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深层搅拌桩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深层搅拌桩施工组织设计是一种详细的施工计划,主要用于深层搅拌桩这种地基处理技术的项目管理。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工程概述:介绍工程的基本信息,如项目名称、工程地点、建设规模、施工内容(深层搅拌桩的直径、深度、工艺等)和预计工期等。
2. 施工准备:包括设备准备、人员配置、施工材料采购、施工图纸和技术交底、场地准备以及施工前的环境评估和风险评估等。
3. 施工流程:详细描述深层搅拌桩的施工步骤,如桩机定位、搅拌头下降、水泥浆配制、搅拌提升、重复过程直至达到设计深度等。
4. 施工组织与管理:包括施工组织方案(如流水线作业、平行施工等)、施工进度计划、质量控制措施、安全措施和环保措施等。
5. 施工应急预案:为应对可能发生的施工问题,如设备故障、天气变化等,制定应急处理方案。
6. 成本预算:根据施工计划,列出详细的成本预算,包括设备租赁费、材料费、人工费等。
总之,深层搅拌桩施工组织设计是一个系统的施工指导文件,它保证了施工的高效、安全和质量,是施工项目成功实施的重要依据。
深层搅拌桩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2)严禁使用生产电炉,严禁在生活区私接乱拉电线、插座。
13.生活区、仓库及易燃区应配备砂箱、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为保护施工环境,防止施工过程中产生污染源,我部将加强对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和要求,积极维护清洁适宜的生活和劳动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制订如下措施:
1、项目部办公室负责施工环境保护工作,进场后与政府环保机构及时取得联系了解本地区环保法规和对土建施工环境保护的要求,签订有关协议,制订具体报审办法。
2、严格遵守合同中对施工环境保护的要求DB53/T 1000-2020 云南省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pdf,任何时间均接受监理工程师、业主、政府环保机构工作人员的监督和检查,执行其对环保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安排。
3、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采取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4、对产生噪声、振动的施工机械,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减轻噪声扰民。在施工作业时,噪声、振动较大的设备尽量不安排在夜间施工。
6、施工便道、营区经常洒水,保持路面湿润,避免或尽量减少扬尘污染。除设有附合规定的装置外,不得在施工现场熔融沥青或焚烧油毡、油漆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7、由于受技术、经济条件限制,对环境污染无法有效控制时,我部将积极会同业主单位,报请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并执行处理意见,保证按质量按要求做到。
8、本工程工期紧将24小时施工,拟采取以下防噪音措施:
(1)机械各部位的磨合良好,对于各部位配件在试钻中要重新检查,磨合差的及时更换;转动部位勤加润滑油。
(2)加强机械周保养、旬保养,降低机械噪音。
(3)对于噪音大的设备,应采取:搭建隔音棚或隔音板,且不宜集中面是适当分散布置,远离宿舍或办公场所等措施,防止噪音污染。
(4)严格按制人为噪音,进入施工现场不准高声喊叫,乱吹口哨;无故击打钻杆等机具。
(2)施工现场的交通道路,指定专人不定期洒水清扫、防止道路扬尘。
(4)开工建立临时水冲厕所;采取防渗漏措施,厕所每天打扫,并采取防臭防虫措施。
(5)发电机组配备烟尘净化装置,防止尾气污染。
(6)严禁浆泥浆排入下水道中。
为了降低该工程成本,在方案中我部拟采用:使用我部近处工地的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以减少调运费用;除此之外,我部还将利用管理上的优势,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实施以下措施:
1、落实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制度,建立降低成本的控制程序
2、建立全员参加的责、权、利相结合的全过程控制项目成本的责任体系,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成本控制责任网络,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的成本预测、计划、实施、检查、核算、分析、考评等一系列活动,编制成本计划,制订和修订各种消耗定额和费用开支标准,建立灵敏的成本信息反馈系统,使成本责任人员及时获得信息,纠正不利成本偏差。使成本管理工作程序化、制度化。
3、优化施工方案,降低工程成本
对各个施工措施进行经济技术比较,进行质量、安全、进度与成本相结合的综合评估,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
4、科学组织施工,减少浪费
采用网络技术编制、优化施工计划安排,避免因人员、机械、设备、周转材料的大量、长时间闲置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充分利用我部附近各公司设备及周转材料,降低项目运输及租赁成本。
5、对物料实施ABC分类管理法,降低管理成本
对工程用材料,实行质量标准相同情况下的货比三家,并对库存材料实施ABC分类管理法,降低财务成本及材料管理成本。
6、落实承包制,减少人工及材料浪费。
环境保护主要是指基坑施工和土方开挖阶段对周围的各类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保护,基坑工程在城市中迅速发展,环境保护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水泥土搅拌桩围护结构属地下隐蔽工程,现有的质检手段不可能获得精确的施工质量资料,而周围建筑,地下管线往往存在一些不可预计的因素,地层中也可能会有事先很难查清的隐患,围护结构破坏会造成周围环境产生灾难性的破坏,应严格防范。
