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1986-2022 全钒液流电池 设计导则.pdf

GB/T 41986-2022 全钒液流电池 设计导则.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3 M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
资源ID:135625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41986-2022 全钒液流电池 设计导则.pdf简介:

GB/T 41986-2022《全钒液流电池设计导则》是中国国家标准,于2022年发布。这个标准主要针对全钒液流电池(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ies, VRFB)的设计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原则。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在两个电极之间转移电荷的二次电池,其电解液中的钒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在两个电极之间来回移动,实现电能的储存和释放。

该标准涵盖了全钒液流电池的设计原则,包括电池系统的设计、电池组件(如电解质、电极、膜等)的选型与制作、电池管理系统(BMS)的配置、安全设计、环境影响及维护等各个方面,旨在确保全钒液流电池在性能、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达到预期的要求,并促进其在新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

总的来说,GB/T 41986-2022是全钒液流电池设计的重要参考标准,有助于提升电池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推动全钒液流电池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GB/T 41986-2022 全钒液流电池 设计导则.pdf部分内容预览: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通用设计要求 电池模块设计 电池单元设计 电气设计要求 电池系统布置 通风与空气调节 参考文献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燃料电池及液流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机械工业北京电工 技术经济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上海电气(安 徽)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和瑞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乐山伟力得能源有限公司、四川星明能源环保科技 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北京普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安徽理士电源技术有限 公司、大连博融新材料有限公司、苏州科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银峰新能源有限公司、国网电力 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恒安储能科技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晓丽、吴静波、果岩、陈文升、王保国、郑琼、张华民、李先锋、张亮、刘庆华、 刘会超、杨霖霖、王含、张忠裕、陈继军、董捷、宋明明、杨大伟、张杰、吴雪文、严川伟、李爱魁、范永生、 刘亚楠、陈豪、刘辉、刘鑫、吴雄伟、江小松、蒲年文、孟琳、赵海军、王世宇、吴尚志、王宇卫。

本文件规定了全钒液流电池的通用设计要求以及电池模块、电池单元、电气、电池系统布置、通风与 空气调节的设计要求,不包括规划、土建、建筑、变流器等电化学储能电站级的设计。 本文件适用于户内或户外用全钒液流电池系统。 本文件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固定式全钒液流电池(包含箱式或非箱式)。

GB/T29840一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单元电池系统 Eunitbatterysystem 由一个或多个电池模块通过电路连接所构成的独立集合体。 注:该单元电池系统通过与一个变流器相连实现充放电功能。 漏电电流shuntcurrent 位于不同电位点内,有公共流道的单电池之间或电堆之间SJG 86-2020 建筑和市政工程估算编制规程,因公共流道内电解液离子形成的导电通

GB/个29840一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单元电池系统 Eunitbatterysystem 由一个或多个电池模块通过电路连接所构成的独立集合体。 注:该单元电池系统通过与一个变流器相连实现充放电功能。 3.2 漏电电流shuntcurrent 位于不同电位点内,有公共流道的单电池之间或电堆之间,因公共流道内电解液离子形成的导电

电电流shuntcurren

GB/T 41986—2022

道面产生的一种泄漏电流

泄漏电流leakagecurrent 在不希望导电的路径内流过的电流,短路电流除外 [来源:GB/T2900.1—2008,3.3.163]

4.1.1全钒液流电池设计应符合GB/T34866一2017规定的安全要求。 4.1.2全钒液流电池电堆材料、电解液、管路及主要部件使用寿命应满足电池设计使用寿命。 4.1.3全钒液流电池应具有安全防护设计,主要材料宜采用难燃或不燃材质。 4.1.4全钒液流电池用电解液应符合NB/T42133一2017的要求。 4.1.5电池系统设计时应具有漏液后的防护与处理措施,降低其他设备的损坏风险,应具备漏液报警 功能及紧急停机功能。 4.1.6全钒液流电池系统放置地面、集液池及围堰应具有防腐、防渗措施。 4.1.7电池系统设计时应根据环境温度、工作温度和实际需要配置热管理系统,以保障系统正常运行。 4.1.8电池系统设计时应具有设备安装、检修与运维的操作空间。 4.1.9全钒液流电池系统放置地面应满足储罐和箱体的载荷承重以及地面平整度要求。 4.1.10电池系统应配备相应的气体排放或处理装置,排气管道末端应置于电池系统建筑或预制舱外 部并标识,远离点火源和进风口。 4.1.11与电解液接触的材料,如电解液储罐材料、电解液管道材料、循环泵腔体内部材料、传感器接触 点等,应具有抗酸腐蚀性。 4.1.12电池系统内使用的密封材料应满足输送的流体腐蚀和压力要求,橡胶类密封件宜满足 NB/T10092—2018的要求。 4.1.13电池系统应具有可实现手动和自动控制的紧急停机装置。

4.1.1全钒液流电池设计应符合GB/T34866一2017规定的安全要求。 4.1.2全钒液流电池电堆材料、电解液、管路及主要部件使用寿命应满足电池设计使用寿命。 4.1.3全钒液流电池应具有安全防护设计,主要材料宜采用难燃或不燃材质。 4.1.4全钒液流电池用电解液应符合NB/T42133一2017的要求。 4.1.5电池系统设计时应具有漏液后的防护与处理措施,降低其他设备的损坏风险,应具备漏液报警 功能及紧急停机功能。 4.1.6全钒液流电池系统放置地面、集液池及围堰应具有防腐、防渗措施。 4.1.7电池系统设计时应根据环境温度、工作温度和实际需要配置热管理系统,以保障系统正常运行。 4.1.8电池系统设计时应具有设备安装、检修与运维的操作空间。 4.1.9全钒液流电池系统放置地面应满足储罐和箱体的载荷承重以及地面平整度要求。 4.1.10电池系统应配备相应的气体排放或处理装置,排气管道末端应置于电池系统建筑或预制舱外 部并标识,远离点火源和进风口。 4.1.11与电解液接触的材料,如电解液储罐材料、电解液管道材料、循环泵腔体内部材料、传感器接触 点等,应具有抗酸腐蚀性。 4.1.12电池系统内使用的密封材料应满足输送的流体腐蚀和压力要求,橡胶类密封件宜满足 NB/T10092—2018的要求。 4.1.13电池系统应具有可实现手动和自动控制的紧急停机装置。

