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东莞市某高层住宅落地式外脚手架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简介:
一个东莞市的高层住宅落地式外脚手架施工方案的专家论证,通常会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 项目背景:首先,会对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包括工程名称、地址、楼层高度、建筑类型等,以及脚手架的施工目的和必要性。
2. 设计依据:明确脚手架的设计标准、规范,如《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等,以及可能使用的当地建筑规定。
3. 脚手架设计:详细描述脚手架的类型(落地式、悬挑式等)、结构形式(单排、双排等)、材料选择、搭设方式等。可能包括横竖向支撑、步距、间距、节点连接方式等关键参数。
4. 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安排、所需设备和劳动力配置,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5. 安全风险评估: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如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火灾等,以及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6. 专家论证:邀请结构工程师、安全专家等进行专业评审,他们将根据设计的合理性和施工的可行性、安全性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可能提出改进建议。
7. 修改和完善:根据专家论证的结果,对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8. 审批和实施:最后,将论证通过的方案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获准后方可开始实际施工。
整个论证过程旨在确保高层住宅外脚手架的施工质量和安全,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东莞市某高层住宅落地式外脚手架施工方案(专家论证)部分内容预览:
第五节、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一)、脚手架搭设技术措施
钢管落地脚手架/普通型钢悬挑脚手架
1、钢管架应设置避雷针,分置于主楼外架四角立杆之上,并联通大横杆,形成避雷网络,并检测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
2、外脚手架不得搭设在距离外架空线路的安全距离内DB32/T 3691-2019 成品住房装修技术标准,并做好可靠的安全接地处理。
3、定期检查脚手架,发现问题和隐患,在施工作业前及时维修加固,以达到坚固稳定,确保施工安全。
4、外脚手架严禁钢竹、钢木混搭,禁止扣件、绳索、铁丝、竹篾、塑料篾混用。
5、外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正确使用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
6、严禁脚手板存在探头板,铺设脚手板以及多层作业时,应尽量使施工荷载内、外传递平衡。
7、保证脚手架体的整体性,不得与井架、升降机一并拉结,不得截断架体。
8、结构外脚手架每支搭一层,支搭完毕后,经项目部安全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任何班组长和个人,未经同意不得任意拆除脚手架部件。
9、严格控制施工荷载,脚手板不得集中堆料施荷,施工荷载不得大于3kN/m2,确保较大安全储备。
10、结构施工时不允许多层同时作业,装修施工时同时作业层数不超过两层,临时性用的悬挑架的同时作业层数不超过两层。
11、当作业层高出其下连墙件3.6m以上、且其上尚无连墙件时,应采取适当的临时撑拉措施。
12、各作业层之间设置可靠的防护栅栏,防止坠落物体伤人。
(二)、型钢悬挑卸料平台
1、搭设时用起重机械吊装到相应位置后,将平台与建筑物连接牢固不得滑动,将钢丝绳与平台连接平稳后方可撤出起重机械。
2、平台每天使用前必须对平台的钢丝绳,吊环辅设的脚手板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
3、平台上装料不得超过荷载并限载(限载值见计算书),不得超长超过平台50cm,超高堆放材料不得超过防护栏杆。
4、平台上的防护栏杆不得任意拆除。
5、起吊时必须设专人指挥,扶平稳不能碰撞平台,其他人员不得在平台上逗留。
6、放物料时必须按规格品种堆放整齐,长短分开,不得混吊,并且不得在平台上组装和清理模板。
7、不得从上一层向下一层平台上乱抛物料。
8、夜间施工平台上必须保持足够的照明。
(三)、脚手架拆除技术措施
1、拆架前,全面检查拟拆脚手架,根据检查结果,拟订出作业计划,报请批准,进行技术交底后才准工作。作业计划一般包括:拆架的步骤和方法、安全措施、材料堆放地点、劳动力组织安排等。
2、拆架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绳绑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应设专人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3、拆架的高处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扎裹腿、穿软底防滑鞋。
4、拆架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即先拆拉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而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原则依次进行。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架作业。
5、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件,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除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件。
6、连墙杆(拉结点)应随拆除进度逐层拆除,拆抛撑时,应用临时撑支住,然后才能拆除。
7、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8、拆架时严禁碰撞脚手架附近电源线,以防触电事故。
9、在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
10、拆下的材料要徐徐下运,严禁抛掷。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拆下的扣件和铁丝要集中回收处理。
11、高层建筑脚手架拆除,应配备良好的通讯装置。
12、输送至地面的杆件,应及时按类堆放,整理保养。
13、当天离岗时,应及时加固尚未拆除部分,防止存留隐患造成复岗后的人为事故。
14、如遇强风、大雨、雪等特殊气候,不应进行脚手架的拆除,严禁夜间拆除。
