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住宅楼工程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简介:
住宅楼工程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主要是针对在建造过程中,底板混凝土体积较大(一般指超过100立方米或厚度超过1米)的施工过程进行详细规划的一种技术文件。这种施工方案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1. 施工目标:明确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目标,如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抗震性等性能。
2. 施工准备:对混凝土原材料(水泥、骨料、水、外加剂等)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同时对搅拌、运输、浇筑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
3. 温度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容易产生温度裂缝,方案会制定冷却措施,如覆盖保温、设置冷却系统等,以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4. 水化热管理:详细规划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和浇筑速度,以减少热量积累。
5. 结构设计:根据工程地质、气候条件等,对底板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减少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
6. 浇筑与养护:制定科学的浇筑工艺,如分块浇筑、预留施工缝等,同时制定养护计划,确保混凝土的充分硬化。
7. 质量检测:设置严格的施工质量监控体系,包括混凝土强度测试、裂缝监测等,确保施工质量。
8. 应急处理:预案应对可能发生的施工问题,如温度过高、裂缝扩大等,以确保施工安全。
总的来说,这种专项施工方案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确保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的施工质量,避免或减少因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等原因导致的结构问题。
住宅楼工程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3.2施工流水段的划分
为保证底板混凝土质量,底板混凝土按后浇带划分为两段浇筑。
3.3.1为了防止混凝土浇筑产生冷缝,用两台地泵,并组织两班施工人员,连续不间断的进行施工。
3.3.2每小时浇筑量安排:每台泵每小时浇筑36m3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2.pdf,预计两台泵浇筑完全部混凝土用16小时。
4.1.1根据施工图纸、施工规范及标准,编制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
4.1.2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对操作人员开交底会,进行上岗前培训,对方案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明确施工工序流程、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并对操作者进行书面交底。
4.1.3做好施工后浇带的分隔阻挡工作,后浇带处模板要求用竹胶板支设。
测量仪器:经纬仪1台,水准仪1台,50米钢卷尺1把,5米标尺2根等(以上仪器应进行检验并合格)。依据现场引入的水准点用水平仪和标尺将底板标高引测至基坑边,基础底板施工的标高控制点引至基坑内侧护坡混凝土表面,以便砼浇筑时控制标高。预先弹出轴线和墙柱边线、电梯井线、集水坑线等,并用红色油漆标识门洞口、暗柱位置。墙柱插筋前将其边线用红漆标于底板上层筋,以保证其位置正确。
4.2.2搅拌站的准备
混凝土搅拌站提前把试配结果报送到项目部,由技术负责人审核。搅拌站应提供合格的商品混凝土。
4.3.1混凝土由预拌混凝土公司提供,强度等级C35,抗渗等级为P8,混凝土总需量为1100m3。
4.3.2模板:见模板施工方案
4.3.3其他:水桶、垫块、扫帚、木抹子、胶皮水管、串桶、架子管、脚手板、铁锹、薄铁板、编织布、塑料薄膜、混凝土养护剂等。
4.7.1底板钢筋绑扎完毕,模板支撑牢固,并做好隐、预检记录。
4.7.2将各项所需资料呈报监理单位,并经监理工程师现场验收并批准浇筑。
4.7.3商品混凝土准备就绪。
作业准备→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
商品混凝土场外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运至现场。砼到现场后,要求保持水性好,泌浆及泌水现象少。混凝土运输罐车到达率必须保证每台汽车泵至少有一台罐车等待浇筑,现场与搅拌站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根据浇筑进度及道路情况调整车辆,并设专人管理协调。要求从搅拌机出料到运输至施工现场时间不超过60min。
5.3.1浇筑前的准备
工长提前向施工班组做详细交底,同时检查机具、材料准备及水电的供应情况,及时掌握天气变化和交通状况,并且检查安全设施、劳动力配备情况。钢筋、模板及水电专业已完成检查验收并办理验收手续。
5.3.2地泵布置及浇筑路线
根据现场情况在现场布置二台地泵,砼浇筑分两次进行。
5.3.3混凝土的浇筑
5.3.3.1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混凝土运送到现场→混凝土泵送到浇筑部位→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混凝土压面成型→混凝土测温和养护
