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湖排涝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新东湖排涝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09.92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12822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新东湖排涝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简介:

新东湖排涝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通常是一个详细的工程项目管理计划,它涵盖了排涝站的建设从前期规划、设计、采购、施工到后期调试、运行的全过程。以下是一个简要的概述:

1. 项目背景与目标:首先,方案会介绍新东湖排涝站的地理位置、规模、功能以及在防洪抗涝中的重要性,以及施工的目标和预期效果。

2. 设计与规划:这部分会详细阐述排涝站的设计方案,包括结构、设备选型、工艺流程等,以及对施工场地的规划。

3. 施工组织:包括施工队伍的选择,施工阶段的划分(如地基处理、主体结构施工、设备安装等),施工顺序和时间表。

4. 材料和设备管理:对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进行清单,确保供应及时、质量合格。

5. 质量与安全控制: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工程品质优良。

6. 施工进度与工期管理:根据工程量和施工难度,设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表,以确保按期完成。

7. 环境保护与应急预案:考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

8. 项目协调与管理:如何协调各方资源,包括政府、设计、施工、监理等,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新东湖排涝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一个全面的施工蓝图,它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文件。

新东湖排涝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1、引水渠积水排除:围堰完成后在上游围堰处利用老渠道经过原排洪渠进行排水。

2、基坑日常积水排除:计划分别在原地需和基坑四周坡脚处开挖明设置排水沟。基坑渗水、雨水和施工废水通过基坑坡脚汇集集水井,用Φ100 潜水泵向围堰外侧渠道内进行抽排。闸塘内基坑上部地表水、雨水通过闸塘四周地面排水沟直接向围堰外侧排除。地面排水沟主要汇集基坑外地表水、雨水。确保基坑无积水。

3、本工程基坑面积大,暴露时间长,基坑维护显得特别重要。具体方法是:在开挖好排水沟,及时排除积水的同时,还须对坡度土面用草包或塑料布覆盖,做到流水不流土。基坑维护安排专人负责对排水沟和排水机坑要经常检查疏通,排水设备要经常保养维护,并有一定的备机,防止意外情况发生。如发生意外情况要及时处理。

1、本工程土方工程包括①引水渠土方开挖;②前池土方开挖;③厂房段土方开挖;④压力水箱;⑤过堤箱涵⑥防洪闸⑦出水口建筑物土方开挖。

2、土方调配 :土方开挖前必须制定详细的土方调配方案,合理安排土方调配的方向。本工程回填土方需要利用土方。厂房段与前池段基坑开挖的土方就近先堆积于临时堆土区第三方评估工程质量问题防治案例库.pdf,留作挡墙后土方回填。待闸墩、挡墙施工结束后,混凝土强度达到回填土所必须满足的强度时,再对引水渠及箱涵破堤段土方开挖,将土方直接用于挡墙后回填,减少开挖土方占用施工场地。考虑到该工程工期紧的特点,土方工程先开挖前池和厂房及压力水箱段土方。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协调各工序之间的关系,尽量把挖填相结合,减少土方的二次倒运,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1)土方开挖前需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b、准确测量放样,定出基坑中心线,上下口开挖边线及填土区的位置,并用石灰线和标杆作出醒目标志。

