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某商住两用项目转换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简介:
在商住两用项目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工程方法,主要应用于大型地下室、桥梁、高层建筑等结构中。其简介如下:
1. 项目背景: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体积大于100立方米的结构,由于其体积大,温度变化和收缩效应明显,对施工技术和管理要求较高。
2. 施工准备:首先,需要对地质、气候、结构设计等进行详细研究,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确保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和养护。
3. 混凝土配制:采用低热或中热水泥,控制水灰比,添加缓凝剂和膨胀剂,以减少温度升高和收缩。
4. 浇筑与分层:采用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宜超过500mm,确保混凝土的均匀上升,避免冷缝。
5. 温度控制:采用保温保湿措施,如覆盖保温材料,定时浇水,以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防止裂缝。
6. 收缩补偿:在设计阶段考虑收缩缝的设置,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进行,减小收缩应力。
7. 质量检测:施工过程中和完成后,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包括混凝土的强度、裂缝控制等,确保结构安全。
8. 后期养护: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期通常较长,需要定期进行浇水和保温,直至达到设计强度。
总的来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是针对项目特点和工程需求,综合考虑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某商住两用项目转换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各台阶温差引起的应力计算
3d到9d温差引起的应力
同样计算可得: = 0.446 = 0.237
=0.484+0.446+0.237=1.167
公路工程标准勘察设计招标文件(2011年版)混凝土的抗裂安全度计算
―抗裂安全度,取1.15
=/=2/1.167=1.71≥1.15
满足抗裂条件,故不会出现裂缝。
施工准备(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混凝土浇筑前应备足所需原材料和配备好混凝土、搅拌机、振捣器、材料计量器、混凝土运输设备和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物的基层。
清理模板(施工现场):配制好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物的侧模板。清理混凝土基层并浇水润湿,但不得有积水。
钢骨架、钢筋、预埋件设置:安装好钢骨架,绑扎或焊接钢筋,埋设好预埋件,并检查其位置准确性,作好隐检记录,进行隐蔽验收。
埋设热电偶:埋设好热电偶、检查位置是否正确,注意埋入深度和相邻热电偶的间距,作好记录。
混凝土配合比选择:应根据使用的材料,通过试配确定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严格控制其准确性,在搅拌机旁挂牌公布,以便检查。使用的衡器应有检校合格证和校验制度,经常保持其准确性,材料的配合比偏差,不得超过规定的数值:①水泥和干燥状态的掺合料:按质量计允许偏差为2%。②砂、石子:按质量计允许偏差为5%。③水、潮湿状态的掺合料:允许偏差为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宜在气温10~30℃之内进行,冬期施工水温应根据热工计算进行加热,以确保混凝土在覆盖前温度不低于5℃,砂应适当加热,以确保无冻块。暑期施工一般采用冷却拌合水或掺冰屑的方法,以达到降低拌合混凝土温度的目的,对砂石进行降温,可采取遮盖法或喷淋法。
混凝土的搅拌(施工现场自设搅拌站情况)
计量:根据每盘各种材料的用量及车辆(或箩筐)的质量,分别固定如水泥、砂、石子、掺合料各个磅秤标量,在上料时必须严格按需要量分别过秤。倒入搅拌机料斗的顺序是:先石子、后水泥,最后是砂、粉煤灰等粉状掺合料应与水泥一道加入,减水剂等外加剂应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按定量与水同时加入搅拌机。
搅拌时间:因掺有掺合料和外加剂,为使砼搅拌均匀,自全部拌合料装入搅拌筒内起到混凝土开始卸料止,其间一般不得少于1.5分钟。开盘后,应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搅拌时间等。
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后,应及时运到浇灌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现象。当施工场地窄小无处设搅拌站时(主城区必须采用商品混凝土),可采用商品混凝土。
禁止用吊车在高处直接往模内下料,混凝土自高处倾落时,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如超过2时,应设串筒或溜槽,以保证混凝土不发生离杆现象。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工程整体性要求高,混凝土必须边浇筑,边振捣,一般应分层浇灌,分层捣实。根据整体性要求,结构大小、钢筋疏密,混凝土供应等具体情况,可选用如下灌筑方案:
全面分层(见图1):在整个基础内全平面分层浇筑混凝土。在第一层全面浇筑完毕,再回来浇筑第二层时,覆盖位置的第一层混凝土还未初凝,如此逐层进行,直至浇筑好。此方案适用于平面尺寸不太大的结构,或每一层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在3小时之内。施工时宜从短边开始,再沿长边进行:必要时可分为两段从中间向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
分层分段(见图2):适用于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结构。把整个结构在平面上沿长度方向分成若干段,一般以2宽为一段。在高度上分成若干层,每层厚度取不大于0.4为宜。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逐层逐段踏步式的浇筑直至完成。它要求每段岔处和第二层覆盖新浇筑的混凝土能够在前一次(或一层)的混凝土尚未达到初凝前就要浇筑。
当结构的厚度或面积很大时,为减少收缩和温度应力,对结构应分层或分块施工;分层厚度以控制在1.5左右为好,分块的最大尺寸以控制在30以内为宜。分块接岔时,可以在大块混凝土中预留后浇带,将整块大体积混凝土分成两块或若干块,待所浇筑的混凝土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干缩后,再在预留的后浇带中浇筑补偿收缩混凝土,使分块的混凝土连成一个整体。分层的时间间隔,一般约需10d到15d,或应以混凝土表面温度降至大气平均温度为好;如考虑进度要求,最少间隔时间应不少于5d,或不少于混内部最高温度出现时间,否则两层混凝土共同发热,就难于控制其温差均小于或等于25℃。
8.10.1因混凝土中有不少钢筋,振动棒应垂直插入,振捣混凝土时,振动棒不得碰撞钢筋,预埋件。
8.10.2振动棒的操作,应做到“快插慢拨”。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拨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造成的空隙。在振动混凝土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便上下振动均匀。
8.10.3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捣实混凝土,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离析,一般每一插点振捣时间为20~30,以混凝土开始泛浆和不再出现气泡为准。 浇筑混凝土每振捣完一段,应随即用铁板摊平拍实,在快要达到初凝时,应在进行二次收光。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振捣平整完毕,采用塑料布及时密封养护,上面盖草垫一至二层;夏天则蓄水养护,防止混凝土脱水龟裂。加盖保温材料与蓄水能有效控制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度差以及混凝土表面和大气空间温度差均小于25℃,以防止混凝土因温差应力而产生裂缝。保温材料拆除时间同样以两个温度差均小于25℃而定,一般混凝土浇筑完毕的第三、四天为升温的高峰,其后逐渐降温,保温材料的拆除以10天以上为妥。降温速度不宜过快,其后逐渐降温,保温材料的拆除以10天以上为妥。降温速度不宜过快,以防温差应力裂缝。保温材料拆除后,仍应浇水养护,浇水养护应不少于20天。
测温工作: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为了控制混凝土两个温差以及校验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别,随时掌握混凝土温差动态,可采用热电偶进行测温,同时还可以配用普通玻璃棒式温度计进行校验。
为了全面反映混凝土内温度场的变化情况,应根据结构物的具体情况埋热电偶。一般情况是,热电偶的埋入深度800~1000,相邻两热电偶的间距在水平方向为2000~2500,在高度方向1000~1500,距边角和表面应不小于500。在测温过程中,当发现温差超过25℃时,应及时加强保温或从缓拆除保温材料,以防止混凝土温度应力裂缝。
认真学习设计图纸和交底纪要。严格按施工方案施工。
按照施工图准确放线和确定水平标高。
混凝土按配合比计量准确,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设计的强度等级。
混凝土感观质量平整、密实,不准有蜂窝、露筋、裂缝等缺陷。
各种材料进场时都应验收,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 不合格品严禁使用,严重锈蚀的不得使用。
防止大体积砼裂缝的主要措施。(可参见转换层管理规定)
合理选择砼的配合比,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 能减少水泥用量,以减少水泥的水化热。
控制石子、砂子的含泥量不超过1%和3%。
采用分层分段法浇筑砼,分层振捣密实以使砼的水化热能尽快散失,还可采用二次振捣的方法,增加砼的密实度,提高抗裂能力,使上下两层砼在初凝前结合良好。
作好测温工作,控制砼的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以及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均不超过25℃。
在砼中掺加粉煤灰和外加剂,以减少水泥用量,推迟水化热的峰值期。
设置后浇缝DB51/T 2512-2018 ACMP温拌改性沥青应用技术.pdf,减少外约束力和温度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散热,降低砼的内部温度。
为了避免砼表面水份很快散失,导致表面开开裂, 随着砼浇筑推进,边浇砼, 边用草垫和塑料薄膜对砼进行覆盖其作法为草垫铺盖二层塑料薄膜二层(注:塑料薄膜上一层主要用于盖交错搭接部位。)
振捣器的电源胶皮线要常检查,防止破损,操作时戴绝缘手套,穿胶鞋。
翻头号车在使用前务必检查刹车。
夜间施工,运输道路及施工现场应架设照明设备。
采用塔吊或行车运送混凝土,必须有专人指挥,盛混凝土的料斗的天并要灵活、可靠。料斗的吊环必须经计算后选用未冷拉的Ⅰ级钢筋,且焊接牢固。
浇筑混凝土使用的溜槽或串筒节间必须连接牢固,操作部位应有护栏NB/T 47053-2016标准下载,不准站在溜槽带上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