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在线阅读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ound anchors CECS 22:2005
主编单位: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施行日期:2005年8月1日 前言 本规程是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0)建标协字第15号文《关于印发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0年第一批推荐性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对协会标准《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 22:90进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我国近年来的实践经验,吸取了国内外成熟的科技成果和国外相关标准的先进经验。 本规程主要修订内容是:增加了关于调查和勘察、锚杆类型及其选择、岩石锚杆、荷载分散型锚杆设计与施工、不合格锚杆处理等。修改和增补了锚杆术语、材料、防腐、设计、施工、监测及维护管理等章节的有关条款。 根据国家计委计标[1986]1649号文《关于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负责组织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现批准协会标准《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编号为CFECS 22:2005,推荐给建设设计、施工和使用单位采用。自本规程施行之日起,原规范CECS 22:90废止。 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CECS/TC 27归口管理,由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邮政编码:100088)负责解释。在使用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径寄解释单位。 主编单位: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参编单位:重庆设计院 大连理工大学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中冶地建设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杭州图强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北京中博创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程良奎 郑生庆 贾金青 柳建国 胡建林 范景伦 韩军 尹健民 胡时友 刘波 张智浩 汪一帆 王侃 袁搏 徐春敏 王勇 王秀丽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2005年4月25日
1 总 则
1.0.1 为使岩土锚杆(索)(以下简称锚杆)的设计、施工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岩土工程中锚杆的设计、施工、试验及验收。 1.0.3 岩土锚杆工程应做好调查研究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采用理论计算、工程类比和监控量测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合理发挥岩土体的固有强度和自承能力。 1.0.4 岩土锚杆的设计施工除应遵循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2 术语、符号
2.1 术 语 2.1.1 锚杆 anchor,anchorage 将拉力传递到稳定的岩层或土体的锚固体系。它通常包括杆体(由钢绞线、钢筋、特制钢管等筋材组成)、注浆体、锚具、套管和可能使用的连接器。当采用钢绞线或高强钢丝束作杆体材料时,可称锚索。 2.1.2 锚杆杆体 anchor tendon 由筋材、防腐保护体以及隔离架和对中支架等组成的整套锚杆组装杆件。 2.1.3 锚固段 anchor fixed length 通过注浆体或机械装置将拉力传递到周围岩层或土体的杆体部分。 2.1.4 自由段 anchor free length 利用弹性伸长将拉力传递给锚固体的杆体部分。 2.1.5 锚头 anchor head 将预应力由杆体传递到地层面或支撑结构表面的锚杆外露端。 2.1.6 套管 polyrohylene sheath 预应力筋材的保护外套。用以充分发挥锚杆自由段的功能,并提供防腐保护。 2.1.7 过渡管 trumpet 在锚具到自由段的过渡区段中起防腐保护作用的管子。 2.1.8 一次注浆 first fill grouting 为形成锚杆的锚固段而进行的注浆。注浆料有水泥系及合成树脂系两种。 2.1.9 二次充填注浆 post fill grouting 在锚固段形成并张拉锁定后,向杆体与钻孔之间的空隙内进行的注浆。 2.1.10 二次高压注浆 post high pressure grouting 为提高锚杆承载力,对锚固段注浆体周边地层进行的高压劈裂注浆。 2.1.11 固结注浆 consolidated grouting 为减小钻孔周围岩体的渗透性或改善地层力学性能,向钻孔内灌注的水泥浆液。 2.1.12 永久性锚杆 permanent anchor 设计使用期超过24个月的锚杆。 2.1.13 临时性锚杆 temporary anchor 设计使用期不超过24个月的锚杆。 2.1.14 预应力锚杆 prestressed anchor 借助杆体自由段的弹性伸长施加预应力的锚杆。 2.1.15 非预应力锚杆 non-prestressed anchor 不施加预应力的锚杆。 2.1.16 拉力型锚杆 tensioned grout anchor 锚杆受力时,锚固段注浆体处于受拉状态的锚杆。 2.1.17 压力型锚杆 pressured grout anchor 锚杆受力时,锚固段注浆体处于受压状态的锚杆。 2.1.18 荷载分散型锚杆 load-dispersive anchor 在一个钻孔中,由几个单元锚杆组成的复合锚固体系。它能将锚杆力分散作用于锚杆总锚固段的不同部位(即各单元锚杆的锚固段)上。也称单孔复合锚杆。 2.1.19 可拆式锚杆 removable anchor 在达到锚杆的设计使用期后可拆除杆体的锚杆。一般为无粘结钢绞线构成的压力型或压力分散型锚杆。 2.1.20 基本试验 basic test 现场的锚杆极限抗拔力试验。采用分级加荷、卸荷的增量试验法,记录起始荷载下和每次加荷、卸荷时锚杆的位移。 2.1.21 验收试验 acceptance test 为确认工程锚杆对锚杆设计荷载的安全性而进行的锚杆试验。采用荷载分级增量试验法,并记录每级荷载作用下锚杆的位移。 2.1.22 蠕变试验 creep test 确定锚杆在恒定荷载作用下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的试验。 2.1.23 拉力设计值 design value of tensile force 锚杆在设计使用期内可能出现的最大拉力值。 2.1.24 锁定荷载 lock-off load 采用千斤顶或扭力扳手将力传递到张拉端的锚具,在锚杆中建立初始预应力的荷载。 2.1.25 弹性位移 elastic displacement 锚杆试验时测得的可恢复位移。 2.1.26 塑性位移 plastic displacement 锚杆试验时测得的不可恢复位移。2.2 符 号
As——锚杆杆体(筋体)的截面面积。 Am——锚杆锚固段注浆体的横截面面积。 Ap——锚杆承载体与锚固段注浆体横截面的接触面积。 D——锚杆锚固段的钻孔直径。 d——钢筋或钢绞线直径。 fc——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注浆体轴心抗压强度。 fptk——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 fyk——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fmg——锚固段注浆体与地层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 fms——锚固段注浆体与筋体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 Kt——锚杆杆体的抗拉安全系数。 Kp——单元锚杆锚固段注浆体的局部抗压安全系数。 K——锚杆锚固体的抗拔安全系数。 Ks——蠕变率。 Lf——锚杆自由段长度。 La——锚杆锚固段长度。 Nt——锚杆或单元锚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 P——锚杆试验时施加的荷载值。 Ru——锚杆极限承载力。 S——锚杆总位移。 Se——锚杆弹性位移。 Sp——锚杆塑性位移。 α——锚杆倾角。 η——有侧限时,锚固段注浆体的强度增大系数。 ξ——筋体与注浆体间的粘结强度降低系数。 ψ——锚固长度对粘结强度的影响系数。.
