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2423-2021 生物质电厂烟气净化工程技术规范.pdf

DL/T 2423-2021 生物质电厂烟气净化工程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9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138032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L/T 2423-2021 生物质电厂烟气净化工程技术规范.pdf简介:

DL/T 2423-2021 是中国电力工业标准化委员会(DL/T)发布的一项技术规范,全称为《生物质电厂烟气净化工程技术规范》。该规范主要针对生物质电厂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净化进行规定,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有害物质排放,提高生物质能源利用效率。

该规范详细规定了生物质电厂烟气净化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运行维护以及烟气排放控制等方面的要求。它涵盖了烟气脱硫、脱硝、除尘、气态污染物(如挥发性有机物)的控制等多个环节,旨在确保生物质发电过程中的环保标准得到满足,符合国家环保法规要求。

具体内容可能包括烟气处理技术的选择和优化、烟气污染物的检测和控制方法、设备运行维护规程、环保设施的运行效率评估等。通过遵循此规范,生物质电厂可以提高其环保性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能提高其运营的合规性和可持续性。

DL/T 2423-2021 生物质电厂烟气净化工程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土物顶biomass 农林业生产过程中除粮食、果实以外的秸秆、树木等木质纤维素、农产品加工业下脚料、农林 及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禽畜粪便和废弃物等物质。

在脱除烟气中酸性污染物时,加入的中和剂以液态或含水量高的形式进入脱酸系统中,中和剂 中的酸性污染物在湿态环境下发生反应后得到的反应物以固态或干性物质形式排出的工艺。 本 简称半干法脱酸。

物在湿态环境下发生反应后得到的反应物亦以液态形式排出的工艺。本文件中简称湿法脱 干粉喷射drypowerabsorbent

JC∕T 2102-2012 制动摩擦材料惯性试验台磨损试验方法染物在湿态环境下发生反应后得到的反应物亦以液态形式排出的工艺。本文件中简称湿法脱 3.5 干粉喷射drypowerabsorbent

在除尘器前或其他位置烟气管道中喷射一定量的固态中和剂,中和烟气中的酸性污染物。

4.1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成分为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4.2每台生物质锅炉应设置一套独立的烟气净化系统。 4.3烟气净化流程应根据污染物排放指标、燃料特性、焚烧工艺、烟气特性选择合理的烟气处理 工艺。 4.4烟气净化工艺应根据污染物原始浓度、排放限值、总量排放限值以及各种污染物脱除工艺的效率 选择一种或几种同一脱除工艺进行组合;烟气净化系统应包含脱酸系统、除尘系统、脱硝系统或脱硝 除尘一体化技术(如复合滤筒、复合滤袋)等。环境敏感地区宜增设减轻白烟视觉污染的措施。 4.5烟气净化系统入口设计烟气量宜以生物质燃料设计热值、入炉燃料量及生物质特性为基准计算。 4.6烟气净化系统入口设计烟气温度宜采用生物质锅炉最大连续工况(MCR)下取锅炉出口设计最高 温度。 4.7烟气净化系统应根据烟气特性采取防腐蚀措施;设备和管道表面温度超过50C时应保温,保温应 符合GB50264的规定;设备和管道应根据粉尘含量和特性采取耐磨措施。 4.8烟气净化系统应在反应塔、除尘器等重要设备进出口设置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检测控 制数据。 4.9烟气净化系统宜纳入全厂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当烟气净化系统采用单独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LC)控制时,重要的控制数据应上传至全厂分布式控制系统(DCS)中,所有设备应能由分布式控 制系统(DCS)进行紧急停车。 4.10每套烟气净化系统应单独设置烟气在线监测装置,监测点布置、监测仪表和数据处理及传输应符 合HJ75和HJ76的规定,并应与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控中心联网。 4.11净化后烟气中各种污染物排放指标应符合国家生物质锅炉污染物现行排放限值和当地环保要求, 同时应满足生物质发电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复的要求及污染物排放总量要求。

5.1.1烟气脱酸工艺应根据污染物初始浓度、排放限值、脱除效率等因素选择一种或儿种脱酸工艺 组合。 5.1.2每套烟气净化系统中进入脱酸反应器中的中和剂应单独计量;半干法脱酸后烟气中二氧化硫 (SO2)浓度应与喷入半干法脱酸反应塔内的中和剂的量闭环控制。 5.1.3湿法脱酸应设置循环液定期排放、碱液补充和反应副产品的处理等设施。

