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下穿道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下穿道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是指在进行城市地下交通建设,如地铁、隧道、地下通道等项目施工时,对整个施工过程的详细规划和管理方案。这个设计是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同时还要考虑到施工安全、环境保护、工期控制等因素。
主要内容包括:
1. 项目概述:对下穿道工程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结构形式、长度、施工难度等进行介绍。
2. 施工准备:包括施工前的人员组织、设备准备、技术交底、图纸会审、施工前的现场勘查和测量等。
3. 施工方案:详细描述下穿道的开挖方法、支撑体系、防水防渗、通风照明等关键施工技术。
4.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规模和复杂程度,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表,包括各个阶段的目标和时间节点。
5. 质量控制:提出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原材料检验、施工过程控制、质量验收等。
6. 安全管理: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7. 环境保护:提出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如噪音控制、扬尘控制、废水处理等。
8. 应急处理:对可能遇到的施工难题或突发事件,如塌方、渗水等,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
9. 验收和总结:施工完成后,对工程进行验收,并对施工过程进行总结,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总的来说,下穿道施工组织设计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旨在确保项目从规划到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有序、高效、安全地进行。
下穿道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1.3.9.1对围护结构桩间出现的渗漏水,随基坑开挖及时采取注浆封堵进行处理。
1.3.9.2基坑四周地面修筑截水沟,经常维护、清理,防止地表水进入基坑。
1.3.9.3基坑内设临时排水沟和集水坑。施工过程中通过排水沟引排基坑内积水到集水坑,用泥浆泵抽至地面沉淀池,沉淀后排入下水道。
1.3.10在开挖过程中,加强观察和监控量测工作,以便发现施工安全隐患【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资料管理规程DB/T29-222-2014》,并通过监测反馈及时调整开挖程序。
1.4基坑边坡土方开挖、外运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4.1基坑边坡开挖
1.4.1.1基坑开挖宜分层分段均匀对称进行,在开挖过程中掌握好“分层、分步、对称、平衡、限时”五个要点,遵循“竖向分层、纵向分段、先支后挖”的施工原则。基坑土体开挖空间和速率需相互协调配合,土体开挖时需降水效果合理确定开挖临时坡度,其综合纵坡不能陡于1:1,开挖台阶高度或厚度不宜大于2m,不可超挖或欠挖。每层开挖施工时可先开挖基坑中部,先架设腰梁,然后架设支撑、连接临时性钢腰梁,并在腰梁与围护桩之间填充不低于C20的混凝土,之后在16小时内完成两侧的土方开挖和支撑。下穿通道土方按“分层台阶法”进行开挖,竖向分层适应钢管内支撑施工要求。
每个台阶每层土石方按“先中间成槽后向两边扩展”的顺序进行开挖,施工时,先挖近铺盖处土方,降到第二层钢支撑位置时,做到随挖随撑。
每层开挖至设计钢支撑底下0.9m时,及时按设计架立钢管支撑,并对钢管支撑预加轴力,确保支撑轴心受压,偏心距控制在30mm以内,减少支护前围护结构桩体的变形。在该层支撑完成后方可进行下层土方开挖。
1.4.1.2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两侧坡顶10米范围内不得堆土、堆料,保证围护结构周围的地面超载不得大于20kpa。