3 调查和勘察
3.1 一般规定 3.1.1 当岩土工程采用锚杆方案时,应充分考虑锚杆的特性、锚杆与被锚固体的稳定性,以及经济性和施工可行性。 3.1.2 岩土锚固工程设计前应进行一般调查、岩土工程勘察和专项技术研究等调查研究工作。3.2 调 查
3.2.1 岩土锚固工程设计前的一般调查应包括工程地形、地貌以及周围土地利用和规划情况、施工条件、环境条件(道路、交通、气象等),以及与工程相关的法规、标准等。 3.2.2 一般调查还应包括工程的下列内容: 1 以往的挖方或填方记录; 2 临近建筑物的状况及对锚固工程的影响程度; 3 地下埋设物。3.3 勘 察
3.3.1 岩土工程勘察应查明地层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3.3.2 岩土工程勘察还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岩土的重力密度、抗剪强度等物理力学指标; 2 地下水分布状况和孔隙水压力; 3 锚固地层的地质构造和整体稳定性; 4 具有传力结构时,地基的反力系数; 5 隧道和地下洞室工程的围岩分级; 6 地层的可钻性、可注性、对施工方法的适应性等; 7 地层和地下水的腐蚀性。3.4 专项技术研究
3.4.1 遇有下列情况时应进行专项技术研究: 1 锚固地层为特殊地层(如膨胀性地层、松散破碎岩、湿陷性黄土和高应力地层等); 2 采用新型锚杆的工程。.
4 锚杆类型及选择
4.1 注浆型和机械型预应力锚杆 4.1.1 注浆型预应力锚杆应由杆体、锚固段、自由段和锚头组成。适用于要求锚杆承载力高、变形量小和需锚固于地层较深处的工程。 4.1.2 机械型预应力锚杆应由杆体、机械式锚固件、自由段和锚头组成。适用于地层开挖后必须立即提供初始预应力的工程或抢险加固工程。4.2 拉力型和压力型预应力锚杆
4.2.1 拉力型预应力锚杆应有与注浆体直接粘结的杆体锚固段(图4.2.1)。永久性拉力型预应力锚杆的结构构造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图A.0.1的要求。拉力型预应力锚杆适用于硬岩、中硬岩或锚杆承载力要求较低的土体工程。图4.2.1 拉力型预应力锚杆结构原理
4.2.2 压力型预应力锚杆应由不与灌浆体相互粘结的带保护套管的杆体和位于锚固段注浆体底端的承载体组成(图4.2.2)。适用于锚杆承载力要求较低或地层腐蚀性环境恶劣的岩土工程。 图4.2.2 压力型预应力锚杆结构原理4.3 荷载分散型锚杆
4.3.1 荷载分散型锚杆(图4.3.1)可分为拉力分散型和压力分散型锚杆。 图4.3.1 荷载分散型锚杆结构原理 4.3.2 拉力分散型锚杆应由若干拉力型单元锚杆组合而成,各拉力型单元锚杆的锚固段应位于锚杆总锚固段的不同部位。适用于锚杆承载力要求较高的软岩或土体工程。 4.3.3 压力分散型锚杆应由若干压力型单元锚杆组合而成,各压力型单元锚杆的锚固段应位于锚杆总锚固段的不同部位。适用于锚杆承载力要求较高或防腐等级要求较高的软岩或土体工程。 4.3.4 永久性拉力分散型锚杆和压力分散型锚杆的结构构造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图A.0.2、图A.0.3的要求。4.4 全长粘结型锚杆
4.4.1 全长粘结型锚杆应由全长粘结的杆体、垫板和紧固件组成。 4.4.2 全长粘结型锚杆适用于地层加固和容许地层有适量变形的工程。4.5 可拆芯式锚杆
4.5.1 可拆芯式锚杆适用于使用功能完成后,不容许筋材滞留于地层内的工程。 4.5.2 可拆芯式锚杆宜采用压力分散型锚杆结构。压力型单元锚杆应由绕承载体弯曲成U形的一对无粘结钢绞线组成。4.6 树脂卷和快硬水泥卷锚杆
4.6.1 树脂卷锚杆应由不饱和树脂卷锚固剂、钢质杆体、垫板、螺母组成。 4.6.2 快硬水泥卷锚杆应由快硬水泥锚固剂、钢质杆体、垫板、螺母组成。 4.6.3 树脂卷锚杆和快硬水泥卷锚杆适用于需提供初始预应力的软弱破碎围岩加固或大跨度地下洞室支护工程。4.7 中空注浆锚杆
4.7.1 中空注浆锚杆可分为普通中空注浆锚杆、钢质涨壳中空注浆锚杆和自钻式中空注浆锚杆等类型。中空注浆锚杆的结构参数和力学性能可按本规程附录B选用。
4.7.2 普通中空注浆锚杆应由中空锚杆体、止浆塞、垫板和螺母组成。可用于各类岩土的支护工程,宜用于中长锚杆支护或地下工程顶部的锚固工程。
4.7.3 钢质涨壳中空注浆锚杆应由中空杆体、钢质涨壳锚固件、止浆塞、垫板和螺母组成。其结构构造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图A.0.4的要求。钢质涨壳中空注浆锚杆适用于需提供初始预应力的岩石支护工程。
4.7.4 自钻式中空注浆锚杆应由钻头、中空杆体、垫板和螺母组成。适用于松散破碎、成孔困难地层的支护工程。
4.7.1 中空注浆锚杆可分为普通中空注浆锚杆、钢质涨壳中空注浆锚杆和自钻式中空注浆锚杆等类型。中空注浆锚杆的结构参数和力学性能可按本规程附录B选用。 4.7.2 普通中空注浆锚杆应由中空锚杆体、止浆塞、垫板和螺母组成。可用于各类岩土的支护工程,宜用于中长锚杆支护或地下工程顶部的锚固工程。 4.7.3 钢质涨壳中空注浆锚杆应由中空杆体、钢质涨壳锚固件、止浆塞、垫板和螺母组成。其结构构造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图A.0.4的要求。钢质涨壳中空注浆锚杆适用于需提供初始预应力的岩石支护工程。 4.7.4 自钻式中空注浆锚杆应由钻头、中空杆体、垫板和螺母组成。适用于松散破碎、成孔困难地层的支护工程。4.8 摩擦型锚杆
4.8.1 摩擦型锚杆的结构构造应满足锚杆工作时杆体与地层直接接触并发生摩擦作用的要求。摩擦型锚杆可分为缝管锚秆和水胀式锚杆等类型。 4.8.2 缝管锚杆应由纵向开缝的钢管杆体和垫板组成。钢管杆体的外径应大于钻孔直径2~3mm,并在外露端焊有挡环。缝管锚杆的结构构造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图A.0.5的要求。 4.8.3 水胀式锚杆应由两端带套管的异型空心钢管杆体和垫板组成。其中,与垫板相连的套管上应开有能将高压水注入管内的小孔。水胀式锚杆的结构构造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图A.0.6的要求。 4.8.4 缝管锚杆和水胀式锚杆适用于软弱破碎或塑性流变岩层,且设计使用年限小于10年的地下工程支护或初期支护。4.9 锚杆选型
4.9.1 锚杆类型应根据工程要求、锚固地层性质、锚杆承载力大小、锚杆长度、现场条件和施工方法等综合因素选定。 4.9.2 锚杆的类型可按本规程附录C选择。.
