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在线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设领域信息技术应用基本术语标准
Standard for basic term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in construction field
JGJ/T 313-2013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4年3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162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设领域信息技术应用基本术语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建设领域信息技术应用基本术语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T 313-2013,自2014年3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3年9月25日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0]43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一般术语;3.城乡建设与管理;4.工程建设与管理;5.住房保障与房地产;6.其他术语。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大街177号,邮政编码:100007)。
本标准主编单位: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
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
城市建设研究院
清华大学
北京市东城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
北京建筑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王丹 倪江波 王毅 王静 雷丽英 王磐岩 李锦业 赵明泽 马智亮 高萍 方天培 李梅丹 毛尚之 徐海云 危双丰 李化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杨富春 蒋景瞳 金新阳 方裕 陈燕申 陈向东 刘斌梅 于伟 李洪鹏 张春晖
1 总则
1.0.1 为适应建设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规范建设领域信息技术应用基本术语,便于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乡建设与管理、工程建设与管理、住房保障与房地产管理等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及相关工作。
1.0.3 建设领域信息技术应用基本术语,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一般术语
2.0.1 建设领域信息技术应用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in construction field
在建设领域的各个方面,运用信息技术支撑政府、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业务与管理工作,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降低成本,推动建设事业科学发展的活动,也称建设领域信息化。本标准所称建设领域主要指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包括城乡建设与管理、工程建设与管理、住房保障与房地产管理等。
2.0.2 城市信息化 city informatization
在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中,运用信息技术,整合信息资源,构建信息系统,建立保障机制,进而提升城市功能,提高政府和企业的工作效率与服务水平,改善公众生活品质的活动。
2.0.3 城乡规划信息化 urban-rural planning informatization
在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支撑业务和管理工作,提高规划工作效率、规划成果质量和规划实施效果的活动。
2.0.4 城乡建设信息化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informatization
在城乡基础设施及房屋等建设中,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城乡建设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的活动。
2.0.5 城市管理信息化 city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在城市管理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支撑城市的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文化管理、市政市容管理等工作,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质量与水平的活动。
2.0.6 城市服务信息化 city service informatization
在城市的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和其他服务中,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活动。
2.0.7 工程建设信息化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formatization
在工程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设备安装、运营维护等阶段,以及相关的政府监管、企业管理和中介服务等环节,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工程全生命期管理,提升工程建设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活动。
2.0.8 住房保障信息化 housing security informatization
在住房保障制度框架内,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住房保障基础信息管理平台,支撑各类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管理和分配,维护各类保障群体利益,促进基本住房保障公平的活动。
2.0.9 房地产信息化 real estate industry informatization
在房地产开发、建设、销售、管理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房地产商品质量、提升居住与管理水平的活动。
2.0.10 建设企业信息化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建设领域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房地产开发、中介服务、市政公用事业等各类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效率和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活动。
2.0.11 城市信息系统 city information system
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面向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应用,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输出各种信息的技术系统。
2.0.12 城市信息平台 city information platform
基于信息基础设施,按照信息共享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建立的、服务于城市各种信息系统和信息应用的技术系统,可包括城市统一的公共信息平台、面向公众的信息服务平台以及面向有关行业的专业信息平台等。
2.0.13 城市地理空间信息 city geospatial information
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与服务中使用和产生的与位置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也称城市地理信息或城市空间信息。
2.0.14 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 city geospatial framework data
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过程中需要的基本的、公共的地理空间数据,简称框架数据。包括城市行政区划、交通、水系、建(构)筑物、地名、地址、遥感影像、高程、地理格网、三维模型、测量控制点、土地利用、规划用地与控制线、地籍、园林绿化、管理和服务区域、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地下空间设施以及综合管线等数据,可分为核心框架数据、扩展框架数据和专题框架数据。
2.0.15 城市三维模型 3D city model
城市地形地貌、山体、水体、地上地下人工建(构)筑物等的三维表达,反映对象的三维空间位置、几何形态、纹理及属性等信息,主要包括地形三维模型、建筑三维模型、交通设施三维模型、管线三维模型、绿化三维模型及其他三维模型等数据内容。
2.0.16 数字城市 digital city
基于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对城市基础设施和与生产生活发展相关的各方面进行多主体、多层面、全方位的信息化处理和利用,对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人口等进行数字化管理、服务和决策支持,提升城市功能的城市形态。
2.0.17 智慧城市 smart city
在数字城市的基础上,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收集、传输、处理和分析城市海量信息,构建智能化的城市信息技术应用体系,实现业务协同和工作联动,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城市形态。
2.0.18 城市信息基础设施 city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用以传送语音、数据、文本、图像、视频和其他多媒体信息的城市高速通信网及相关设施,主要包括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等。
2.0.19 城域网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MAN)
具有统一协议、在城市行政区划范围内实现信息传输与交换的高速宽带网络。
2.0.20 无线城市 wireless city
使用高速无线宽带技术建立的覆盖城市主城区或行政区域的网络系统,可向公众提供随时随地的无线网络接入服务。
2.0.21 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手段获取、存储、管理和传输信息的技术,也称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
2.0.22 信息化 informatization
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2.0.23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交换、共享、服务和应用的活动。
2.0.24 信息共享 information sharing
依据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在一定范围和层次上实现信息流通与共用的机制。
2.0.25 计算机辅助设计 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人工对产品或工程进行设计,从而为设计、绘图、工程分析与文档制作等设计活动提供支持的过程。
2.0.26 建筑信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
集建筑三维空间信息、工程物理信息以及时间、成本、资源等附属信息为一体的信息模型,是对建筑的物理和功能特征的数字描述。
2.0.27 建筑全生命期管理 building lifecycle management (BLM)
在建筑工程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阶段,以及政府监管、企业管理、中介服务等环节,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管理和共享建筑工程的信息,有效控制工程投资和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使工程更加环保节能,降低工程运营维护成本,实现工程的最大增值。
2.0.28 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支持下,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管理、分析和表达的技术系统。
2.0.29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cit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利用计算机和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实现对城市各种空间、非空间数据的输入、存储、查询、检索、处理、分析、显示、更新和提供应用,并以处理城市各种空间实体及其关系为主的系统。
2.0.30 工程建设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o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工程建设领域采集、传输、处理、存储管理、查询检索、分析和表达地理信息,以实现对建设工程的辅助设计、管理、辅助决策和预测为主要目标的技术系统。
2.0.31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导航、定位、授时的系统的总称。目前主要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有: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定位系统(Galileo Positioning System),中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2.0.32 遥感 remote sensing
不接触物体本身,用传感器收集目标物的电磁波信息,经处理、分析后,识别目标物,揭示其几何、物理特征和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技术。
2.0.33 物联网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2.0.34 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大众参与的计算模式,其计算资源(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交互能力)是动态、可伸缩且被虚拟化的,以服务的方式提供。
2.0.35 电子政务 electronic government
政务部门为实现政府与公民、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信息交互,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透明的管理和服务,对自身的管理结构和业务流程进行梳理,运用信息技术所构建的技术系统和形成的服务体系。
2.0.36 电子商务 electronic commerce (EC)
以电子形式进行的商务活动,它在供应商、消费者、政府机构和其他业务伙伴之间通过电子方式(如电子邮件、报文、万维网技术、电子公告牌、智能卡、电子资金转账、电子数据交换、数据自动采集技术等)实现标准化的业务信息的共享,以管理和执行商业、行政和消费活动中的交易。
2.0.37 电子印章 electronic seal
以先进的数字技术模拟传统实物印章的技术。电子印章的管理、使用方式符合实物印章的习惯和体验,电子印章加盖的电子文件具有与实物印章加盖的纸张文件相同的外观、相同的有效性和相似的使用方式。
2.0.38 信息技术应用标准体系 standard architectur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与信息技术应用有关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有机整体,主要由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三个层次的标准组成。
.