1.4.1.4在围护结构施工前,应查明基坑范围内的地下管线的位置、埋深、管线材质以及基础型式,并汇同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及有关管线权属部门共同协商、研究地下管线的迁改、加固和悬吊方案,确保管线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1.4.1.5在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有管线的范围和管线埋深的可能深度范围内,采用人工小心挖掘,以免破损、损坏管线,确保在施工期间所有地下管线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1.4.1.6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围护结构渗漏水进行封堵,避免造成地下水的大量流失而危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基坑开挖到底后应及时施工垫层混凝土。
1.4.1.7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与地质勘查资料进行核对,若有变化立即请监理、设计单位现场调整处理,以满足设计要求。
1.4.1.8支撑安装完毕后,及时检查各节点连接状况,经确认后方可施加预加力,预加力分级施加,重复进行,加至设计值时再次检查各节点连接状况,必要时对节点进行加固。
弃方外运严格按照重庆市市区弃土外运有关规定办理。弃土车辆选用加盖弃土外运专用车辆,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所核定的日出土量,结合夜间外运时间,安排弃土专用车辆计划。利用施工区域范围内道路两侧空地,暂存部分开挖土方,待路面回填时使用。弃土场地选择在具备雨季弃土条件的弃土点,同时坚决服从业主对土方的调配要求。
按照重庆市有关文明施工要求,弃土车辆驶出施工场地或弃土场必须经洗车槽冲洗干净后才能上路,并由专人负责检查督促,实行责任到人。施工时,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及卫生方面的规定,禁止废碴、废气、废水等随意排放。考虑到市区施工影响市容和居民生活,弃土外运原则上均在夜间23:00至次日凌晨5:00进行,如有特殊情况需在夜间延长时间弃土外运时,严格按照规定办理有关准运手续。
1.4.2.1由自卸汽车配合挖掘机直接挖装出土,对于梯道较深部分则由小型挖机在坑底装土,用电葫芦吊出梯道然后装运。计划安排6台15吨的自卸汽车运土。
1.4.2.2在梯道四周设置临时排水槽和集水井,土方中天然含水及地下水滤渗至集水井内,由抽水机抽出梯道外沉淀后排放至场外汇水池。
1.4.2.3分层开挖的同时,每层的横向钢支撑及时安装,保护梯道围护结构的稳定,对于开挖坡口位置的1~2根支撑,由于机械旋转影响无法及时安装,采用临时支护的办法,先在开挖口上方不影响机械旋转的位置设临时钢支撑,等开挖面有足够的空间时,再安装正式的支撑,拆除临时支撑。
1.4.2.4严格控制开挖标高,设计基底标高以上30cm土层,采用人工开挖。
1.4.2.5当完成一个段落的土方开挖及钢支撑后,及时施作垫层混凝土结构防水层。梯道开挖完成后,尽快施作主体结构混凝土。
边坡分层开挖,开挖深度至3m时,搭设临时支架进行锚杆孔的钻进,同时增设土钉(注浆土钉)做为临时支护措施,防止在锚杆施工工程中坡面坍塌,每级台级2m平台处挡渣块,具体措施见边坡支护专项方案。
坡面平整→锚筋施工→安装钢筋网→安装固定→喷射混凝土→养护
1.5.2.1清理边坡:采用水力冲洗法,清除坡面危石,浮石,浮土等,使其有利于基材和岩石表面的紧密结合,人工修整后确定锚杆孔位,进行钻孔,孔深及孔径应符合图纸要求,钻孔完毕后岩粉吹干净。
1.5.2.2安装锚筋:采用先注后插式安装锚杆,锚筋材料为Φ25mmⅡ级螺纹钢筋(带螺纹),粘结材料为25号水泥砂浆。
1.5.2.3安装钢筋网片:将钢筋网沿坡面顺势绑扎,严格控制平整直顺,网从上到下固定,固定时,施工纵、横向钢筋框条并与锚筋焊接、纵横钢筋框条用Φ1.2镀锌铁丝扎牢,同时保证钢筋网与坡面距离保持3~5cm。
1.5.2.4喷射混凝土:待钢筋网及锚杆安装就绪后,开始喷射混凝土,喷射自上而下,均匀喷射。
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基底处理—垫层施工—基础施工—墙身施工——顶板板施工——墙身及基坑回填。
主道基础为深基坑,为防止积水,对基底侵蚀,出入口处增设两个临时沉沙井,采用抽水泵排水,人工清理沉渣。墙身结构为变截面,因注意施工过程中,截面体系转换,接缝处的处理,防止出现漏缝,加局部模板的支撑强度。具体各项技术措施见主体结构专项施工方案。
下穿通道主体结构防水设计遵循“以防为主、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并根据不同施工方法、结构形式、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因素,采取与其相适应的防水措施。以结构自防水为重点,附加外防水为辅。特别处理好变形缝、施工缝的缝防水。
下穿通道防水等级为一级,结构不允许出现渗水,结构表面无量湿渍。
2.3.3结构自防水体系
