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商住楼工程转换层模板及砼专项施工方案简介:
商住楼工程中的转换层,通常指的是建筑物在结构转换层处,由于建筑功能或结构形式的改变,需要设置的特殊楼层。这部分施工方案主要是为了保证转换层在施工过程中,模板和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安全以及进度。
施工方案简介如下:
1. 模板设计:转换层模板设计需要考虑结构的特殊性,可能需要特殊的定制模板,以确保结构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通常会采用轻便、耐用的材料,如钢模板或者木胶合板,根据楼层形状和荷载进行合理布局。
2. 支撑系统:转换层由于层高变化大,支撑体系设计尤为重要。需要确保模板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因荷载过大或支撑不当导致的模板变形或安全事故。
3. 混凝土浇筑:针对转换层混凝土的浇筑,方案会详细规划浇筑路径、浇筑顺序、浇筑速度,以及对混凝土的养护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硬化速度。
4. 施工顺序:由于转换层涉及结构转换,施工顺序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先完成转换结构部分,然后再进行上部或下部结构的施工,以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
5. 安全措施:施工方案会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如设立警戒线,防止非施工人员进入,设置安全通道,以及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等。
6. 质量控制:会制定严格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确保模板的平整度、垂直度,以及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等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总的来说,商住楼工程转换层模板及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旨在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同时也要注重施工安全,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商住楼工程转换层模板及砼专项施工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支撑采用普通钢管满堂支撑架;梁底顺梁长度方向间距600mm,梁宽方向间距500mm,截面b×h≥0.3㎡的梁底居中增加一道φ48普通钢管支撑,间距600mm和满堂架连接。立杆下端垫木采用200mm×200mm×15厚或18厚胶合板,立杆上端采用采用U托进行高度调节。梁长度大于4000mm的梁按照规范要求2‰的起拱。具体如下图所示:
特殊梁指梁截面500×1200mm以上的梁。为及时拆除侧模,各部模板关系为:楼板模板压梁侧模;梁侧模夹梁底模。
此部分梁模板采用18厚胶合板,次龙骨采用50×100mm木枋间距≯250mm。梁底主龙骨采用100×100木枋间距600mm,梁侧主龙骨采用2φ48普通钢管间距800mm,且在梁中加φ14对拉螺杆(对拉螺杆处理同普通梁),由梁底至上间距400~600mm(详见下页表),与梁中螺杆对应梁底增设一道对拉螺杆,详细参见下图。
梁支模剖面
对拉螺杆布置详见下表:
支撑采用钢管满堂支撑架,梁底立杆顺梁长度方向间距≯600mm,梁宽方向间距≯600mm,横杆步距1200mm,扫地杆距底板面200mm,立杆下端垫木采用200mm×200mm×15厚或18厚胶合板,立杆上端采用U托进行高度调节,使得主龙骨所传递的承载力直接作用于立杆,U托顶口并排放置2φ48钢管或木坊卡住主龙骨,避免滑移。剪刀撑隔3跨双向布置,梁长度大于4000mm的梁按照规范要求2‰的起拱。梁侧中部增加U托支撑一道,与满堂架牢固连接。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6.2.4. 模板安装质量检查和验收
1、整个模板的验收过程:
施工班组自检 (合格后) 施工员和质检员检查 合格后) 报监管部检查
验收合格后填报资料,浇筑砼。