3 城乡建设与管理
3.1 城乡规划
3.1.1 城乡规划基础数据 urban-rural planning fundamental data
服务于城乡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的基本数据,主要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规划编制成果数据、规划审批数据、规划统计与评价数据以及其他数据。
3.1.2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urban plann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UPMIS)
利用管理信息系统(MIS)、地理信息系统(GIS)及网络等技术手段,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规划编制成果数据库等为基础,建立的以建设工程项目为主线,以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规划验收合格证办理过程中的资料申报、跟踪督办、流转控制、周期控制、证书核发、批后监管为核心,覆盖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全过程的图文一体化的应用系统。
3.1.3 村镇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village-township planning
基于村镇地理空间数据、规划数据、统计数据、国土管理数据等数据资源,建立的服务于村镇规划编制、规划审批、规划建设、规划验收等业务的应用系统。
3.1.4 城乡规划动态监测系统 monitoring system for urban-rural planning
利用遥感、管理信息系统(MIS)、地理信息系统(GIS)及网络等技术手段,以法定城乡规划编制成果为依据,对城乡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的应用系统。
3.1.5 城乡规划现状调查信息系统 information system for urban-rural planning status quo survey
以现状空间数据为依托,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实现对城乡现状数据进行综合查询分析,为城乡规划编制和规划决策提供依据的应用系统。
3.1.6 城乡规划编制成果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urban-rural planning establishing results
基于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实现对城乡规划编制成果各种数据的整理、建库、管理、检索和更新等的应用系统。
3.1.7 城乡规划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urban-rural planning
以规划数据库为核心,综合计算机网络通信、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决策支持系统等技术,运用城市规划和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整合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环境、规划管理等信息资源,建立相应的分析模型,生成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为城乡规划科学决策提供支持的信息系统。
3.2 市政设施建设与公用事业管理
3.2.1 数字市政 digital municipality
通过建立市政管理信息平台,对市政设施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和利用,支撑市政公用业务和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活动,也称数字化城市市政管理或城市市政管理信息化。
3.2.2 智能交通系统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TS)
通过收集、处理、分析、交换、发布各种与交通运输有关的信息,为交通参与者提供高质量、多样性服务,进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的技术系统。
3.2.3 停车诱导系统 information system for parking guidance
通过智能探测技术,将分散在各处的停车场进行智能联网,实时提供停车场(库)的位置、车位数、空满状态等信息,指引驾驶员停车的技术系统。
3.2.4 公共交通管理系统 management system for public traffic
依靠先进的车辆检测技术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对道路系统中的交通状况、交通事故、气象状况和交通环境进行实时的监视,获得有关交通状况的信息,并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交通进行控制的管理系统。
3.2.5 公共交通调度系统 public traffic dispatching system
对公交车辆的位置和状态、沿线道路、沿线客流等信息进行及时采集、分析和处理,选择最优调度方式,使公交线路运行在最佳状态的信息系统。
3.2.6 公共交通IC卡系统 public traffic IC card system
以非接触式IC卡和读写机具设备为载体,以密钥管理为核心,以计算机、网络和应用软件为支撑,为公交企业建立完整、安全、可靠的集乘客IC卡充值与消费,以及公交IC卡运营数据生成、采集、存储、统计、分析、查询于一体的准金融电子消费体系。
3.2.7 城市道路桥梁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urban road and bridge
对城市各种道路和桥梁的基础信息、运行维护状况等进行管理的信息系统。
3.2.8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 monitoring system for urban rail transit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信息共享平台,作为大型的分层分布监控系统,它集成专业自动化子系统,同时与独立运行的专业系统互联并进行信息交互。
3.2.9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urban rail transit
正常情况下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行车指挥、设备监控、防灾报警等提供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传送服务,非正常情况下为抢险救灾提供通信服务的技术系统。主要包括有线和无线通信、闭路电视监视、公务电话、专用电话、广播、时钟等子系统。
3.2.10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 signal system for urban rail transit
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行车指挥与列车运行监视、控制和安全防护的技术系统,主要包括列车自动防护、行车指挥、列车安全防护、列车自动运行、无人驾驶和车辆基地信号等子系统。
3.2.11 城市轨道交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 for urban rail transit
设置在车辆基地、主变电站、控制中心、全封闭运行的传输轨道交通车站,能自动捕捉火灾发生时的火灾信号,并自动生成报警信息的技术系统,可分为中央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在控制中心)和车站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2.12 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monltoring system for urban rail transit
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环境与设备状态进行监控的技术系统,主要包括车站及区间设备监控、防灾和阻塞模式执行、环境监控与节能运行管理、车站环境和设备管理及系统维修等子系统。
3.2.13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 automatic ticketing and checking system for urban rail transit
自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售票、检票的技术系统,包括自动售票系统和进出站检票系统,它具有与城市公共交通票务系统进行信息传输的数据接口。
3.2.14 城市公用事业自动化系统 automatic system for urban utilities
用于城市给水、排水、燃气、供热、交通等行业生产调度、过程控制、自动收费、运营管理等的自动化系统。
3.2.15 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urban underground pipeline
在计算机软件、硬件、数据库和网络的支持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实现对城市地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的空间和属性信息进行输入、编辑、存储、查询分析、统计、维护更新和输出的信息系统。
3.2.16 城市供水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urban water supply
利用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GIS)及网络等技术,对城市供水企业内、外部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储存和计算分析,辅助管理人员判断决策、调度生产,进而保证城市供水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技术系统。
3.2.17 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of urban water supply
能够对城市水质监测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和发布,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实现属性查询、图形查询、水质监测资料整理编辑等功能,自动完成各种供水水资源质量监测,同时可对水质监测站及城市供水等基础信息进行管理的信息系统。
3.2.18 城市排水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urban draining
利用先进的现代检测仪表、数据通信和计算机分析技术,对城市雨水、污水、雨污合流管道,泵站以及污水处理站等排水设施的基础信息和运行维护状况等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和管理,在此基础上实现定位跟踪管理、应急能力分析、抢险、调度管理等功能的信息系统。
3.2.19 城市供热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urban heating
基于无线网络传输技术,结合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并融合自动控制原理,通过对各个供热监控点的运行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处理、管理和分析等综合处理,调整供热系统的运行参数,从而实现供热管理自动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信息系统。
3.2.20 城市燃气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urban gas
利用先进的现代管网探测仪器、数据通信和计算机分析技术,对城市燃气管网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处理、管理和分析等综合处理,同时结合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调度运行管理系统、抢险车辆指挥系统等,实现城市燃气运行自动调度和管理的信息系统。
3.2.21 城市燃气监测监控管理信息系统 monitoring and supervision information system for urban gas
利用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和燃气检测技术,对城市燃气系统各组成部分,包括制气厂、门站、储备站、管网、调压站(箱)、阀室等的运行状态及参数实行自动监测与控制,从而提高城市燃气管网泄漏的预警能力的信息系统。
3.3 市容环境卫生
3.3.1 数字市容环境卫生 digital urban appearance and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通过对各类环卫设施及相关系统的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和利用,建立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信息平台的活动,简称数字环卫。
3.3.2 环境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service
对环境卫生行业提供的服务内容、要求等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并提供给公众,同时接受公众监督的信息系统。
3.3.3 环境卫生设施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facilities
对城市环境卫生领域的公共设施和工程设施的基本信息要素进行综合管理,并对各种设施的运行状况进行跟踪监督管理的信息系统。
3.3.4 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对环境卫生设施从项目规划、立项、设计,到建设等全过程实施全面控制和管理的信息系统。
3.3.5 环境卫生车辆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vehicles
对环卫车辆的自身信息要素、运行路线、运行状况等进行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实现远程监控管理的信息系统。
3.3.6 建筑垃圾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
对建筑工地、建筑渣土运输、建筑垃圾处置与利用等过程进行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实现远程监控管理的信息系统。
3.3.7 餐厨垃圾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the restaurant food waste
对各类餐饮单位餐厨垃圾收集与运出的实时数据进行采集与处理,实现远程监控管理的信息系统。
3.3.8 生活垃圾处理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对城镇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全过程及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进行管理的信息系统。
3.3.9 生活垃圾焚烧监管信息系统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facility
对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行状况、污染控制以及排放进行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实现远程监控管理的信息系统。
3.3.10 生活垃圾填埋场监管信息系统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landfill
对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状况、污染控制以及排放进行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实现远程监控管理的信息系统。
3.3.11 公共厕所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public toilet
对公共厕所的位置、运行状况等进行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实现远程监控管理的信息系统。
3.3.12 道路保洁监管信息系统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public road cleaning
