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31/T 032-2022 雄安新区电力设施防汛防涝规划设计规范.pdf

DB1331/T 032-2022 雄安新区电力设施防汛防涝规划设计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4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139947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331/T 032-2022 雄安新区电力设施防汛防涝规划设计规范.pdf简介:

DB1331/T 032-2022《雄安新区电力设施防汛防涝规划设计规范》是一部针对雄安新区电力设施的防汛防涝专门规划的技术标准。该规范旨在指导和规范雄安新区电力设施在面对可能发生的洪水、内涝等自然灾害时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以保证电力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减少灾害对电力供应的影响。

该规范可能包括了以下内容: 1. 电力设施的选址原则,以避免洪水冲刷和地势低洼区域。 2. 电力设施的防洪防涝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如设施的保护高度、排水系统设计、电气设备的防护等级等。 3. 电力设施的应急响应和恢复计划,以确保在灾害发生后的快速恢复供电。 4. 绿色、可持续的规划设计理念,强调节能减排和环境适应性。

由于这是一部技术标准,具体内容可能根据雄安新区的地质、气候、电力设施布局等多种因素进行详细规定。它是电力行业在特定区域进行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依据,有助于保障新区的电力供应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DB1331/T 032-2022 雄安新区电力设施防汛防涝规划设计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防汛flood defense

JB/T 10702.1-2021 数控小型排刀车床 第1部分:精度检验.pdf3.3防涝waterlogging preventiol

3.4户内变电站indoorsubstation

3.510kV开关站10kVswitchstation

设有10kV进出线,对功率进行再分配的配电设施。相当于变电站母线的延伸,可用于解决变电站进出 线间隔有限或进出线廊道受限等问题,并在区域中起到电源支撑的作用。必要时开关站内可附设配电变压 器,低压开关柜等配电设备。

V配电室10kVdistribu

将10kV变换为0.4kV,并分配电力的户内配电设备及土建设施的总称,配电室内一般设有10kV开关、 配电变压器、低压开关等装置

配电设施验收完成后,产权移交给供电公司并由供电公司运维的配电室。 3.810kV用户配电室10kVUserpowerdistributionroom 产权属于用户并由用户运维的配电室。

1.1防汛防涝体系设防标准按照分区设防、重点保障原则,结合新区城镇规模及规划布局,起北 准为200年一遇,五个外围组团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其他特色小城镇防洪标准原则上为50 村地区应达到20年一遇。起步区内涝防治标准整体为50年一遇,五个外围组团内涝防治标准 遇,其他特色小城镇为20年一遇,乡村地区应达到10年一遇。

4.1.1防汛防涝体系设防标准按照分区设防、重点保障原则,结合新区城镇规模及规划布局,起步区防洪 标准为200年一遇,五个外围组团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其他特色小城镇防洪标准原则上为50年一遇, 乡村地区应达到20年一遇。起步区内涝防治标准整体为50年一遇,五个外围组团内涝防治标准为30年 遇,其他特色小城镇为20年一遇,乡村地区应达到10年一遇。 4.1.2电力设施防汛防涝体系构建应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在城市总体发展规 划、流域防洪规划、城市防洪规划和城市排水规划基础上进行,结合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城镇发展规划和 市政公用设施条件确定防汛防涝规划设计总体布局,统筹截、排、蓄综合治理,建立可靠的防汛防涝工程 系统。

1.2电力设施防汛防涝体系构建应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在城市总化 流域防洪规划、城市防洪规划和城市排水规划基础上进行,结合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城镇发用 政公用设施条件确定防汛防涝规划设计总体布局,统筹截、排、蓄综合治理,建立可靠的防汛队 统