5 材 料
5.1 一般规定 5.1.1 锚杆采用的材料和部件应满足锚杆的设计要求和稳定性,相互之间不得产生不良影响。 5.1.2 锚杆材料和部件的质量标准及验收标准,除本规程提出的专门要求外,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5.2 杆体材料
5.2.1 锚杆采用的钢绞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用于制作预应力锚杆杆体的钢绞线、环氧涂层钢绞线、无粘结钢绞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的规定;预应力钢绞线的抗拉强度标准值fptk,应按本规程附录D表D.0.1的规定采用; 2 对穿锚杆和压力分散型锚杆应采用无粘结钢绞线。无粘结钢绞线的技术参数,应按本规程附录D表D.0.2的规定采用。 3 除修复的情况外,预应力钢绞线不得连接。 5.2.2 锚杆采用的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应力筋宜采用高强度精轧螺纹钢筋。高强度精轧螺纹钢筋的力学性能指标,应按本规程附录D表D.0.3采用,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对预应力值较小和长度小于20m的锚杆,预应力筋也可采用HRB400级或HRB335级钢筋。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fyk,应按本规程附录D表D.0.4的规定采用; 3 锚杆的连接构件应能承受杆体的极限抗拉力。 5.2.3 锚杆采用的特制中空筋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自钻式锚杆杆体应采用厚壁无缝钢管制作,材料应采用合金钢。外表上应全长具有标准的连接螺纹,并可现场切割和用套筒连接加长; 2 普通的中空注浆锚杆杆体可采用碳素钢; 3 用于加长锚杆的连接套筒应与锚杆杆体具有同等级强度。 5.2.4 缝管锚杆采用的开缝式钢管应采用力学性能不低于20MnSi的带钢制作。5.3 水泥系注浆材料
5.3.1 注浆材料采用的水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的规定。必要时可采用抗硫酸盐水泥,不宜采用高铝水泥; 2 水泥强度应大于32.5MPa,压力型锚杆应采用强度不低于42.5MPa的水泥。 5.3.2 注浆材料采用的水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拌合水宜采用饮用水,不得使用污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必须经试验确认对水泥浆体和杆体材料无害; 2 拌合水的水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 63,拌合水中酸、有机物和盐类等对水泥浆体和钢拉杆有害的物质的含量不得超标,不得影响水泥正常凝结和硬化。 5.3.3 注浆材料采用的细骨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水泥砂浆只能用于一次注浆,其细骨料应选用最大尺寸小于2.0mm的砂; 2 砂的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得大于3%;砂中云母、有机质、硫化物和硫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按重量计不得大于1%。 5.3.4 注浆材料中使用的外加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必要时,注浆材料中可使用控制浆液泌水、改善流动性、减少用水量和调整凝结时间,或提高早期强度的外加剂; 2 外加剂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要求。外加剂不得影响浆体的粘结性能和对钢材产生腐蚀,并应通过试验验证方可使用; 3 在锚杆护套内、锚杆罩内和二次充填注浆时,可使用膨胀剂; 4 水泥浆中氯化物的含量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0.1%。5.4 合成树脂系注浆材料
5.4.1 合成树脂系注浆料应满足锚固体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 5.4.2 合成树脂系注浆料还应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包括胶凝时间、养护时间、粘度和储存期要求。5.5 承载体
5.5.1 承载体用于压力型和压力分散型锚杆。承载体可由高分子聚酯纤维增强模塑料或钢板制成。 5.5.2 高分子聚酯纤维增强模塑料应具有与锚杆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力学性能。 5.5.3 在钢板承载体外表应涂刷防腐材料。5.6 锚头材料
5.6.1 锚具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性能,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的规定; 2 预应力锚具的锚固力应能达到预应力杆体极限抗拉力的95%以上,且达到实测极限抗拉力时的总应变值应小于2%; 3 根据锚杆的使用目的不同,应采用可调节拉力的锚头; 4 锚具罩应采用钢材或塑料制作加工。锚具罩应完全罩住锚杆头和预应力筋的尾端,与支承面的接缝应采用水密性接缝。 5.6.2 承压板和台座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承压板和台座的强度和构造必须满足锚杆极限抗拉力要求,以及锚具和结构物的连接构造要求; 2 承压板和过渡管宜由钢板和钢管制成,其材料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过渡钢管壁厚不宜小于5mm。5.7 防腐材料
5.7.1 用于锚杆的防腐材料宜采用专用防腐油脂,并满足现行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JG/T 3007的技术要求。 5.7.2 防腐材料在锚杆的设计使用期限内,应符合下列性能要求: 1 保持防腐性能和物理稳定性; 2 具有防水性和化学稳定性,不得与锚杆材料产生不良反应; 3 不得对锚杆自由段的变形产生限制和不良影响; 4 在规定的工作温度内和张拉过程中,不得开裂、变脆或成为流体。5.8 其他材料
5.8.1 隔离架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隔离架宜兼有对中和分隔作用。隔离架应采用钢、塑料或其他对杆体无害的材料制成,不得采用木制隔离架; 2 隔离架不得影响锚杆注浆体自由流动。 5.8.2 锚杆护套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柔韧性,在加工和安装过程中不被损坏; 2 具有防水性和化学稳定性,对预应力筋无不良影响; 3 具有耐腐蚀性,与锚杆浆体和防腐剂无不良反应; 4 能够抗紫外线引起的老化; 5 不影响预应力筋的弹性伸缩变形。 5.8.3 注浆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注浆管应具有足够的内径,能使浆体压至钻孔的底部。注浆管应能承受1.0MPa的压力; 2 二次高压注浆管应能承受二次高压注浆的压力,其耐压力不应小于5.0MPa。.
