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1780.1-2022 物联网 边缘计算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

GB/T 41780.1-2022 物联网 边缘计算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1 M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
资源ID:136211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41780.1-2022 物联网 边缘计算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简介:

GB/T 41780.1-2022 是中国国家标准,全称为《物联网 边缘计算 第1部分:通用要求》,该标准主要关注物联网(IoT)中边缘计算的通用技术要求。边缘计算是一种分布式计算架构,它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任务推移到离数据源更近的边缘设备(如物联网设备、服务器等)上,以减少延迟,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安全性。

该标准的1部分详细介绍的是边缘计算在物联网领域的通用要求,包括但不限于边缘计算系统的架构、功能、性能、安全、互操作性、数据管理、隐私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它旨在为物联网设备和系统提供一个通用的指导框架,以确保边缘计算的实施能够满足行业标准,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内容可能包括但不限于:边缘计算设备的选型和部署,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与云平台的协同工作,以及对物联网设备数据的本地管理和存储策略。此标准适用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研发机构、制造商、服务提供商,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和技术机构。

GB/T 41780.1-2022 物联网 边缘计算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部分内容预览:

GB/T 41780.1—2022

物联网边缘计算系统架构给出了物联网边缘计算节点类型,边缘计算节点之间及与云(数据中心) 接方式,见图1。物联网边缘计算节点种类包括物联网终端、边缘网关、边缘控制器、边缘计算服务 边缘计算节点与云(数据中心)有以下三种连接方式: 方式1:物联网终端直接或通过边缘网关、边缘控制器连接到边缘计算机服务器,通过边缘计 算服务器连接到云(数据中心); 方式2:物联网终端通过边缘网关或边缘控制器连接到云(数据中心); 方式3:物联网终端直接连接到云(数据中心)。 不具有微处理器和固件的传感器或执行器可通过方式1或方式2连接至云(数据中心)。

物联网边缘计算系统架构中的节点描述见表1

DB13/T 5330-2021标准下载物联网边缘计算系统架构中的节点描述见表1

图1物联网边缘计算系统架构

GB/T 41780.1—2022

物联网边缘计算功能架构见图2。

物联网边缘计算功能架构可包括边缘资源支撑、边缘服务、边缘管理三部分。 a)边缘资源支撑:包括物理资源支撑功能和资源虚拟化功能。物理资源支撑为边缘计算提供算 力、存储空间和通信网络。资源虚拟化实现计算、存储、网络等边缘计算的各种实体资源的统 一管理,可根据实际需要对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虚拟化,将这些资源分配给功 能模块和服务使用。 b)边缘服务:边缘服务提供多种基础服务组件和工具、开放的服务接口等,包括边缘采集处理、边 缘分析、边缘优化、边缘控制、交互处理。 1)边缘采集处理:在边缘侧实现数据汇聚和数据预处理。 2)边缘分析:对边缘计算节点采集或产生的数据进行部分或者全部计算,将延迟敏感数据或

GB/T 41780.1—2022

表2物联网边缘计算功能描述

GB/T 41780.12022

表2物联网边缘计算功能描述(续)

6.1.1.1计算资源支撑

计算资源支撑要求包括: a) 应具备网络化、网格化能力,为分布计算提供基础支撑; b) 应支持资源在线升级,资源扩容; ?) 宜包括MCU、CPU、GPU、深度学习加速单元等物理实体 d)宜支持计算资源的隔离,即计算资源之间不宜互相调用。

存储资源支撑要求包括: a) 应支持多类型数据存储,并支持多类型数据库接人; b)应支持存储数据的增删查改; ? 应支持容灾防错; d)宜支持数据余和数据备份功能。

6.1.1.3网络资源支撑

6.1.2.1基本要求

虚拟化的基本要求包括: ? 应具备高实时性、高效处理能力,时间延迟性宜控制在毫秒级; b) 1 应具备高可靠的自身安全性,保证系统资源的高可靠性应用; c) 虚拟化操作系统应能适配多种类型服务器和计算机等平台; d 虚拟化操作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实时操作系统、用户操作系统等; e 应支持虚拟机或容器的方式实现虚拟化。

.1.2.2计算资源虚拟化

计算资源虚拟化要求包括: a 宜具备分布式协调与协作机制,可实现多资源协同调度; b 宜包括MCU、CPU、GPU、深度学习加速单元等计算资源的虚拟化。

6.1.2.3存储资源虚拟化

存储资源虚拟化要求包括: a) 应支持基于主机、基于存储设备以及基于网络的虚拟化中的一种或多种; b) 宜支持多源数据的灵活配置策略调整优化。

6.1.2.4网络资源虚拟化

网络资源虚拟化要求包括: a)应提供管理统一、带宽聚合(将多个端口捆绑成一个逻辑链路,通过并行链路汇聚或捆绑来提 高链路带宽)、冗余容错等功能; b)应提供有效的安全边界隔离等安全性保障; c)宜支持虚拟专用网络。

6.2.1边缘采集处理

6.2.1.1数据汇聚

数据汇聚的要求包括: a 应支持数据安全可靠的采集、传输、分发; b) 应支持多数据源并发接人; c) 应支持数据的隔离,即不同应用程序应具有不同的访问权限; d 宜支持用户业务连续性迁移; e) 2 宜具备数据接人策略配置

