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后浇带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25.95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08034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后浇带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简介:

后浇带模板工程,是指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为了处理因结构变形、温度变化等原因产生的应力,预留的一种临时结构缝,待主体结构完成后,再进行填充和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其模板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施工准备:首先,需要对后浇带的位置、尺寸、形状进行精确测量和计算,确定模板的尺寸和形状。同时,需要准备好模板、支撑系统、固定件、混凝土输送设备等施工工具。

2. 模板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将模板固定在后浇带处。模板应平整、准确,接缝处应严密,以防混凝土渗漏。支撑系统应稳固,确保模板在浇筑过程中不变形。

3. 钢筋绑扎:在模板内预埋钢筋,形成后浇带的结构,钢筋的布置和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4. 混凝土浇筑:待主体结构完成后,拆除周围结构,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浇筑时要保证其密实,防止出现空洞。

5. 模板拆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模板,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6. 后期处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表面平整、修补,确保后浇带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平顺,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施工规范和安全规定,确保施工质量。

后浇带模板工程施工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组装前要设计要求先弹好线,确定正确位置,确定架体标高。根据模板的支承需要搭设支撑架。

3、安装时横竖方木背楞间隔尺寸要均匀,选用40×80方木背楞,排木间距控制在200mm内。施工时严格按照尺寸间距进行施工,方木背楞安装要横平竖直,并且搭接要错开,不准都集中在同一个截面上搭接,模板在安装过程中要及时检查垂直度和模板的平整度,以便及时调整,保证模内截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在现场锯裁料时,必须在模壳外面操作,避免锯末掉落在模壳内污染现场,影响施工质量。

4、框架梁、现浇平板支模

DB37/T 4219-2020标准下载1)、在梁底部、现浇平板搭设钢管支撑重架。搭设承重架应注意以下几点:

2)、钢管立杆下必须加木垫板,并支撑于坚实的基础上,木垫板尺寸150×150×50mm;

3)、梁下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米,水平横杆第一根离地0.2米,中间不得大于1.8米/道,梁板底至最上层水平管间距不得大于0.3米。板下立杆间距不大于1.2m;调节螺栓外露长度不得大于0.2米

4)、先搭设梁部立杆,后搭平板立杆,再搭设纵横水平拉杆,;

5)、支架下部必须设扫地杆和剪刀撑,剪刀撑45o~60o角设置,沿纵深方向每跨长>4m必须设一道,沿横跨向每跨中间设一道剪刀撑,此体系必须保证在后浇带周边拆模时不受扰动;

6)、每紧固点紧固件均需备齐,所有紧固件必须扣紧,不得有松动,梁承重架横杆下须设双扣件。

7)、整个承重架完成后,经复核轴线标高无误,再铺设龙骨排木,按制作好的分块在现场按序组装,先安装梁底模,再安装梁侧模,然后安装楼板模。

8)、框架梁上口固定要牢固,梁底及上口要拉通线。

9)、所有梁、平板模板在支模前必须及时进行清理,刷脱模剂。拼装时,接缝处缝隙用玻璃油灰填实及胶带纸粘合,避免漏浆。

11)、施工缝:后浇带施工缝应尽量使用垂直条形模板支设,便利于拆除清理,同时拼缝必须严密,在钢筋部位应用手工锯正确拉出贯穿口,以便钢筋正确安装。

1.拆模前,作业班组必须申请拆模令;经技术科批准后方可拆除。

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度条件,通过制作同条件试块来确定、容许拆模值见下表:

(1)、侧模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不因拆除模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2)、底模拆除,必须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3)、拆模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和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

(4)、模板工程作业组织,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统一由一个作业班组操作的原则,这样做有利于保障支拆模的安全,方便。谁支谁拆,操作人员熟知安装程序,从何处开拆、从易到繁均一目了然,对于拆模速度,安全、及成品保护都有利。

(1)、填写拆模申请单→拆除辅助加固部分→拆除拉杆、支撑部分→拆除梁板连接件、扣件及侧模板→分段拆除楼板模板、木楞及支柱→拆除梁底模板及支撑系统。

拆除模板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以便作业,然后拆梁与楼板的连接角模及梁侧模板,以断开相连支撑相互依赖,以防引起不必要的连片倒塌。下调支柱顶托螺杆,用钢钎轻锹模板,或木锤轻击,拆下第一块,然后逐块逐段拆除。每块板拆下时,用人力托住传于地面,然后搬运出现场。

梁、板模板应严格控制轴线、平面位置、标高、断面尺、垂直度和平整度,模板接缝宽度,模板高度,脱模剂涂刷等的准确性,严格控制预拼模板精度。模板拼装精度要求如下:

第三章 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1.所有梁、板均翻样给出模板排列图和排架支撑图,经项目工程师审核后交班组施工,特殊部位应整加细部构造大样图。

2.模板施工时必须严格按施工工艺流程操作。

3.当梁宽度≥4米时,梁底模起拱跨度1~3‰。

5.所使用的钢管为Ф48×3.0,对锈蚀、 腐蚀、压扁、裂缝等材料杜绝进场。

6.严格落实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查及项目部质检“四检制度”,确保模板安置质量。

8.模板的脱模剂使用水性脱模剂时,应防备污染钢筋。刷脱模剂应模板安置前预刷,待干后才能安装。

9.模板安装前必须检查所有预埋件的位置是否准确,预留孔洞是否准确,水、电暖等各工种需要安装的部件是否到位。并必须经过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方可封模。

10.楼面模板安装后必须与钢筋工密切配合,保证钢筋操作人员能正常操作。

11.严格按照技术科要求的技术交底进行操作,杜绝违章操作。

12.模板安装完毕后必须先自检后互检并经质量员验收和得到业主的认可确认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13.在每次拆模之后,要清理模板,及时将模板上黏附的混凝土用铲刀铲除干净,严禁用锤、榔头敲打,以免损坏模板。

14.拆模后经清理过的模板,应按规格整齐堆放。重叠堆放时要在层间加放垫木条,模板与垫木要齐平。最底层模板离地高度应保证在100mm以上,防潮放污染。

(1)、模板配置完后,必须按规定要求放置,要有防雨,防晒措施。

(2)、工作面已安装完毕的柱模板,不准在施工和吊运其他材料时碰撞。以防止模板产生变形和结构偏差。

(3)、拆除模板时,拆模工具应避免与新砼面产生破坏性的磨檫与撞击。

第四章 安全注意事项

1.进入现场的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办理上岗安全资格证,方可以参加施工操作。

2.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参加施工现场周一安全活动和施工现场统一政治的安全教育活动。

3.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遵守劳动保护规定,正确佩带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4. 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和班前讲话要求。

5.交叉作业时,要有可靠的防护措施,不得伤害他人,也避免被他人伤害。

6、任何作业人员不得擅自拆动施工现场的脚手架、防护设施、安全标志和警告牌,如必须拆动时须经施工负责人允许后方可。

7、拆除楼板顶时应一边支撑一边拆模板,禁止一次性拆完支撑。

8、登时作业时,各种配件应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中,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各种工具应系在操作人员身上或放在工具袋中,不得掉落。

9、装拆模板时,上下要有人接应,随拆随运转,并应把活动的部件固定牢靠,严禁堆放在脚手板上和抛掷。

10、装拆施工时,除操作人员外,下面不得站人。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要带安全带。

11、圆盘锯必须有护罩,分料尺柄有靠山,操作前应检查锯片是否上紧,锯盘有无裂口。

12、操作者应站在锯片一侧,手背不得跨越锯片。

13、木料应出锯片15CM以上,才能用手接,接时不得用手硬拉。

14、小于20CM的短料不得徒手上锯,应使用推棍。

15、超过锯片半径的木料,禁止上锯,截料应设截具。

16、手持电动锯时应按料厚度调整锯切深度,禁止架在腿上锯切。

17、按锯片数划分锯切与截料的功能,不得混用。

18、锯片护罩必须完好,一批锯片连续断三个以上的其余不得使用。

19、平刨必须设置刨口保护装置或采用机械自动送料。

20、多用木要机械使用时只准使用其中一种功能,并将其他功能的传动皮带拆除。

1、建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体系,责任区划分明确,现任落实到人,管理必须到位。

2、对施工现场区域按包干现任区的划分严格履行职责,定期进行检查。

3、现场所有材料、机具设施必须按平面图进行码放和设置。

4、各类材料、机具必须分码放整齐,并符合安全技术规范。

5、保持施工现场的道路畅通,排水设施良好,保护设施无冒、滴、漏现象。

7、工地的所有人员都须佩戴标明其姓名、职务(工种)的胸卡。

8、保护成品及设施DB11/T 1634-2019标准下载,不得乱涂乱画,严禁随地大小便,做到文明施工。

10、现场门前设专人三包,控制作息时间,减少扰民事情发生。

12、防止施工噪音污染:

(1)、严格按照夜间、白天施工噪音控制标准控制作业。

(2)、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

(3)、严格控制强噪声作业,对电锯等强噪声设备,以隔音棚封闭、遮挡,实现降噪。

(4)、作业人员除必须执行作业时间限制以外,在作业过程中应自觉减少和消除噪音。

(5)、作业人员要文明施工DB11T 1896-2021标准下载,个人行为要适应企业形象管理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