6 防 腐
6.1 一般规定 6.1.1 锚杆的防腐保护等级和措施,应根据锚杆的设计使用年限和所处地层有无腐蚀性确定。 6.1.2 当对地层的检测和调查中发现下列一种或多种情况时,应判定该地层具有腐蚀性: 1 pH值小于4.5; 2 电阻率小于2000Ω·cm; 3 出现硫化物; 4 出现杂散电流,或出现对水泥浆体和混凝土的化学腐蚀。6.2 防护等级和要求
6.2.1 腐蚀环境中的永久性锚杆应采用Ⅰ级双层防腐保护构造;腐蚀环境中的临时性锚杆和非腐蚀环境中的永久性锚杆可采用Ⅱ级简单防腐保护构造。锚杆的Ⅰ、Ⅱ级防护构造应符合表6.2.1的要求(图6.2.1-1、图6.2.1-2)。表6.2.1 锚杆Ⅰ、Ⅱ级防腐保护要求 图6.2.1-1 锚杆Ⅰ级防护构造 1-锚具;2-过渡管(管内注入防腐剂);3-密封;4-锚杆注浆; 5-注入防腐剂套管;6-对中支架;7-内部隔离(对中)支架;8-预应力筋材;9-波型套管(管内注入水泥浆);10-垫座
图6.2.1-2 锚杆Ⅱ级防护构造 1-锚具;2-过渡管(管内注入防腐剂);3-密封; 4-锚杆注浆;5-注入防腐套管;6-对中支架;7-预应力筋材;8-垫座 6.2.2 锚杆各部件的防腐材料和构造,应在锚杆施工和设计使用期内不发生损坏,且不影响锚杆的功能。6.3 锚固段防腐保护
6.3.1 永久性锚杆锚固段的防腐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处于腐蚀环境中的永久性锚杆的锚固段应采用Ⅰ级防护构造,水泥浆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 2 处于非腐蚀环境中的永久性锚杆的锚固段应采用Ⅱ级防护构造,但水泥浆与自由段保护管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0.3m,水泥浆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 6.3.2 临时性锚杆的锚固段可采用Ⅱ级防护构造,水泥浆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6.4 自由段防腐保护
6.4.1 永久性锚杆的自由段应采用Ⅰ级防护构造,护管内应充满防腐油脂,并采取专门措施将防腐油脂滞留于护管内。护管应延伸至过渡管内至少100mm。 6.4.2 临时性锚杆的自由段可采用Ⅱ级防护构造。6.5 锚头防腐保护
6.5.1 永久性锚杆在预应力筋张拉作业完成后,应及时对锚具和承压板进行Ⅰ级防腐保护。 6.5.2 需调整拉力的永久性锚杆的锚具和承压板应装设防护罩,且罩内应填充防腐油脂。 6.5.3 不需调整拉力的永久性锚杆的锚具和承压板可埋入混凝土内,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6.5.4 处于腐蚀环境中的临时性锚杆,其锚具和承压板应装设防护罩,且罩内应充填防腐油脂。处于非腐蚀环境中的临时性锚杆的外露锚具和承压板可涂防腐油脂保护。.
7 设 计
7.1 一般规定 7.1.1 在锚杆设计前,应依据本规程第3章调查和勘察的结果, 对采用锚杆的安全性、经济性进行评估,对施工可行性做出判断。 7.1.2 采用锚杆的类型应根据工程要求、锚固地层性质、锚杆承载力、锚杆长度、现场条件、施工方法等因素综合确定。 7.1.3 锚杆设计时,应确保锚杆和被锚固结构在承受施工荷载和使用荷载作用时安全系数符合本规程第7.3节的规定,且不应产生影响结构正常使用的变形。 7.1.4 锚杆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所服务构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且其防腐保护等级和构造应达到相应的要求。 7.1.5 永久性锚杆的锚固段不应设在下列未经处理的地层中: 1 有机质土; 2 液限WL>50%的土层; 3 相对密实度Dr<0.3的土层。 7.1.6 对特殊条件下为专门目的而采用的锚杆,必须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必需的试验基础上进行设计。 7.1.7 在锚杆承受反复荷载时,反复荷载的变化幅度不应大于锚杆拉力设计值的20%。7.2 锚杆设置
7.2.1 锚杆的间距和长度,应根据锚杆所锚定构筑物及其周边地层整体稳定性确定。 7.2.2 锚杆的间距除必须满足锚杆的受力要求外,尚宜大于1.5m。当所采用的间距更小时,应将锚固段错开布置,或改变相邻锚杆的倾角。 7.2.3 锚杆的设置应避免对相邻建(构)筑物的基础产生不利影响。 7.2.4 锚杆的钻孔直径除必须满足锚杆的拉力设计值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1 钻孔内预应力钢绞线的面积不超过钻孔面积的15%; 2 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永久锚杆)或10mm(临时锚杆)。 7.2.5 锚杆锚固段上的覆土层厚度不宜小于4.5m。 7.2.6 锚杆的倾角宜避开与水平向成—10°~+10°的范围。7.3 锚杆的安全系数
7.3.1 筋体与锚固段注浆体以及地层与锚固段注浆体之间的粘结安全系数,应根据锚杆破坏的危害程度和锚杆的使用年限按表7.3.1确定:表7.3.1 岩土锚杆锚固体抗拔安全系数
注:对蠕变明显地层中的永久性锚杆锚固体,最小抗拔安全系数取2.5。
7.3.2 设计锚杆杆体截面时,杆体抗拉安全系数应按表7.3.2确定:表7.3.2 锚杆杆体抗拉安全系数
7.3.3 永久性锚杆抗震验算时,其安全系数应按0.8折减。7.4 杆体和锚固体截面
7.4.1 钢锚杆杆体的截面面积应按下式确定: Kt——锚杆杆体的抗拉安全系数,按第7.3.2条选取; Nt——锚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kN); fyk、fptk——钢筋、钢绞线的抗拉强度标准值(kPa)。 7.4.2 压力分散型锚杆锚固段注浆体的承压面积应按下式验算: 式中 Kp——单元锚杆锚固段注浆体的局部抗压安全系数,取2.0; Nt——单元锚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N); Ap——单元锚杆承载体与锚固段注浆体横截面的净接触面积,即毛受压面积扣除孔道面积(mm2); Am——锚杆锚固段注浆体的横截面面积(mm² ); η——有侧限锚固段注浆体的强度增大系数,由试验确定; fc——锚固段注浆体的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N/mm² )。7.5 锚固段长度
