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某化工有限公司复合肥造粒塔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化工有限公司复合肥造粒塔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一份详细规划,用于指导复合肥造粒塔的建设过程,包括设计、采购、施工、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和进度管理等各个环节。以下是对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能的简介:
1. 项目背景:首先,简述项目的背景,如为何需要建造这个复合肥造粒塔,其在公司生产中的角色,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2. 工程概述:对造粒塔的结构、规模、功能进行详细描述,包括塔的高度、直径、材料、工艺流程等。
3. 施工队伍与组织:明确项目施工队伍的构成,包括项目经理、专业工程师、技术人员和施工班组等,并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
4. 施工计划:列出施工的各个阶段,如基础建设、主体结构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等,并设定明确的时间节点。
5. 质量控制:阐述如何确保工程质量,包括质量标准、检验方法、质量保证措施等。
6. 安全管理:强调施工安全,包括应急预案、安全培训、现场管理规定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和设备安全。
7. 进度管理:制定详细的项目进度表,确保工程按计划进行,同时设置进度监控和调整机制。
8. 风险管理:识别和评估可能影响施工的各类风险,如天气、材料供应、技术难题等,并提出应对策略。
9. 环保与节能减排:阐述在施工过程中如何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减少对周边社区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节能减排。
10. 成本控制:估算项目成本,包括人力、材料、设备、施工费用等,并制定成本控制策略。
这份简介旨在为参与项目的各方提供清晰的指导,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某化工有限公司复合肥造粒塔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施工照明,生活用电考虑为∑P1 的10%,即:∑P2=21kW
设本工程动力需用系数K 取0.6,电动机平均功率因数取cosφ=0.75,则需用电量:
∑P1=1.05×(0.6×130.8/0.75+0.6×84+21)
取干线配线长度为120m,取∑P=200kW六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宿舍楼工程毕业设计.pdf,C=77, A=70mm2
=2.11%<充许△U%=5%
建筑物测量定位、放线,标高引测,沉降观测
5.1.1 建筑物测量定位:
本项目建(构)筑物多,分布面积大,为精确快捷测定出建(构)筑物轴线,严格控制结构构件的位置及几何尺寸,拟定各个单位工程的施工主轴线为四点平面控制网,采用直角坐标法定位放线。主要测量仪器有:
苏州产经纬仪两台, S3 普通水准仪一台。配一名测量工程工程师和两名经验丰富的测量放线员,针对建(构)筑物平面与立面的形状特点,结合工程进度,分阶段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满足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的要求。主体滑模施工时再设置一台激光铅直仪,以控制筒体的圆心点。
5.1.2 测量准备工作
1)了解设计意图,掌握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施工部署、进度情况、周围环境、现场地形、定位依据、定位条件,做好内业计算工作。
2)进行测量仪器的选定和检定,检校专用仪器,准备测量资料和表格。
3)建立定位依据的坐标控制点与场地平面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网及平面设计图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核算。
