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桥(连续梁)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某中桥(连续梁)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50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92777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某中桥(连续梁)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中桥(连续梁)的施工组织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1. 项目概述:首先会介绍项目的基本情况,如桥梁的长度、跨度、位置、设计荷载等,以及项目的施工目标和工期要求。

2. 设计与规划:详细描述桥梁的结构设计,包括连续梁的截面、材料选择、预应力布置等。同时,规划施工方案,如主体结构的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如现浇、预制安装等)。

3. 施工准备:包括场地准备、施工设备和工具的准备、施工队伍组织和培训、施工图纸和技术交底等。

4. 主要施工过程:详细描述连续梁的施工流程,如模板设计与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桥面施工等环节的操作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

5. 安全管理: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措施,如高空作业、吊装作业、电焊作业等的安全规定和应急预案。

6. 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各个阶段的起止日期,以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7. 资源配置:列出所需的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等资源的需求量和供应计划。

8. 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提出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社区影响的管理措施,以及对施工噪音、尘土等污染的控制方案。

9. 风险评估与应对:识别可能影响施工的各类风险,如天气、设备故障、人力资源短缺等,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10. 总结与验收:施工完成后,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并提出验收流程和标准。

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框架,实际的施工组织设计会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工程技术要求进行更加细致和具体的设计。

某中桥(连续梁)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6.5现浇连续梁施工方案

现浇连续梁支架采用满堂式碗扣支架,碗扣支架上横桥向搭设I10#工字钢,纵向10*10cm方木,连续梁底模板及侧模板采用厚1.5cm的高强度竹胶板,连续梁砼浇筑采用一次浇筑法。

JB/T 13587.2-2019 高速五轴联动定梁龙门加工中心 第2部分:技术条件.pdf6.5.1、地基处理

将场地内松散浮土和淤泥挖除干净,然后回填山皮石,按照30cm厚度分层回填,回填高度以现场实测标高为准,用压路机分层碾压至无沉降为止。然后浇筑20cm厚C20砼,并做出2%的横坡,以利于排水。在支架搭设范围四周挖设30×30cm的排水沟,排水沟与路线左侧的自然排水沟连通,将雨水引进排水沟,防止雨水浸泡地基,避免碗扣支架产生不均匀沉降。

现浇连续梁为单幅3跨整体施工,支撑方式采用满堂式碗扣支架。碗扣支架采用WDJ式支架,架杆外径4.8cm,壁厚0.35cm,内径4.1cm。支架顺桥向间距0.6m,横桥向间距梁底为0.6m,翼缘板底为0.9m,纵横水平杆竖向间距0.6m。在桥墩处顺桥间距0.3m设6排,桥台顺桥向间距0.3m设3排,横桥向横向间距梁底为0.6m,考虑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在纵横向布置斜向钢管剪力撑。

6.5.2.1、测量放样

测量人员用全站仪放样出连续梁在地基上的竖向投影线,并用白灰撒上标志线,现场技术员根据投影线定出连续梁的中心线,同样用白灰线做上标记。根据中心线向两侧对称布设碗扣支架。

6.5.2.2、布设垫块

根据底托位置布设立杆垫板,垫板采用5cm厚木板,使底托立处于垫板中心,垫板放置平整、牢固,底部无悬空现象。

6.5.2.3、碗扣支架安装

根据立杆及横杆的设计组合,从底部向顶部依次安装立杆、横杆。安装时保证立杆处于垫块中心,先全部装完一个作业面的底部立杆及部分横杆,再逐层往上安装,同时安装所有横杆。立杆和横杆安装完毕后,安装剪刀撑,保证支架的稳定性。斜撑通过扣件与碗扣支架连接,安装时尽量布置在框架结点上。

6.5.2.4、顶托安装

为便于在支架上高空作业,安全省时,可在地面上大致调好顶托伸出量,再运至支架顶安装。根据梁底高程变化决定横桥向控制断面间距,顺桥向设左、中、右三个控制点,精确调出顶托标高。然后用明显的标记标明顶托伸出量,以便校验。最后再用拉线内插方法,依次调出每个顶托的标高,顶托伸出量一般控制在30cm以内为宜。