7.5.1 锚杆或单元锚杆的锚固段长度可按下式估算,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式中 K——锚杆锚固体的抗拔安全系数,按表7.3.1选取; Nt——锚杆或单元锚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kN); La——锚杆锚固段长度(m); fmg——锚固段注浆体与地层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kPa),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可按表7.5.1-1或表7.5.1-2取值; fms——锚固段注浆体与筋体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kPa),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可按表7.5.1-3取值; D——锚杆锚固段的钻孔直径(mm); d——钢筋或钢绞线的直径(mm); ξ——采用2根或2根以上钢筋或钢绞线时,界面的粘结强度降低系数,取0.6~0.85; ψ——锚固长度对粘结强度的影响系数; n——钢筋或钢绞线根数。表7.5.1-1 岩石与水泥砂浆或水泥结石体的粘结强度标准值(推荐)
注:1 表中数据适用于水泥砂浆或水泥结石体,强度等级为M30; 2 在岩体结构面发育时,粘结强度取表中下限值。表7.5.1-2 土层与水泥砂浆或水泥结石体的粘结强度标准值(推荐)
注:本表适用于一次注浆;当采用二次高压劈裂注浆(压力>2.5MPa)加固锚固段周边地层时,表中粘结强度可提高50%。表7.5.1-3 钢筋、钢绞线与水泥砂浆或水泥结石体的粘结强度标准值(推荐)
注:本表适用于水泥砂浆或水泥结石体(强度等级M25~M40),M25取表中下限值,M40取表中上限值。 7.5.2 锚固长度对粘结强度的影响系数ψ应由试验确定;无试验资料时,可按表7.5.2取值。表7.5.2 锚固长度对粘结强度的影响系数ψ建议值
7.5.3 岩石锚杆的锚固长度宜采用3~8m,土层锚杆的锚固长度宜采用6~12m。当采用荷载分散型锚杆时,锚固长度可根据需要确定。7.6 自由段长度
7.6.1 锚杆的自由段长度应穿过潜在滑裂面不少于1.5m。 7.6.2 锚杆的自由段长度不应小于5.0m,且能保证锚杆与锚固结构体系的整体稳定性。7.7 注浆体
7.7.1 预应力锚杆锚固段注浆体的抗压强度,应根据锚杆的结构类型和锚固地层按表7.7.1确定。表7.7.1 预应力锚杆锚固段注浆体的抗压强度
7.8 传力结构
7.8.1 传递锚杆拉力的格梁、腰梁、台座的截面尺寸和配筋,应根据锚杆拉力设计值、地层承载力和锚杆工作条件经计算确定。 7.8.2 传力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传力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7.9 初始预应力
7.9.1 对地层和被锚固结构位移控制要求较高的工程,预应力锚杆的初始预应力(锁定拉力)值宜为锚杆拉力设计值。 7.9.2 对地层和被锚固结构位移控制要求较低的工程,预应力锚杆的初始预应力(锁定拉力)值宜为锚杆拉力设计值的0.75~0.90倍。7.10 锚固结构稳定性
7.10.1 采用锚杆锚固结构物时,除锚杆抗拉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外,还必须验算结构物、锚杆和地层组成的锚固结构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7.10.2 锚固结构体系的外部稳定性可采用圆弧滑动法或折线滑动法验算;内部稳定性可采用Kranz法验算。.
8 施 工
8.1 一般规定
8.1.1 锚杆工程施工前,应根据锚固工程的设计条件、现场地层条件和环境条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8.1.2 施工前,应检查原材料和施工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8.1.3 在裂隙发育或富含地下水的岩层中进行锚杆施工时,应对锚固段周边孔壁进行不透水性试验。当0.2~0.4MPa压力作用10min后,锚固段周边渗水率超过0.01m³/min时,应采用固结注浆或其他方法进行处理。8.2 钻 孔
8.2.1 锚杆钻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锚杆钻孔不得扰动周围地层; 2 钻孔前,根据设计要求和地层条件,定出孔位、做出标记; 3 锚杆水平、垂直方向的孔距误差不应大于100mm。钻头直径不应小于设计钻孔直径3mm; 4 钻孔轴线的偏斜率不应大于锚杆长度的2%; 5 锚杆钻孔深度不应小于设计长度,也不宜大于设计长度500mm; 6 向钻孔中安放锚杆前,应将孔内岩粉和土屑清洗干净。 8.2.2 在不稳定地层中,或地层受扰动导致水土流失而危及邻近建筑物或公用设施的稳定性时,宜采用套管护壁钻孔。 8.2.3 压力分散型锚杆和可重复高压注浆型锚杆施工宜采用套管护壁钻孔。8.3 杆体制作、存储和安放
