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湘桂铁路柳州至南宁段扩能改造工程区间路基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湘桂铁路柳州至南宁段扩能改造工程区间路基施工组织设计是一项针对既有铁路线路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的详细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工程背景:首先,会对湘桂铁路柳州至南宁段的线路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线路的运能瓶颈、路基老化、线路稳定性等问题,为改造工程提供基础数据。
2. 施工目标:明确扩能改造的目标,如提高线路的运输能力,改善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升旅客和货物运输的效率。
3. 施工范围:详细列出路基改造的范围,包括需要新建或加固的路基,涉及到的区间长度,以及周边的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
4. 施工组织与管理:包括施工队伍的组织、施工流程、时间表、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等,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5. 施工技术方案:介绍采用的路基施工技术和设备,如新型填料、路基加固技术、机械化施工等,以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6. 环保与社会责任:强调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包括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施工噪音和尘土污染,以及对当地社区的补偿和帮助。
7. 风险管理:列出可能遇到的施工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总的来说,这份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整个改造工程实施的重要文件,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和高效完成。
湘桂铁路柳州至南宁段扩能改造工程区间路基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7.路基基床施工工艺和方法
7.2.基床表层施工方法
本段基床表层0.6m范围内换填级配良好的A组填料;路堑基床换填底部采用0.1m厚中粗砂夹一层复合土工膜加固,参照“柳南施路专—01、02、03图”进行施工。
施工前准备:进行施工路段中线、水平的测量,并对基底进行密实度及地基系数的检测,不符合规定的部位按规范要求进行处理,确保基床基底平整、坚实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的地点,并具有规定的路拱。在基床基底碾压过程中GB/T 40675.3-2021标准下载,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则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采取挖开晾晒、换土、改良等措施。
施工放样:在基底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0~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5~10m设一桩,并按设计宽度在线路两侧测设边桩,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边桩上用红油漆标出填料的设计标高。
运输:用自卸汽车运至施工现场,根据车辆的吨位,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在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由远到近将料按要求的间隔卸置于下承层上。卸料间距严格掌握,避免料不够或料过多。
摊铺:在摊铺填筑前,各段除了进行中线、水平测量外,还应挂摊铺线。用平地机将填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宽度的路基上,摊铺时要求表面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检验松铺填料的厚度,是否符合预计要求。如有出入进行补料或减料工作。
整平:用平地机将铺好的填料摊平,作业长度一般为300~500m,整平遍数一般为2~3遍,直到整平为止。然后用压路机在已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再用平地机进行最终的整平和整形。
碾压:摊铺整平后立即用18t及以上的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先静压,碾压要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即先边后中,曲线段自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沿纵向重叠0.4米。
压实质量检测:碾压后采用K30荷载板对基床表层进行检测,其地基系数不小于1.5MPa/cm和孔隙率小于28%,压实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填筑。
基床表层路堤压实标准(≤160km/h)
路基整修:路基表层填筑达到设计标高后,即可进行表面整修工作,采用人力配合机械整平,使其压实质量、中线偏差、高程、横坡、平整度及边坡坡度等指标达到设计交验标准。
7.3.基床底层施工方法
施工测量:路堤填到基床下承面时,测量中线水平,检查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使其达到规范验收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基床下承面进行修整和加强压实措施,使其达到规范标准要求。
填料选择:基床底层厚度1.9米,选用A、B组填料或改良土,基床每一压实层的全宽使用同一种全条件相同的填筑料,上下层使用不同种类的填料时,其粒径比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基床底层填筑压实可参照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压实工艺,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其压实质量达到设计规范要求,碾压时用重型压路机碾压密实。
基床底层路堤压实标准(时速≤160km/h)
说明:在细粒土、粉砂、改良土一栏中,有括号的为改良土的压实标准,无括号的为细粒土、粉砂。
路基整修:路基底层填筑达到设计标高后,即可进行基床底层表面整修工作,采用人力配合机械整平,使其压实质量、中线偏差、高程、横坡、平整度及边坡坡度等指标达到设计标准。
8.路基加固及防护施工工艺和方法
8.1人字型截水骨架护坡施工施工工艺和方法
