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挖砂沟施工方案简介:
在编写挖砂沟的施工方案时,主要会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1. 项目概述:首先,需要对挖砂沟的项目进行简要介绍,包括项目的名称、地点、长度、宽度、深度等基本信息,以及挖砂沟的目的,例如排水、灌溉、道路建设等。
2. 施工准备:列出所需的设备,如挖掘机、运输车辆、测量工具等,同时明确操作人员的资格和培训情况。了解地质情况,如土壤类型、地下水位等,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 施工流程:详细描述施工步骤,如测量定位、开挖沟槽、清理沟底、铺设防渗材料(如有需要)、回填土石等。每个步骤都需要设定明确的施工标准和时间表。
4. 质量控制:设定质量控制措施,如定期检查沟槽的尺寸、深度、坡度,以及防渗材料的铺设质量,确保工程达到规定标准。
5. 安全措施:列出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如使用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预防滑坡、坍塌等安全事故的措施,以及应急处理预案。
6. 环保和工期计划:考虑施工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如尘土控制、废水处理等,同时规划合理的工期表,以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7. 预算和成本控制:列出预计的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可能的额外费用,以及成本控制策略。
以上是一个大致的框架,具体的施工方案可能根据项目特点和需求进行调整。
挖砂沟施工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清表完成后,用石灰在路基表面按设计平面位置打上石灰线,挖机按设计深度开挖时按照石灰线开挖。砂沟沿路基纵向每10米设一道,沿路基横向由路基中心线向两侧至坡脚处每6米设一道,砂沟必须挖至软土层底部。施工时先挖横向砂沟、后挖纵向砂沟,逐段开挖、逐段填筑的原则。
3、回填中粗砂及铺设砂垫层
《逆作复合桩基技术规程》JGJ@T186-2009.pdf砂沟开挖完成后立即回填中粗砂。
砂垫层、砂沟及基底的压实度按不小于90%控制。
砂垫层及砂沟采用洁净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应大于5%,细度模数不小于2.7。
第4章 软土路基填土及观测
1、路堤填筑应在地基处理完毕并稳定后尽早开始,以争取时间,尽量减少工后沉降。
2、在填筑前按设计要求,具体部署填土速率、预压时间、固结程度、沉降变形、稳定情况的预计,在施工中再根据动态观测的具体情况加以调整,做到在施工过程中心中有数,确保路堤的稳定安全,在填筑后能满足工后沉降的要求,并能按期完成。
3、软土地区大面积地基处理开工前,应选择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试验区,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试验施工,根据试验区获提的资料,分析地基处理效果,填筑中应掌握的各项技术参数,与原设计预估值进行比较,对原设计作必要的修正,并指导全线的设计和施工。
应按以下标准进行双控:路基中心的表面沉降率宜控制在10mm/d以内,坡脚处的侧向位移宜控制在5mm/d以内。在实际填筑中,应严密监视各种埋设仪器的观测指标,及时综合分析而定。如边桩位移、地表、深层沉降、土的侧向位移、孔隙水压力变化等等。当边桩位移每天大于10毫米,地面沉降超过15毫米时,应当停止填土。并且注意孔压的变化,确保路堤稳定。当路基变化恢复正常范围时,孔压逐渐消散,又可继续进行填筑。总之,实际填土速率应根据观测情况确定,如地基稳定情况良好,也可酌情加快,反之应减缓填土速率。
