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甬DX/JS 021-2023 宁波市城市排水排涝细则.pdf简介:
甬DX/JS 021-2023 宁波市城市排水排涝细则.pdf部分内容预览:
2.0.1内涝localflooding
一定范围内的强降雨或连续性降雨超过其雨水设施消纳能力,导 致地面产生积水的现象
城镇范围内的强降雨或连续性降雨超过城镇雨水设施消纳能力, 导致城镇地面产生积水的现象,
分离式单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左线全长298m图纸2.0.3城镇内涝防治系统urbanfloodingprevention and
用于防止和应对城镇内涝的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以一定 ?Z 方式组合成的总体,包括雨水渗透、收集、输送、调蓄、行泄、处理 NKT 一N ?? 和利用的自然和人工设施以及管理措施等。
符合设计标准的,作为城镇内涝防治系统设计依据所拟定的一场 暴雨。
符合设计标准的,作为城镇内涝防治系统设计依据所计算的降雨 量。
降雨过程中的任意连续时段
计雨型designrainfall pattern(distrib
反映降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典型降雨过程
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工程上常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的降雨体 积表示,其计量单位以L/(s·hm2)表示
在一定长的统计期间内,等于或大于某统计对象出现一次的平均 时间间隔
2.0.10汇水面积catchment are
2.0.13城市蓝线citywaterbodyboundaryline
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水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 和控制的地域界限。
2.0.14行泄通道floodingpathway
承担内涝防治系统雨水径流输送和排放功能的通道,包括开的 洪水通道、规划预留的雨水行泄通道,道路两侧区域和其他排水通道
2.0.15下凹绿地sunkengreenbelt
低于周边汇水地面或道路,且可用于渗透、滞蓄和净化雨水径流 的绿地。用于源头减排时,主要功能为径流污染控制,兼有削减峰值
流量的作用;用于排涝除险时,主要功能为削减峰值流量。
2.0.16下沉式广场sunkenopenarea
高程低于周边汇水地面标高的厂场,当降雨超出源头减排设施和 雨水管渠的承载能力时,可临时调蓄周边地区的雨水径流,起到排涝 除险作用
2.0.17城镇水体citywater
指能够对雨水径流起到调节作用的河道、池塘、景观水池等天然 或人工水体。
指一定区域范围内,按照以不减少现状河道水域面积为基础,同 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河道水域防洪排涝、水资源利用、景观、生态 保护等多种功能需求和技术标准要求,确定的河道水域面积占国土面 积的最小比率。
2.0.19源头减排sourcecontrol
雨水降落下垫面形成径流,在排入市政排水管渠系统之前,通过 渗透、净化和滞蓄等措施,控制雨水径流产生、减排雨水径流污染、 ? 收集利用雨水和削减峰值流量
2.0.20生物滞留设施bioretentionfacility
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滞蓄、渗滤、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 植草沟crocscwol
2.0.21植草沟grass s
用来收集、输送、削减和净化雨水径流的表面覆盖植被的明渠。 2.0.22防涝应急设施emergencyfacilitiesforlocalfloodingprevention
and control
常备应对内涝的应急设备的统称。包括排涝抢险移动式泵车、水 泵、临时发电机、运输车、冲锋舟等
兼容不同通信协议,支持水位、流量、运行工况等不同类型监测 设备接入与管理,通过统一的数据传输和标准的开放接口为上层应用 提供数据支撑。
2.0.24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
作为智慧雨水系统建设项目的基础应用技术,对设施设备管理、 人员管理、业务流程管理提供有关地理分布数据的采集、储存、管理 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 XXXN
通过提炼通用业务,适应系统建设快速选代,可以使用不同的编 程语言和存储技术进行开发。 11
2.0.26雨水数学模型mathematicalmodelofrainwater
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雨水数学模型可精确计算雨水管渠在不同 降雨和控制条件下的流量、水位、流速,预测地面积水发生的范围、 深度和积水时间,精确量化雨水系统能力和风险;通过对城市下垫面 精细化的解析,能够精确地反映下垫面构成、不透水率和径流系数等 排水设计参数,为城市内涝风险评估预警提供科学技术手段。
3.1.1城镇内涝防治系统应贯彻从源头到末端全过程管控的理念