6.5.3、纵横梁安装

顶托标高调整完毕后,在其上安放I10cm的工字钢横梁,横梁间距60cm,在横梁上间距20cm安放10×10cm的方木横梁,横梁长度随桥梁宽度而定,比顶板一边各宽出至少50cm,以支撑外模支架及检查人员行走。安装纵方木时,注意纵向方木的接头错开,且在任何相邻两根纵向方木接头不在同断面上。

为减少支架变形及地基沉降对现浇连续梁线形的影响,在纵横梁安装完毕后进行支架预压施工。预压采用砂袋,预压范围为连续梁底部,重量不小于连续梁总重的1.2倍。因悬臂板本身重量较轻,可根据实测的预压结果,对悬臂板模板的预拱度作相应调整。

6.5.3.1、加载顺序

分三级加载,第一、二次分别加载总重的30%,第三次加载总重的40%。

6.5.3.2、预压观测

观测位置设在每跨的L/2,L/4处及墩部处,每组分左、中、右三个点。在点位处固定观测杆,以便于沉降观测。

采用水准仪进行沉降观测,布设好观测杆后,加载前测定出其杆顶标高。沉降观测过程中,每一次观测均找测量监理工程师抽检,并将观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同意。第一次加载后,每2个小时观测一次,连续两次观测沉降量不超过3mm,且沉降量为零时,进行第二次加载,按此步骤,直至第三次加载完毕。第三次加载沉降稳定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可进行卸载。

6.5.4.1、底模板

底模板采用1.5cm厚高强度竹胶板,模板在安装之前进行全面的涂刷脱模剂。底板横向宽度要大于梁底宽度,梁底两侧模板要各超出梁底边线不小于20cm,以利于在底模上支立侧模。模板之间连接部位采用海绵胶条以防漏浆,模板之间的错台不超过1mm。模板拼接缝要纵横成线,避免出现错缝现象。

底模板铺设完毕后,进行平面放样 ,全面测量底板纵横向标高,纵横向间隔5m检测一点,根据测量结果将底模板调整到设计标高。底板标高调整完毕后,再次检测标高,若标高不符合要求进行二次调整。

6.5.4.2、侧模板和翼缘板模板

侧模板弧形支架采用φ25螺纹钢筋架工,纵向间距25cm,钢支架下设四排纵向钢管支撑,用钢管及扣件与支架连接。钢支架下部与工字钢相焊接,并保证在同一平面上。钢支架上纵向满铺10*3cm方木,方木接头不可在同一断面上,方木用铁丝固定在钢支架上。

侧模板和翼缘板模板采用3cm厚高强度竹胶板,根据测量放样定出连续梁底板边缘线,在底模板上弹上墨线,然后安装侧模板。侧模板与底模板接缝处粘贴海绵胶条防止漏浆。模板铺设完毕后,进行平面放样,放出梁边线 ,全面测量梁边线模板标高,纵向间隔5m检测一点,根据测量结果将模板调整到设计标高。底板标高调整完毕后,再次检测标高,若标高不符合要求进行二次调整。

翼缘板底模板安装与连续梁底板模板安装相同,外侧挡板安装与侧模板安装相同。挡板模板安装完毕后,全面检测标高和线型,确保翼缘板线型美观。

6.5.5、钢筋加工安装

6.5.5.1、钢筋安装顺序

(1)安装绑扎连续梁底板下层钢筋;

(2)安装钢筋骨架和绑扎钢筋;

(3)安装和绑扎连续梁上层钢筋及预埋钢筋和预埋件;

6.5.5.2、钢筋加工及安装

钢筋加工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尺寸进行下料、成型,钢筋安装时控制好间距、位置及数量。要求绑扎的要绑扎牢固,要求焊接的钢筋,可事先焊接的提前成批次焊接,以提高工效。焊缝长度、饱满度等方面应满足规范要求。

钢筋加工及安装应注意以下事项:

(1)钢筋在场内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规格、牌号及生产厂家分别挂牌堆放。钢筋存放采用下垫上盖的方式避免钢筋受潮生锈。