对道路保洁状况进行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实现远程监控管理的信息系统。
3.3.13 照明监控系统 lighting monitoring system
利用自动控制、物联网等技术,对城市公共道路照明和景观照明设施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督、控制和管理的技术系统。
3.3.14 户外广告设施设置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outdoor advertisement facilities
对户外广告设施的分布、运行状况等进行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实现远程监控管理的信息系统。
3.3.15 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sewage treatment
通过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数据采集、分析与处理,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处理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的信息系统。
3.3.16 污水排放管网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sewage discharge pipeline
对污水排放管网、特性、泵站等设施的数据采集、分析与处理,具有定位跟踪管理、应急能力分析、抢险、调度管理、运营维护和实时监控等功能的管理信息系统。
3.4 城市园林及风景名胜区
3.4.1 数字园林 digital landscaping
基于城市园林绿地地理空间数据、规划数据、统计数据等数据资源,建立服务于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管理和城市公共服务与管理的活动。
3.4.2 园林管理信息系统 landscap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通过对城市园林绿地、园林行业政策、园林企事业单位等信息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实现提高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管理、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建设和服务公众效率目的的信息系统。
3.4.3 园林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landscape construction
针对园林建设工程项目和企业进行的施工信息收集、传输、储存、更新和维护的集成化系统。
3.4.4 园林绿化动态监测系统 monitoring system for landscape and forestry
以法定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城市绿线划定为依据,对城市绿地规划和养护管理等信息进行采集,实时上传、储存,以服务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监测、分析和管理决策的信息系统。
3.4.5 数字景区 digital scenic and historic areas
在风景名胜区范围内,以信息化基础设施为支撑,以业务应用系统为纽带,以数据中心和指挥调度中心为核心,整合景区管理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提高风景名胜区在资源环境保护、规划建设管理、游览组织管理与公共服务、游客安全保障、防灾减灾、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也称风景名胜区信息化。
3.4.6 风景名胜区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scenic and historic areas
通过对风景名胜区内的风景名胜资源、工程建设项目、服务机构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等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实现提高风景名胜区资源管理、规划管理和旅游服务等业务质量和效率的信息系统。
3.4.7 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scenic and historic areas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综合运用遥感等技术手段,对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利用,风景名胜区规划实施和工程项目建设等信息进行采集、实时上传、储存,以服务于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监测、分析、管理和决策的信息系统。
3.4.8 风景名胜区数字旅游服务 digital travel service of scenic and historic areas
为游览者提供信息导览、应急救援、电子商务等信息化服务,提高风景名胜区信息发布效率和旅游安全管理水平的活动。
3.5 城市防灾减灾
3.5.1 城市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 warning system for urban geological hazards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基于地质、水文、气象等专业理论、方法和监测手段,建立的面向城市主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防控决策支持与服务的信息系统。
3.5.2 城市重大危险源远程监控系统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for urban major hazard source
由监控网络、危险源管理信息库、通信模块、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组成,对城市范围内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和管理的信息系统。
3.5.3 城市防灾救灾辅助决策系统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urba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sponse
基于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以图、文、表、多媒体等形式表现事件基本信息、周边信息、处置流程、组织机构、处置措施、应急保障、灾后恢复等状况,为管理者进行城市防灾救灾决策提供支持的信息系统。
3.5.4 城市应急救援联动系统 urban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UERS)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融合互联网和现代通信技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技术,通过集语音、数据、图像为一体的信息网络和通信系统,将公安、交通、通信、急救、电力、水利、地震、人民防空和市政管理等部门纳入一个统一的指挥调度系统,处理城市特殊、突发、紧急事件,并向公众提供紧急救助服务的信息系统。
3.5.5 城市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urban emergency command system
集成计算机、数据库、网络、人工智能、辅助决策以及传感器等技术,辅助应急指挥人员有效部署和调度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应急装备等资源,实时或及时将相关任务指令、事件发展情况和应急处置状况传递给相关人员,实现城市应急可视化协调指挥、有序调度、有效监督的信息系统。
3.6 城建档案
3.6.1 城建档案信息化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archives informatization
对城建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收集、科学管理、系统开发,为社会提供方便、快捷、全面、系统的信息利用服务的活动,也称数字城建档案。
3.6.2 城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archives
对城建电子档案、纸介质档案或其他形式(如音像、多媒体等)档案资料进行收集、处理、存储、检索与管理的应用软件系统。
3.6.3 建设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系统 fil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electronic files
对建设电子文件进行整理归档及管理的信息系统,它具有确定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登记、分类、著录、存储、保管、利用及数据交换等功能。
3.6.4 建设电子文件 construction electronic files
在工程项目各阶段,应用计算机技术或电子设备直接形成的、可网络传递或应用软件系统再识别、利用的电子资料。主要包括建设系统业务管理电子文件和建设工程电子文件。
3.6.5 建设电子档案 construction electronic archives
具有参考和利用价值并作为档案保存的建设电子文件。主要包括建设系统业务管理电子档案和建设工程电子档案。
3.6.6 在线式归档 on-line filing
通过计算机网络,将电子文件及相关数据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3.6.7 离线式归档 off-line filing
将应归档的电子文件及相关数据存储到可脱机存储的载体上,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3.7 数字化城市管理
3.7.1 数字化城市管理 digitized city management
依托数字城市技术,采用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实现城市管理空间细化和管理对象精确定位,创建城市管理新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监控和全方位覆盖的一种新型城市管理模式,简称数字城管,也称网格化城市管理。
3.7.2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digitized city
基于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环境,集成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单元网格数据、管理部件数据、地理编码数据等多种数据资源,通过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实现对城市市政工程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市容环境与环境秩序监督管理的一种综合集成化的信息系统,主要包括监管数据无线采集、监督中心受理、协同工作、监督指挥、综合评价、地理编码、应用维护、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和数据交换等子系统。
3.7.3 单元网格 basic management grid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基本监管单元,是基于城市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根据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需要,按照一定原则划分的、边界清晰的多边形实地区域。
3.7.4 管理部件 managed component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监管对象,指城市管理公共区域内的各项设施,包括公用设施、交通设施、市容环境设施、园林绿化设施和其他设施等市政工程设施与市政公用设施,简称部件。
3.7.5 管理事件 management incident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监管对象,指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城市市容环境和环境秩序受到影响或破坏,需要城市管理专业部门处理并使之恢复正常的现象和行为,简称事件。
3.7.6 城市管理监督中心 city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center
按照数字化城市管理的需求,实现城市管理问题收集、问题处理、结果监督及管理状况综合评价等功能的组织体系。
3.7.7 城市管理指挥中心 city management and command center
按照数字化城市管理的需求,实现指挥和协调专业部门、派遣问题处理任务、反馈问题处理结果等功能的组织体系。
3.7.8 监管数据无线采集设备 mobile device for supervision data collection
供信息采集员使用,进行数字化城市管理数据的采集、报送、接收监督中心分配核实、核查任务等工作的移动通信手持机,俗称城管通。
3.7.9 信息采集监督员 person for information collecting and supervising
在指定单元网格内巡查、上报案件,以及对案件状况进行核实、核查的专门人员,简称监督员。
.
4 工程建设与管理
4.1 工程勘察
4.1.1 工程勘察信息管理系统 management system for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information
应用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和网络等技术,收集、处理、分析、管理各种工程勘察成果数据,并提供应用服务的信息系统。
4.1.2 三维地质模型 3D geological model
通过对遥感探测、钻探采样等得到的空间数据的处理,利用一定的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的能反映地质构造形态和各要素(如地下主要岩性地质体、地下构造断裂、地热、地下水等)之间关系及地质体物理、化学属性空间分布等特征的三维仿真模型。
4.1.3 遥感图像水文地质解译 hydro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for remote sensing images
根据遥感图像上的影像特征,辨认和分析与地下水的埋藏、分布、运动、水质、水量等有关的地质现象、地质构造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的综合判释工作。
4.1.4 层析成像技术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techniques (CT)
利用地震波或电磁波穿越地质体时的走势和能量的变化,通过数学模型计算机处理,重建地质体的结构图像,探测地质构造和地质异常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4.1.5 工程测量信息管理系统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gineering survey information
对各种工程测量成果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分析、管理、服务的信息系统。
4.1.6 电子平板测图 topographic survey with electronic tablet
利用全站仪或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或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进行野外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测图的技术方法。
4.1.7 三维激光扫描测量 3D laser scanning survey
利用专业激光扫描仪,对被测目标进行快速扫描得到大量点云数据,通过后期软件处理,获得目标在给定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并可生成各种图形和数字模型的技术。
4.1.8 地下管线普查 general survey of underground pipeline
按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要求,采用经济合理地方法查明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区的地下管线现状,获取准确的管线数据,编制管线图,建立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实施管线信息资料计算机动态管理的活动。