c、合理布置土方运输路线。

d、在施工区域内设置排水沟、截水沟,疏通并排除地表水,使施工场地无积水,防止雨水顺坡流入基坑。

(2)施工方法及机械配置

根据本工程的地质资料反映及对土方工作量进行分析,土层较好的土源必须用于土方填筑,因此计划拟采用以下施工方法。

A、厂房段(前池)基坑土方:将厂房(前池段)沟塘淤泥清理干净后,用挖机配推土机将基坑土方推向预留堆土区,(该堆土区作施工场地及临时生活区)。

B、压力水箱(涵洞洞身、防洪闸)土方:首先用机械将江堤侧砼护坡及将砌块石压顶凿除,开挖土方,并清理干净,待涵洞工程完成后,再用作圩堤回填土。

C、出口建筑物土方:用挖机将基坑土方按设计边线进行开挖。

D、引水渠土方开挖:用挖机将基坑土方按设计边线进行开挖,并就近堆放。

计划机械配备为:1m3 反铲挖掘机 1 台、75KW 推土机 1 台,及汽车四辆。

A、开挖区域的临时道路

首先按批准的施工总布置设计进行场内交通道路布置,并结合施工开挖区的开挖方法和开挖运输机械的运行路线,规划好开挖区域的施工道路。

B、雨天施工在雨季施工中,制定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有效防止雨水冲刷边坡和侵蚀地基土壤。施工充分考虑到本工程施工期间可能遭到的雨季,且应做好充分的安全防护工作,并不得以此理由向发包人提出索赔。

C、校核测量开挖过程中,承包人应经常校核测量开挖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控制桩号、水准点和边坡坡度等是否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

D、临时边坡的稳定 主体工程的临时开挖边坡,应按施工图纸所示或监理人的指示进行开挖。对承包人自行确定边坡坡度,且时间保留较长的临时边坡,监理工程师检查认为存在不安全因素时,承包人应进行补充开挖。

E、岸坡的稳定 土方明挖应从上至下层分段依次进行,严禁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悬的开挖方法,施工中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开挖过程中应避免边坡稳定范围形成积水。土方明挖过程中,如出现裂缝和滑动迹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和采取应急抢救措施, 并通知监理工程师。必要时,应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设置观测点,及时观测边坡变化情况,并做好纪录。

F、弃土的堆置 开挖土方除回填和路基外,其余土按设计要求堆定在监理人指定的堆土区,弃土堆放要整齐。

G、机械开挖的边坡修整 使用机械开挖土方时,实际施工的边坡坡度应适当留有修坡余量,再用人工修整,应满足施工图纸要求的坡度和平整度。

H、边坡面渗水排除在开挖边坡上遇有地下渗流时,承包人应在边坡修整和加固前,采取有效的疏导和保护措施。

(1)土方开挖施工前,布设测量控制网,进行开挖前的地形测量和放样;开挖修整过程中经常测量开挖位置、高程、断面尺寸等,严禁超挖和欠挖;修整成型后及时测绘基础竣工地形图。

(2)基础面必须平整坚实,不得有突起、松动块体、虚土浮渣等缺陷。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不良地质问题或有坍塌的迹象,应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共同研究解决方案。

(3)土方开挖完成后,应按施工图纸要求检查基础开挖面、永久边坡及边坡永久性排水沟道的尺寸、标高、坡度和平整度。

(4)土方开挖的弃料必须运至指定的料场,严禁乱弃。

土方填筑主要为闸墩墙后回填、挡墙后回填,待构筑物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0%以后方可进行回填。本工程主要利用原开挖出的土方作土源。填筑时需分层施工,用打夯机、压路机分层压实。对建筑物墙后 2m范围内的回填土,采用人工分层平整,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实;墙后2米范围以外回填土可采用推土机推平,用5~7 吨压路机分层压实,如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再用小型机具夯实。填土应分层压实,铺土厚度每层应控制在 20~30cm。禁止大型机械设备在建筑物墙根作业,以免设备重力挤压建筑物,产生不良后果。

土方填筑时,根据堤基的情况,填土土料特性、压实度指标,以及填土高度等因素,预留足够的沉陷量,为确定符合现场施工条件的最佳铺土厚度,最优含水率及合理的压实遍数。

(1)采用符合要求的开挖土方作为回填土土料,其含水率应控制在最优含水率,具体办法是采用翻松、洒水、凉晒等措施。铺土厚度与土块粒径不大于规范和试验要求。分段填筑时,各段土层之间设定标志,以防漏压、欠压。上下层分段位置搭接应错开。

