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北京某高层住宅基础开挖及坡支护(土钉墙 悬臂钢筋混凝土灌注护坡桩)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北京某高层住宅基础开挖及坡支护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涉及到地下基础的挖掘工作以及地表稳定性保障措施。具体步骤和组织设计简介如下:
1. 项目背景与目标:首先,明确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建设地点、建设规模、设计要求等。目标是保证高层住宅的基础稳定,防止因开挖导致的地面沉降和滑坡风险。
2. 前期准备: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了解地下土质情况,确定开挖深度和坡度,规划土钉墙和悬臂钢筋混凝土灌注护坡桩的位置和数量。
3. 基础开挖: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如挖掘机、铲车等)进行开挖,按照设计坡度和开挖顺序逐步进行,同时做好边坡监控,确保开挖过程中土体的稳定性。
4. 土钉墙施工:在开挖的边坡上安装土钉,通过注浆加固土体,提高边坡的抗滑和抗压性能。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土钉的间距、深度和角度,确保工程质量。
5. 悬臂钢筋混凝土灌注护坡桩:在开挖区域的坡脚处,设置悬臂钢筋混凝土护坡桩,增加边坡的刚度,防止因降雨或地下水渗流引起的边坡滑动。施工时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浇筑的连续性。
6. 监测与调整:施工过程中实施连续的监测,包括地面沉降、周边建筑物变形、地表裂缝等,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安全。
7. 施工计划与进度控制: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的完成时间和责任人,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8. 环保与安全: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环保规定,减少噪声和尘土污染,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设置安全围栏、配备安全设备等,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以上就是北京某高层住宅基础开挖及坡支护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具体的实施细节还需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相关规范进行调整。
北京某高层住宅基础开挖及坡支护(土钉墙 悬臂钢筋混凝土灌注护坡桩)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3)桩顶连(冠)梁施工
⑴桩顶钢筋混凝土连梁外侧用钢模,里侧用砖模,梁底用土模,浇灌前将桩顶浮浆剔除并应仔细检查梁的主筋直径、数量、位置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核实后方可浇注。浇注时险直接倒入模内,然后用振捣器振实抹平。
⑵桩身砼达到50%强度后《建筑工程施工文件管理规范》DB42@T503-2008.pdf,人工清理桩头,进行连(冠)梁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挖槽→支模→绑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
①桩头要清理干净,凿除浮浆。
②连梁混凝土强度标号C25。
③浇筑砼后用振捣棒振捣密实,保证连梁表面的平整光滑与顺直。
⑴从上至下清除桩间土至1/3~1/2桩径,清理面为弧形,弧线突起朝向基坑外侧。
⑵清土完后立即铺挂22#钢板网并用长60cmT字锚筋固定。沿桩高度方向间距1.2m加一根Φ14横向固定钢筋, 沿桩用电锤打孔,钢筋两端伸入两侧桩体5cm,中间单面焊。
⑶钢筋网与护壁间的间隙3cm;喷射厚度5cm砼,采用喷射机分层喷射C20碎石混凝土,喷射拌合料应拌合均匀,随拌随用,应在桩间壁面上每隔2m埋设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