2.3.3.1下穿通道主体结构顶、底板及侧墙均采用抗渗等级W8防渗混凝土。
2.3.3.2防水混凝土采用的转窑生产的水泥,各项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3.3.3混凝土浇注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入仓温度不得超过30℃。夏季气温较高时,应采取降温措施。拆模后即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表面保湿养护应根据天气条件采用控制措施,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应超过25℃。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2.3.3.4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的混凝土垫层,强度等级C20,厚度不小于10cm。
2.3.4附加防水措施
2.3.4.1下穿通道主体底板、顶板、侧墙采用2.0mm厚cw2防水板全包防水。
2.3.4.2除梯道敞口段的变形缝采用沥青麻丝填缝外,其余变形缝均应采用中埋式中孔型钢边橡胶止水带和中孔型外贴式止水带加强防水。钢边橡胶止水带的宽度为35cm,外贴式止水带采用橡胶类材料,宽度为35cm。
2.3.4.3下穿通道施工缝与变形缝中间均采用中埋式可注浆钢边橡胶止水带。变形缝外侧底板、侧墙采用外贴式橡胶止水带。橡胶止水带采用焊接连接,搭接长度为10mm,搭接部位应牢固可靠。
2.3.4.4再施工缝处混凝土初凝后,应立即用钢丝刷将表面浮浆刷除,并用高压水冲洗干净,在施工缝的另一侧混凝土施工前保持湿润,严禁混凝土硬化后再凿毛。
2.3.4.5水平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先铺净浆,再铺50mm后的1:1水泥砂浆,并及时浇注混凝土。现浇混凝土垂直施工缝加设端头模板,垂直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将表面清理干净,并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2.3.4.6中埋式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可预先固定在结构主筋上,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变形缝的中心重合。当施工一侧混凝土时,其端模应支撑牢靠,严防漏浆。
2.3.4.7变形缝处下穿通道顶板与底板应用聚氨酯密封胶嵌缝,密封胶嵌缝前,应检查缝两边构件有无蜂窝、麻面、裂口等缺陷并应清除槽内浮渣、尘土、积水,必要时用树脂砂浆修补。
2.3.4.8变形缝处防水板以凹槽形式过渡,保证不均匀沉降时防水板不被损坏。
2.3.4.9下穿通道敞开段U型槽结构底板抗浮桩处设置的防水板应采用2道不锈钢止水环固定,结构底板防水板与桩头处防水板进行焊接。同时在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中加入水泥基渗透结晶,在桩头钢筋处安设遇水膨胀止水带。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规范 GB/T22484-2016》2.3.4.10所有预留孔、预埋件必须按施工图进行预留。所有穿墙管应按要求设置防水套管或止水片。
变形缝防水构造、防水板固定及背贴式止水带安装见下图。
防水板固定及背贴式止水带安装示意图
本标段地下通道处于重庆市市中心,四周建构筑物较多,地下管线复杂,泰山交通流量大,工程施工位置土体地质性能较差,加强施工量测与监测是确保本过街通道施工成败的关键。施工量测与监测方案具体见“专项施工方案”。
4.侧梯道、坡道的施工
采用垂直明挖法施工,每个梯道采取从一端向另一端的顺序开挖,首先由人工开挖,探清地下管线情况后使用一台斗容为0.8m3的挖掘机开挖,用15T的自卸汽车随挖随运至弃土场。当梯道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30cm时改为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
4.1.1开挖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对管线的保护。在开挖过程中做到:开挖暴露前调查清楚(包括具体里程、埋深等)、标明位置审计心得(精华版).pdf,开挖过程中留有保护距离、人工挖掘暴露,暴露后加以支吊保护,严禁碰撞。管线采用迁改或悬吊等措施进行保护。
4.1.2基坑开挖前的准备工作:
4.1.2.1修筑施工场地范围内运输道、基坑边的截水、排水沟及围栏。4.1.2.2根据基坑监测设计方案,作好各种类型测点的布置,并测得各测点的初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