5.3.3.2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采用斜面分层,薄层浇捣,自然流淌的方法。有专人负责避免冷缝的产生,施工时做到分层浇筑分层捣实,并且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前结合好,避免形成冷缝,浇筑层高度控制在400mm。为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由高处自由倾落高度不大于2米。
混凝土振捣采用φ50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时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振捣棒移动采用“行列式”,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即30~40cm)。同时,为避免混凝土产生冷缝,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混凝土浇筑必须连续进行,因就餐或其他原因,应做好交接班,浇筑不得中断。如有特殊情况发生间歇,次层混凝土浇筑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如发生堵泵情况,立即用压力水冲洗泵管。浇筑期间,钢筋工、木工、安装工应跟班检查,发现情况应立即纠正,及时汇报并处理。
5.3.3.3标高控制
混凝土浇筑前,在插筋上做500高控制点,混凝土浇筑时,在标记点拉小线控制板面标高。
5.3.3.4泌水处理
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产生泌水要及时排掉,避免粗骨料下沉,造成混凝土强度不均匀和产生收缩裂缝。
5.3.3.5板面处理
浇筑后5h内按标高用长尺刮平并按要求找坡,预埋件或插筋处用抹子抹平、找坡,初凝前用木抹子搓平,严禁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
特别注意在墙体两侧200范围内,严格按标高将板面找平,以便墙体大模板的下口接缝严密,防止墙体产生烂根现象。
5.5.1混凝土进场检验
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处理和养护工艺的实施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掺加膨胀剂的混凝土需要更充分的水化,对大体积混凝土更应注意防止升温和降温的影响,防止过大的内部及表面与大气的温差。在初凝前用木抹搓面两遍后立即覆盖一层塑料布,将混凝土表面盖严,以减少水分的损失,保温保湿。
待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1. 2Mpa后,上人操作时,在防冻草帘塑料布上铺脚手板。
混凝土运输罐体外加保温罩, 减少运输途中热量损失, 混凝土输送泵车周围搭建保温棚。
浇筑完成后, 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并加盖草帘养护,以保证混凝土初凝前不受冻, 养护时间不小于 7 d。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抹面, 以减少表面裂缝。
5.5.4.1测温点布置见附图。
5.5.4.2测温采用温度计测温法,即在砼中预埋封底钢管,每个测点分上、中、下三点埋设3根温度计,测温时分别测上中下三点温度。由于表面温度的数值不易准确测量,可以取上下点与中点的差值来近似地反映表面与中心点的温度差值。
5.5.4.3测温应在每块混凝土浇筑完初凝后即开始,测温时间不应小于14天。其时间间隔如下:混凝土3天强度大于设计强度标准值的30%,则每2小时测温一次,共测3天;如3天强度小于设计强度标准值的30%,则每2小时测温一次,天数由备用试块试压结果来判定;其后每6小时测温一次。测温过程中如发现温差大于25°C 时,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如覆盖保温等。当温差小于25°C时,可停止测温。如测温结果与标准偏差较大,应继续测温、监控。测温成果应及时报监理。
5.5.4.4测温工作应指派专人负责,24小时连续测温,尤其是夜间当班的测温人员,更要认真负责,因为温差峰值往往出现在夜间。测温结果应填入测温结果记录表。每次测温结束后,应立刻整理、分析测温结果并给出结论。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25℃之内。在测温过程中,温差>25℃属于异常,应及时报告,分析处理。
(注:括弧内为抗渗试块)
混凝土在运输、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和覆盖的保温材料,进行热工计算,当不符合要求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I、混凝土成型完成时的温度(考虑模板和钢筋吸热影响)
T3=(CcmcT2+CfmfTf+CsmsTs)/(Ccmc+Cfmf+Csms)
式中:T3——考虑模板和钢筋吸热影响,混凝土成型完成时的温度(℃)
Cc、Cf、Cs——混凝土、模板材料、钢筋的比热容(Kj/(Kg•K))
混凝土取1Kj/(Kg•K);
钢材取0.48Kj/(Kg•K);
mc——每立方米混凝土的重量(Kg)
mf、ms——与每立方米混凝土相接触的模板、钢筋的重量(Kg)
Tf、Ts——模板、钢筋的温度,未预热者可采用当时环境温度(℃)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17℃。
II、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至任一时刻t的平均温度
θ=ωKM/VceCcρc
Tm——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至任一时刻的平均温度(℃)
GBT 13892-2020 表面活性剂 碘值的测定.pdft ——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至任一时刻的时间(h)
Tma——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至任一时刻的气温(℃)
ρc——混凝土质量密度(Kg/m3)
mce——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Kg/m3)
Cc——混凝土的比热容(Kj/(Kg•K))
钢结构工程冬期施工方案Qce——水泥水化积累最终放热量(Kj/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