(2)填土面应保持一定的横坡或中间高、两边低,以利排除表面积水。当天填土必须当天碾压完成。由于气候、施工等原因停工的,回填土面层应加以保护,复工时应对不合格的面层作局部处理后继续回填。

(3)施工过程中避免出现“弹簧土”、层间光面、层间中空、虚压层等现象,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至合格。

(6)墙后土方回填,分层进行。每层层厚不大于 20cm,临近建筑物 2M范围内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并保持建筑物两侧均衡上升,且控制一定的回填上升速度。在进行上方分层碾压填筑时,施工质检员跟班检测。按现场确定的参数检查。每批松铺土层的含水率,层厚等指标。在施工过程中用轻便触探仪来检验和控制上层的干密层和压实指标,每坯土层碾压完成后,按施工规范要求用环刀法抽取土样测定土干密度,其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后,再填筑上层土方。严禁用淤泥回填。

(1)土方填筑的质量控制,应检查:填筑材料的性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土料压实时的含水量是否适当;铺土的厚度和最大的土块尺寸是否符合规定;施工的压实参数是否与规定符合;填筑层有无层间光面、剪切破坏和裂缝、弹簧土、漏压和欠压土层等现象。

(2)土方填筑的质检项目,主要是对土料的相对密度、压实干密度和含水量进行检验。

(4)土方压实质量检测的取样点,应选在有代表性的部位,并力求取样点分布均匀。

(5)土方填筑时,对每个填筑层的质量进行检测,其取样数量不少于3个,每个填筑层的质量经取样测定干密度达到设计值后,方可继续铺土填筑,凡取样值不合格的,应补压或作处理,直至合格为止。

(7)土方填筑质量控制压实度不小于设计和规范要求。

(1)按施工图纸采用稳定坚固、经济合理的模板,制作和安装的允许偏差应满足规范要求,重要结构设置必要的控制点,以便检查校正。

(2)模板表面应光洁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

(3)模板采用的材料及制作、安装等工序均应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1)钢筋按施工图纸加工、安装,加工和安装的允许偏差应满足规范要求。

(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拆,表面应洁净无损伤,钢筋的替代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3)钢筋的焊接和绑扎应按规范和施工图纸的要求执行。

(4)对钢筋及钢筋加工、安装等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1)砼采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人工操作。

(2)拌制砼的原材料选用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经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砼配合比应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经试验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确定DB13∕T 5080-2019 SBS改性沥青生产过程动态质量监控规范,在施工过程中,不论何种原因引起配合比的改变,须重新试验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4)拌制砼时,必须严格按试验确定的砼配合比进行配料,并准确称量,严禁擅自更改。

(5)在砼浇筑前,应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有关浇筑准备工作,包括基础处理、模板、钢筋、预埋件等是否符合施工图纸,施工时必须做好记录,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施工。

(6)结构物设计顶面的砼浇筑完毕后,应使其平整,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具体部位的砼施工方案如下:

按预制混凝土要求进行预制桩的制作与加工,其模板及钢筋制作均应符合规范设计要求。预制桩在完成制作后,经试验检测砼强度均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预制桩的贯入,贯入位置均符合设计要求。在完成所有预制桩贯入后,进行复测位置及标高,是否符合设计。符合要求后按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对工程桩进行单桩承载力检验,是桩基工程质量验收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工程桩承载力检验,应在桩身完整性检验的基础上进行《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366-2005》(2009年版),尤其对施工中发现异常情况的桩,如打入桩贯入度过大,个别断面积小于80%等,这些桩应先作低应变动测检验,如仍不能作出评价结论,再进行承载力检验,如静载检验无条件进行,可改做高应变动测。承载力抽查不合要求,应由设计、监理、施工等多方协商,用可行的方法扩大检查数量,根据结果分析后再作判定结论,或由设计根据实测结果作核算,如能满足结构使用功能与安全要求,可予以验收。前述措施都不能满足要求,则应采取补桩或其他措施,经设计复核,如能满足结构使用功能与安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验收。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