4.2.1、土方施工流程
设备进场→场地平整→施工放线→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及各种管线挪移→开挖护坡施工工作面→支护施工后下步土方及大面积开挖土方→开挖至槽底→清槽收土→验槽及地基处理→后续施工。
4.2.2、土方施工的工序要求
现场地面下可能存在未暴露出来或未知的地下建(构)筑物,一般位于杂填土或人工填土层。因而对于此类地下障碍物的清理主要在前几步土方开挖时进行。首先将障碍物开挖暴露出来,判别是否有用途或需改造处理。对于无用和改造完毕的障碍物集中进行处理:一般砖混结构的障碍物在挖土时由挖土机直接强行破碎挖除;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障碍物由液压锤完全破碎后由挖土机装车运走。
场地下面可能存在一些未暴露出来的地下管线,其中有些部分在平面图中可能未显示出来或者图示中给出的位置与实际有出入,部分可能仍在使用。因此在人工填土层开挖施工时应注意情况,尤其开挖上部5~6m土层时应小心,设专人指挥,仔细观察,开挖暴露后及时处理。如遇未知管线则待其位置暴露后通知业主及有关部门进行妥善处理后再进行开挖。施工中严禁下列行为:
①人工堆填层开挖时未有指挥人员或对基坑清况不进行了解即擅自开挖。
②土方开挖应有序进行,现场不得乱挖,以免掩盖可能存在的管线。
③遇到未知地下管线不上报即自行开挖。
④管线未处理完毕或未经许可即野蛮开挖。
3 )开挖时遇到古文物的处理
由于北京很早以前就是人类活动中心之一,有记录的历史可上溯到两千多年前。文物古迹遍布北京各处地上地下。根据以往的市内施工记录,不排除有地下古墓、古迹或远古人类活动遗迹、遗址的可能。因此开挖遇到文物古迹时应及时上报,不得破坏、哄抢、私分隐藏文物,应保护好现场,通知业主及有关文物部门进行收集、保护、鉴定。严防违法现象发生。经通知许可后再恢复开挖。需要时可以停工并配合文物保护、考古部门的开挖、清理工作。
4.2.3、主要挖土方法
土方量:约9.4 万立方米
4.2.3.1、基槽放坡
4.2.3.2.土方开挖控制
1)、边坡控制:土钉墙第一步和坑底加深坑开挖要撒上下口白灰线机械按线开挖,土钉墙以后的下步土方根据坡率开挖。机械开挖边坡坡度附合设计要求不得出现反坡,边坡预留100mm由人工清坡。
在基槽底钎探合格后,槽底保护层土由人工用平底锹清理,清除的土用铁锹推铲或用手推车运至坡道口附近,由挖土机将其挖走。
采用反铲挖土机,配备自卸汽车,分地块、分栋号、分区、分步(层)挖运施工。
基坑周边8米范围内为土钉墙施工区,中间为大面积挖土区:这样,机械挖土与土钉墙施工区平行流水作业,保持不间断施工。此种开挖方法也称“中心岛式开挖法”。
土钉墙施工区根据土钉位置分五步开挖:每步挖土深度1.50m~最多不得超过2.0m。(土钉下0.50m)。
大面积挖土分二步开挖;第一步由自然地面挖至地面3.50m;第二步挖至坑底标高并一并开挖柱基、集水坑等但坑底要予留余土层20cm,由人工清理。
开挖顺序为先土钉墙施工区,再大面积挖土区,分别由里向外,再由坡道收拢。
开挖到距槽底50cm以内后,测量人员抄出距槽底50cm的水平标志线,然后在槽帮上或基坑底部钉上小木橛,清理底部土层时用它们来控制标高。根据轴线及基础轮廓检验基槽尺寸,修整边坡和基底。
土方开挖顺序:XXX地块 先从北侧开挖依次向南进行。
XXX地块 先从东南角开挖,依次向西南进行。(具体开挖顺序见附图)
5)塔吊布置:本工程共布置5台塔吊 , XXX地块布置5台塔吊有1台布置在结构内,4台布置在基槽边(其中1#楼布置2台塔吊, 因此土方开挖要充分考虑塔台安装穿插安装(塔吊具体布置见附图)
5、施工进度及机械人员配备
5.1.1、土钉墙施工每组15人(成孔、编网、注浆、喷砼),每个地块配备两组(如工期要求快可多配),每组每天可完成100平方米;但考虑到养护和强度问题,每排土钉最少需3天: 5排土钉需工期15天。不过由于基坑开挖范围大,可在工作面之间流水作业,可保证总工期。
5.1.2、一套钻机每天成桩10根,配备2套钻机成桩20根,包括加工钢筋笼7天完。
5.1.3、机械挖土配备2台反铲挖土机,25~30辆汽车,每天可完成土方3000立方米,约9.4万立方米32天左右完成。
5.1.4、本工程采用边坡支护、机械挖土在地块、栋号、工作面间平行流水作业,工期控制在35天。
基坑开挖及边坡支工程主要施工机械及人员配备表
主要检测和测量装置见下表。
5.3.1、组织管理保证
5.3.2、科学合理安排工期
科学合理安排工期,项目部对工期及各项资源投入实行动态管理,按投标工期编制总进度计划并定出过程中的控制节点,加强监控。总进度计划要充分结合施工技术方案,各专业的进度要求,充分利用计划中的自由时差,抓住关键线路和重点工作,确保施工的最佳均衡和连续作业。加强和强化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制订合理详细的月、周施工进度计划,并根据施工实际进度随时调整计划。