4.1.9 地下管线探测 detecting and surveying of underground pipeline
确定地下管线的空间位置和基本属性信息的活动。
4.1.10 工程变形监测系统 deformation monitoring system
通过对工程变形监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绘制相关变形曲线,并生成各种成果报表的信息系统。
4.1.11 建筑动态变形监测 building dynamic deformation monitoring
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传感器等技术对建筑物及设施的沉降、位移等进行快速、高效、连续观测,并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获得建筑物及设施变化信息,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预报的活动。
4.2 工程设计
4.2.1 协同设计 collaborative design
为了完成某一设计目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设计主体,通过一定的信息交换和相互协同机制,分别以不同的设计任务共同完成一个设计目标的工作方式。
4.2.2 集成化建筑设计 integrated building design
将以往分散的各种建筑设计功能软件、计算模拟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结合在一起,通过通用的数据结构和数据转换工具,使这些功能软件能互用资源,全面完成设计、分析、计算任务,为建筑设计各专业的工程师提供从方案选择、初步设计、分析计算到施工图绘制全过程的工作方式。
4.2.3 设计管理信息系统 desig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DIMS)
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由数据库管理、建筑设计方案管理、建筑设计方案查询、建筑师信息管理、用户管理等功能模块组成的信息系统。
4.2.4 碰撞检查 clash detection
以建筑、结构、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等专业模型数据为依据,以建筑信息模型为图形平台,在平面或空间显示所选专业的实体,自动计算管道之间或管道与其他实体之间的关系,确定并显示碰撞位置,从而有效避免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专业之间管线、设备、建筑构件安装位置的冲突问题。
4.2.5 三维建模 3D modeling
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为基础,建立用于进行协同设计和施工过程控制、成本控制的模型,是可以用于设计、建造、管理的数字化方法。
4.2.6 虚拟设计与施工 virtu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VDC)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应用多学科、多专业集成化的信息技术模型,来准确反映和控制项目建设的过程,以使项目建设目标得到最好的实现的活动。
4.3 工程施工安装
4.3.1 建筑施工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集成本控制、进度控制、材料管理、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文档合同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用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信息系统。
4.3.2 工程动态管理系统 dynamic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能够对工程资格预审资料,工程投标报价,工程合约及分包,工程物资材料供应,工程成本,工程人力资源,工程质量安全与环保,工程现场,工程财务资金等规范化业务流程进行管理的信息系统。
4.3.3 工程项目协同管理系统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gineering project
能够对单一或多项工程项目的基本信息、计划进度、质量、安全、环保、合同资料、人力劳务、工程成本、物资材料、机械设备等方面的信息,进行信息发布、汇总和分析,同时为工程项目的各参与方提供有序的符合权限的资料查询和统计报表服务的信息系统。
4.3.4 数字化建造 digttal fabrication
根据施工详图的设计,利用信息技术对建筑构件进行设计、制造好后,运到施工现场而后进行建筑施工,从而达到提高建造效率和质量、降低建造成本、实现敏捷响应市场的目的所涉及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4.3.5 结构施工仿真 structural construction simulation
应用空间分析软件,对建筑施工方案中的每一工况下的结构内力及形变进行模拟验算,从而达到优化施工方案和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的目的。
4.3.6 项目分解结构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WBS)
把项目(包括目标、任务、工作范围、合同要求等)按照系统原理和要求分解成项目单元,将它们作为项目计划、实施、控制和信息传递等一系列项目管理工作的对象,通过项目管理将所有项目单元合并成一个工作整体以达到综合计划和控制的要求。
4.3.7 网络计划 network planning
以描述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进度计划中各项活动间逻辑关系的图解模型-网络图为核心的技术,基于网络计划技术,可以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施工进度进行定量分析、判断,从而科学地调整和控制实施过程。
4.3.8 动态预警机制 dynamic warning mechanism
在进行施工冲突分析过程中,根据建筑信息模型(BIM)中当前施工状态下各种计划和实际信息,预测下一时间段内的施工状态,从而提前发现冲突并自动预警。
4.3.9 施工现场监控 construction site monitoring
利用数字化的监控系统和射频识别(RFID)、移动通信等技术对施工现场情况和人员进出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的方式。施工现场监控可以使管理人员和相关管理部门随时、随地直观了解施工现场的生产状况,促进并加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的监控。
4.3.10 施工现场远程视频监控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site remote video monitoring
应用视频信息网络对建设安全生产和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场容环境、作业条件进行远程实时图像监控管理的技术系统。
4.3.11 虚拟施工 virtual construction (VC)
采用计算机仿真、虚拟现实、建模等技术,在项目设计的初期对施工过程中的人、材、物、信息流动过程进行全面的仿真再现,探讨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准确获得工程量,分析施工工序的合理性,同步获得设计、概预算和施工进度信息。
4.3.12 计算机辅助施工 computer aided construction (CAC)
利用计算机辅助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物料供给等方面的管理、控制和调度工作。
4.3.13 综合项目交付 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 (IPD)
将人员、系统、业务结构和实践集成到一个过程中,以实现在设计、装配和施工等工程建设的各阶段优化项目成果、提高对业主的产出、减少浪费和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的目的的集成项目交付方式。
4.3.14 工程监理信息系统 project supervision information system
利用信息技术对建设工程的投资、进度、质量和安全进行监督和管理的信息系统。
4.4 工程质量安全
4.4.1 工程检测监管信息系统 information system for engineering testing and supervision
集检测机构、检测场所视频监控,检测数据自动采集,检测报告适时上传和检测机构企业资质、人员资格、信用管理等功能于一体,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信息进行管理的信息系统。
4.4.2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系统 information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safety supervision
集监督机构日常监督动态管理、建设单位质量安全监督申报以及施工单位重大危险源网上申报等功能于一体,用于实时掌握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状况的信息系统。
4.4.3 工程灾害预警系统 warning system for engineering disaster
对工程危险段(点)工程灾害进行全面科学的安全管理,将灾害预警与抗灾救灾有机结合,工程灾害的风险管理由过去分散的、独立的状态向全面的、系统的、动态的方式转变,使工程灾害防治工作变成一项系统的安全管控工程的信息系统。
4.5 建筑市场监管
4.5.1 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market
为加强政府对建筑市场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依据相关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对工程建设市场的各类信息进行集成汇总,实现对建筑市场监督管理的目的的信息系统。
4.5.2 建筑企业资质信息库 certification database for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记录企业具有的基本信息、资质信息以及与此资质相适应的许可范围信息,同时提供企业的人员素质、技术及管理水平、工程设备、资金及效益情况、承包经营能力和建设业绩等信息查询功能的信息系统。
4.5.3 建筑工程交易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transactions
以建设工程交易管理为核心,实现从报建到签订合同的建设工程交易全过程计算机辅助管理的信息系统。主要由招投标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建设工程信息网、建设工程交易信息自动查询服务系统等组成。
4.5.4 网上申报 on-line submission
申报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利用计算机通过互联网登录指定电子申报网站,录入申报数据,经审核无误后,完成申报的过程。
4.5.5 电子副本 electronic copy
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企业资质等证书的电子版本,用于实现代码及其基本信息的共享,以便于应用部门方便、快捷、可靠地获取有关机构的基本信息。
4.5.6 电子招投标 electronic tendering
在互联网上进行的竞争性招投标过程。其过程和原则与标准的纸面投标完全一样,它以网络为载体进行平台化的业务操作,活动中各角色以统一的招投标平台为业务入口,可完成与招投标有关的所有业务和管理内容,充分发挥网络的窗口作用,以满足各交易主体的互动需求,并保护公众的知情权益。
4.5.7 电子招标系统 electronic tendering system
将招标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所有信息都以图文的形式通过互联网传递和发布,从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招标工作的透明度的综合集成管理信息系统。
4.6 建设企业管理
4.6.1 建设企业基础信息分类编码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basic information
对建设企业的各种基础信息按一定规则进行分类并赋予相应代码的过程。
4.6.2 建设施工企业管理基础数据 basic data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建设施工企业管理中需要交换和共享的基本数据。
4.6.3 建设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以人、财、物、事、项目、供应链及信息管理为主线,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网络通信设备,进行建设企业和项目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与维护的集成化人机系统。
4.6.4 建筑产品信息系统 building products information system
将建筑工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建筑产品的信息进行采集、加工、整理,并进行处理后有序储存,随时通过外部设备将相关信息展现或传输绐使用者的信息系统。
4.6.5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
处理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的人机系统,它通过收集、存储及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数据,辅助项目管理人员和决策者规划、决策和检查。
4.6.6 建设企业协同工作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work
建设企业项目团队基于虚拟工作平台,利用电子邮件、即时消息传递、工作流与视频会议等技术,依托办公自动化系统、业务管理系统、专业设计系统等各种协同工作应用系统,通过共同努力来完成工程项目的过程。
4.6.7 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costing
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基础,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率为目的,对建设工程造价信息进行搜集、加工、整理、运算、分析、预测、辅助决策、传递、存储、维护和使用的信息系统。
4.6.8 建设供应链管理 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以承包商为核心,采取设计商、承包商、业主和供应商之间协作双赢的商务战略,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建设工程项目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活动和参与方进行集成化统一管理的活动。
4.6.9 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
计划、组织和控制从最初原材料到最终产品及其消费的整个业务流程,对供应链过程中涉及的跨部门、跨企业、跨地域运作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与运作管理的活动。
4.6.10 企业信息化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协同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也是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过程。
4.6.11 企业资源计划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
利用计算机技术,把企业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统一起来管理,把客户需要和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供应商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为企业决策层提供解决企业产品成本问题、提高作业效率以及资金的运营情况等一系列问题的方案,使企业成为完全按用户需求进行经营管理的管理方法。
4.6.12 客户关系管理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
