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教学楼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87.07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00983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教学楼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教学楼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一个详细的规划和管理工具,用于指导教学楼改建项目的实施过程。这个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1. 项目概述:这部分会介绍项目的背景、目标、规模、地理位置、施工时间表等基本信息。

2. 设计依据:列出项目的设计图纸、相关法规、标准和合同等重要依据。

3. 组织机构:明确项目管理团队的构成,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队伍等,并分配各自职责。

4. 施工方案:详细描述教学楼的改建工程,包括结构改造、设施更新、装饰装修等内容,可能还会包含施工方法、材料选用、质量标准等。

5. 进度计划:制定出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各个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日期,以及关键节点的控制。

6. 资源配置:列出所需的机械设备、人力资源、物资材料等资源,并确保其合理配置和供应。

7. 安全管理:包括施工安全措施、应急预案、安全培训等内容,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8. 环保与文明施工:提出环境保护和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措施,以减少对周边环境和教学楼使用的影响。

9. 质量控制:制定质量管理体系和控制措施,以保证施工质量。

10. 风险管理:分析可能遇到的风险,如施工难度、天气变化、资金问题等,制定应对策略。

教学楼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一个全面的指导性文件,对于工程的顺利进行和项目管理至关重要。

教学楼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① 导线的品种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并经工程师的认可。

② 根据设计图纸核对导线的敷设场所,管径截面积和导线的型号规格,管内导线的总截面积不应超过该管截面积的40%,穿管接地线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 兆欧,管内穿线应在建筑物的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

③ 管子穿线前应进行箱盒的清理,排除杂物工作YDB 193-2017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以太网交换机.pdf,并穿入引线,管子内应放入滑石粉以便使电线顺利通过,管子的两头都应戴上护口。

④ 放线时,送入导线的一端和出导线的一端用力要协调,导线出盒预留长度应满足接线的需要,导线相色一定要正确,即A 相(黄色)B 相(绿色)C 相(红色)N 为(蓝色)PE 线(黄绿双色)。

⑤ 管内穿线时,不得污染建筑物,应保持周转环境清洁,应注意所使用的高凳和其它工具不得碰坏设备和门窗,墙面,地面等,做好成品保护。

⑥ 管内及线槽内导线不得有接头,同一回路的导线必须穿入同一管内,不同电压,

不同回路的导线 不得穿入同一管内。

电缆检查、测试→电缆上架,解开→桥架管路清理→电缆敷设→绑扎固定→挂标志牌→成品保护→防火分隔措施→自检及分部验收→电缆头制作及设备接线。

① 电缆进场必须检查产品,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经业主认可。电缆敷设前应进行绝缘摇测或耐压试验,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 兆欧(1KV 以下)。

② 电缆在前端尾端中间箱处应设立编号,型号起始点等标记。电缆在桥架中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中规定数值。

③ 电缆敷设完后进行全面检查,复查走向,摇测绝缘,检查固定方式及保护措施。自检合格后报请甲方监理进行验收。

① 入柜盘的电线应排列整齐,按设计要求编好回路编号。

A、施工流程配合土建定位留洞→箱体安装→管箱连接→跨接地线→防腐处理→安装盘→内部检查

① 根据设计图纸检查箱内元器件及其性能、质量。

② 箱体安装高度应于图纸相符,进入箱内线管排列应整齐,箱体严禁开长孔和用气焊开孔。

③ 接线前复查配管是否正确和有遗漏,接线时导线应绑扎排列整齐,按图纸要求,导线压入指定位置,贴上色标,注明回路编号,并可靠连接。

④ 内部接线检查完毕,及时清理箱内被污染部分和杂物自检合格后报有关单位验收,做好记录,进入下道工序。

5) 插座及接线盒面板安装

清理线盒→检线→面板安装→清理及保护C、施工方法及工艺

① 安装前应清理盒内杂物,铁盒返锈应先补漆,个别预埋过深的盒应加装套盒并焊好接地线,焊接处进行防腐处理。此道工序在穿线之前完成以免损坏线。

② 安在面板按线端子的需要剥线,不得损坏线芯。将导线插入端子内卡紧或用螺丝拧紧,线芯露出端子应不大于2mm。将面板用螺丝与接线盒固定,面板应紧贴墙面并在螺坑内按装饰帽。