片石护坡安排在路基刷坡后进行,护坡脚墙埋置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干砌片石纵横向搭叠压缝,间隙塞满,外露面平齐,与设计坡面一致,设有垫层的护坡要随垫随砌。
浆砌片石采用挤浆法施工,并严格按砌石规范施工,砌体表面大面平顺。与标准坡面一致,坚实美观,同时每隔10—15米设置伸缩缝,缝宽2厘米,用沥青麻筋填塞紧密。
做到清刷一段,防护一段,不允许长期暴露土体。骨架内种植草皮应与坡面和骨架密贴,以防表面水渗入。
在种植时必须在春季的雨后进行播种,选择无风时,防止草籽被风吹走,种植后要派专人进行养护管理。
8.2土工格栅铺设方法
铺设时,土工织物应拉直平顺,紧贴下承层。可采用插针等措施固定土工格栅于填土表面。
土工格栅铺设将强度高的方向置于垂直于路堤轴线方向。
搭接法连接时,搭接长度为40cm。
土工格栅摊铺以后及时填筑填料,似避免其受到阳光过长时间的直接暴晒。填料应分层摊铺,分层碾压。
土工格栅上的第一层填土摊铺宜采用轻型推土机,同时施工机械只容许沿路堤的轴线方向行驶。
8.3.1主要工程措施
1、边坡种植草本植物和灌木进行防护。
2、镶边要求必须嵌入堑顶,且不得高于地面,避免排水不畅。
3、路堤及路堑坡面沿线路方向间距10~15cm设置一道排水槽,路堤坡面截水槽与路坡排水沟之间应设置连接的排水槽,避免边坡集中水流冲刷坡脚。挡水缘采用C15预制件,浆砌截水槽时将挡水缘栽入后进行砌筑。
1、绿化工程应由专业绿化施工队伍承担,施工单位应具有备足够施工机械、专业技术人员及成功的施工经验,以确保绿化工程的质量。
2、施工季节应选当地植树造林季节,一般以春、秋季最为适宜,种植宜选择在无风阴天或多云天气。
3、严格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定点放线和植物栽植。
4、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工艺的要求,合理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各工序间应结合紧密保证植物的成活率。
5、施工单位应合理进行施工场地布置,保护施工场地周围植被。
1、护坡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一般厚为0.3m。护坡以下满铺0.15m厚砂砾石反滤层。泄水孔采用Φ50mmPVC管,泄水孔均要超出护坡伸入沙砾石反滤层不小于0.1m。
2、对高边坡采用浆砌片石护坡时,应分级设平台,平台宽度一般不小于1.0m。台上每隔3.0~5.0m设一钢筋栓绳环,并于坡面上适当位置设一道0.6m宽的台阶形踏步,以利检查、养护、维修。
3、沿线路方向10~20m设伸缩缝一道,缝宽2cm,缝内填塞沥青木板。
4、根据边坡地下水情况,一般间隔2.0~ 3.0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泄水孔,孔径0.1m。
8.4.2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必须清刷坡面松动土层,必要时进行夯实以防止坡面沉落而引起坡面破坏,在路堤边坡上采用浆砌片石护坡时,应在路堤沉降完成后在施工。
2、浆砌前应将石料表面泥土冲洗干净。
3、为保证质量及外观整齐,施工时应按照设计的坡度、厚度挂线。
8.5路基冲击碾压加固
8.5.1施工工艺流程
冲击碾压施工流程:场地整平 → 检测压实度及含水量 → 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时,洒水碾压)→ 冲击碾压 → 检测碾压厚沉降量及表层压实度 → 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时,补充冲击碾压5~10遍)→ 清除多余土方、整理路基,检测路基标高 → 合格 → 振动压路机、光轮压路机碾压1~3遍 → 路基验收合格。
8.5.2施工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1、冲压时自边坡坡脚一侧开始,顺(逆)时钟行驶,以冲压面中心线为轴转圈,而后按纵向错轮冲压,全路幅排压后,再自行向内冲压。
2、压路机的行驶速度控制在10~12km/h,匀速冲击压实;若工作面起伏较大应停止冲压工作,对工作面进行整平后,再继续工作。
3、冲压边角及转弯区域应采取其它措施压实,以达到设计标准。
4、严格控制地基含水量,避免土层冲压时形成弹簧土而无法压实;当冲压路基含水量较低时,宜在前一天洒水进行湿润。
5、冲击碾压过程中,应注意冲击波峰,错峰压实,冲击5遍应改变冲压方向。
6、冲压结束,用平地机整平施工冲压路段,然后采用重型钢轮压路机将路基表面碾压密实平整。
7、待冲击碾压地基各项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上部垫层及路堤填筑施工。
施工前对照现场核对排水系统的设计,检查路基边沟、侧沟、天沟等地表排水设施与天然沟渠和相邻的桥涵、车站等排水设施及路基面排水、坡面排水、电缆沟槽两侧排水衔接情况,确保设计的排水工程组成完整的排水系统。结合地质、地形情况,按照“永临结合”的原则规划临时排水设施,具备条件的地段按设计做好排水工程以及施工场地附近的临时排水设施,然后再做主体工程。不具备施作排水工程的地段,先做好临时排水设施,条件许可时及时完成永久排水工程。
水沟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进行修整。局部不能用机械的DL/T 5307-2013标准下载,采用人工开挖。基坑采用机械进行开挖,人工配合修整。基础埋置深度在可靠岩层上,地基软弱时采取加固措施。施工前取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化验,当水质具有侵蚀性时,圬工材料按相关规范要求,采取抗腐蚀性措施。
浆片水沟基础砌体的砌筑,当基底为岩层时,先将基底表面清洗、湿润,再坐浆砌筑;当基底为土质时,直接坐浆砌筑。砌体采用挤浆法分层、分段砌筑,砌筑时自下而上进行,各砌块的砌缝应相互错开,砌缝饱满,面石平整,砌缝要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淤泥、淤泥质土、软粘性土等为强度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在软土地基处理不当,往往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导致路基破坏或不能正常使用。
9.1采用设计处理办法
换填法:先根据地形地势,先做好排水沟等设施,疏干后清淤,分层填筑(施工工艺方法与同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方法)。对于深度3米内的软基采用人工或机械挖除路堤下全部软土,换除需要换填的土层,并将底部整平,当底部起伏较大时,可设置台阶或缓坡,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换填。分层填筑分层检测,换填不易风化硬质岩填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30cm,每层厚度不得大于60cm, K30检测值不得小于130KPa/m。换填完成后,应立即进入下道工序施工,以防雨水浸入地基。
DB64/ 664-2010标准下载①水泥土搅拌桩各分段桩形布置、桩径、桩间距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
②水塘路堤地段,在围堰(顶宽1.5m,高程为水塘常水位加0.5m)设置好后,先抽水、清除塘底表层流塑状淤泥,晾晒、整平场地后再进行水泥搅拌桩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