4、所有软基地段均按设计要求填至超载预压的标高。
4.2 观测准备及实施
对一般的软土路堤地段,应布置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观测点。对软土层厚深土质差、地质条件复杂、填土高的重要地段,应埋设足够的仪器设备,布置一定数量观测断面,进行填筑的动态观测。
软土路基观测的主要内容有:地基土中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软基沉降、土的侧向位移、路堤填筑到极限高度后软基的沉降变化速率等。
4.2.1 孔隙水压的埋设与观测
1)、埋设前的准备工作:
a、将透水石放入纯净的清水中煮沸2小时,以排除其孔隙内气泡和油污。煮沸后的透水石需浸泡在冷开水中,避免露出水面。
b、准备好埋设考证表和观测记录表。
c、将每个孔隙水压力测头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编号,并按电缆的长度(包括接长部分)在电缆上每隔15米做一个测头的编号。
d、准备封孔回填的材料,如干净的中粗砂、膨润土泥球、止水环等。
e、准备埋设的用具、如木桶、测尺、塑料袋、钻孔埋设与钻杆连接管等。
2)、钻孔 一般采用干钻法,孔径大小应根据一个钻孔中埋设测头数量来确定,一般采用ф108—146mm,ф146mm的孔最多可埋设4个测头,封孔要特别细心,最好是一孔埋设一个测头。钻进过程中应随时下套管护壁,钻孔深度应比测点的高程低约30厘米,详细记录土层分布情况,并取必要的数量的土样做土工试验。成孔后应清孔,通过钻杆注入清水将孔内泥浆翻出。
a、测头上未装上透水石前,在大气中测量初始频率,并记录现场温度和大气的压力值。
b、将透水石在水桶中装在测头上,将测头连水桶送到钻孔边,将接管连接于钻杆上。
c、检查孔底高程,确认满足埋设高程要求,将测管上拔50厘米,向孔内用导管注入干净的中粗砂,使孔底高程低于测点高程约15厘米。
d、下测头时,可将测头连水装入塑料袋,塑料袋用绳子系紧,与测头一起下放,到达孔内水位以下时,将绳子上吊,测头穿过塑料袋继续下放就位,塑料袋应提出孔外。
e、确认测头空位后,向孔内放入干净中粗砂约30厘米,使测头埋入砂中。
f、测头埋入砂中后进行观测,确认其工作正常后,将套管上提,便可向孔内投放泥球封孔,每提一段套管,封一段泥球,使泥球始终保持套管保持以下投放,泥球设放速度要慢,应分段量测填孔的深度,砂和泥球的投入量,与此同时可向孔内的泥球空隙注入适量的泥浆。孔内的电缆应放松弛,埋设过程中要防止损坏电缆。
g、有时如果土质较软,也可以将测头缓缓压入埋设标高。若有困难时,可先成孔至埋设标高以上1米处,再将测头压入。上部也采用上述方法严密封好,这就是所谓的压入法。
h、采用钻孔法时,土体原有孔隙压力降至零。同时测头周围填砂,不可能达到原有土的密度,因此,测头周围土体产生变形,这就是大大地影响了孔隙压力测量精度。而压入法,土体的局部扰动相当大,所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也很大,不论哪一种方法,都不可避免地要改变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因此,最好是在施工前较早地埋好仪器。
4)、电缆埋设和保护:
a、沿测点埋设坑一侧,按设计开挖一条通至观测房的沟,其深约50厘米,底宽视埋设的电缆根数确定。
b、电缆要放松一些,预留沉降的长度。
c、为防止填土过程中载重汽车等压断电缆,在电缆外加一层金属软管。
5)、仪器在埋设过程中应跟踪监测,以防止埋设过程中受到损坏。
6)、填写埋设考证表:工程名称、测点型号、量程、钢印号、接线长度、外型尺寸、生产厂家、埋设位置、埋设高程、地面高程、地下水位、电缆埋设深度、埋入前的初频、埋入后的频率、埋设日期、天气、气温、埋设示意图以及埋设人员等二十多项,填写时应逐项认真填写,字迹清楚。
7)、地下水位变化情况观测,以计算孔隙水压力计相应的超孔隙水压力。
8)、观测和资料整理:
a、差动电阻式或钢弦式孔隙水压力仪的观测方法,是测读自振频率变化,由频率换算成压力。根据孔隙水压力测头微振动方式不同,有示波法测频和直接测频两种方法,个别情况也有测量周期的方法。操作时可按具体说明书按步进行。
b、液压封闭双管式孔隙水压力仪,观测前先用无气水充水排气。在连续观测中,若有气泡产生,也要适当排除。操作时可按具体说明书按步进行。
c、按照填筑中的动手术要求,规定孔隙水压力观测的时间和次数,一般情况是当条件发生变化时,如填土高度发生变化,预压时间发生变化,都必须记录其孔隙水压力增加值和消散值。
4.2.2 测斜仪的埋设与观测
a、观测的孔位要定位准确。
b、在定位点安装钻探工具钻孔。钻孔直径为ф146毫米,孔深达无水平位移处,或基岩内1.5米,或按设计要求。成孔偏斜度不允许大于1度。
c、测斜管的接长。 可一次接成或连接成几段,或逐节在孔口接成所需长度,测斜管一节节的接长,应特别注意导向槽的对正不许偏扭。连接的方法是每节测斜管上套入连接管长度的一半,对正连接管上的槽接上下一节管,或用模具对正二节管的导向槽,使其二节测斜管对接。检查各个管的连接,应无误。特别是导向槽均应对正。为防止泥砂,从连接管段进入管内,在外面的均应以重300克的无纺土工布,外用塑料绳扎紧。无纺土接口处用电工胶布粘接。
d、测斜管埋入钻好的孔中,将接装好的测斜管平直的移向孔口,底端朝向孔口,用人力或机械的帮助拉住二根护绳索,对正施测方向,均匀弯曲安装好的测斜管,绳索随测斜管同步放到孔底。
e、用全站仪校正导向槽的方向,使其对正欲测的方向。
g、管口以下约1米用混凝土墩固定管口,并安装有锁保护盖。
h、进行埋设测量管初始位置的观测,所测结果视为基准值记入埋设考证记录记录表考证表主要内容应包括:工程名称、仪器型号、生产厂家、测斜孔编号、孔深、孔口高程、孔底高程、埋设位置、埋设方式、导槽方向、管径、埋设示意图、主要埋设人员、日期等。
2)、观测和资料整理:
a、测试前,首先必须把测头率定好,系数力求准确。
b、将测头的感应方向对准水平位移方向的导槽,放至导管的最底部。
c、将电缆线与接收指示器接收,测头、电缆、仪表三者的联接要正确。
d、仪器调零时,应先把测头放在管导下3~5分钟,使测头与地下温度平衡。
e、观测时,待指器读数稳定后,从管道自下而上,每50厘米为一个测点,同一方向的观测应正反各测2~3次,每次读数力求准确,同一测点的正负误差不得大于3~5”。
f、每次观测时,应同时测量孔口的管口高程。
g、测量结束后,应立即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也用微机处理。画出位移与深度的过程线,位移与荷载关系曲线,这些参数对土体稳定,加荷速率控制,沉降计算均是至关重要的。
4.2.3 分层沉降仪埋设与观测
a、观测的孔位要定位准确。
b、在定位点安装钻孔,钻孔直径为ф108毫米JT/T 1353-2020 交通运输视频交换技术要求.pdf,深度达设计要求,成孔倾斜度不能大于1度,不能用水冲孔。
c、按照沉降管道的方法分一次接成或连接成几段,或逐节在孔口连接。沉降管连接处应特别注意用胶带包裹,这样既可以防止泥水进入沉降管内,也可以保证管道外壁光滑,使得沉降不受阻碍的下到预定深度。
d、下沉降环时,一般2.0米一个,也可以根据土层的厚度来决定放置沉降环的数量。下沉降环时,叉簧沉降环用送环器沿着管壁下滑。此时,三个叉簧片受围成的直径只要稍大于管道直径就行了,到了埋设深度时,应尽量使叉簧片的弹性发挥到最大的,使三只叉簧片牢牢地插在壁上。
e、每埋好一个沉降环,都要用泥球或中粗砂回填,回填量可以根据孔深,孔径以及土质情况而定。
f、沉降环埋好后,应立即用沉降仪测量一次,对环的位置,数量进行较对,并对孔口高程进行测量。
g、把埋设情况记入考证表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指导书,考证表的主要原因内容为:工程名称、仪器型号、生产厂家、量程、仪器系数、沉降管编号、位置、孔口高程、深度、埋设方式、埋设环数、埋设日期、人员等。
2)、观测及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