2、模板安装完成,在施工班组自检合格后,浇筑砼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模板工程施工验收。
3、验收合格后,向监管部发出报验申请单,并配合监管部人员全面检查验收,同时作好相关记录。
4、模板验收包括以下内容:
板安装必须符合该工程模板设计和技术措施的规定。
模板安装必须符合施工图所要求的断面尺寸、轴线标高、垫铁、垫块以及预留洞口的位置大小符合木模要求。同时模板的安装质量必须符合模板工程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模板支点及支撑系统必须牢靠,并具有足够稳定性和安全性。连接件中的紧固螺栓、支撑扣件紧固、对拉螺栓的紧固均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预留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稳固可靠。模板内清洁程度必须满足要求。
轴线、标高自检记录、钢筋隐蔽检查验收记录、预留、预埋件检查记录等相关资料必须齐备。
按《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逐项进行评定验收。
支架模板上施工荷载必须符合要求。
在模板上运输砼或操作用的走道板必须搭设好。
作业面孔洞及临边防护已经形成,垂直作业已设立隔离防护措施。
钢筋的加工、安装方案
钢筋加工计划编制流程图
1、由于本转换层大梁断面较大,大部分为框支梁,梁配筋较多,钢筋直径较大,梁内受力主筋普遍为32,且梁内底筋多达4~8层,梁内面筋多达3~4层。因此,在编制钢筋加工计划前,须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施工、质量等部门召开施工图会审,认真仔细地对施工图要求与现场实际施工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方案、统一认识,如需设计院解决和认可的问题应及时报设计院批准。
2、由于本工程平面形式复杂,轴网尺寸变化大,梁系布置异形较为普遍,这给钢筋计划的编制工作带来了困难。我们专门配备了专业的电脑软件系统和熟悉AutoCAD绘图软件的技术人员,进行钢筋计划的辅助编制。将结构施工图绘制于电脑内并存盘,根据计划需要,随时抽取任意一根梁,计算梁筋、箍筋的长度以及柱子异形箍筋长度等。极大地提高了钢筋计划的准确性,缩短了编制时间,将钢筋计划表输入计算机,便于计算钢筋工程量以及各部门随时查看了解钢筋的使用管理信息。
3、钢筋入场后,必须严格按照公司的程序文件中有关钢材入场管理制度要求按规格、检验状态进行分类堆放整齐。在每种钢材上都必须挂好标识牌,标识清楚该种钢材的规格、数量、生产地,是否通过抽样检测并合格。新近入场的钢筋在未检测合格以前不能与库存原有同种规格的钢筋堆放在一起,应另处堆放。新钢筋入场以后,立即向监管部申请进行原材料抽测报验。待在监管部人员鉴证下,取样送检后合格,才能与原有同种规格的钢筋合并堆放。也只有抽检合格的钢筋才能用于钢筋半成品加工生产,未检合格的钢材严禁投入使用。
4、为了确保钢筋加工计划的准确性,计划员编制完成钢筋加工计划表后,立即交由项目技术部门进行审核,同时报送计划表给钢筋加工房的专职工长再次核对施工图,进行查漏补缺,并将信息反馈给项目技术负责人。钢筋加工计划表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定批准后,将计划表分发给相关部门人员手中,立即组织实施钢筋加工生产,在钢筋加工生产过程中钢筋工长应随时检查钢筋半成品的制作质量,严格按照钢筋加工计划表组织生产,在断料、配筋过程中,要合理利用余料、废料,变废为宝,降低损耗减少返工损失,提高经济效益。钢筋工长必须负责钢筋加工半成品的堆放、标识以及发货的管理工作,做到堆放整齐有序、标识清楚明晰、发货准确及时。由于部分钢筋需接长焊接(气压焊)因此,钢筋工长还必须负责钢筋气压焊焊接质量检查,以目测为主,并按规范要求在监理见证下进行抽样送检工作,做好相关记录。同时负责钢筋房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5、因设计要求本转换层梁接头采用机械连接方式,这就给钢筋加工计划编制的准确度要求非常高,特别是梁的上部钢筋在端支座均要向下弯锚入柱内(梁高H+Lae),且梁上部筋多达3~4层,在锚入柱内时,应充分考虑各梁钢梁相互间隙付合规范要求,所以在编制加工计划时,必须逐一绘制每根梁在柱内的节点大样图,技术部门认真分析节点大样图的施工可行性,配合计划员编制出钢筋计划表。并将编制好的计划交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核。钢筋加工计划表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定批准后,将计划表分发给相关部门。