(2)钢筋在加工场内集中制作,运至现场安装。

(3)钢筋保护层采用提前预制与主梁等标号的砼垫块,砼保护层的厚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4)在钢筋安装过程中,及时对预埋件进行设置,设置位置要正确、固定牢固。

(5)钢筋骨架焊接采用分层调焊法,即从骨架中心向两端对称、错开焊接,先焊骨架下部,后焊骨架上部。钢筋焊接要调整好电焊机的电流量,防止电流量过大或操作不当造成咬筋现象。钢筋焊接优先采用闪光对焊,当闪光对焊不具备施工条件时,采用单面焊接。钢筋焊接完毕后,将焊渣全部敲除掉。钢筋焊接完成后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钢筋安装位置与预埋件位置发生冲突时,应适当调整钢筋位置,确保预埋件位置符合设计要求。焊接钢筋时应避免模板被电焊烧伤。

钢筋加工安装完毕,经自检合格报请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5.6、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采用三山搅拌站2座混凝土拌和站拌和,距离施工现场5.5公里,混凝土运输采用8台罐车运送,现场采用2台泵车浇注混凝土,再联系1台泵车以备用。

(2)连续梁混凝土一次浇筑,混凝土浇筑从一端向另一端呈梯状分层连续浇筑,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保持2m左右,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得超过6h,如遇特殊情况,混凝土在4h仍不能连续浇筑时,需采取应急措施。

(3)混凝土浇筑时在每台泵车的出灰口处配置3~4台振捣器,因为混凝土的坍落度比较大,在1.5米厚的底板内可斜向流淌1米远左右,2台振捣器主要负责下部斜坡流淌处振捣密实,另外1~2台振捣器主要负责顶部混凝土振捣。

6.5.6.1、混凝土浇筑应注意以下事项:

a、混凝土浇筑前,用人工及吹风机将模板内杂物清除干净,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全面检查,同时对吊车、拌合站、罐车、发电机和振捣棒等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b、混凝土浇筑应对称纵向中心线,先中心,后两侧对称浇筑。混凝土分层厚度为30cm,浇注过程中,随时检查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坍落度、含气量、水胶比及泌水率等工作性能,合格后方可入模浇注。

c、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作用半径约为振动棒半径的8~9倍。

d、振动棒振捣时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四标段直螺纹钢筋施工方案,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50cm。避免振捣棒接触模板等。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要插入下层混凝土10cm左右。对每一振动部位振捣至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平坦、泛浆为止,避免漏振或过振,每一处振完后应徐徐提出振动棒。

e、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跟踪检查支架和模板的情况,模板若出现漏浆现象,要用海绵条进行填塞。在浇筑混凝土前,在L/2,L/4截面位置的底模板下挂垂线,每截面分左边、左中、中线、右中、右边设五道垂线。垂线下系钢筋棍,在地面对应位置埋设钢筋棍,在两根钢筋棍交错位置划上标记线,以此来观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底板沉降情况,若发生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查明原因后再继续施工。

f、混凝土养生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保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养生时间不少于28天。用于控制支架拆除的混凝土强度试块放置在连续梁上,同条件进行养生。养生期内,桥面严禁堆放材料。

6.5.7、混凝土测温

(1)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时设专人配合预埋测温管。测温管的长度分部为两种规格,测温点约布置在跨中、墩台处。测温线应按测温平面布置图进行预埋,预埋时测温管与钢筋绑扎牢固,以免位移或损坏。每组测温线有2根(即不同长度的测温线)在线的上用胶带做上标记,便于区分深度。测温线用塑料带罩好,绑扎牢固,不准将测温端头受潮。测温线位置用保护木框作为标志,便于保温后查找。

(2)配备专职测温人员,按两班考虑。对测温人员要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测温人员要认真负责NB/T 42030-2014标准下载,按时按孔测温,不得遗漏或弄虚作假。测温记录要填写清楚、整洁,换班时要进行交底。 

(3)测温工作应连续进行,每测一次,持续测温及混凝土强度达到时间,    强度,并经技术部门同意后方可停止测温。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