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某城市小区SCD型施工电梯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SCD型施工电梯,也称为施工升降机,是一种常用于建筑施工中的垂直运输设备,它主要用于运送工人、工具和建筑材料,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人力成本。专项施工组织设计(Special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Plan)是对这类设备在特定项目中的施工过程、安全措施、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进行详细规划和管理的文件。
对于S型施工电梯的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其简介可能会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工程概况:介绍项目的基本信息,如工程名称、地点、楼层高度、SCD电梯的数量及型号等。
2. 设备配置与性能:详细描述SCD电梯的规格、性能参数,如载重量、提升速度、运行高度等,以及与工程需求的匹配度。
3. 施工方案:包括电梯的安装位置、行走路线、使用时间安排等,以确保其能有效服务整个施工过程。
4. 操作与管理:制定详细的电梯操作规程,包括操作人员的培训、交接班制度、故障处理流程等,确保安全使用。
5. 安全防护措施:强调电梯的安全装置,如限速器、安全钳、防护门等的检查和维护,以及应急预案的制定。
6. 维护保养计划:规定电梯的定期维护和检查周期,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7. 应急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如电梯故障、停电等,制定应急救援措施和疏散方案。
8. 环保与节能减排:提出电梯在使用过程中的环保和节能措施,如合理调度、减少空载运行等。
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是保障施工安全和效率的重要文件,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执行。
某城市小区SCD型施工电梯专项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1.1.5安装过程应由专人统一指挥。安装人员应按指定的岗位工作,不得擅自离开、各行其是或自行调换岗位。
1.2.1安装前,应熟悉本使用说明书中有关内容。选择适当的安装位置,以充分发挥升降机的运送能力,又满足现场的具体情况。
1.2.2选定安装位置时,应尽量使用升降机距离建筑越近越好,以利于整机的稳定,但升降机的运动部件与建筑物和固定施工设备(如脚手架等)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于250mm。
1.2.3选择基础时,应考虑地面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务,同时还要考虑建筑物附着点所能承受的最大作用力。本机最大附着力约4T,事先应在建筑物预埋锚固螺栓或预留紧固附着件用的安装孔。
1.2.4升降机的基础必须是专门浇注的混凝土基础翠湖科技园CFG桩施工方案.doc,基础的大小、位置及地脚螺栓的预埋,应严格按使用说明书相应机型的要求确定。
1.2.5浇灌基础应考虑排水施工,以免机架受腐蚀而影响正常工作。
1.2.6安装在地下室顶板或楼板上,应验算其承载力,选用楼板型底架,使其跨压在主梁上,承载力不足时,顶板下应加支撑结构。
1.2.7现场供电状况良好,保证足够的供电容量(下电箱的相同电压不得低于360V,起动过程中应不小于340V。
1.3安装前设备的准备工作
1.3.1设备动抵现场时,应按作业顺序和分类配套排列堆放,检查设备在运输过程中有无损伤现象,各配套件及随机零部件有无丢失。
1.3.3起重等设备、如塔吊、汽吊,另备检测导轨架垂直度的经纬仪等。