③ 由于面板安装时,土建装饰基本完成,所以安装时,不得污染墙面安装完毕要随时擦拭面板并做好工序交接验收工作。

清理线盒→定位下固定件,安装附件组装灯具→安装灯具→自检调试

B、主要施工方法和措施

① 安装灯具前,检查各种规格的灯具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的规定,配备好灯具的配件。

② 灯具安装前应根据灯具的具体形式决定使用什么固定件,成排灯具安装前要拉线定位。

③ 灯具接线时,导线在灯头盒内应留有余量 7) 避雷及接地安装 A、施工流程 接地体→接地干线→支架→引下线→避雷网 B、主要技术方法及措施 ① 屋顶避雷带的安装:镀锌圆钢搭接长度不得小于圆钢直径的6 倍,焊缝饱满,焊接时无咬口现象,焊接部位药渣应及时清理,并刷两度防锈漆,支撑件距离均设置(1M±20mm), 直角及转角处应对称,为0.5m, 避雷高度为100mm, 屋面高于避雷带的所有金属物体必须与避雷带作可靠连接,避雷带与屋面部位应有明显可靠连接点,以保证良好的通路。

② 接地电阻应小于设计值。 8) 送电调试 ① 照明系统调试

a、照明系统安装完应通电对照明器具逐个进行动态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做成表格。

b、照明系统通电检查完后应进行通电试运行,运行时以电源进户为系统,系统内全部照明灯具应同时开启,进行时间为24 小时,运行时要及时测量系统的电源电压,负荷电流每八小时记录一次,直到24 小时运行完为止,并将记录数值漆入试运行记录表中。

② 电动机试运行b、低压电动机空载启动前,应进行绝缘电阻测量,用500 伏欧表测表其绝缘电阻,电阻值应大于0.5m。

c、凡电动机与主机采用连轴器或带等方式连接时,应在空载情况下作一次启动,空载运行时间为2 小时,开始运行及每隔1 小时要记录其电源电压和空电流,其结果填入表格,与主机以其它形式连接的电动机应在准备试运行时做好运行记录。

1、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1) 电源检测:合上监控台上的电源总开关检测交流电源电压,检查稳压电源装置的电压表读数、线路排列等。合上各电源分路开关,测量各输出端电压、直流输出端的极性,确认无误后,给每一回路送电,检查电源指示灯等;检查各设备的端电压。

(2)线路检查:对控制电缆进行校线,检查接线是否正确。采用250V 兆欧表对控制电缆绝缘进行测量,其线芯与线芯、线芯与地线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Ω; 用500V 兆欧表对电源电缆进行测量,其线芯间、线芯与地线间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Ω。

(3) 接地电阻测量:线路中的金属保护管、电缆桥架、金属线槽、配线钢管和各种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与地线连接,保证可靠的电气通路;系统接地电阻值通常应小于1Ω。

2、测试方法及测试仪表 在所有的线路端接完之后,进行系统调试之前,需要进行线路测试,在调试过

程中要进行功能测试。

其测试方法及流程如下:

●接地电阻测量仪:CA6413,用于土壤电阻率、接地电阻的测量。

●万用表:有数字式、指针式多种型号可测电阻、电压、电流,灵敏度高,频率范围广,用于线路测量、系统调试。

●摇表:额定电压500V,用于测量和检查线路设备或线路的绝缘电阻。

●直流电桥:用来测量精密直流电阻值。

●数字毫伏表:用于测量从低频、高频小电压。

●示波器:用于系统调试中测量信号快速变化的波形。

●逻辑笔:用于系统调试中测量数字电路或系统中某点的逻辑状态。

●数字绝缘电阻测试仪:TES1602。

●逻辑分析仪:LA4000。

●电缆损耗测试仪:FLTC,可以测量通过整个光缆的光信号的损失。

● 网络电缆测试仪:DSP4000, 用于安装的局域网的电缆进行测试以及故障诊断, 自动与标准进行比较, 并且显示通过(Pass)或错误(Fail)信息,信息可用报印机打印出。

3、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

铜缆:应按主干及水平子系统分别进行测试,进行水平子系统的测试时,既要测基本链路的指标,也要测其信道指标。

铜缆的测试项目如下:

▲衰减串扰比(ACR)测试 必须对信息点进行100%的测试,测试指标要求如下: 连线图测试结果无反接、绕接、线对分离及其它接线错误;长度测试结果基本链路长度小于94 米,信道长度小于100 米。

基本链路衰减指标要求如下表:

本链路的近端串扰指标要求如下表(最近线对之间):

最小ACR 限值表:

光缆: 光缆需测试长度、衰减及极性。测试指标要求如下: 对于水平子系统其信道长度小于100 米,对于主干子系统其长度小于500 米。 光缆的衰减指标要求如下表:

所用测试仪器的指标要达到TSB67 中规定的二级精度,这里选用DSP4000, 该仪器为朗讯公司认可的现场测试器,同时它的精度指标也超过TSB67 的二级精度。

1、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空调系统调试以前,首先应熟悉空调系统全部设计资料,包括图纸和设计说明,充分领会设计意图,了解各种设计参数、系统的全貌及空调设备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等;

调试前,必须查清施工方法与设计要求不符合及加工安装质量不合格的地方,并且提出意见整改;

准备好试验调整所需仪器和必须工具,安排好调试人员及调试配合人员,调试配合人员应包括通风工和电工。

打开系统上全部阀门,并检查各个阀门灵活性,并且清理机组内杂物;检查风管的通畅性,特别是风机吸入口的障碍物必须清除; 检查机组内风机接线是否正确,并用摇表检查各相对地的绝缘电阻; 检查总风管及分支管预留测试孔位置是否正确,如果预留测试孔位置不合格或

没有预留,则需在测试前选择、安装好测试孔。检测完毕后,需对测试孔进行密封。检查各风机皮带松紧程度,过紧会增加磨擦力,皮带易损坏,电机负荷过大;

过松会使皮带在轮上打滑,造成风量变小。

风管的漏风量测试采用的计量器具必须是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同时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流量测量节流装置》规定的计量元件搭设测量风管单位面积漏风量的试验装置。风管单位面积允许漏风量的检验标准见下表:

风管单位面积允许漏风量(m3/h·m2)

风管安装完毕以后,在保温之前按以下步骤对安装完毕的风管进行的漏风量的测试。中压系统风管的漏风量检测必须在漏光检测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按20%的抽检率进行抽检。如有不合格时,进行加倍抽检直至全数合格。为确保风管漏风量检测的真实、可靠性万达A地块2#施工电梯安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风管的抽检部位由业主及监理进行指定。

将待测风管连接风口的支管取下,并将开口处用盲板密封。

利用试验风机向风管内鼓风,使风管内静压上升到700Pa 后停止送风,如发现压力下降,则利用风机继续向管内进风并保持在700Pa 此时风管内进风量即等于漏风量。

该风量用在风机与风管之间设置的孔板与压差计来测量。

试验风机:为变风量离心风机,风机最大风量为1600m3/h,最大风压2400Pa。

连接管:Ф100mm

孔板:当漏风量≥130 m3/h 时,孔板常数C=0.697,孔径=0.0707m

当漏风量<130 m3/h 时,孔板常数C=0.603北岸亲水栈道施工组织设计(103P),孔径=0.0316m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