对于基坑周围环境的保护应采取以下措施:
1.对于附近的地下,管线现暴露后开挖,是对地下管线保护的最佳方案,既便于监测又便于调整沉降差。对于基坑影响范围内的管线,能暴露尽一切可能暴露。
2.连续密集的搅拌桩施工可能引起3~5m范围内地表土体隆起和水平位移。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桩位处土体的扰动,水泥浆液的压入增大土体体积外,压浆时钻头的上升速度的影响十分显著,尽可能的调低上升速度对保护周围的环境是很有利的。
十二.基坑支护不良条件下施工保证措施
1、本工程场地地下水丰富,周边紧邻即有建筑物与道路,故防渗漏,防水土流失尤为重要,稍有疏忽,则可造成极大损失,故防渗体系即深层搅拌桩施工中一定要精心操作,特别是定位、垂直度、掺入比、提升、泵压等指标一定要按规范进行。
确保深搅桩有效搭接,成桩连续,不断浆,施工前需开槽清除地下浅部障碍物,施工中如遇深部障碍,可用高压旋喷桩等措施补接。
2、遇地下管线,浅层开挖,先摸清位置,进行人工保护和架空措施,方可进行支护施工。
3、深搅桩施工结束后,方可挖土、清桩头,做砼压顶。
十三、基坑支护安全监测、计划、方法:
基坑支护工程结束后,现场技术部门有关技术人员会同甲方人员、监理人员对周边建筑、地下管线道路进行认真观察,观察内容主要有:周边道路是否有变形沉降破坏,下水通道是否堵塞及积水现象,建筑物是否变形沉降,内外是否出现裂纹。
方法采用现场丈量、仪器检测平面记录,鉴定评估意见,作为初步监测计划文件。
根据周边环境的特点,布设监测点40个。
周边道路10个
设点方法采用金属物质永固点。
沉降变形点在基坑开挖时至地下室±0.00 6个月。
基坑开挖时,前10天设点,开挖前1天测定初始数据,监测时间这基坑开挖后至±0.00,一般基坑开挖后每日一次测量监测,基坑到底前后时间,酌情增加观测次数。因工程桩及地下室施工,基坑暴露时间长,在3个月时间内,每3-5天监测一次,变形量大,要增加观测次数。回填土后,根据监测情况,若变化不大,方可减少次数。
A、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物的初始数据,在施工和基坑开挖过程中,测定建筑物的沉降量及沉降速度,监测值的变化速率应在3mm/天,当变化速率突然增大,或连续保持高速率时,应分析原因查找相应对策。
B、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及地基变形特征,在住宅楼原布设的监测点基础上,如发生沉降量大,即在楼相应面补设监测点,并计算沉降差。
C、在观测过程中,如有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加,大量雨雪积水,确立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与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应立即进行逐日数次的连续观测。
D、沉降观测点观测方法和技术要求:
a、采用四级观测点,几何水准测量法。
b、观测时,仪器应避免安装在有空压机、搅拌机等振动影响的范围内。
E、观测工作结束后,应提交下列成果:
b、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及各周期沉降展开图
A、位移观测包括基坑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位移量、位移速度。
B、观测点的位置:基准点应选择无变形坚实的地基上,标志设置应永固基点,观测点选择圈梁上,埋设金属固定点。
C、观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a、观测方法采用经纬仪基准线法、极座标法
b、观测支护结构的变形和位移
D、观测工作结束后,应提交下列成果
a、水平位移观测点布置图
(1)监测基坑边坡土体的垂直和水平位移
(2)分层开挖,均应有完整的观测数据
(3)雨后应加强观测
(4)在监测过程中,如发现变形沉降、增大,要及时汇报设计部门,以便及时处理。
(5)基坑开挖从挖土前,直至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坑壁回填后终止,均有完整的观测数据。
十三.基坑开挖应急措施
事先调查、消除隐患,并在严密监测、数据可靠的前提下信息化施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分析,提前拿出方案,指导施工,并跟踪管理,当出现如下情况时,预防应急措施为:
1、在基坑开挖如出现渗水点,应在坑内及时封堵,必要时发现有局部渗漏点,量小及时封堵量大则作局部回填,坑外侧双液注浆堵漏。
2、在开挖上部填土时,如有不明水源,应立即封堵,并调查和截断明水源,可采用明井排水或注浆处理。
3、土方开挖时加强观察,并与土方施工人员密切配合,如遇局部变形等紧急问题,即局部回土稳定基坑。
4、现场备足水泥、草包等材料,备用注浆设备一套,以备局部堵漏。
5、现场实行值班制,土方开挖阶段,准备好抢险队伍。
十四、施工临时用电组织设计
1、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安全用电在技术上所采取的措施;二是为了保证安全用电和供电的可靠性在组织上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它包括各种制度的建立、组织管理等一系列内容.安全用电措施应包括下列内容。
JC/T 2520-2019标准下载 (1)、保护接地
(2)、保护接零
(3)、设置漏电保护器
A、施工现场的总配电箱和开头箱应至少设置两级漏电保护器,而且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保护的功能.
B、开关箱中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安装漏电保护器。
QGDW 10248.8-2016 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 第8部分:输变电工程安全 C、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头的负荷侧.
D、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国标GB6829—86(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要求,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4)、安全电压:对下列特殊所应使用安全电压照明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