当上述各项工作准备就绪,确认设备完好,基础符合要求后,就可以进行升降机的正常安装。但遇有雨、雪、大雾及风力超过五级时,不得进行安装作业。
1.4.1将升降机的底架初步安装在事先加固的顶板上或浇灌好的混凝土基础上。
1.4.2将导轨架的底节和一个标准节安装在底架上,用300N.m将连接螺栓拧紧。
1.4.3将吊笼及其导轨从上方或外侧对准各自导轨就位,底笼垫平。
1.4.4将驱动架各背轮及导轮调整至最大间隙,用起重机吊装到各自的吊笼上方,使驱动架的中叉对准中笼吊耳,穿好销轴。
1.4.5如安装带对重的SCD型升降机,在检查对重导轨对齐等符合要求后,可用起重设备将对重块装入对重导轨,搁置在底部垫块上。
1.4.6再安装两个标准节。
1.4.7用经纬仪检查并调整导轨架的垂直度,使其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的误差不超过5mm。
1.4.8如果垂直度符合要求,可将升降机底架的地脚螺栓用350N.m的预紧力矩拧紧。
1.4.9将随行电缆一端穿过吊笼电缆臂架的夹板和导槽,芯线接到上电箱内进线端子后,夹昆外包层,固定好电缆的随行端;另一端理顺盘整后接到下电箱的出线端。应使随行电缆在吊笼升降过程中,不受挂压、碰撞而损伤。
1.1.10给吊笼通电试运行,确保各个动作准确无误后,就应该先将下限位碰块和下权限的碰块安装调整好,以防止吊笼撞底。
1.4.12下限位碰块及下极限碰块调整合适后,便可继续进行导轨架接高及附着架的安装作业,直到所需的工作高度。附着架的间隔高度,根据现场情况可选4。5m,6m,7。5m或9m,但最多不超过9m。
1.4.14每安装一套附着架,都要用经纬仪测量一下轨架在两个方向的垂直度,如果超出表二要求,必需进行校正。
1.4.15当导轨架达到架高要求时,需将上限位与上极限共享的碰块安装好。上限位上极限碰块安装的位置,应保证吊笼向上运行至上碰块触动上限位开关,切断上升接触器线圈的电源,使吊笼停止后,吊笼底部与最高施工层平齐,而当吊笼继续上升到上碰块触动极限开关切断主电源,使吊笼制停后,吊笼上部与导轨架顶部的距离不小于1。5m。
提示:上限位开关与上极限开关的动作顺序及其高差;在共享同一碰块的情况下,实际上只能由上限位开关有极限开关,在安他座板安装位置的上下关系和相互之间的垂直距离确定。
1.4.16上限位上极限共享的碰块安装完毕后,应反复试验三次,以校验其动作的准确性和可靠度。
1.4.17将所有滚轮和背轮的间障调整好,以保证吊笼运行平稳。
1.4.18当所有安装工作结束后,应检查紧固件有无松动,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拧紧力距。然后进行载荷试验及吊笼坠落试验,并将安全器正确复位。(见吊笼坠落试验,及11安全器的复位
1.4.19安装电缆滑车系统
1.4.20安装地面防护围栏
1.5安装标准节接高导轨架
利用吊笼的电动吊杆安装或拆卸导轨架标准节,操作员应在吊笼顶直观作业,将“吊笼顶控制盒”拉到吊笼顶,把主令开并扳到“笼顶挡使司机室控制台失去控制吊笼的作用,但应保留急停和锁匙开关的作用,禁止在吊笼内控制吊笼的升降,以免发生事故。可按如下程序进行
1.5.1将吊笼降至下限位所允许到达的最低位置。
1.5.2放下电动吊杆钢丝绳吊具。
1.5.3在地面挂好一个标准节,操作起吊按钮,将标准节从地面护栏外提升并放在吊笼顶盖上
1.5.4操作人员带齐安装标准节所需的联接螺栓、扭矩扳手等工具,将吊臂转到安全的角度,确保吊笼运行时,吊臂不与周围构筑物碰撞。
1.5.5在吊笼顶操作“笼顶盒“,向上开动吊笼,当笼顶驱动架上方与待接高的标准节止口距离约250 m m时,立即停止吊笼的运行。
1.5.6用电动吊杆将放在吊笼顶盖的标准节吊起,并高出导轨架最高点约20 m m,缓缓转动吊杆,使标准节接口对正后,慢慢放下标准节,使四个接口完全吻合。
1.5.7上好标准节联接螺栓,用力矩扳手测定拧紧力矩300N.m。
1.5.8从标准节上摘下吊具,向下开动吊笼,进行下一个标准节的接高作业,注意:每次接高时应给标准节止口涂上黄油,以免生锈。
附着架由:连架杆(1)长方架、(2)梯形架、(3)附着架、(4)附着座、(5)调节、(6)及V形螺栓、扣件、柱销、螺栓等组成。
1.6.1用V形螺栓将2根连架杆(2)固定在导轨架所要附着的部位。
1.6.20将2个附着座(5)与建筑物上预埋件用螺栓螺母等固定。
