9章),试验结果的应用范围参见附录D。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试验日期; b) 试验环境条件; 试验委托方的详细情况; d) 2 试样的完整描述和安装构造图示,包括使用材料和组成部分的详细情况,如尺寸、基础性能特 征、施工工艺等; e) 7.4规定的观测记录; f) 第8章描述试验检查结果的详细情况; g) 试验结果判定(见第9章),试验结果的应用范围参见附录D。
校准板应采用厚度为12mm、密度为(1100士100)kg/m²的硅酸钙板。安装硅酸钙板应完整地覆 盖试验装置的主墙和副墙
所有热电偶应采用符合GB/T18404规定的电缆外径D为(1.5士0.025)mm的K型铠装热电偶, 测温范围为(0~1000)℃,允差等级为I级
某静压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secretA.2.1.2燃烧室中的热电偶
燃烧室中应设置3支热电偶,布置在燃烧室开口顶部下方(50土10)mm、校准板外表面的内侧 (100土10)mm处。其中1支应布置在燃烧室开口的垂直中心线上,其余两支应布置在中心线两侧各 (900±10)mm处
水平准位线1上应设置5支热电偶,分别位于燃烧室开口的垂直中心线上和中心线两侧各500 mm和1000mm处。每支热电偶的测温点应伸出校准板外表面(50土5)mm处,测温点位置的允许偏 差为士10mm。如图A.1所示。
采用3只完全相同的直径为(25~50)mm、测量范围为(0~100)kW/m²的热流计,布置在试验装 置的主墙上,布置位置如图A.1所示。热流计的测量面应与校准板的外表面平齐。
然烧室开口宽度上的温度通过图A.1中所示位置的3支热电偶进行监测。在整个监测期内BD-01--隔离开关--新建瓮安至马场坪铁路甲供物资设备(电力、牵引变电),3 偶的平均温度高于初始温度(T。)600C的持续时间不应少于20min,且平均温度与任一热电偶
数之间的偏差应在土50C的范围内
A.3.2.2水平准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