将基于数据驱动的决策转化为业务行动以应答或预测实际的客户行为的技术策略。从技术角度看,它代表捕捉、分析和共享与该企业之间的关系的各个方面所需的系统和基础设施;从策略角度看,它代表评估组织资源并将这些资源配置给那些能够产生巨大回报和对客户关系产生积极影响的活动的过程。
4.7 智能建筑
4.7.1 智能建筑 intelligent building (IB)
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4.7.2 智能化集成系统 intelligent integration system (IIS)
将不同功能的建筑智能化系统,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集成,以形成具有信息汇集、资源共享及优化管理等综合功能的系统。
4.7.3 智能建筑信息设施系统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system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能够提供建筑物业务及管理等应用功能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组成该基础设施的信息设备能够对语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等各类信息进行接收、交换、传输、存储、检索和显示等综合处理,从而确保了建筑物与外部信息通信网的互联及信息畅通。
4.7.4 建筑自动化和控制系统 building automation and control system(BACS)
综合建筑物或建筑群的电力、照明、空调、给排水、防火、保安、车库管理等设备或系统,实现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4.7.5 设施监控系统 facility monitoring system
由前端监视设备、传输设备、后端控制显示设备等组成的,用以进行设施监控的技术系统。
4.7.6 建筑设施信息管理系统 management system for building facilities information
以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等为基础,集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等功能为一体,用以满足建筑物各类业务和管理需求的,由多种类信息设备与应用软件组合而成的技术系统。
4.7.7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building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
对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和公共安全系统等实施综合管理的系统。
4.7.8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building equipment monitoring system
利用计算机自控技术和自控网络通信技术,通过现场检测装置和执行机构实现对建筑设备运行状态和参数的检测、监视、控制和管理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4.7.9 建筑设备自控网络 automatic control networks for building equipment
利用通信介质将分布在智能建筑中具有网络通信功能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互连而形成的具有数据共享和互操作功能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4.7.10 建筑环境设备监控系统 monitoring system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 equipment
对安装在建筑物不同位置用于维持建筑内部空气、温度、湿度、压力、气流速度及洁净度的机电设备和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的自动化系统。
4.7.11 结构化布线系统 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 (SCS)
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形式。它按标准、统一和简单的结构化方式编制和布置建筑物(或建筑群)内各系统(包括网络系统、电话系统、监控系统、电源系统和照明系统等)的通信线路,将各系统连成相对独立的分支子系统,改变、增加或重组其中一个部件并不会影响其他子系统。
4.7.12 通信网络系统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CNS)
以数字程控交换机为核心,以语言信号为主兼有数据信号、传真、图像资料传输的通信网络。它能保障建筑物内的语音、数据、图像的传输,并与建筑物外的通信网络相通。
4.7.13 住宅区和建筑物通信设施 residential area and building communication facilities
城市规划小区及建筑物内的通信管线及配线设施。
4.7.14 安全防范系统 security protection and alarm system(SAS)
采用安全技术防范产品和防护设施实现人员、建筑、设备的安全防范的系统,主要由闭路监控电视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巡更系统、出入口控制及门禁系统、汽车管理系统、通道控制系统等组成。
4.7.15 火灾报警系统 fire alarm system (FAS)
在火灾发生初期,通过各种火灾探测器或其他报警装置自动探测燃烧产生的烟雾、热量和光辐射等物理量,并将其转变成电信号,传输到火灾报警控制器,由控制器判断并给出处理信息,联动各种执行机构,实现自动检测、报警和处理等的系统。
4.7.16 建筑给水排水监控系统 monitoring system for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为保证供水质量、节约能源,实现供需水量、进排水量平衡和科学管理,对建筑供排水进行监控的自动化系统。
4.7.17 建筑供配电与照明监控系统 monitoring system for building power distribution and lighting
对建筑供配电系统进行监控,从而维持建筑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隐患,同时对照明系统进行监控,达到节能目的的自动化系统。
4.7.18 电梯监控系统 elevator monitoring system
通常仅从外部对电梯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接收和处理电梯自带控制系统的报警信息的自动化系统。
4.7.19 停车场监控与管理系统 parking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实现对停车场的车辆泊位、车辆安全、收费等信息管理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4.7.20 入侵报警系统 intruder alarm system (IAS)
利用传感器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探测并指示非法进入或试图非法进入设防区域(包括主观判断面临被劫持或遭抢劫或其他危急情况时,故意触发紧急报警装置)的行为、发出报警信息、处置报警信息的技术系统。
4.7.21 燃气报警控制系统 gas alarm and control system
由可燃气体探测器、不完全燃烧探测器、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紧急切断装置、排气装置等组成的技术系统,分为集中燃气报警控制系统和独立燃气报警控制系统两种。
4.7.22 视频安防控制系统 video surveillance and control system(VSCS)
利用视频探测技术,监视设防区域并实时显示、记录现场图像的技术系统。
4.7.23 建筑能耗监测信息系统 monitoring system for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利用在线监测仪器监测建筑的能耗信息,并对其进行存储、管理、分析的信息系统。
4.7.24 建筑能耗远程监测系统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for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通过对建筑安装分类和分项能耗计量装置,采用远程传输手段及时采集能耗数据,实现建筑能耗在线监测和动态分析功能的技术系统。
.
5 住房保障与房地产
5.1 房地产市场管理
5.1.1 房屋管理信息系统 hous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对房屋及其附属设施的空间信息、权属信息及其他属性信息进行收集、存储、管理、分析的技术系统。
5.1.2 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 real estate market information system
对房地产开发、测绘、交易和登记等业务信息进行采集、管理、统计和发布的信息系统。
5.1.3 房屋基础信息普查 general survey of housing fundamental information
为满足房屋管理的需要,对房屋及其附属设施的自然特征、权属信息及其他属性信息进行统一调查、整理和处理的活动。
5.1.4 房屋基础数据 housing fundamental data
描述宗地、幢及户的自然特征和权属特征的数据集。
5.1.5 房屋物理数据 housing physical data
描述宗地、幢及户的自然特征的数据,包括物理图形数据和物理属性数据。
5.1.6 房屋权属数据 housing property data
描述宗地、幢及户的权属特征的数据。
5.1.7 房地产从业主体数据 data of firms in real estate industry
关于房地产市场活动参与者的数据,不包括房地产管理部门及其人员的相关数据。
5.1.8 房地产业务数据 data of real estate industry business
住房地产市场活动中产生的业务过程数据。
5.1.9 房地产发布数据 issuance data of real estate industry
对房屋基础数据、从业主体数据、业务数据和统计数据进行再处理后,向公众发布的房地产数据。
5.1.10 房屋代码 house code
为满足房屋管理的需要,按一定规则赋予房屋的标识符,通常由幢代码和户代码组成。
5.1.11 房屋预测绘 housing pre-survey
利用规划批准后的施工图,依据房地产测量规范,对房屋的自然特征进行计算,同时生成物理数据,为房屋预售管理提供依据的过程。
5.1.12 房屋实测绘 housing survey
房屋竣工后,依据房地产测量规范,对房屋进行实地测绘得到包括建筑物在内的地形要素情况和房屋物理属性等信息的过程。
5.1.13 数字房产 digital real estate
综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管理信息系统(MIS)、办公自动化(OA)等技术,建立信息平台,实现房产测绘管理、房地产市场交易、房产产权登记、物业管理、租赁管理以及政策性住房管理等跨部门业务集成统一的活动。
5.2 住房保障与公积金管理
5.2.1 住房保障信息系统 information system for housing security
基于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环境,满足城市家庭保障房源储备、资金管理、轮候保障、申请批复、监督管理等业务管理需求,通过对这些业务数据的采集、管理、统计和分析,实现对城市家庭住房保障工作全过程管理的信息系统。
5.2.2 住房公积金基础数据 basic data of housing provident fund
与住房公积金归集、贷款业务密切相关的基本数据,用以描述归集、贷款业务的基本数据形态、内容与特征,具有满足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的特性。
5.2.3 住房公积金综合业务管理系统 management system for integrated business of housing provident fund
服务于住房公积金综合业务管理的信息系统,主要包含住房公积金归集提取管理、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公自动化等功能。
5.2.4 住房公积金公共服务系统 public service system for housing provident fund
面向公众和各类单位的住房公积金业务服务系统,具有住房公积金网上业务、客服、联名卡管理、对账单管理、短信服务平台管理和自助终端服务等功能。
5.2.5 住房公积金运行监管系统 monitoring system for housing provident fund operation
利用信息技术,监督管理住房公积金制度执行情况的信息系统。
5.2.6 住房公积金归集提取业务管理系统 management system for gathering and taking out of housing provident fund
实现对单位开户,个人开户、缴存、提取等住房公积金归集相关业务管理的信息系统,主要功能包括系统账户管理、变更管理、汇缴管理、提取管理、催缴管理、账目查询、账目冲销更正管理、年度结息和对账等。
5.2.7 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系统 management system for crediting of housing provident fund
对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申请、审批、放贷、还款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的信息系统。
5.2.8 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管理系统 management system for financial accounting of housing provident fund
对住房公积金业务进行财务核算管理,实现自动制作会计记账凭证和对账的软硬件系统。
5.3 数字社区与物业服务
5.3.1 数字社区 digital community
利用现代传感技术、控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实现社区内相关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分发、检索和显示,达到信息的高度集成和共享,实现对社区和家庭相关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监控,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节能、环保与高效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社区。
5.3.2 社区服务与管理系统 commumty services and management system
基于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满足各级政府部门延伸到社区的管理与服务等方面需要的各种软硬件系统,既包括社区管理或社区服务信息化综合(或统一)平台,也包括仅能实现某一种管理业务或服务功能的信息系统。
5.3.3 住宅小区智能化 residential community intelligentization
利用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IC卡(集成电路卡)技术,通过有效的传输,将多元信息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与安防、住宅智能化系统集成,为住宅设计的服务与管理提供高技术的智能化手段,实现快捷高速的超值服务与管理,提供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的过程。
5.3.4 现代物业管理 modern property management
在物业管理中运用计算机技术、自控技术、通信技术和相关设备系统对物业及物业设施、机电设备、物业环境、物业安全进行自动监控和智能化管理,实现对业主和用户信息,以及报修、收费、综合服务等信息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5.3.5 物业管理信息系统 proper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利用计算机、网络、传感器等技术,对物业管理各种事物的信息进行自动收集、存储、处理和传输,实时反映管理楼宇运营状况,辅助决策,提高物业管理水平的信息系统。
5.3.6 物业管理信息集成 integration of proper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基于物业管理数字化信息的交互、集成和共享,将物业管理数字化技术应用、智能化系统功能与多样化增值服务相关的各种数据紧密地集成在一起的过程。重点实现在建筑及居住区内监控网与信息网的集成。
.