8.3.1 杆体的制作、存储和安放应符合下列一般规定: 1 杆体的制作、存储宜在工厂或施工现场的专门作业棚内进行; 2 在锚固段长度范围,杆体上不得有可能影响与注浆体有效粘结和影响锚杆使用寿命的有害物质,并应确保满足设计要求的注浆体保护层厚度。在自由段杆体上应设置有效的隔离层; 3 钢筋、钢绞线或钢丝应采用切割机切断; 4 杆体制作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 5 加工完成的杆体在存储、搬运、安放时,应避免机械损伤、介质侵蚀和污染。 8.3.2 钢筋锚杆杆体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制作前钢筋应平直、除油和除锈; 2 当HRB钢筋接长采用焊接时,双面焊接的焊缝长度不应小于5d。精轧螺纹钢筋、中空钢筋接长应采用专用联接器; 3 沿杆体轴线方向每隔1.5~2.0m应设置一个对中支架,注浆管、排气管应与锚杆杆体绑扎牢固。 8.3.3 钢绞线或高强钢丝锚杆杆体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绞线或高强钢丝应清除油污、锈斑,严格按设计尺寸下料,每根钢绞线的下料长度误差不应大于50mm; 2 钢绞线或高强钢丝应平直排列,沿杆体轴线方向每隔1.0~1.5m设置一个隔离架,注浆管和排气管应与杆体绑扎牢固,绑扎材料不宜采用镀锌材料。 8.3.4 可重复高压注浆锚杆杆体的制作,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编排钢绞线或高强钢丝时,应安放可重复注浆套管和止浆密封装置; 2 止浆密封装置应设置在自由段与锚固段的分界处,密封装置两端应牢固绑扎在锚杆杆体上,在被密封装置包裹的注浆套管上至少应留有一个进浆阀。 8.3.5 荷载分散型锚杆杆体的制作,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压力分散型锚杆或拉力分散型锚杆杆体应先制作成单元锚杆,再由2个或2个以上单元锚杆组装成复合型锚杆; 2 当压力分散型锚杆单元锚杆的端部采用聚酯纤维承载体时,无粘结钢绞线应绕承载体弯曲成U形,并用钢带与承载体捆绑牢固。采用钢板承载体时,挤压锚固件应与钢板连接可靠; 3 在荷载分散型锚杆各单元锚杆的外露端,应做好标记。在锚杆张拉或芯体拆除前,该标记不得损坏; 4 承载体应与钢绞线牢靠固定,并不得损坏钢绞线的防腐油脂和外包塑料(PVC)软管。 8.3.6 锚杆杆体的存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杆体制作完成后应尽早使用,不宜长期存放; 2 制作完成的杆体不得露天存放,宜存放在干燥清洁的场所。应避免机械损伤杆体或油渍溅落在杆体上; 3 当存放环境相对湿度超过85%时,杆体外露部分应进行防潮处理; 4 对存放时间较长的杆体,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检查。 8.3.7 锚杆杆体的安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杆体放入钻孔前,应检查杆体的加工质量,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2 安放杆体时,应防止扭压和弯曲。注浆管宜随杆体一同放入钻孔。杆体放入孔内应与钻孔角度保持一致; 3 安放杆体时,不得损坏防腐层,不得影响正常的注浆作业; 4 全长粘结型杆体插入孔内的深度不应小于锚杆长度的95%,预应力锚杆插入孔内的深度不应小于锚杆长度的98%。杆体安放后,不得随意敲击,不得悬挂重物。8.4 注 浆
8.4.1 向钻孔内注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向下倾斜的钻孔内注浆时,注浆管的出浆口应插入距孔底300~500mm处,浆液自下而上连续灌注,且确保从孔内顺利排水、排气; 2 向上倾斜的钻孔内注浆时,应在孔口设置密封装置,将排气管端口设于孔底,注浆管应设在离密封装置不远处; 3 注浆设备应有足够的浆液生产能力和所需的额定压力,采用的注浆管应能在1h内完成单根锚杆的连续注浆; 4 注浆后不得随意敲击杆体,也不得在杆体上悬挂重物。 8.4.2 注浆材料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不得对杆体产生不良影响。宜选用灰砂比1:0.5~1:1的水泥砂浆或水灰比0.45~0.50的纯水泥浆,必要时可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或掺合料。 8.4.3 注浆浆液应搅拌均匀,随搅随用,并在初凝前用完。严防石块、杂物混入浆液。 8.4.4 当孔口溢出浆液或排气管停止排气时,可停止注浆。 8.4.5 永久性锚杆张拉后,应对锚头和锚杆自由段间的空隙进行补浆。 8.4.6 可重复高压注浆锚杆的注浆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二次注浆材料宜选用水灰比0.45~0.50的纯水泥浆; 2 止浆密封装置的注浆应待孔口溢出浆液后进行,注浆压力不宜低于2.0MPa; 3 一次常压注浆结束后,应将注浆管、注浆枪和注浆套管清洗干净; 4 对锚固体的二次高压注浆,应在一次注浆形成的水泥结石体强度达到5.0MPa后进行。注浆压力和注浆时间可根据锚固段的体积确定,并分段依次由下至上进行。 8.4.7 浆体强度检验用的试块每30根锚杆不应少于一组,每组不应少于6个试块。8.5 张拉和锁定
8.5.1 锚杆的张拉和锁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锚头台座的承压面应平整,并与锚杆轴线方向垂直; 2 锚杆张拉前应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 3 锚杆张拉时,注浆体和混凝土台座的抗压强度值应符合表8.5.1的规定; 4 锚杆张拉应有序进行,张拉顺序应考虑邻近锚杆的相互影响; 5 锚杆正式张拉前,应取0.1~0.2轴向拉力设计值Nt对锚杆预张拉1~2次,使杆体完全平直,各部位接触紧密; 6 锚杆应采用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的锚具。表8.5.1 锚杆张拉时注浆体和混凝土台座抗压强度值
8.5.2 锚杆张拉至1.05~1.10Nt时,对岩层、砂性土层保持10min,对粘性土层保持15min,然后卸荷至锁定荷载设计值进行锁定。锚杆张拉荷载的分级和位移观测时间应遵守表8.5.2的规定。表8.5.2 锚杆张拉荷载分级和位移观测时间
注;Nt——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
8.5.3 荷载分散型锚杆张拉时可按设计要求先张拉单元锚杆,消除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因自由段长度不等而引起的弹性伸长差,再同时张拉各单元锚杆并锁定。也可按设计要求对各单元锚杆从远端开始顺序进行张拉并锁定。8.6 施工检查
8.6.1 施工中应对锚杆位置、钻孔直径、钻孔深度和角度、锚杆杆体长度和杆体插入长度进行检查。 8.6.2 施工中应对浆液配合比、压力、注浆量和锚杆预应力进行检查。.
