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HDQHX 005-2022 电气成套设备制造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pdf

T/WHDQHX 005-2022 电气成套设备制造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pdf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7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137230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T/WHDQHX 005-2022 电气成套设备制造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pdf简介:

您提到的“T/WHDQHX 005-2022 电气成套设备制造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看起来像是一个特定的标准或者指南,但具体的内容我没有直接的数据来详细解读。通常,“绿色工厂”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注重环保,资源高效利用,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的工厂。这份导则可能是中国针对电气成套设备制造业制定的一套绿色评价标准,用于指导和评价这类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何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

它可能包括的内容有:节能减排措施、清洁生产技术应用、资源循环利用、环境管理与控制、绿色供应链管理、员工环保意识培养等。企业需要按照这个导则进行自我评估,以提升其环保绩效,达到绿色工厂的标准。

具体的标准内容建议您查阅相关的政府部门发布或行业协会发布的官方文件,或者咨询相关专业人士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T/WHDQHX 005-2022 电气成套设备制造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pdf部分内容预览:

T/WHDQHX 005—2022

电气成套设备制造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

本标准规定了电气成套设备制造业绿色工厂评价的指标体系及通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实际生产过程的高低压电气成套设备制造业工厂,包括但不限于具备壳体 面处理、机械加工、组装测试、包装运输、安装调试等工序的电力成套设备,并作为电气成套设 业制定绿色工厂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JB∕T 7158-2010 工程机械 零部件清洁度测试方法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 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不 +。 GB/T7119 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12452 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 GB1327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4549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T15587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613 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19001 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19153 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9577 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9761 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9762 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20052 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20862产品可回收利用率计算方法导则 GB/T23020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 GB/T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与使用指南 GB/T24001 2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44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 GB/T24256 产品生态设计通则 GB/T24337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 GB24500 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24789 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28736 电焊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29115 工业企业节约原材料评价导则 GB/T32150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GB/T32161 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 GB/T3300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GB/T36000 MA 社会责任指南

GB/T36001 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 GB/T36132 绿色工厂评价通则 GB/T 45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3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T 50878 1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 GB 51245 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统一标准 GB55015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reenfactory

3.2相关方interestedparty:stakehold

T/WHDQHX 005—2022

3.3电气成套设备ElectricalCompleteEqui

4.2合规性与相关方要求

4.2.1应在企业合规的前提下进行绿色工厂评价,需要时,可包括获得生产、安全、环境等领域的许 可证或认证证书等其他合规性文件。 4.2.2应依法设立,在建设和实际生产过程中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近三年未发生安 全(含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质量、环境污染等事故以及偷漏税等违法违规行为,对利益相关方的环 境要求做出承诺的,应满足有关承诺的要求。 4.2.3工厂的生产规模和能力、工艺和设备选择、产品、环境保护等应符合国家、地方现行产业政策 设备优先选用国家鼓励的节能环保设备;选用的化学品应遵从有关法律或法规的采购、存储和使用规范 等。各种污染物排放指标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2.4工厂的单位产品或产值综合能耗、水资源利用、典型资源型材料消耗等近3年应呈下降趋势 且应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或不高于本标准附件A的参考值。

电气成套设备绿色工厂创建是一个整体策略,用于在工厂内实施渐进式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 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改善,工厂通过制定长期策略来最大化实现绿色工厂的不断 完善。 最高管理者应制定绿色发展愿景,承诺建设绿色工厂,确保将绿色工厂要求融入到组织的业务之中。 相关的职责和权限应由最高管理者直接主管,分派绿色工厂相关职责和权限,确保相关资料的获取,并 承诺满足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1)最高管理者必须对创建绿色工厂进行自评估,找出差距实施改进:

T/WHDQHX 005—2022

、 应设有绿色工厂创建管理机构,负责有关绿色工厂的制度建设,建立目标责任制、定期 考核奖惩制度等,制定落实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职责和权限; 2 应有绿色工厂创建的中长期规划及可量化的年度目标、指标和实施方案。应定期进行诊 断、检查,分析和识别改进时机,开展绿色工厂持续改进工作; 3) 应投入资金和力量开展绿色制造研发、技术创新等活动,创建绿色工厂,确保实现预期 目标; 4) 应制定绿色宣传培训计划,全员参与绿色工厂相关教育和培训,并组织开展有关生态、 绿色、环保方面的公益活动; 5) 应建立能源、资源的统计制度,用能计量设备符合GB17167要求,当能源及资源使用 的类型不同时,应进行分类计量统计;并健全重点用能、用水设备和设施的管理规程。