4.2电力设施规划设计要求

5.1.1变电站站址总体规划应符合《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个5056的规定,站址选择应根据城 镇发展规划、网架结构、负荷分布和防汛防涝要求进行,选择适宜的站址方案。 5.1.2变电站站址宜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通畅的地方,优先选择土方工程量较少就能够达到防汛防涝设 防标准或周边设有可靠防汛防涝围护设施的站址。应避开: 1排水条件不良的地势低注地区。 2冲沟、河道、达不到设防标准的水库堤坝下游或行滞洪区、蓄滞洪区。 3河道弯道或急剧缩窄等险工堤段下方。 4规划退圩还湖区等易受洪水和内涝影响的地区。

5.2.1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应符合《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056的规定。建(构)筑物、防汛 防涝设施布置应充分就近利用城市市政管网、下沉式绿地等公用设施,并对进站道路、地下管线管沟等统 筹安排、合理布局。 5.2.2变电站内宜采用城市型道路,地面雨水经由路面的坡度汇至雨水口,进入排水干管统一收集处理,

5.2.2变电站内宜采用城市型道路,地面雨水经由路面的坡度汇至雨水口,进入排水干管统一收集处理, 站区出入口的路面标高宜高于站外路面标高,且坡向站外道路,必要时出入口设置排水沟,避免站外雨水 倒灌。

1变电站竖向布置应符合《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056的规定。应合理利用自然地形, 根据工艺要求、交通运输、土(石)方平衡、电缆进出线标高、雨水排放方向及排水点等综合考虑,因地 制宜确定竖向布置形式,尽量减小边坡、排水设施用地、场地平整土(石)方量、挡土墙及护坡等工程量, 使场地排水简洁顺畅。 2220kV电压等级的户内变电站站区场地设计标高应高于频率为1%(重现期,下同)的洪水水位或最 高内涝水位;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地下变电站站区场地设计标高应高于频率为1%的洪水水位或最高内 涝水位:其他电压等级的户内变电站站区场地设计标高应高于频率为2%的洪水水位或最高内涝水位。

5.3.2站址设计标高

1当站区场地设计标高不能满足5.3.1条要求时,可区别不同的情况分别采取以下三种不同的措施: 1)对场地标高采取措施时,场地设计标高应不低于相对应电压等级要求的洪水水位和最高内涝水位 2)对站区采取防汛防涝措施时,防汛防涝设施标高应高于相对应电压等级要求的洪水水位和最高内 涝水位标高0.5m

3)采取可靠措施,使主要设备底座、户外端子箱、控制箱和生产建筑物室内地坪标高不低于相对应 电压等级要求的洪水水位和最高内涝水位。 2位于公园和绿地中且存在高差区域的变电站,应以边坡、台地等方式加以处理。在地形复杂、高差 大的地段,宜设置排洪沟,避免周围场地雨水无组织向场地内排放。

1场地排水应合理选择排水方式,宜采用有组织排水、地面自然散流渗排或混合排水方式。 2场地排水采用有组织排水时,站区雨水应排入市政管网。当周边市政管网不满足要求时,在征得新 区管委会主管部门同意后,就近排入附近水域或明沟。 3场地排水采用全部或部分散流排水时,设置有围墙的变电站应在围墙下部留有足够的排水孔,排水 孔宜设防护网,排水孔的站外侧应有妥善的排水和防冲刷设施。 4变电站宜融入海绵城市排、蓄水理念,当站址所在地区有城市排水总体规划强制性要求时,应设置 雨水调蓄系统。雨水调蓄设施的调蓄容积,需根据区域降水、地形条件及周边雨水排放系统等情况综合考 虑确定。