9 试 验
9.1 一般规定 9.1.1 锚杆的最大试验荷载不宜超过锚杆杆体极限承载力的0.8倍。 9.1.2 试验用计量仪表(压力表、测力计、位移计)应满足测试要求的精度。 9.1.3 试验用加荷装置(千斤顶、油泵)的额定压力必须大于试验压力。 9.1.4 荷载分散型锚杆的试验宜采用等荷载法;也可根据具体工程情况制定相应的试验规则和验收标准。9.2 基本试验
9.2.1 对任何一种新型锚杆,或锚杆用于未应用过的地层时,必须进行极限抗拔试验。 9.2.2 锚杆极限抗拔试验采用的地层条件、杆体材料、锚杆参数和施工工艺必须与工程锚杆相同,且试验数量不应少于3根。为得出锚固体的极限抗拔力,必要时可加大杆体的截面面积。 9.2.3 锚杆极限抗拔试验应采用分级循环加荷,加荷等级和位移观测时间应符合表9.2.3的规定。表9.2.3 锚杆极限抗拔试验的加荷等级和观测时间
注:1 第五循环前加荷速率为100kN/min,第六循环的加荷速率为50kN/min; 2 在每级加荷等级观测时间内,测读位移不应少于3次; 3 在每级加荷等级观测时间内,锚头位移增量小于0.1mm时,可施加下一级荷载,否则应延长观测时间,直至锚头位移增量在2h内小于2.0mm时,方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9.2.4 锚杆极限抗拔试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判定锚杆破坏: 1 后一级荷载产生的锚头位移增量达到或超过前一级荷载产生的位移增量的2倍; 2 锚头位移持续增长; 3 锚杆杆体破坏。 9.2.5 锚杆极限抗拔试验结果宜按荷载与对应的锚头位移列表整理,并绘制锚杆荷载-位移(P-S)曲线、锚杆荷载-弹性位移(P-Se)曲线和锚杆荷载-塑性位移(P-Sp)曲线(本规程附录E)。 9.2.6 锚杆极限承载力应取破坏荷载的前一级荷载。在最大试验荷载下未达到第9.2.4条规定的破坏标准时,锚杆的极限承载力应取最大试验荷载。 9.2.7 当每组试验锚杆极限承载力的最大差值不大于30%时,应取最小值作为锚杆的极限承载力。当最大差值大于30%时,应增加试验锚杆数量,且按95%保证概率计算锚杆的极限承载力。9.3 蠕变试验
9.3.1 对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层锚杆、极度风化的泥质岩层中或节理裂隙发育张开且充填有粘性土的岩层中的锚杆,应进行蠕变试验。用作蠕变试验的锚杆不得少于3根。 9.3.2 锚杆蠕变试验的加荷等级和观测时间应满足表9.3.2的规定。在观测时间内荷载必须保持恒定。表9.3.2 锚杆蠕变试验的加荷等级和观测时间
9.3.3 在每级荷载下按时间间隔1、2、3、4、5、10、15、20、30、45、60、75、90、120、150、180、210、240、270、300、330、360min记录蠕变量。 9.3.4 试验结果可按荷载-时间-蠕变量整理,并绘制蠕变量-时间对数(s-lgt)曲线(本规程附录G)。蠕变率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 s1——t1时所测得的蠕变量; s2——t2时所测得的蠕变量。 9.3.5 锚杆在最后一级荷载作用下的蠕变率不应大于2.0mm/对数周期。9.4 验收试验
9.4.1 验收试验的锚杆数量不得少于锚杆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3根。对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可按设计要求增加验收锚杆的数量。 9.4.2 永久性锚杆的最大试验荷载应取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的1.5倍;临时性锚杆的最大试验荷载应取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的1.2倍。 9.4.3 验收试验应分级加荷,初始荷载宜取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的0.10倍,分级加荷值宜取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的0.50、0.75、1.00、1.20、1.33和1.50倍。 9.4.4 验收试验中,每级荷载均应稳定5~10min,并记录位移增量。最后一级试验荷载应维持10min。如在1~10min内锚头位移增量超过1.0mm,则该级荷载应再维持50min,并在15、20、25、30、45和60min时记录锚头位移增量。 9.4.5 加荷至最大试验荷载并观测10min,待位移稳定后即卸荷至0.1Nt,然后加荷至锁定荷载锁定。绘制荷载-位移(P-S)曲线(本规程附录F)。 9.4.6 当符合下列要求时,应判定验收合格: 1 拉力型锚杆在最大试验荷载下所测得的总位移量,应超过该荷载下杆体自由段长度理论弹性伸长值的80%,且小于杆体自由段长度与1/2锚固段长度之和的理论弹性伸长值; 2 在最后一级荷载作用下1~10min锚杆蠕变量不大于1.0mm,如超过,则6~60min内锚杆蠕变量不大于2.0mm。.
10 监测和维护管理
10.1 一般规定 10.1.1 应在设计阶段制定监测计划,由业主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编制监测方案,并在施工阶段及完工后的运行阶段对锚杆和锚固结构定期进行检查和监测。 10.1.2 岩土锚杆工程竣工后,应严格按照设计条件和运行要求对锚固结构进行管理和维护,锚杆的锚头、防腐保护系统和监测系统应严加保护。 10.1.3 应事先制定应急处理方案,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对锚固结构采取修补和治理措施。 10.1.4 在检查测定锚杆的承载力和腐蚀状况时被临时拆除的锚头混凝土和注浆体,应及时修复。10.2 监测项目
10.2.1 永久性锚杆锚固工程应进行下列项目的监测: 1 锚杆拉力; 2 锚固结构的变形; 3 锚杆腐蚀状况。 10.2.2 根据工程需要,必要时可对锚杆承载力、锚杆应力和变形、锚固地层变形、地质环境变化等项目进行检验或监测。10.3 预应力锚杆拉力长期监测
10.3.1 永久性预应力锚杆和破坏后果严重的临时性预应力锚杆应进行锚杆拉力长期监测。 10.3.2 预应力锚杆的监测数量,对永久性锚杆应为工程锚杆总量的5%~10%,临时性锚杆应为工程锚杆总量的3%,且均不得少于3根。 10.3.3 锚杆拉力的监测,在安装测力计后的最初10d内宜每天测定一次,第11~30d宜每3d测定一次,以后每月测定一次。但当遇有降雨、临近地层开挖、相邻锚杆张拉、爆破震动以及拉力测定结果发生突变等情况时,应加密监测频率。锚杆拉力监测时间不宜少于12个月。 10.3.4 锚杆拉力的监测宜采用钢弦式、电阻应变式或液压式测力计,监测仪器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长期工作性能。使用前应进行标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10.3.5 对可重复张拉锚杆,还可采用再张拉方法进行锚杆拉力和承载力测定。10.4 锚杆腐蚀检查分析
10.4.1 对腐蚀环境中的永久性锚杆,在其使用期内应进行锚杆腐蚀状况的检查分析。 10.4.2 检查分析腐蚀状况的锚杆数量,可根据锚固工程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被锚固地层和结构物的变形等)确定。 10.4.3 应重点对锚头和邻近锚头自由段的锚杆腐蚀状况进行检查。可拆除锚头保护钢罩、混凝土保护层以及距锚头1.0m范围的自由段注浆体进行外观检查,或取样进行物理化学分析。10.5 监测信息反馈和处理
10.5.1 对锚杆的监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设计、施工单位或工程管理部门。 10.5.2 当所监测锚杆初始预应力值的变化大于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的10%时,应采取重复张拉或适当卸荷的措施。 10.5.3 锚头或被锚固结构的变形明显增大并接近容许变形值时,应增补锚杆或采用其他措施予以加强。 10.5.4 当锚杆防腐保护体系存在缺陷或失效时,应采取修补措施,并根据锚杆腐蚀情况进行补强处理。.