15、翻掀垫铺竹笆应注意站立位置,并应自外向里翻起竖立,防止外翻将竹笆内未清除的残留物从高处坠落伤人。
1 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 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2 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3 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应按本规范第8章的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4 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5 当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雨、雪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并应扫除积雪。
6 脚手架的安全检查与维护,应按本规范第8.2.2~8.2.5条的规定进行。安全网应按有关规定搭设或拆除。
7 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
(1) 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
8 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其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9 临街搭设脚手架时,外侧应有防止坠物伤人的防护措施。
10 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11 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的有关规定执行。
12 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搭设的钢脚手架在雷雨季节应设避雷装置,避雷装置包括接闪器、接地极、接地线。
1、脚手架顶部高于2m,每个阳角设置避雷针。
2、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采用三根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体作电气连接,垂直接地体应采用5×50角钢、Φ48钢管或Φ22圆钢,长度2.2m,不得采用螺纹钢,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即避雷针,可用直径25~32毫米、壁厚不小于3毫米的镀锌管或直径不小于12毫米的镀锌钢筋制作,设在房屋四角的脚手架立竿上,高度不小于1米,并应将最上层所有的横竿连通,形成避雷网络。在垂直运输架上安装避雷针时应将一侧的中间立竿接高出顶端不小于2米,在该立竿下端设置接地线,并将卷扬机外壳接地。
(三)、接地线应尽可能采用钢材
垂直接地极可用长1.5~2米,直径25~30毫米、壁厚不小于2.5毫米的钢管,直径不小于20毫米的圆钢或50*5角钢。水平接地极可选用长度不小于3米直径8~14毫米的圆钢或厚度不小于4毫米宽25~40毫米的扁钢。另外也可用埋设在地下的金属管道、金属桩、钻管、吸水进管以及与大地有可靠连接的金属结构作为接地极。接地极按脚手架上的连续长度在50米之内设置一个,并应满足离接地极最远点内脚手架上的过渡电阻不超过10欧姆的要求。接地电阻不得超过20欧姆。接地极埋入地下的最高点,并在地面下并不浅于50厘米,埋设时应将新填土夯实。蒸汽管道或烟囱风道附近经常受热的土层内,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砖石焦渣或砂子内,以及特别干燥的土层内不得埋设接地线。
(四)、接地线即引下线:
可采用截面不小于16平方毫米的铝导线或截面不小于12平方毫米的铜导线
为了节约有色金属可在连接可靠的前提下采用直径不小于8毫米的圆钢或厚度不小于4毫米的扁钢。接地线的连接要绝对接触可靠,连接时应将接触表面的油漆及氧化层清除,露出金属光泽,并涂中性凡士林。接地线与接地极的连接最好用焊接,焊接点的长度应为接地线直径的6倍以上或扁钢宽度的2倍以上。如用螺栓连接,接触面不得小于接地线截面积的4倍,拼接螺栓直径不小于9毫米。
(五)、设置避雷装置还要注意下列事项:
1、接地装置在设置前要根据接地电阻限值、土的湿度和导电特性等进行设计,对接地方式和位置选择,接地及和接地线的布置、材料选用、连接方式、制作和安装要求等作出具体规定。装设完成后要用电阻表测定是否符合要求。
2、接地线的位置应选择人们不易走到的地方,以避免和减少跨步电压的危害,防止接地线遭受机械损伤,接地极应和其他金属或电缆之间保持3米或以上的距离。
3、接地装置的使用期在6个月以上时,不宜在地下利用裸铝导线作为接地极或接地线。在有强腐蚀性土壤中,应使用镀锌或镀铜的接地极。
4、施工期间遇有雷击时,钢脚手架上的操作人员应立即撤离。
第六节、应急预案及监测方案
2、项目经理对应急救援全面负责。
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2、项目经理部各班组建立各班组应急救援小组,并抽调人员参加项目应急救援小组的应急救援演习。
三、应急救援组织架构图:
2、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抢救,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3、保护事故现场,如需要移动物体的应在现场作好记号;
1)、指挥组:组长、副组长负责组织指挥各方面力量处理重大事故,统一指挥对重大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控制事故蔓延和扩大;
2)、现场抢救组:组长、副组长、组员及各班组长负责对重大事故应急抢险T/CECS868-2021标准下载,抢救处理,协助地方有关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并会同公司总工一起提出事故技术措施并分析事故原因,保护好事故现场,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负责事故现场整改措施的落实,对抢险工作人员安排、救援指导或督察,必要时,应对现场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并可以依法对事故区域实行封闭;
3)、技术措施保障组:组长、副组长、组员在接受项目部抢救指令后,应及时提供抢险救援技术措施、方案,确保措施及时、合理、有效;
4)、物资供应保障组:组长、副组长、组员有权紧急调集人中、储备的物资、教统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全力配合救援小组的物资供应,做到信息准确,物资供应充足;
5)、资金保障组:组长、副组长为事故建立和准备应急救援专项资金,同时积极配合物资供应组的资金保障;
6)、信息组:组长、副组长、组员及班组建立重大事故信息上报、通告制度、保持本项目应急救援体系的有效性,积极响应外部机构的应急救援;
DBJ61∕T 170-2020 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 现浇混凝土内置保温复合墙系统技术规程本资料的Word版完整资料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