7、在钢筋进行加工制作前,须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召集钢筋工,负责钢筋加工制作的专职工长和现场负责钢筋绑扎的工长进行全面的钢筋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向其说明转换层梁钢筋的特殊和复杂性,如果钢筋制作质量达不到要求,将严重影响整个转换层的施工质量,要求各工长应在施工生产中加强管理,确保质量。同时要求,在钢筋开始加工前,必须要由工长组织班组全体人员进行一次技术和质量的交底。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钢筋计划表进行加工。施工班组必须设立质量员对每一根梁钢筋,梁箍筋等,进行仔细的检查,重点解决好在钢筋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加工误差的环节,提高手工或机械操作的准确性。
工长应随时抽查钢筋加工好的成品的加工质量,严格控制加工误差在10mm以内,弯折角误差在1。以内,对于超出质量要求的必须要求返工。应严格控制钢筋加工过程的质量,严把质量关。
钢筋加工半成品应严格进行挂牌,并按每一根梁作为一个堆放单元,分类堆放,挂上标志牌,钢筋房工长还应抓好钢筋房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4、由于柱子钢筋在转换层内进行弯锚(按顶层构造要求),而不再向上部延伸,因此,在编制柱钢筋加工计划时,应严格按03G101图集中顶层柱筋构造的要求,同时,计划员深入现场,用水平仪操测出每根柱内的每根柱筋的预留高度,再计算出钢筋的准确的下料长度。根据穿过柱子的梁的上部钢筋的层数,确定柱筋顶端的水平弯折点,弯折点宜低于梁顶面200~250mm,以避开柱内的纵横梁的上部筋。顶层中柱、角柱梁柱节点钢筋构造详附图(九)
由于柱筋在转换层内弯锚,且水平弯锚段的朝向要求非常严格,所以柱筋接头只能采用“正反丝扣型”,避免水平弯锚段的侧向移位。
10、转换层梁钢筋接头
1、转换层梁钢筋接头采用镦粗直纹连接方式北京市:关于完善简易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的意见(京规自发[2019]439号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等11局委2019年12月),为了配合转换层大梁的施工,决定将钢筋墩粗直螺纹加工进行现场加工。转换层钢筋镦粗直螺纹接头的加工及连接。
2、为了确保钢筋螺纹丝头加工质量,应严格按DZJ钢筋墩粗直螺纹连接生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并采用《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进行检查和验收。
3、钢筋螺纹丝头制作工艺:
钢筋下料时,切口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翘曲,端部不直时应调直后再下料。
钢筋套丝前应把钢筋端头先行墩粗,在每批钢筋进场加工前,均应做墩粗试验,并以墩粗量合格来确定最佳的墩粗压力及缩短量的最终值。墩粗头不合格时,应切掉重墩,严禁二次墩粗。墩粗后,允许墩粗段有纵向裂纹,但绝对禁止带有横向裂纹的墩粗头投入使用。
钢筋丝头的螺纹应与连接套筒的螺纹相匹配,公差应符合GB/T197的要求。钢筋丝头加工时,前5个丝头应逐个检验,稳定后按10%自检,并做好检验记录。合格的丝头,立即将其一端戴上塑料保护帽,另一端拧紧连接套筒存放待用。不合格丝头,应立即作出标记,并切除后重做。钢筋丝头加工质量的控制是钢筋墩粗直螺纹现场质量控制的核心。因此加工丝头的检验至关重要,丝头检验有三个要素:一是,螺纹中径尺寸;二是,螺纹加工长度;三是,螺纹身型。
a、由于转换层平面为异形,梁端支座较多,且部分梁在柱内斜交,使梁筋在该处无法贯通,从而使梁钢筋在该柱内按梁端支座形式锚固。考虑到转换层梁为框支梁和深梁,端支座弯锚时弯折段部分较长, 这将对梁钢筋的直螺纹连接增加了难度。
b、梁钢筋直螺纹连接中,中间跨钢筋连接和边跨钢筋连接不同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铁建设[2007]163号,即中间跨钢筋连接时,采用“标准型”接头,边跨钢筋连接时,由于端支座上部钢筋弯锚内柱内较长,在钢筋连接时,端支座钢筋即不能在柱内旋转,几乎也不能沿梁轴线方向移动,因此必须采用“加锁母型”接头才能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