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施工组织设计,也称为施工方案或工程实施计划,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工程项目开始前,根据项目的特点、规模、性质、要求和资源条件,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科学、系统、周密的规划和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地点、规模、结构形式、工程特点、施工工期、施工目标等基本信息。
2. 施工部署:确定施工组织结构,如项目经理、各工种的施工队伍配置,明确各级管理职责。
3. 施工进度计划:详细列出施工各阶段的任务、工作量、起止时间,以及关键节点的时间安排。
4. 施工方案: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方法、流程,包括施工机械的选择、材料的供应、人员的配置等。
5. 质量和安全控制:制定质量保证措施,包括质量标准、检验制度、质量控制点等,同时考虑安全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6. 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考虑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以及如何做到文明施工,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7. 成本控制:制定合理的成本预算和控制策略,以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完成。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活动的重要文件,它对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和环境等方面都有直接影响。
=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5.3.1 劳动力需用量及进场计划
劳动操作层各分项施工班组从有劳务资质的劳务公司择优选择,并要求这些劳务班组符合公司关于合格劳务分包商的相关规定,项目部及时对进场工人进行三级教育,并办理有关保险等各方面手续,特别对特殊工种,应加强管理,坚持持证上岗。各班组上下班时间,夏季:5:30~11:30、13:30~18:30;冬季:6:30~12:00、13:00~17:30
本工程劳动力需用计划及劳动力动态管理示意图分别如下表所示。
高速铁路工程建设新技术与特种维护技术5.3.2 材料需用量计划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图预算的工料分析,由预算员编制详细的材料、成品、半成品需用计划具体详每月材料需用计划和采购计划,项目部从公司建立的合格物质供应商名册中选择物质供应商,根据用料计划备料,所选用材料设备的规格、型号、质量及相应的质保资料,严格按ISO9002采购程序执行,做好各种材料的申请、订货、加工、采购、运输、库存等准备工作。
5.3.3 机械设备需用量及进场计划
5.3.3.1 施工机械的配置
针对本工程特点,根据工期、安全的要求,同时考虑到供水、供电、抢险等因素可能带来的不足。拟投入的施工机械设备详见附录《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
⑴钢筋加工机械:常规切割机、弯曲机、对焊机、电渣压力焊机等;
⑵砼施工机械: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
⑶垂直运输机械:4台施工升降机;2台塔吊
中央第五街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按合同工期为750日历天。
总体施工工期控制:本工程项目经理部进行施工网络计划控制,采用动态管理模式,建立预警系统,确保计划按里程碑要求准点实现。
具体详见《施工进度网络计划》。
5.1 施工总平面布置依据
5.1.1 施工部署及工艺流程。
5.1.2 业主提供的施工场地及周边地下管线情况及本工程四周作业条件、工程施工图以及规划部门的规划图。
5.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绘制及布置原则
依据现场条件和工程特点,按照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施工总平面布置遵循下列原则:
第一,平面布置应在满足施工工艺流程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紧凑。配电线路从甲方提供的配电箱引进,埋地或架空敷设。水管由水源依椐最短线路延伸到各用水点。
第二,根据本工程的施工基础阶段、主体阶段与装饰装修阶段绘制相应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5.3施工总平面图的内容
5.3.1 现场出入口及围墙
在施工现场南面和西北面各设一个出入口,宽度为8米和6米,大门及围墙均按公司要求进行设计。
5.3.2 现场道路及排水
本工程现场西、南侧设临时道路,出入口处设沉淀池及洗车台,旁设排水明沟,沟深0.3m,沟底宽0.3m,沟两侧用砖砌筑并粉刷,底部用C15砼铺衬,并设沉淀池,施工现场废水经沉淀过滤后排入下水道。
5.3.3现场机械、设备的布置
现场投入2台塔吊;4台施工升降机,具体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5.3.4现场材料加工、堆放场地
本工程钢筋制作、加工,模板制作,水电配管,砂浆拌制均在现场完成,砼采用商品混凝土。土方开挖阶段钢筋加工制作场地设于场地西南侧空地,模板加工场地也设于场地西南面空地。上部主体结构阶段设1个钢筋加工场,位置详见《主体结构阶段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5.3.5现场办公区、生活区
现场办公区设在场地南面,生活区设在场地东南侧,详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5.3.6临时用水布置
现场临时用水采用水管由水源点依椐最短线路延伸到各用水点,具体详施工总平面图。
5.3.7临时用电布置
现场临时用电从变配电站接出,埋地敷设至各用电设备,架设要求满足安全规范要求。