5.3.3、合理安排分项工程
根据本工程特点划分施工区段,每一区段安排足够的劳动力,运用均衡流水施工工艺合理地安排工序,对工地现场的平面区域同步施工的同时,按照施工工艺程序的要求合理利用空间进行立体交叉作业,充分利用空间争取时间和充分利用时间争取空间来科学地组织施工,确保施工的均衡性,使各道工序搭接紧凑,避免窝工现象出现,保证工程总进度。采取切实可行的冬雨期施工措施,连续施工,确保进度和质量。
5.3.4 、外部条件保证
施工场地、道路、水电、通讯等准备工作是施工单位进场施工的基本条件,施工图纸是否及时到达也是直接影响工程进度的重要因素。所以首先需要业主的密切配合,消除前期工作对延误工期的影响,为工程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项目部设专人负责处理好本工程与周边单位、居民的关系,在确保通行安全、不扰民的前提下,为工程施工创造良好的环境,保证工程施工不受影响。
5.3.5、加强监控及时调整
在施工中不断与进度计划图比较,发现问题,研究措施,补救工期,强化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动态管理和控制,保证计划目标的如期实现。
5.3.6、 技术保证
充分发挥整体综合优势,积极依靠先进的管理水平、丰富的施工经验和施工技术水平,科学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图纸,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保证各项工序在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的前提下进行,避免返工返修现象给工程带来不良影响。
6、工程监测和紧急预案
6.1、工程监测目的项目
在基础施工及维护阶段,由于工程的基础深,开挖面积大,需要在开挖前根据支护形式准确放线定位、在开挖过程中不断监测防止超挖欠挖,同时施工中可能会出现基坑变形和相应引起的周边建筑的变形,为确保边坡的安全稳定和工程顺利进行,及时掌握基坑边坡变形动态,便于采取各种保护措施,我们在基础施工过程中需对边坡及周边建筑进行水平位移和变形监测。
基坑边坡水平位移、裂缝及周边建筑物沉降变形。
6.1.3、边坡变形监测方法
沿基坑边坡布点,每个地块每边布置观测点,布点间距:护坡桩20.0m,土钉墙槽深7. 50m部分40.0m,槽深4.50m部分50.0m。尽量布置在阳角处。
⑴对于坡顶上的观测点:利用经纬仪定位,将水泥钉直接钉在坡面散水上,涂彩色油漆编号。
⑵对于冠梁上的观测点:利用经纬仪定位,将刻度尺固定在冠梁上,涂彩色油漆编号。
⑶观测点的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观测点的保护,不得随意破坏。
采用经纬仪来进行观测。在槽边设视准线,假定视准线静止不动,用带有刻度的标尺放在观测点上,读取数值。一般用经纬仪正倒镜4次读数取中数,作为一次观测。初始值亦要测2次,以保证无误。
在开挖过程中,每天观测一次;基坑挖至槽底7天后每周观测一次;土建结构施工阶段每二周观测一次、遇大雨及基坑周边有重载或变形过大时要随时观测察。
T/CEC 189-2018标准下载6.1.4、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法
采用DS1型水准仪来进行沉降观测,按国家三级水准测量要求施测。组成闭合水准线路,每测站高差中误差±1.00mm。高差系统采用施工高程系统。
2)基准点及观测点的设置
本工程对基坑周边建筑物及周边马路进行观测,在基坑周边的马路路边(马路牙子处)设置沉降观测点,位移观测点平均间距约40.0m。
观测阶段分别为土方开挖前、土方开挖、土方回填阶段。首次观测时,对各观测点连续观测2次,2次高差之差不宜大于±0.1mm,取中数作为初始值,以后每次观测值均应与初始值进行比较,以求得垂直位移量。
6.1.5、变形监测报警值
1)如发现坡顶位移与当时的基坑开挖深度之比超过下列预警数值时,应及时汇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形速率:连续3dDB45/T 2316.5-2021 建筑物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规范 第5部分:地下空间建筑.pdf,大于2mm/d。
本工程报警值:护坡桩为15mm。土钉墙为2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