设计流程宜包含以下内容: a)产品需求分析; b)电池模块设计; c)电池单元设计; d)电气设计要求; 电池系统布置; f)通风与空气调节。

设计流程宜包含以下内容: 产品需求分析; b) 电池模块设计; C) 电池单元设计; d 电气设计要求; e) 电池系统布置; f 通风与空气调节

5.1.1应用同一电池模块内的各电堆流量应保持一致,流量偏差不宜超过士10%。 5.1.2电堆端子或电解液出人口应有明确的正负极标识和流向标识。

5.1.1应用同一电池模块内的各电堆流量应保持一致,流量偏差不宜超过士10%。

5.1.1应用同一电池模块内的各电堆流量应保持一致,流量偏差不宜超过士10%。 5.1.2电堆端子或电解液出人口应有明确的正负极标识和流向标识。

5.1.3 3电堆的设计应明确电解液进出口位置尺寸和接线端铜排的位置尺寸。 5.1.4电堆设计应明确整个电堆的外形尺寸、端板尺寸、最大质量。

5.2.1支架应满足承重要求。

5.2.1支架应满足承重要求。 5.2.2支架应具有防腐功能。 5.2.3支架应具有电堆用固定措施,且不影响支架连接的牢固性。 5.2.4箱式全钒液流电池支架设计时应具有在运输时支架与箱体的固定措施。 5.2.5系统支架设计应满足电堆的安装和后期维护要求。

5.3.10较长管道宜采用法兰分段连接以便拆卸,且推荐采取膨胀节或软连接等措施来减小管道变形

5.4.1储罐材料应满足电解液耐压、耐腐蚀性要求。 5.4.2储罐应具有气体自动呼吸功能,进排气口应位于系统建筑或预制舱外部。 5.4.3储罐体积应根据现场空间及电池系统能量要求进行计算。 5.4.4储罐的充装系数应不大于0.95,并应设置防止液体溢出的措施。 5.4.5户外放置的储罐,应根据环境温度、计算储罐厚度及考虑增加相关温控措施。 5.4.6非箱式产品储罐高于2m,且储罐顶部需进行人员安装维护等操作时,应配爬梯护栏和围栏。 5.4.7户外放置的储罐,应根据现场地理及环境情况考虑储罐材料老化及使用寿命,并根据所在地历 年气象数据,结合风载荷、雪载荷、地震等情况进行储罐强度的核算,保证储罐的使用安全。 5.4.8储罐及储罐基础的设计过程中,应满足储罐内盛装流体泄漏情况的维修和处理要求。

5.4.1储罐材料应满足电解液耐压、耐腐蚀性要求。 5.4.2储罐应具有气体自动呼吸功能,进排气口应位于系统建筑或预制舱外部。 5.4.3 储罐体积应根据现场空间及电池系统能量要求进行计算。 5.4.4储罐的充装系数应不大于0.95,并应设置防止液体溢出的措施。 5.4.5户外放置的储罐,应根据环境温度、计算储罐厚度及考虑增加相关温控措施。 5.4.6非箱式产品储罐高于2mDB13(J)∕T 8360-2020 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21年版),且储罐顶部需进行人员安装维护等操作时,应配爬梯护栏和围栏。 5.4.7户外放置的储罐,应根据现场地理及环境情况考虑储罐材料老化及使用寿命,并根据所在地历 年气象数据,结合风载荷、雪载荷、地震等情况进行储罐强度的核算,保证储罐的使用安全。 5.4.8储罐及储罐基础的设计过程中,应满足储罐内盛装流体泄漏情况的维修和处理要求。

5.5.1电池管理系统设计应符合GB/T51048和NB/T42134一2017的要求。 5.5.2 电池管理系统宜设计保护功能,并能发出报警或停机指令。 5.5.3电池管理系统宜采用模块化设计,并具有自检功能,宜具有本地或在线升级功能

5.5.1电池管理系统设计应符合GB/T51048和NB/T42134一2017的要求。 5.5.2 电池管理系统宜设计保护功能,并能发出报警或停机指令。 5.5.3电池管理系统宜采用模块化设计,并具有自检功能,宜具有本地或在线升级功能

5.5.4电池管理系统内部和储能变流器的强弱电接口协议宜采用通用标准,便于交叉检测、集成控制 和信息传输;安装验收应满足GB50168和GB50169的要求。 5.5.5电池管理系统应适应外部环境,如高低温、气液腐蚀性、气压、电磁兼容等。 5.5.6电池管理系统控制模块箱柜宜远离流体输送系统,并设置液体和腐蚀性气体防护措施。 5.5.7电池管理系统宜包含空调系统接口,可传输空调系统的信息,

5.6.1电解液循环泵满足如下要求

额定扬程应满足系统运行所需流量时的最大扬程; 在电池系统的最大流量下DB63∕T 2085-2022 公路波纹钢管涵洞通道质量检验评定规范,有效汽蚀余量应大于必须汽蚀余量0.3m以上; 应优先选用磁力驱动的离心泵。

5.6.2换热器满足如下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