6 其他术语
6.1 信息技术
6.1.1 信息基础设施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能以交互方式传送语音、数据、文本、图像、视频和其他多媒体信息的通信网及相关设施,主要包括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和支持环境等。
6.1.2 标识符 identifier (ID)
能够永久地、唯一地标识与之关联(对象)的与具体语言无关的字符序列。
6.1.3 数据元 data element
用一组属性描述定义、标识、表示和允许值的数据单元。
6.1.4 元数据 metadata
描述数据的数据。
6.1.5 数据挖掘 data mining
综合利用统计学、并行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和数据库等技术,从大型数据库中提取隐含的、事先未知的、潜在的有用信息和知识,以供决策支持系统使用的技术。
6.1.6 数据仓库 data warehouse(DW)
由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组成的环境。它把各种数据库中的数据转换成面向主题的格式,从异构的数据源中抽取、转换和集成所需要的数据,便于最终用户访问。
6.1.7 办公自动化 office automation(OA)
借助数据处理系统对各种办公活动进行的集成。
6.1.8 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
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设施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以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管理和决策的人机系统。
6.1.9 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work(CSCW)
在计算机与网络系统构建的虚拟环境支持下,分布在异地的参与群体进行交流磋商,快速高效地完成某一共同任务的工作方式。
6.1.10 协同工作平台系统 platform system for collaborative work
以工作流和信息共享为核心,满足跨部门、跨地域、动态团队协同工作需求的系统。
6.1.11 接口 interface
两个不同系统的交接部分,如两种硬件设备的接口装置,两个程序块的接口程序,两个或多个程序共同访问的存储区等。用户接口即为人与机器的交接部分(用户界面)。
6.1.12 信息发布 information publishing
信息提供者将文字、图表、声像等信息利用预先定制的发布规则在网上公布。
6.1.13 客户/服务器模式 client/server(C/S)
将计算机应用任务合理地分配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由客户端完成应用前台的逻辑表示任务,服务器端完成应用后台的逻辑管理、数据存取任务,并通过“服务请求/服务响应”进行通信,共同完成联机事务处理的软件体系结构。
6.1.14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browser/server(B/S)
客户端工作界面通过万维网(WWW)浏览器实现,只负责数据展现和人机交互操作,而主要业务都在服务器端实现,完成联机事务处理的软硬件体系结构,是对C/S结构的一种改进。
6.1.15 目录服务 directory service
一种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提供目录查找的服务。
6.1.16 面向服务的架构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
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即服务)通过定义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的一种组件模型。接口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可使构建在其中的服务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6.1.17 企业服务总线 enterprise service bus(ESB)
从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发展而来,是一个松散耦合的、分布式的、事件驱动的企业级SOA,是一个预先组装的SOA实现。它包含了实现SOA分层目标所必需的基础功能部件,并提供数据转换与适配器、缓冲器、跨平台互操作等功能和廉价的无缝集成解决方案。
6.1.18 工业基础类 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IFC)
由国际协同联盟(IAI)提出的用于建筑业中不同专业以及同一专业中不同软件之间共享同一数据源,以实现数据共享和交互的标准建筑对象的数据模型标准。
6.1.19 工作流 work flow
在计算机支持下全自动或半自动化实现的全部或部分业务流程,在此过程中,文档、信息或任务按一定的过程规则流转,实现组织成员间的协调工作以达到业务的整体目标。
6.1.20 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 standard for the exchange of product model data(STEP)
一种计算机可理解的产品数据表达和交换的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订。它提供了一种不依赖于具体系统的中性机制,适用于不同品牌CAD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
6.1.21 专家系统 expert system(ES)
一种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专家水平解决问题能力的计算机智能程序系统。它能够有效地运用专家多年积累的经验和专门知识,采用人工智能中的知识表示和知识推理来模拟专家的思维过程,从而解决需要专家才能解决的复杂问题。
6.1.22 决策支持系统 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
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支持决策活动的智能人机系统。
6.1.23 人工神经网络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
模仿人脑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信息智能处理理论,通过对人脑的形象思维、联想记忆等进行模仿和抽象实现与人脑相似的学习、识别、记忆等信息处理能力,具有非线性、并行处理、自适应、自组织等特性。又称神经网络。
6.1.24 商业智能 business intelligence(BI)
一种智能化的商业活动,以ERP(企业资源计划)企业数据库为资源,应用决策分析工具,进行财务分析、市场预测及销售分析、采购决策分析、质量分析、投资分析等经营决策分析。它不仅能使企业的营运工作更加科学化,精确化,而且还能加速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促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赢利。
6.1.25 网络服务 web services
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定义的由URI(通用资源标志符,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标识的部署在网络上的对象/组件,其接口和绑定可以通过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构件进行定义、描述和发现,支持通过基于因特网的协议使用基于XML的消息与其他软件应用程序直接交互。
6.1.26 虚拟专用网 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
在公共的、不可信的通信基础设施上,通过设备间使用加密、数字签名、鉴别、认证和访问控制等安全机制来保护两个通信实体间传送数据安全的网络技术。它可以建立在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例如互联网)之上。
6.1.27 传感网 sensing network
由随机分布并集成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的微小节点,通过自组织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
6.1.28 射频识别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
一种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自动识别技术。也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
6.1.29 移动互联网 mobile internet
以宽带IP为技术核心,可同时提供语音、传真、数据、图像,多媒体等高品质通信服务的新一代开放的通信基础网络,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结合的产物,具有小巧轻便和通信便捷等特点。
6.1.30 三网融合 convergence of the three networks
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通过技术改造,使三个网络在业务上融合,在同一网络上可以同时开展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多种不同的业务。其本质是数字融合,代表了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方向。
6.1.31 无线局域网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
利用无线射频技术,取代旧式双绞铜线所构建的局域网络。
6.1.32 无线保真 wireless fidelity(WiFi)
一种可以通过无线电波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DA、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也称无线相容认证。
6.1.33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third-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ications technology(3G)
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它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每秒几百kB(千字节)以上。目前3G有四种标准:CDMA2000,WCDMA,TD-SCDMA,WiMAX。
6.1.34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four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4G)
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通信技术。下载速度可以达到100Mbps,上传的速度能达到20Mbps。
6.1.35 下一代互联网协议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
设计用于替代现行版本互联网协议(IPv4)的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其地址长度为128位,支持更多的服务类型,允许协议继续演变,在功能方面更适应未来技术发展。
6.1.36 三维渲染效果图 3D renderings
将设计、施工,以及运维过程中所产生的方案与现场的实景通过计算机合成,生成具有照片质量的效果图。
6.1.37 三维动画 3D animation
利用三维动画软件在计算机中建立一个虚拟世界,设计师在这个虚拟的三维世界中按照要表现的对象的形状尺寸建立模型以及场景,再根据要求设定模型的运动轨迹、虚拟摄影机的运动和其他动画参数,最后按要求为模型赋上特定的材质,并打上灯光,最后让计算机自动运算所生成的画面。
6.1.38 仿真技术 simulation technology
基于控制理论、相似原理、数模与计算技术、信息技术、系统技术及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技术,利用计算机和多种专用物理效应设备,建立研究对象的模型,并在模型上进行实验和研究的技术。
6.1.39 环境模拟分析 environment simulation
应用环境分析原理,利用参数模型、神经网络、模糊数学、有限元等方法对建筑物的环境系统,如物理环境、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风环境、噪声环境等进行的模拟分析,以预测和分析真实环境条件下系统行为特点。
6.1.40 虚拟原型 virtual prototype
是建筑物几何信息、建筑师设计意图、制造工艺要求、成本和参考文档等信息的综合体,也是建筑设计各方共同操作的对象和共享的平台,它借助“对象模型”,支持设计历史管理、工作流管理和工程组织等。
6.1.41 虚拟现实 virtual reality
由计算机生成的可与用户在视觉、听觉、触觉上实施交互,使用户有身临其境之感的人造环境。它在测绘与地学领域中的应用可以看作地图认知功能在计算机信息时代的新扩展。