中和剂制备应符合下列要

a) 中和剂宜采用消石灰、碳酸氢钠或钠碱,中和剂贮罐容量应根据全厂用量、运输条件和供货情 况等因素确定

干法脱酸包括循环流化床(CFB)和增湿循环灰烟气脱酸(NID)等,系统包括中和剂制备及输 系统、脱酸反应器系统、除尘器系统,其中增湿循环灰烟气脱酸还应包括增湿循环灰系统。 2烟气循环流化床(CFB)脱酸工艺应符合下列要求: a)中和剂制备及输送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生石灰粉细度宜在1mm以下,加水后4min内温度可升高到60°℃,氧化钙(CaO)含量 不应小于80%; 2)成品消石粉细度宜在0.1mm以下,含水量应小于2%,消石灰粉的比表面积不应小于 15m2/g,纯度不应小于90%; 3)中和剂仓有效储存量应根据全厂用量、运输条件和供货情况确定,宜采用全厂最大连续工 况(MCR)运行条件下3d~5d的消耗量; 4)每条烟气净化装置的中和剂应单独计量,并根据烟气在线监测系统中二氧化硫(SO2)反 馈自动调节。 b)中和剂再循环系统宜设置足够的容量保证连续的返料量;流化风机风量、风压应保证流化效 果,应配置加热器,确保流化风温度在烟气露点以上。 c)脱酸反应器阻力宜为800Pa~1500Pa,出口烟气温度应高出酸露点温度10℃~20℃:脱酸反 应器内的粉尘浓度宜按标准状态下800g/m²~1000g/m确定,应设置分离器;烟气循环流化 床系统应适应烟气负荷在50%~110%内变化,宜增加清洁烟气再循环装置。

HG∕T 21637-2021 化工管道过滤器系列.pdfDL/T2423—2021

d)除尘器系统过滤风速在100%负荷下不宜大于0.7m/min,袋式除尘器入口应设预除尘设施。 e)增加清洁烟气再循环装置时,应与引风机风压余量选择相匹配。 .3.3增湿循环灰烟气脱酸(NID)应符合下列要求: a)增湿循环灰烟气脱酸宜由中和剂贮存与输送系统、脱酸反应器系统、增湿循环灰系统、除尘器 系统等组成,应设置一炉一套系统。 b)中和剂贮存与输送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氧化钙(CaO)粉剂纯度不应小于80%,氢氧化钙[Ca(OH)2]粉剂要求纯度不应小于 85%; 2)氧化钙(CaO)粉剂前3min内温升不应小于30C; 3)氧化钙(CaO)粉剂比表面积不应小于6m²/g,氢氧化钙[Ca(OH)2]粉剂比表面积不 应小于12m/g; 4)中和剂仓有效储存量应根据全厂用量、供应和运输情况确定,宜取全厂最大连续工况 (MCR)运行条件下3d~5d的消耗量。 c)脱酸反应器阻力宜控制在1800Pa以下,脱酸反应器出口烟气温度应高出酸露点温度10℃~ 20°℃;袋式除尘器入口宜设预除尘设施,过滤风速在100%负荷下不宜大于0.7m/min。 d)增湿后循环灰应均匀加入脱酸反应器中;循环灰给料应连续均匀。 3.4干粉喷射应符合下列要求: a)使用钠基(碳酸氢钠)中和剂,纯度不应小于90%,成品细度宜在200目以下,含水量应小 于2%; b)钠基(碳酸氢钠)中和剂仓有效储存量应根据全厂用量、运输条件和供货情况确定,宜采用全 厂最大连续工况(MCR)运行条件下3d~5d的消耗量,并对储仓采取防潮措施; c)粉体喂料器系统应根据粉体流动性、压缩性、磨损性、受潮性等因素选择。