5.4主要建(构)筑物

1地上户内变电站的地下结构防水等级不应低于《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规定的二级。 2建筑物应合理设置室内外高差,主控通信楼(配电装置楼)、继保小室等室内标高不宜低于室外场 地标高0.6m。地上与室外相通的窗井、通风口、孔洞下沿宜高于室外地坪0.7m。 3变电站全部二次、通信、保安电源等不具备防水浸能力的设备基础高度宜高于最高内涝水位0.5m, 或布置于地上二层及以上。 4建筑物地面以上至首层室内标高的外围护结构应选用防水、防腐性能优良、耐浸泡的建筑材料。 5位于行洪通道上的变电站主要建筑物迎水面3m以下宜采取防冲刷措施。 6建筑物屋面排水应采用有组织排水及外排水,平屋面采用建筑找坡时排水坡度宜不小于3%,平屋面 采用结构找坡时排水坡度宜不小于5%。屋面防水等级应采用《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规定的工级。 7设有半地下电缆夹层的变电站宜沿地下外墙的内壁设置排水沟,并应在一处或多处设置集水坑。排 水沟排水坡度不应低于5%o,并坡向集水坑,集水坑内设置可自动启停的机械排水装置,外排水管道加装 止回阀。 8变电站地下部分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等细部构造应采取可靠的防水措施。 9电气设备间屋顶风机洞口应避免设置在电气设备的正上方。

5.4.2电缆隧道(站内

2电缆隧道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洞口、预埋件、桩头等细部构造应加强防水措施。 3电缆隧道与建筑物外墙交接处,应采用防水套管或阻水法兰等防水措施,电缆敷设后,与埋管之间 的空隙用专用防水堵头可靠封堵。 4电缆隧道及其工井应设置有组织排水系统。电缆隧道内设排水沟,坡度不应小于0.5%,排水区间最 低点设集水坑,集水坑内设置自动启停机械排水装置,外排水管道加装止回阀。

1排水管材应根据冰冻情况、断面尺寸、管内外所受压力、土质、地下水位、地下水腐蚀性及施工条 件等因素进行选择。 2管道接口应根据管道材质和地质条件确定,管道应采用柔性接口。塑料管道与检查井应采用柔性连 接。 3管道基础应根据管道材质、接口形式和地质条件确定,理地塑料排水管道不应来用刚性基础,对地 基松软或不均匀沉降地段,管道基础应采取加固措施。 4管顶最小覆土深度应根据管材强度、外部荷载、土壤冰冻深度和土壤性质等条件,结合当地理管经 验确定,埋管最小覆土厚度应满足表5.5.1要求。

5.5.2集水坑与雨水泵池

表5.5.1最小覆土厚度

1集水坑与雨水泵池的有效容积应根据设计流量、水泵能力和水泵工作情况等因素确定。集水坑及雨 水泵池有效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水泵30s的出水量。水泵机组为自动控制时,集水池容积宜满足水泵每 小时启动不超过6次的要求。雨水泵池设计最低水位应满足水泵吸水要求。 注:集水池的设计最高水位与设计最低水位之间的容积为有效容积。如容积过小JB/T 14167-2021标准下载,则水泵开停频繁,降低水泵寿命;容 积过大,则增加工程造价。为避免频繁开停对水泵造成的损坏,本条规定了集水池的最小有效容积。 2集水坑与雨水泵池底宜有不小于0.5%坡度坡向泵位。集水坑与雨水泵池的深度及平面尺寸应按水泵 类型确定,应满足潜水泵安装检修要求。 3集水坑与雨水泵池应设置水位指示装置,且具有超高、超低水位报警功能,并将信号引至计算机监 控系统。

1排水泵参数应根据雨水计算流量、管道扬程损失等因素确定。每个排水点处水泵不应少于两台,水 泵型号宜统一。雨水量可按下列步骤计算,还应符合《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的规定。 1)采用推理公式法计算雨水设计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1:Qs一一雨水设计流量(L/s); q一一设计暴雨强度[L/(s·hm)]; Y一一径流系数; F一一汇水面积(hm)。 注:当有允许排入雨水管道的生产废水排入雨水管道时,应将其水量计算在内。 2)径流系数可按下表取值,汇水面积的综合径流系数应按地面种类加权平均计算

3) 设计暴雨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3) 设计暴雨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14.973 +10.266lg Te (t +13.877)0.776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

)雨水管渠的降雨历时DB33∕T 1252-2021 城市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动测试技术规程,应按下式计算:

一降雨历时(min):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