括源头减排、雨水管渠和排涝除险等工程性设施,以及应急管理等非 工程性措施,并与流域洪涝治理措施相衔接
划、合理布局,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为城镇雨水径流提供空间和出路,对于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 下超出源头减排设施和雨水管渠承载能力的雨水,可设置行泄通道 调蓄设施等排涝除险设施; 2应遵循就地解决本区域内涝问题的原则,不宜把内涝问题从 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或将上游的问题转移到下游: 3宜采用或模拟自然排水方式,利用水体、绿地、广场和道路等 现有设施,提高内涝防治能力; 4应考虑上游的过境流量。 22 3.1.3城镇内涝防治系统除应满足规划确定的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 外,尚应考虑超过该重现期时的应急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护既有的河道和明渠等开式的雨水调蓄、行泄通道: 2保持雨水调蓄、行泄通道和河道漫滩的畅通,不得非法占用, 3.1.4城镇内涝防治设施应便于维护管理,且不应对公众健康和安全
外,尚应考虑超过该重现期时的应急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护既有的河道和明渠等开式的雨水调蓄、行泄通道; 2保持雨水调蓄、行泄通道和河道漫滩的畅通,不得非法占用 3.1.4城镇内涝防治设施应便于维护管理,且不应对公众健康和安全
3.1.5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方案和初步设计阶段应编制
设计篇章,并参照本细则附录A的有关规定。 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编制内涝防治设计篇(章); 2项目初步设计或方案论证结论中,应提出初步设计阶段编制内 涝防治设计报告的要求,对城镇内涝防治系统影响较大的工程应编制 内涝防治设计报告,其他工程可编制内涝防治设计报告,并参照本细 则附录A的有关规定。 3.1.6源头减排设施、雨水管渠设施和排涝除险设施应通过整体系统 校核,满足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的要求。内涝防治设计校核参照本细 则附录B的有关规定。
3.2.1当地区整体改建时,对于相同的设计重现期,改建后的径流量 不得超过原有径流量。
3.2.1当地区整体改建时,对于相同的设计重现期,改建后
程度和受纳水体水位变化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按表3.2.2的规 定取值,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以内涝管控单元为基础进行复核; 2 对超过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的降雨,应做好应急措施,
表3.2.2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
.重要道路指城市快速路
主要指交通枢纽、学校、医院、行政中心和商业
所在平原的设防涝水位加上一定超高,其次再通过源头减排设施、雨 水管渠设施和排涝除险设施的综合设计,满足城镇内涝防治设计重现 期的要求
3.2.5改扩建项目内涝防治设计应结合设防涝水位、周边竖向、改造 范围、排水通道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在不增加周边地块和道路的积
3.2.5改扩建项目内涝防治设计应结合设防涝水位、周边竖向、改
3.2.6建成区内涝防治设计宜结合内涝风险评估结果,科学布设排涝 工程设施,管控区域内河水位,并结合内涝风险等级、人口密度和社 会经济影响等因素,进行局部调整,合理确定片区建设重点和实施时 予。对近期难以达到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的建成区,可结合地区的整 体改造和城镇易涝点治理,分阶段达到该标准,并考虑应急措施。
4.1.1 设计暴雨包括设计雨量、降雨历时、设计雨型等;设计流量包
GB_T 51409-2020 数据中心综合监控系统工程技术标准.pdf4.1.1设计暴雨包括设计雨量、降雨历时、设计雨型等;设
4.1.1设计暴雨包括设计雨量、降雨历时、设计雨型等;设计流量包 括源头减排设施设计流量、雨水管渠设施设计流量、排涝除险设施设 计流量等。
水系特点等因素进行合理划分
每个设施设计流量,并需满足整个系统服务范围在内涝治设计重现期 下的要求
4.1.4内涝防治系统各类设施之间的设计流量衔接,应采用数学模型 进行校核
4.1.4内涝防治系统各类设施之间的设计流量衔接,应采用数学模型
4.2.1设计暴雨采用的设计雨量、设计雨型宜根据实测降雨
4.2.1设计暴雨采用的设计雨量、设计雨型宜根据实测降雨资科分析 确定,并宜对取样进行一致性和代表性分析《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16部分:表面电阻试验 GB/T 3048.16-2007》,对统计参数、设计成果 等进行合理性分析。
4.2.3当汇水面积超过2km²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