.4.4碱液制备存储和供应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a)碱液存储和供应系统宜采用多台炉公用制设置,系统由碱液罐、碱液输送泵、碱液稀释罐、碱 液搅拌泵、碱液计量泵等组成,碱液输送泵和计量泵应设置备用; b)碱液贮存装置、输送泵、管道、阀门等应采取防腐蚀措施; c)中和剂采用20%~30%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时,碱液罐的容量应根据全厂用量、运输条件和供货 情况确定,宜采用全厂最大连续工况(MCR)运行条件下4d~7d的消耗量; d)碱液稀释罐应设置2台,一用一备,单台碱液稀释罐的容量不宜小于全厂湿法脱酸系统设计工 况下1d的耗量; e)碱液罐、碱液输送泵和输送泵出口至碱液稀释泵之间的管道、阀门等应采用电伴热保温。 4.5湿法反应器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a)湿法反应系统应包括吸收塔、碱液喷淋、碱液循环系统及排污系统、烟气除雾、事故烟气冷 却等。 b)吸收塔可采用喷淋塔或填料塔形式,宜采用玻璃钢或钢衬玻璃钢材质,吸收塔浆池与塔体为一 体结构;对干湿界面的入口烟道应采取耐高温防腐蚀措施;塔内设置喷淋层和除雾器;吸收塔 应设置液位计、盐度计、pH计、温度、压力、压差等检测装置。

c)吸收塔直径和高度应根据处理的烟气量确定,烟气在反应区域内停留时间不应小于10s。 d)填料塔内填料高度不应超过3.5m,填料部分烟气阻力不宜大于500Pa。 e)喷淋层由分配管网和喷嘴组成,喷嘴应均匀分布喷淋量。 f)碱液循环泵宜采用公用制设置,应至少设置1台备用。 g)每台吸收塔宜设置两台排污泵,一用一备。 h)除雾器材质宜采用带加强的阻燃聚丙烯,应承受高速水流冲刷,具有防磨损性能,耐温最高为 180°℃。 i)应设置事故烟气冷却装置,事故烟气冷却装置应够满足生物质锅炉最大连续工况(MCR)下 将烟气温度从160C降到80℃。 4.6烟气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a)烟气系统可设置一台引风机,引风机可布置于系统的上游或下游。 b)湿法脱酸后,烟气排放温度应满足当地环评要求,环境敏感地区宜同时考虑减轻烟肉白烟视觉 污染的措施。 c)烟气换热器的受热面均应采取防腐、防磨、防堵塞、防玷污等措施,与脱酸后烟气接触的壳体 应采取防腐措施。 d)宜采用管式烟气/烟气换热器加热烟气,换热器漏风率应小于0.1%,阻力不大于2000Pa,换 热元件材质宜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 e)换热器本体及烟管应设置有效防腐蚀措施,烟道最低位置应设置疏水点。换热后烟气温度应根 据当地气象条件和经济运行指标确定,原则上升温不低于10℃。 4.7工艺水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a)工艺水箱有效容积不应小于湿法脱酸系统正常运行2h的最大工艺耗水量; b)工艺用水水泵流量宜采用实际用水量的2倍。 .4.8脱酸废水应进入废水处理系统处理。

6.1.1除尘可采用离心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或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MH/T 6121-2020 航空燃油供应系统排放作业车.pdf,应根据烟气排放限值选择一种 或几种工艺组合,采用一种工艺时应采用袋式除尘器或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不应单独采用离心式除 尘器。 6.1.2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应符合JB/T11886规定,离心式除尘器设计应符合JB/T9054的规定。 6.1.3根据烟气成分、含尘量、温度、流量、颗粒物性质、颗粒物粒度分布等因素选取袋式除尘器的 滤料。 6.1.4除尘器不应设置旁路。

6.2.1袋式除尘器入口温度应高于烟气露点10℃~20℃,且不高于滤料连续使用的最高耐温限值。 6.2.2袋式除尘器滤料宜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为基布,并聚四氟乙烯(PTFE)覆膜。 6.2.3应根据烟气和颗粒物的理化性质、除尘器入口颗粒物浓度、除尘器压力降、清灰方式、有害物 质排放浓度及滤料特性等确定袋式除尘器过滤速度,不宜高于0.9m/min,5.3.2d)除外。 6.2.4袋式除尘器宜设置独立过滤仓室,各过滤仓室进出口应设置切换阀门,并具有自动和手动、阀 位识别、流向指示等功能。 6.2.5袋式过滤面积和滤袋数计算可参照附录A。

DL/T2423—2021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