6.1.42 虚拟现实建模语言 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VRML)
通用的三维图形和多媒体交换格式语言。它定义了三维应用系统中常用的语言描述(如层次变换、光源、视点、几何、动画、雾、材料特性和纹理映射等),具有简单的行为特征描述功能,提供了将二维、三维文字和多媒体集成为一个混合模型的技术,以此为基础,可以开发出全新的交互应用。
6.2 信息安全
6.2.1 信息加密 information encryption
利用数学或物理手段,对电子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和存储体内进行保护,以防止泄漏的行为。
6.2.2 私有密钥 private key
一个实体的非对称密钥对中仅供实体自身使用的密钥,在数字签名模式中,私有密钥用于签名功能。
6.2.3 公开密钥 public key
一个实体的非对称密钥对中可以公开的密钥,在数字签名模式中,公开密钥用于验证功能。
6.2.4 访问控制 access control
数据处理系统的资源只能由被授权实体按授权方式进行访问的一种保证手段。
6.2.5 渗透测试 penetration testing
以未经授权的动作绕过某一系统的安全机制的方式,检查数据处理系统的安全功能,以发现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手段。也称渗透性测试或逆向测试。
6.2.6 入侵检测系统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rn(IDS)
在信息技术系统和网络中,用于辨识某一已经尝试、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入侵行为,并可能对其作出响应的技术系统。
6.2.7 入侵防御系统 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IPS)
电脑网络安全设施,是对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Packet Filter,Application Gateway)的补充。入侵防御系统是一部能够监视网络或网络设备的网络资料传输行为的计算机网络安全设备,能够即时地中断、调整或隔离一些不正常或是具有伤害性的网络资料传输行为。
6.2.8 防病毒系统 anti-virus system
对网络和计算机进行实时监护,发现入侵行为或病毒及时作出响应的系统。
6.2.9 认证技术 authentication technology
用电子手段证明发送者和接收者身份及其文件完整性的技术,即确认双方的身份信息在传送或存储过程中未被篡改过。
6.2.10 数字签名 digital signature
又称电子签名。指在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
6.2.11 容灾备份 backup for disaster recovery
为了灾难恢复而对数据、数据处理系统、网络系统、基础设施、专业技术支持能力和运行管理能力进行备份的过程。
6.2.12 灾难恢复 disaster recovery
将信息系统从灾难造成的故障或瘫痪状态恢复到可正常运行状态,并将其支持的业务功能从灾难造成的不正常状态恢复到可接受状态的过程。
6.2.13 安全评估 safety assessment
利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拟建或已有工程、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并根据可能导致的事故风险的大小,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以达到工程、系统安全的过程。
6.2.14 安全审计 security audit
对信息系统的各种事件及行为实行监测、信息采集、分析,并针对特定事件及行为采取相应的动作。
6.2.15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classified protection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对国家安全、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以及公开信息和存储、传输、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信息系统中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实行按等级管理,对信息系统中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级响应、处置的综合性工作。
6.2.16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ISMS)
政务部门对保密信息进行有效管理的整体框架,其中包括处理信息的基础策略(安全策略),基于这些策略的具体规划,规划的实施和操作,以及定期对象和计划的再评估等。
6.2.17 信息安全基础设施 information security infrastructure
为用户提供共性信息安全保障的基础设施。这种基础设施包括:数字证书基础设施、灾难恢复基础设施、应急支援基础设施等。
6.3 地理空间信息技术
6.3.1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fundamental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ystem
基于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安全有效管理和服务的集成化系统,具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输入、输出、存储、处理、查询、更新等基本功能。
6.3.2 基础地理信息 fundamental geospatial information
反映行政界线、交通线路、水系、建筑设施、地貌及植被等自然和人文要素位置、形态和属性的基本信息以及地名和地理空间参照信息。主要通过数字线划图(DLG)数据、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数字栅格地图(DRG)数据等形式表现。
6.3.3 地理空间信息 geospatial information
与地球上位置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现象的信息。也称为地理信息或空间信息。
6.3.4 地理空间信息技术 geo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以地理空间数据为主要数据源,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等技术为主体,用以进行管理、资源调查、测量制图等应用的技术统称。
6.3.5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 public platform for geospatial information
依托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通过提供在线地理信息服务,满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基本需求的信息平台,它具备实现个性化应用的二次开发接口和可扩展空间,是各种专业信息空间定位、集成交换和互联互通的基础。
6.3.6 数字线划图 digital line graphic(DLG)
以矢量数据形式表达地形要素的地理信息数据集。
6.3.7 数字正射影像图 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
对卫星、航空遥感影像进行数字微分纠正和镶嵌生成的影像数据集,它同时具有地图几何精度和影像特征。
6.3.8 数字高程模型 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
以规则格网点的高程值表达地表起伏的数据集。
6.3.9 数字栅格地图 digital raster graphic(DRG)
以栅格数据形式表达地形要素的地理信息数据集。
6.3.10 数字地面模型 digital terrain model(DTM)
定义在X、Y域离散点(矩形或三角形)上地面某种特征数值集合的总称。
6.3.11 数字表面模型 digital surface model(DSM)
以一系列离散点或规则点的三维坐标表达物体表面(包括树冠、屋顶等)起伏形态的数据集。
6.3.12 地名数据库 geographic name database
计算机存储的各种地名信息数据及其管理软件的集合。
6.3.13 数字摄影测量 digital photogrammetry
利用数字影像,借助计算机技术提取所摄对象的几何与物理特征,并用全过程数字化方式进行的摄影测量。
6.3.14 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 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 system(CORS)
由多个连续运行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基准站及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等组成,用于提供不同精度、多种方式定位服务的信息系统。
6.3.15 空间参照系 spatial reference system
描述地球上各地理要素空间位置特性的框架。
6.3.16 地图投影 map projection
从大地坐标系到平面坐标系的坐标转换。
6.3.17 大地坐标系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由大地纬度、大地经度和椭球面高来确定某点位置的坐标系。
6.3.18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CGCS2000)
采用2000参考椭球,原点在地心的右手地固直角坐标系。Z轴为国际地球旋转局参考极方向,X轴为国际地球旋转局的参考子午面与垂直于z轴的赤道面的交线,Y轴与Z轴和X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
6.3.19 地方坐标系 local coordinate system
因城市建设、城乡规划和科学研究等需要而在局部地区建立的、相对独立的坐标系统。为便于必要时与国家坐标系统进行相互转换,地方坐标系在建立时通常应与国家坐标系进行联测。
6.3.20 1985国家高程基准 National Vertical Datum 1985
采用青岛水准原点和根据由青岛验潮站从1952年到1979年的验潮数据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所定义的高程基准,其水准原点的起算高程为72.260m。
6.3.21 地理格网 geographic grid
按一定的数学规则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而形成的格网。
6.3.22 地理编码 geocoding
建立地址或地名信息与其空间位置之间对应关系的过程。
6.3.23 兴趣点 point of interest(POI)
指沿街巷或小区中具有地理标识作用的店铺、公共设施、单位或建筑等。也称关注点。
6.3.24 电子地图 electronic map
应用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建立起来的视屏显示地图。
6.3.25 导航电子地图 navigable electronic map
含有空间位置地理坐标,能够与空间定位系统结合,准确引导人或交通工具从出发点到达目的地的电子地图或数据集。
6.3.26 基于位置的服务 location-based service(LBS)
基于请求服务的客户端位置或其他事物、对象或个人的位置,给予的服务或其他属性。
注:如“寻找最近的餐厅”的提问取决于提问者的位置,属于LBS的范畴。
6.3.27 实时动态相对定位 real time kinematic relative positioning(RTK)
利用实时差分原理,通过无线电数据链将差分数据传输给流动站接收机,通过解算,确定流动站接收机天线实时移动轨迹的相对定位技术。
6.3.28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WebGIS
基于TCP/IP和WWW协议,以支持标准HTML的浏览器为统一的客户端,通过网络服务器向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器提出地理信息服务请求,从而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得分布的空间数据和服务的一种计算机系统,它是Web技术和GIS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6.3.29 遥感信息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利用遥感影像数据经加工、处理生成的反映目标空间、时间和属性特征的信息。
6.3.30 激光雷达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
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回波获取目标三维信息的系统。
6.3.31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measurement (D-InSAR)
利用复雷达图像的相位差信息来提取地面目标微小地形变化信息的技术。
6.3.32 遥感解译 remote sensing interpretation