1.6.3吊升长方架(2)使铰耳与连架杆(1)的铰尺用柱销联接。
1.6.4将附着杆(4)、调节杆(6)与梯形架(3)联接,一同吊升使件(3)门形端与长方架(2)搭接。并将件(4)及件湍与长方架(2)搭接。并将件(4)与件(6)与2个附着座(5)联接好,件(2)与件(3)之间的扣件先不扣紧。
1.6.5利用件(3)的调节螺栓可调整件(2)与件(3)前后距离,利用可调螺栓(6)以调节校正侧向的垂直度。
1.6.6通过经纬仪测定确认导轨架垂直度在误差要求范围之内时,应将各处扣件锁昆固定。
1.6.7附着架应水平安装,其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得大于80。
1.7电缆滑车及其导向装置的安装
在施工升降要是。用带滑车的电缆导向装置取代电缆卷筒,可减小随行电缆的电压降及防止电缆承受拉力太大而损坏,具在风力较大或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也可使用,安装方法依导轨架架设高度(Ha)是否超过预定最大安装高度(H)的一半加6米,而分两种
1.7.1一次到位的安装Hai≥H/2+6m
1.7.1.1安装电缆滑车导轨,将滑车导轨底座装入地脚螺栓,在导轨架安装滑车导轨托杆,安装滑车导轨底节,将滑车导轨套进导轨,搁置底部,接高导轨至H/2+4。5 m
1.7.1.2将固定电电缆缆臂架安装在高度为H/2+6 m处的标准节中框上。
1.7.1.4安装电缆导架:沿滑车导轨高度方向,每隔6米装设一道电缆导架。固定电缆臂架以下,两吊笼的电缆导架隔3米错开安装在滑车导轨工离钢腹板上,固定臂架以上,两吊笼的电缆护圈并列在随着于标准节中框的托杆上。
1.7.2分阶段安装Ha<2+6m
1.7.2.1第一阶段:导轨架第一次架设到所需的工作高度H1时,将固定电缆臂架直接安装到导轨最顶湍。滑车导轨架设、电缆滑车安装、随行电缆长度的调整、固定臂架电缆的夹板及电缆护架的安装,方法、步骤同1。7。2。多余电缆垂放在导轨架中间或沿滑车侧的导轨架垂放到底部,并适当固定以防被挂压损坏。
就需松开固定电缆臂夹板,将沿导轨架存放的随行电缆拉到吊笼上,将吊笼上的电缆两端适当固定,使吊笼上升时,电缆滑车能跟吊笼上升,从导轨架上拆下固定电缆臂架,移装到导轨架的最高处,重复1。7。2。1步骤。本阶段要分几次完成。
第三阶段:当Han≥2+6 m,固定电缆臂架装在H/2+6m处,不同志移动。按1.7.1相关的步骤和要求调整随行电缆长度并固定好。
注意:;固定臂架移高的固定电缆必须与导轨固定。以防损坏。
当导轨架安装达到所需的使用高度时,就转入对重系统的总装。其程序取决于导轨架是一次到位的安装,或是逐次加高的反复拆装。
1.8.1对重系统一次到位的安装
1.8.1.1导轨架安装到最终高度时,将有足够长度的钢丝绳盘入绳架,把盘绳架及对重钢丝绳转向器提升到吊笼顶上就位和安装好。
1.8.1.2将天轮装置也提升到吊笼顶,并上升吊笼到距离导轨架顶端500mm处,用塔吊或电动吊杆将天轮装置吊到导轨顶端,准确对位后DB51/T 2768-2021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pdf,用高强度螺栓M24*270紧固在导轨架顶框上。
1.8.1.3从钢丝绳盘绳架放出钢丝绳,穿绕钢丝绳转向器后,上引并绕过天轮绳槽再下返对重块顶湍套有钢丝绳护套的吊栓,用4只钢丝绳夹固定,绳夹间距不小于120mm,自由端长度不小于200mm。
1.8.1.4吊笼顶部上升到距离导轨架顶端500mm处,在钢丝绳转向器与盘绳架之间收紧钢丝绳,调整到对重块底部能碰到缓冲弹簧的位置,锁紧夹绳装置,使对重钢丝绳与吊笼联结。装好防松绳开关。
1.8.1.5按照上限位开关和极限开关的实际位置,安装、调整和固定好导架顶部的上限位与上极限共享碰块。
1.8.1.6下降吊笼,对重块随之提升后,移走垫木,装上缓冲弹簧。
1.8.2对重系统随导轨架多次加高时的分阶段安装。
1.8.2.1上升吊笼到上极限碰块处,拆卸上极限碰块。小心点升吊DL/T 692-2018标准下载,对重块搁置在缓冲弹簧上,松开吊笼顶的钢丝绳夹紧装置。
1.8.2.2卸下天轮装置,按架设要求和步骤安装导轨架到所需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