6.2.1.2数据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的要求包括: a 应支持对无效、缺失、重复等数据进行清洗,降低传输带宽; b) 应对数据进行脱敏处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c 应支持结构化数据的行列转换; d) 2 宜支持数据过滤条件配置; e) 宜支持非结构化数据的结构化描述; D 宜支持批处理、流处理等处理方式; g) 宜支持数据汇聚和信息融合等,保持与术语的一致性。

6.2.2.1统计分析

GB/T 41780.1—2022

统计分析的要求包括: a)应具备数据时间关联、数据逻辑关联分析的能力; b) 应支持监控、报表统计等功能; c) 应支持跨边缘计算节点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d) 宜支持局部性、实时、短周期数据的统计和展示; e)宜具备设备故障预测与诊断能力。

6.2.2.2分类识别

分类识别的要求包括: a)应具备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法等功能; b) 应具备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处理能力; c) 应支持轻量的深度学习等模型推理方法; d) 2 应提供常见的统计模型库,支持统计模型、机理模型等模型算法的集成; e) 应具备分析模型注册、更新、删除、查询及日志功能,具备模型的详细说明、应用情况统计; f) 2 应支持动态的、自适应的资源分配与管理; g)应支持将具有相同内容、相同性质的数据统一归类; h)应具备分类识别结果的结构化描述输出功能; i) 数据分类处理模式宜包括静态与动态数据分离、数据字典与数据规范等; j) 一 宜支持对非结构化数据分类识别结果进行叠加标注; k)宜支持分类识别算法的在连接网络的情况下进行更新、升级及扩展等功能; 1) 算法执行框架预测时宜支持快速、低内存占用量和高能效。

6.2.3.1基本要求

边缘控制是通过边缘计算对物联网目标对象的控制,基本要求包括: a 应保证控制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GB/T 41780.1—2022

GB/T 41780.1—2022

b) 应实现控制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控制安全反馈,包括具有控制授权、周围环境的安全反馈 及控制结果的安全反馈; c)应具有控制结果反馈,包括控制成功、控制失败等。

6.2.3.2自主控制

自主控制的要求包括: a 应支持联动控制、过程闭环控制、PID控制等控制方法; b) 应提供可靠、稳定与低延时的边缘自主控制策略及执行

6.2.3.3外部控制

6:2.4.1过程控制优化

过程控制优化的要求包括: ? 应支持对过程控制中的控制模型、控制参数、故障检测等的优化 b) 应支持多个控制器组成的分布式控制优化。

6.2.4.2应急处理优化

6.2.4.3策略优化

九珑湾·广视花园B区R1#、R6#、R7#、R8#楼工程钢筋机械连接专项施工方案.doc6.2.5.1数据显示

显示要求应符合GB/T38637.2一2020中的6.4

输入/输出信息处理的要求包括: a)应支持用户向边缘计算节点下发数据处理指令,包括查询、检索、报表生成、可视化等; b 2 应支持返回用户所需的数据处理结果; ?) 应提供友好简洁的输人输出界面,方便用户与边缘计算节点间的交互; d 应支持实时数据、图形数据、日志数据和业务数据等多种数据; e) 信息处理应满足低时延的要求。

输人/输出信息处理的要求包括: a)应支持用户向边缘计算节点下发数据处理指令,包括查询、检索、报表生成、可视化等; b) 应支持返回用户所需的数据处理结果; c) 应提供友好简洁的输人输出界面,方便用户与边缘计算节点间的交互; d 应支持实时数据、图形数据、日志数据和业务数据等多种数据; e) 信息处理应满足低时延的要求,

业务编排的要求包括: a) 应提供工作流定义工具,支持添加、读取、更新、删除工作流等操作; b) 应具备工作流语义检查和策略冲突检测等能力; c)可基于通用的开发服务框架提供的服务模板、策略模板等进行编排

JC∕T 2083-2011 建筑用水基无机干粉室内装饰材料GB/T 41780.1—2022

运维管理的要求包括如下内容: a)应提供资源配置管理功能,支持配置管理的分角色、分组管理。 b)应支持边缘计算集群管理,包括记录当前集群下各个边缘计算节点下管理的终端列表,以及在 边缘控制时进行本地消息路由转发。具体要求包括: 1)边缘计算节点在启动时应向数据库或名字服务进行节点注册; 2)新的终端接人时应向数据库或名字服务进行终端管理注册,以声明本节点为此终端的管 理节点; 3)在集群内做自主控制时应通过终端注册的路由表查询本集群内的节点信息进行消息 转发; 4)应支持边缘计算集群间的通信以及路由管理; 5)应保障边缘计算集群的高可用,应支持集群中某个节点发生故障时及时上报云端,并分配 其他节点接管故障节点所管理的设备以及运行的计算任务; 6)应支持服务自动拉起,即在核心进程崩溃或被强制结束时能自动拉起,并报警至云端; 7)离线日志应记录所有边缘自主控制的操作并且最终上传至云端进行记录和管理。 c)应提供监控管理功能,包括多维度、可视化的监控、报警等。 d)应提供服务管理功能,包括支持对服务进行添加/卸载、启动/停止、配置修改等操作,以及支持 服务自恢复等。 e)应提供日志管理功能,包括日志的收集、存储和检索以及日志目录管理等功能。 f 应具备高容错、自我修复、故障快速定位等功能。 g) 2 应具备离线自主能力,当与云(数据中心)连接中断时,应实现边缘计算各项功能继续可靠执 行,在网络连接恢复后与云(数据中心)同步相关信息。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