11 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
11.1 一般规定 11.1.1 锚杆工程竣工后,应按设计要求和质量合格条件验收。 11.1.2 锚杆工程应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试验。 11.1.3 对检验不合格的锚杆应进行处理。11.2 质量检验
11.2.1 锚杆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原材料出厂合格证; 2 材料现场抽检试验报告和代用材料试验报告; 3 锚杆浆体强度等级检验报告。 11.2.2 锚杆的抗拔力检验应按本规程第9.4节验收试验的规定进行。 11.2.3 锚杆的质量检验应符合表11.2.3的规定。表11.2.3 锚杆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11.3 不合格锚杆处理
11.3.1 锚杆验收试验不合格时,应增加锚杆试件数量。增加的 锚杆试件应为不合格锚杆的3倍。 11.3.2 对不合格的锚杆,在具有二次高压注浆的条件下应进行注浆处理,然后再按验收试验标准进行试验。否则,应按实际达到的试验荷载最大值的50%进行锁定。 11.3.3 按不合格锚杆占锚杆总量的百分率推算工程锚杆实际总抗力与设计总抗力的差值,并应按差值增补锚杆予以补偿。11.4 验 收
11.4.1 锚杆工程验收应提交下列文件: 1 原材料出厂合格证,材料现场抽检试验报告,代用材料试验报告,水泥浆(砂浆)试块抗压强度等级试验报告; 2 按本规程附录H的内容和格式提供的锚杆工程施工记录; 3 锚杆验收试验报告; 4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5 设计变更报告; 6 工程重大问题处理文件; 7 竣工图。 11.4.2 锚杆工程验收时,尚应提供下列监测资料: 1 实际测点布置图; 2 锚杆拉力测量原始记录和拉力-时间曲线; 3 变形测量时态曲线。附录A 锚杆结构构造
A.0.1 永久性拉力型锚杆结构构造(图A.0.1)。 图A.0.1 永久性拉力型锚杆(Ⅰ级防护) 1-锚具;2-垫座;3-涂塑钢绞线;4-光滑套管;5-隔离架;6-无包裹钢绞线; 7-波形套管;8-钻孔;9-注浆管;10-保护罩;11-光滑套管与波形套管搭接处(长度不小于200mm) A.0.2 永久性拉力分散型锚杆结构构造(图A.0.2)。 图A.0.2 永久性拉力分散型锚杆(Ⅰ级防护) 1-锚具;2-垫座;3-涂塑钢绞线;4-光滑套管;5-隔离架;6-无包裹钢绞线; 7-波形套管;8-钻孔;9-注浆管;10-保护罩;11-光滑套管与波形套管搭接处(长度不小于200mm) L1、L2、L3——1、2、3单元锚杆的锚固段长度;Lf——3单元锚杆的自由段长度。 A.0.3 永久性压力分散型锚杆结构构造(图A.0.3)。 图A.0.3 永久性压力分散型锚杆 1-锚具;2-垫座;3-钻孔;4-隔离环;5-无粘结钢绞线;6-承载体;7-水泥浆体;8-注浆管;9-保护罩 L1、L2、L3、L4——1、2、3、4单元锚杆的锚固段长度;Lf——4单元锚杆的自由段长度。 A.0.4 钢质涨壳中空注浆锚杆结构构造(图A.0.4) 图A.0.4 钢质涨壳中空注浆锚秆 1-中空锚杆杆体;2-钢质涨壳锚头;3-垫板;4-螺母;5-止浆塞 A.0.5 缝管锚杆结构构造(图A.0.5) 图A.0.5 缝管锚杆 1-开缝钢管;2-挡环;3-垫板; a-管体外径;b-缝宽;t-管壁厚度 A.0.6 水胀式锚杆结构构造(图A.0.6) 图A.0.6 水胀式锚杆 1-异型钢管杆体;2-钢管套;3-带注水管钢管套;4-垫板附录B 中空注浆锚杆结构参数和力学性能
表B 中空注浆锚杆的结构参数和力学性能
附录C 锚杆类型及其选择
表C 锚杆类型及其选择
附录D 锚杆杆体材料力学性能
D.0.1 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表D.0.1)。表D.0.1 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MPa)
D.0.2 无粘结钢绞线主要技术参数(表D.0.2)。表D.0.2 无粘结钢绞线主要技术参数
D.0.3 精轧螺纹钢筋力学特性(表D.0.3)。表D.0.3 精轧螺纹钢筋力学特性
注:1 表中d表示弯心半径; 2 精轧螺纹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采用表中屈服强度。 D.0.4 普通螺纹钢筋力学特性(表D.0.4)。表D.0.4 普通螺纹钢筋力学特性
附录E 锚杆基本试验曲线
E.0.1 链杆基本试验荷载-位移曲线(图E.0.1)。 图E.0.1 锚杆基本试验荷载-位移曲线 E.0.2 锚杆荷载-弹性位移、荷载-塑性位移曲线(图E.0.2)。 图E.0.2 锚杆荷载-弹性位移、荷载-塑性位移曲线附录F 锚杆验收试验曲线
图F 锚杆荷载-位移曲线 注:Nt——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kN)
附录G 锚杆蠕变试验曲线
图G 锚杆蠕变量-时间对数曲线附录H 锚杆施工记录
H.0.1 锚杆钻孔施工记录(表H.0.1)。表H.0.1 锚杆钻孔施工记录
注:1 备注栏记录钻孔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如塌孔、缩径、地下水情况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2 进行压水试验的钻孔应记录压水试验结果和相应的处理方法。 H.0.2 锚杆注浆施工记录(表H.0.2)。表H.0.2 锚杆注浆施工记录
注:注浆材料和配合比包括外加剂的名称和掺量。
H.0.3 锚杆张拉和锁定记录(表H.0.3)。表H.0.3 锚杆张拉和锁定记录
本规程用词说明
1 为便于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可”; 反面词采用“不可”。 2 条文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执行时,写法为“可参照……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