4)测设场地平面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网点在基坑外围稳固地点和其它附近的建筑物墙身上,做好控制桩并做出明显标记,妥善保护。
5.1.3 测量误差规定
1) 首级控制网采用满足一级小三角网的测量精度要求。
2)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线,包括建(构)筑物的主轴线,其测距精度不低于1/10000,测角精度不低于20″。
3)建筑物竖向垂直度:层间垂直度小于10mm,全高垂直度小于H/10000,且不大于30mm。
5.1.4 平面测量方法
平面测量结合施工部署和工程进度分阶段采取相应的测量方法。测量方法如下:
根据甲方提供的坐标控制点为测量放线依据,结合施工图进行施工测量定位放线,确定出测量控制主轴线,测量控制主轴线应能满足分段施工时能独立定位的要求,建立起平面控制网,作为轴线传递的依据。控制主轴线施测到现场后,应保护好控制轴线标志不被破坏,标记明显,为稳妥起见,每条控制轴线桩在基坑远处和近处分别施测两点,近点便于引用投测,远点用于保护和校测,定期检查各轴线间的尺寸。
筒体中心在基础的圆心设一个中心点,采用激光铅直仪进行筒身中心的施工测量。
建(构)筑物和各类设备基础在轴线放线前,对控制点进行复查。
主轴线采用经纬仪测设,建立平面控制网,以此为依据,利用校核过的钢卷尺进行次轴线及细部放线,轴线测量精度符合二级导线的精度要求,建(构)筑物每层施工完毕,将轴线引测至上一层表面,并用墨线标识。
(1)标高控制网的建立
对甲方移交的标高水准点进行现场确认和校测,办理移交手续,进行妥当保护,据此建立场地内的标高控制网点。
(2)主体结构施工标高传递
利用水准点作为高程控制依据,测控时要利用施工时建立的±0.000标高,用钢卷尺沿建筑物外柱向上竖直引测。同时,定期对±0.000 标高进行复核。建(构)筑物每层和基础施工完毕,将标高引测至上一层表面,并用墨线标识。以此为基准,用钢尺向上传递,要求用S3 级精密水准仪抄平,定出+500mm 的标志,作为该建筑的高程控制点。
本工程在整个基础、主体及施工后期,都要安排专职测量员对本工程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测由基坑开挖验收后进行,其后在基础、主体、装修施工期间,按每月进度观测一次,所观测的闭合误差应控制在±2n以内,观测时,采用高精度水准仪进行。
进行沉降观测时,在本工程的外围并距30m 以上,建立3 个沉降观测基准点,沉降观测基准点设置好了以后,要做好专门保护。
5.1.7 测量保证措施
坚持先整体后局部和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先测设场地整体的平面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网,再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建(构)筑物的定位,放线和标高测设,做到在测量精度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简便、快捷、测设合理、科学。
测量记录做到原始、正确、完整、工整,坚持测量作业与计算工作步步有校核。
施工放线工作完成,检查各轴线是否符合设计几何尺寸,并填好轴线位移表格,作为调整的依据。认真做好水平观测记录工作。
5.1.7 工程完工认真整理观测记录资料。主要测量资料如下:
1)施工测量控制点交桩记录表
2)单位工程垂直度观测记录表
3)建筑物高程控制点引测设置记录表
4)标高控制检查记录表
5)工程基线复核签证单
6)单位工程坐标定位测量记录表
主体工程开挖基坑面长33m,宽为29m,基础深达3.30m。基坑面积约960m2,开挖施工放线图如下:
进场以后,要在开挖前做好图纸会审,以及桩基础的交接,同时,对桩基施工单位交付的地质勘察报告,对照工程实地进行调查,必要时做好补勘。
5.2.2 基坑护坡及降水方案
对本工程基础,可采取一般放坡开挖;若要开挖过程中发现边坡有软弱土层,或粉细砂层,则放坡开挖并采取挂网喷100 厚砼护坡,必要时,则采取砼或砖砌挡土墙,墙后采用低标号砼填充的方法。
根据本地区的地下土层及地下水,本区初步拟采用明排水沟集水井降水。排水井的具体设置有待进场以后,再经现场详细踏勘以后确定。
(2)土方开挖及支撑施工
在土方开挖和支撑施工时,初步方案为大放坡开挖,若在施工中出现需要护坡,或采用砖砌挡土墙,或采用蛇皮袋装土护坡,具体有待于在工程开工以后,根据基础开挖以后的实际土质,以及施工条件再作决定。
另本区在基坑开挖中要采取信息法施工,所以在开挖时应加强监测,并准备充足的应急措施。施工监测是保障施工安全,减少经济损失,降低工程成本,优化设计方案,完善施工工艺的必不可少的手段,现场要设专人负责。
5.2.3 基础砼施工方案
在基础砼施工过程中,要重点控制以下2 个方面:
(1)加强商品砼施工质量的控制,每隔2~3h 检测一次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坍落度损失在20mm 以内。针对施工的特点,优选坍落度损失较小、初凝时间较长的FDN500R 外加剂,同时检测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易性,保证混凝土在2h 内使用完毕。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保证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2)要控制混凝土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的出现:①选用水化热相对较低、收缩相对较小的42.5 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②在抗渗混凝土中掺加10%的砼膨胀剂UEA。
模板则采用组合钢模板,钢管脚手架支护。
5.2.4 基础施工的程序为:
放线→开挖及截桩→桩位验收、地基验槽→砼垫层→养护→做沥青防腐→基础钢筋→基础模板→验收→基础砼(留设后浇带)→养护→热沥青防腐→回填→后浇带施工→后浇带部分回填。
本工程的基础钢筋工程的施工特点即是:粗钢筋的工程量极大,安装长度也大,仅承台环型梁,其截面就高达2200mm,所以本工程的基础钢筋工程,要做好以下几点:
5.3.1 基础梁的主筋在地面钢筋车间加工,弯制成型,然后由塔吊吊入基坑内,在基坑内安装一台钢筋对焊机,凡基础中的粗钢筋需要水平焊接接长的一律采取对焊。
钢筋绑扎前,要先搭设好钢管脚手架。
放线→底板钢筋→基础梁钢筋→条基肋板钢筋→柱或墙板插筋、上网筋→钢筋保护层→检查→验收。
为了保证承台基础的钢筋骨架的稳定,基础梁的主筋骨架每隔4~5m采取电焊固定。
另外,还在基础底板的上网筋中适当开设人孔,以方便钢筋工进入钢筋网架内施工。对于在钢筋施工中预留的支架、脚手、人孔,均应在基础砼施工中随砼浇筑的进度拆除。
5.3.2 本工程的基础钢筋的主要施工措施如下图:
5.4.1 本工程混凝土为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双掺技术,即UEA掺量10%、外加剂掺量1%,坍落度控制在12~16cm,混凝土初凝时间为7h。
由于本工程的基础砼量较大,所以浇筑时可配置砼搅拌运输车,沿长边由砼泵车下料,每层厚度控制在40cm 左右,按前后保持距离约为长边的1/2,斜向分层推进,有效地保证上下两层混凝土在初凝前的接合,以避免冷缝的出现。
5.4.2 砼的施工工艺要求
⑴水泥:应尽可能采用中低水化热的水泥,为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征得设计单位同意,混凝土可采用后期60 天强度替代28 天设计强度。
⑵细骨料:中粗砂,含泥量<2%。
⑶粗骨料:5~25mm 或5~40mm 石子,优先选用5~40mm 石子,减少混凝土收缩。含泥量<1%,符合筛分曲线要求。骨料中针状和片状<15%(重量比)。
⑷外掺剂:在混凝土中可掺加复合型外加剂和粉煤灰,以减少绝对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和易性与可泵性,延长缓凝时间。
采用的混凝土砂率应在35%~38%之间空心砖砌体施工工艺,砼的坍落度控制在18cm 左右。
混凝土浇筑顺序的安排,以薄层连续浇筑有利散热,不出现冷缝为原则。
宜尽可能采用两次振捣工艺,以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拉强度,对大面积的板面要进行拍打振实,去除浮浆,实行两次抹面,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的泌水应予以排除。
根据土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和施工经验,实测的混凝土内部中心与表面的温差值GB 50151-2010标准下载,直控制在25℃之内。利用测温技术进行信息化施工,可以全面了解混凝土在强度发展过程中内部的温度场分布状况,并且根据温度梯度变化情况,可定性、定量地指导施工,控制降温速率,控制裂缝的出现。
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便控制混凝土内表温差,促进混凝士强度的正常发展及防止裂缝的产生和开展。对大面积的板面,一般可采用先一层塑料薄膜后两层草包作保温保湿养护。草包应叠缝,骑马铺放。养护必须根据混凝土内表温差和降温速率,及时调整养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