六、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测量前应进行起始依据复核,首先是内业资料审核:主要审核红线桩坐标与角度、边长的对应关系,定位条件的一致性,各专业施工图纸中轴线、几何尺寸、标高等是否一致;并办理好定位测量记录。然后采用经纬仪对红线桩进行复核,实测其边长和夹角进行校测。其精度应满足:角度偏差小于±60″、边长相对精度不低于1/2500。
还应对于业主所提供的水准点进行复核,使用S3级水准仪以等外水准测量技术要求按附合测法复核,其闭合差不应大于±10mm。
1.1.1 控制网测设
根据工程平面形状、占地面积和周围环境,平面控制网拟采用矩形网形式,标桩型式和埋设方法:采用5050500mm木桩,在其周围400400mm范围内浇灌300mm厚混凝土稳固,并做1米护栏;
⑴精度要求: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和建筑高度,本工程按二级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测设,其主要技术指标为:测角中误差:12、边长相对中误差:115000。
①以校测合格的红线桩为起始点和起始方向,使用经纬仪按直角坐标法初步放样三个主轴点,然后依据主轴点测设其余各点。复核后对每一桩位沿控制网边长方向各钉四个骑马桩,以防碰动。最后按要求标志型式挖土浇灌混凝土保护。
②初放桩位稳固后,以不低于二级建筑物控制网的精度要求联测主轴点与红线桩的相对关系,轴线点点位误差不应大于±20mm。符合要求后进行水平角度观测和边长测距,检查其直线度和边长相对误差。当角度偏差大于5或边长相对中误差大于1/24000时应进行角度和距离调整。
③以调整合格后的主轴点和主轴方向为起始点和起始方向,使用经纬仪按导线测量方法两测回观测控制网各边、角。
水平角方向观测的技术要求()
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mm)
④现场观测后分别用下式计算测角中误差和测距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K=mD/D
D——往返观测水平距离之较差
若测角、测距精度符合要求后,按多边形平差法对矩形网进行平差,计算出各观测点平差值坐标和现场改化值,最后到现场将各点改化至设计坐标。
⑤点位改化调整后应对矩形网的角度和边长进行检查,精度合格后在控制点间加密轴线控制桩,间距不得大于整尺段且保证每一流水段施工不得少于三条控制轴线。
1.1.2基础平面轴线测设
⑴轴线投测:首先检测轴线控制点的稳定性,无误后将J2经纬仪置于轴线控制桩后视对应控制点,正、倒镜纵转望远镜将控制线投测至施测层。两次投测取中后作为最终投测控制线。每施工流水段控制线投测不少于三条。在施测层使用经纬仪和钢尺校测所投测控制线的夹角和距离,复核其几何关系,合格后作为细部放样的依据。
⑵细部放样:为减弱因拉力、温度、尺长误差等因素对细部放线相对关系的影响,钢尺读数应强制符合于两控制点间的理论值,依据各细部轴线与控制线的相对关系定出轴线位置,最后根据轴线放样墙柱边线、模板控制线、洞口边线等。
⑶墙、柱拆模后应及时用线坠将轴线引测至墙、柱立面,以供上层梁、柱支模使用。
1.1.3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测量
⑴内控网测设:主体结构轴线竖向传递采用内控法。
⑵内控点布置在外廓轴线、施工流水段分界轴线和电梯间附近,偏离建筑物纵横轴线各1米,具体上部结构轴线控制网如下图所示。
⑶在一层梁板混凝土浇筑时,在内控点布置位置预埋200×200×10的钢板。当混凝土强度达到上人强度时,利用外部轴线控制点测设内控点,投点误差不大于1.5mm。所有点位测设完成后,用经纬仪校核其几何关系,角度偏差不大于20、边长相对误差不大于1/10000。校测合格后,在最终点位处钻孔嵌入Ф1mm铜丝作为内控点标志。在以上各层施工时,按内控点布置图在相应位置预留200×200的通光孔。
⑴把激光铅直仪安置在一层内控点上,在施测层相应位置放置半透明磨砂玻璃作为接收靶。投测时应严格整平仪器,激光器启动后仪器照准部旋转一周,以光斑轨迹中心作为内控点在施测层上的竖向投测点。为便于校测,每次投点不少于三点,投点结束后使用J2经纬仪和钢卷尺复核其几何关系,合格后作为细部放样的依据。
⑵轴线竖向投测允许偏差
1.1.4装饰工程施工测量
1.1.4.1铅直线控制
⑴首先复核首层内控网,其精度应达到:角度偏差小于±20"、边长相对误差不大于1/10000。校测合格后,使用铅直仪复核各屋面轴线投测点。当两次投测较差小于倍的允许误差时,取结构投测和本次投测的中点为铅直线控制在屋面上的控制点;
⑵铅直线布置在建筑物各转角、直线部分参考饰面分格线每10米左右设一道、弧面部分根据曲率半经和饰面材料规格适当加密,以保证饰面效果顺滑。在垂直饰面方向,铅直线距完成面10mm;
⑶铅直线的测设方法:首先按铅直线设置位置在首层和顶层女儿墙外侧安装∟5050角钢支架。然后依据首层内控点和屋面对应投测点,按铅直线的布设位置在角钢上测出铅直线悬挂点,校测合格后用电钻钻1.2mm的孔,最后用1mm的钢丝连接上下两个对应孔便可定出所需铅直线。完成后应使用经纬仪检查其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10000。
1.1.4.2铅垂面控制
在相邻两铅直线间悬挂0.5mm鱼丝线,使用角尺内返10mm可加密铅垂面控制点。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加密控制点控制饰面出墙厚度和平整度。
JC∕T 572-2012 耐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1.2.1高程控制网的埋设
1.2.1.1在基坑开挖深度2倍范围之外选择安全区域埋设六个现场水准点(兼做基坑围护结构沉降观测水准基点),其标桩型式和埋设方法如下:
1.2.1.2为保证现场水准点间的相对精度,在水准引测时选择一个起始水准点作为水准测量的依据。引测时使用精密水准仪及其配套的水准标尺,沿闭合水准路线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观测,闭合差不应大于±6mm。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1.2.2基础高程控制
1.2.2.1标高传递:依据现场水准点采用悬吊钢尺法将标高引测至施测层。引测时,使用两台S3级水准仪在地面和基坑中同时观测,所测高差较差小于±3mm时以平均高差作为观测值,计算出基坑内传递点的高程作为施测层标高抄测的依据;
1.2.2.2标高抄测:层间标高抄测工作有两部分内容:即墙、柱拆模后抄测100cm水平控制线和墙、柱钢筋绑扎完成后在竖向主筋上测设标高点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500KV输电线路分册(2005).pdf,作为支模和混凝土浇筑的标高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