5.1.1应满足国家或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在满足生产工艺前提下,厂房设计、建设及投 入使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节地、节材、节能、节水及可再生资源、能源的利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5.1.2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时,应遵守相关法律等规定。执行“三同时制度”,以及国家、地方相 关产业政策和要求,并同时积极开展能源、水资源评估。 5.1.3应合理布局,各功能区分明显,通道畅通,涉及水处理设施、通风设施、除尘装置、废气处理 装置、噪声防护措施及消防设施的,应确保设施充分并能有效运行。 5.1.4应合理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并积极实施工厂绿化

生产车间在满足生产工艺的条件下,优先选用效率高、能耗低、等国家鼓励的照明设备,鼓励 能照明系统。

国家、地方已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的能耗高、效率低的设备应限期淘汰更新;用能设备或运行 符合该设备经济运行的要求,

应根据生产工艺路线、选用节能环保型先进生产设备;可行时,主要生产技术装备应实现自 字化和智能化: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5.3.2.1通用设备设施应采用节能型产品或效率高、能耗低的产品。用能设备的实际运行效率或主要 运行参数应符合该设备经济运行的要求,如传动系统的电机功率参数应根据电气成套设备生产工艺特征 进行匹配选择。 5.3.2.2电机的能效限定值达到现行国家标准GB18613的要求,空压机的能效限定值达到现行国家标

T/WHDQHX 005—2022

到现行国家标准GB19761的要求,泵的能效限定值达到现行国家标准GB19762的要求,电力变压器的 能效限定值达到现行国家标准GB20052的要求,锅炉达到现行国家标准GB24500的要求,电焊机的能 效限定值达到现行国家标准GB28736的要求。

5.3.3.1计量仪器应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定期检定校准。 5.3.3.2应依据GB17167的要求配备、使用和管理能源计量器具和装置。 5.3.3.3资源、能源使用的类型不同时,应进行分类计量,宜满足三级计量要求。

DB22/T 5001-2017 农村户厕改造技术标准.pdf5.3.4污染物处理设备设施

5.3.4.1污染物处理设备包括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处置设备等,应确保其污染物排放达到相 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 5.3.4.2污染物处理设备的处理能力应与工厂生产排放相适应,在满足环保达标要求的前提下,尽可 能提高环保设施的运行质量。 5.3.4.3应有环境、安全应急预案措施和辅助设施等

应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厂的质量管理体系 应满足GB/T19001的要求,环境管理体系应满足GB/T24001的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应满足 GB/T45001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应充分考虑企业自 身特点,充分融合企业现有的管理体系,从而保证企业管理体系的集成与统一。 工厂宜定期进行资源平衡测算,如水平衡、电平衡、物料平衡等,优化生产系统。

宜建立、实施并保持满足GB/T23331要求的能源管理体系。在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时应考虑企 的地理位置以及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能源种类、能源的转换与输送、能源的使用与消耗等因 源方针应形成文件,以多种形式对工厂全体员工进行培训和讲解。

宜建立、实施并保持满足GB/T23020要求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围绕其发展战略目标,以信息化 作为企业发展的内生要素,在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不断演进、变革与交叉渗透的环境下,夯实工业自动 化基础,推进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和营销服务的优化提升,推动业务系统综合集成、企 业间业务协同以及发展理念和模式的创新,以提升创新能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水平和利用效率,实现 创新发展、智能发展和绿色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竞争能力。

应定期对社会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将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战略、方式方法,其经营活动对 经济、环境、社会等领域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取得的成绩及不足等信息DBJ50∕T-081-2020标准下载,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并向利益相关方进行披露

TWHDQHX005—2022

7.1.3工厂电力系统的电压偏差、三相电压不平衡指标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电力谐波 治理应符合GB/T24337和GB/T14549标准;用电系统的功率因数应优于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定的 限定值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