根据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掌握的解译标志和实践经验,对遥感图像进行分析与研究,最终达到识别目标物的属性和含义的过程。
6.3.33 遥感工作底图 remote sensing working base-map
遥感影像经过加工处理生成的,用于信息提取和表达等工作的基础图件。
6.4 电子政务
6.4.1 政务信息资源 information resource of government affairs
政务部门为履行国家行政管理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责而采集和加工、在业务过程中产生和生成以及管理和使用的信息资源。
6.4.2 政务公用地理信息 gener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of government affair
政府管理部门规划、管理、决策和服务中所需要的可公用的地理信息。它是与电子政务业务有密切联系、有明确空间定位的、多个部门均需使用且使用频率较高的地理信息。
6.4.3 电子政务顶层设计 e-government top-level design
从电子政务全局视角出发进行的体系架构设计,主要涉及战略目标、总体结构、建设内容、应用模式、建设方法、管理体系、部门业务和关联业务框架、投资预算等。
6.4.4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 e-government application system
为满足各级政务部门依据职能开展政务活动的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构筑的支持政务业务工作的信息服务系统。
6.4.5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绩效评估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e-government application system
依据客观事实和数据,按照专门的规范、程序,遵循相关标准和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定性分析,对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应用和管理的绩效所作出的客观、公正和准确的评判。
6.4.6 电子政务门户网站 e-government portal
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支撑下,政府机构进行日常办公、信息收集与发布、公共管理等事务的数字化、网络化平台。
6.4.7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服务体系 directory service system for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属于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内容。它以目录服务为基础,实现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的目录体系,为各级政府提供信息查询和共享服务。
6.4.8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interchange system for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属于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内容。它是以政务信息资源为基础,以业务协同需求为导向,依托国家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围绕部门内信息的纵向汇聚和传递、部门间在线实时信息的横向交换等需求,实现部门间信息资源按需交换与共享的交换体系,为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辅助决策提供信息交换和共享服务。
6.4.9 电子政务传输网 e-government communication network
用于连接各级政务部门的专用通信网络,为政务外网、政务内网提供网络传输通道。
6.4.10 国家电子政务网 national e-government network(NEGN)
由基于国家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的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组成的网络。
6.4.11 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 transmission backbone network for e-government
为政务业务网络提供数据链路,具有多业务承载能力,高可靠性、快速自愈能力和设备级的保护能力的专用传输网络。
6.4.12 无线政务网 wireless network for government affair
采用数字集群技术,服务于城市管理、应急指挥、反恐处突和抢险救灾等部门及相关单位的指挥调度的无线通信网络。
6.5 电子商务
6.5.1 电子数据交换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
采用标准化的格式,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6.5.2 电子货币 electronic money
以电子化工具和各类交易卡为媒介,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手段,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输方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货币。
6.5.3 电子支付 electronic payment
交易的当事人,包括买方、卖方和金融机构之间,以在线应用方式实现电子货币支付和资金转移。
6.5.4 电子资金转账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
通过电子方式将资金从某个人或组织的银行账户转移到另一个人或组织的银行账户的技术。
6.5.5 支付网关 payment gateway
由收单行或指定的第三方运行的一个产品,能够处理商户的授权和支付报文(包括持卡人的支付指令),是外部网与金融专网之间的接口。
6.5.6 电子认证 electronic authentication
采用电子技术检验用户合法性的操作。
6.5.7 认证机构 certification authority(CA)
为一个或多个用户所信任的产生和分发证书的权威机构。
6.5.8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logistics public information platform
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提供物流信息、技术、设备等资源共享服务的信息平台。
附录A 中文索引
1985国家高程基准 6.3.20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6.3.18
A
安全防范系统 4.7.14
安全评估 6.2.13
安全审计 6.2.14
B
办公自动化 6.1.7
标识符 6.1.2
部件 3.7.4
C
餐厨垃圾管理信息系统 3.3.7
层析成像技术 4.1.4
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 6.1.20
城管通 3.7.8
城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3.6.2
城建档案信息化 3.6.1
城市道路桥梁管理信息系统 3.2.7
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 2.0.14
城市地理空间信息 2.0.13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2.0.29
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 3.2.15
城市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 3.5.1
城市防灾救灾辅助决策系统 3.5.3
城市服务信息化 2.0.6
城市公用事业自动化系统 3.2.14
城市供热管理信息系统 3.2.19
城市供水管理信息系统 3.2.16
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管理信息系统 3.2.17
城市管理监督中心 3.7.6
城市管理信息化 2.0.5
城市管理指挥中心 3.7.7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3.1.2
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 3.2.12
城市轨道交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2.11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 3.2.9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 3.2.10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 3.2.13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 3.2.8
城市排水管理信息系统 3.2.18
城市燃气管理信息系统 3.2.20
城市燃气监测监控管理信息系统 3.2.21
城市三维模型 2.0.15
城市市政管理信息化 3.2.1
城市信息化 2.0.2
城市信息基础设施 2.0.18
城市信息平台 2.0.12
城市信息系统 2.0.11
城市应急救援联动系统 3.5.4
城市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3.5.5
城市重大危险源远程监控系统 3.5.2
城乡规划编制成果管理信息系统 3.1.6
城乡规划动态监测系统 3.1.4
城乡规划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3.1.7
城乡规划基础数据 3.1.1
城乡规划现状调查信息系统 3.1.5
城乡规划信息化 2.0.3
城域网 2.0.19
城镇建设信息化 2.0.4
传感网 6.1.27
村镇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3.1.3
D
大地坐标系 6.3.17
单元网格 3.7.3
导航电子地图 6.3.25
道路保洁监管系统 3.3.12
地方坐标系 6.3.19
地理编码 6.3.22
地理格网 6.3.21
地理空间信息 6.3.3
地理空间信息技术 6.3.4
地理信息 6.3.3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 6.3.5
地理信息系统 2.0.28
地名数据库 6.3.12
地图投影 6.3.16
地下管线普查 4.1.8
地下管线探测 4.1.9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6.1.33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6.1.34
电梯监控系统 4.7.18
电子标签 6.1.28
电子地图 6.3.24
电子副本 4.5.5
电子货币 6.5.2
电子平板测图 4.1.6
电子签名 6.2.10
电子认证 6.5.6
电子商务 2.0.36
电子数据交换 6.5.1
电子印章 2.0.37
电子招标系统 4.5.7
电子招投标 4.5.6
电子政务 2.0.35
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 6.4.11
电子政务传输网 6.4.9
电子政务顶层设计 6.4.3
电子政务门户网站 6.4.6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 6.4.4
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绩效评估 6.4.5
电子支付 6.5.3
电子资金转账 6.5.4
动态预警机制 4.3.8
F
防病毒系统 6.2.8
房地产从业主体数据 5.1.7
房地产发布数据 5.1.9
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 5.1.2
房地产信息化 2.0.9
房地产业务数据 5.1.8
房屋代码 5.1.10
房屋管理信息系统 5.1.1
房屋基础数据 5.1.4
房屋基础信息普查 5.1.3
房屋权属数据 5.1.6
房屋实测绘 5.1.12
房屋物理数据 5.1.5
房屋预测绘 5.1.11
仿真技术 6.1.38
访问控制 6.2.4
风景名胜区管理信息系统 3.4.6
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 3.4.7
风景名胜区数字旅游服务 3.4.8
风景名胜区信息化 3.4.5
G
工程变形监测系统 4.1.10
工程测量信息管理系统 4.1.5
工程动态管理系统 4.3.2
工程监理信息系统 4.3.14
工程检测监管信息系统 4.4.1
工程建设地理信息系统 2.0.30
工程建设信息化 2.0.7
工程勘察信息管理系统 4.1.1
工程项目协同管理系统 4.3.3
工程灾害预警系统 4.4.3
工业基础类 6.1.18
工作流 6.1.19
公共厕所管理信息系统 3.3.11
公共交通IC卡系统 3.2.6
公共交通调度系统 3.2.5
公共交通管理系统 3.2.4
公开密钥 6.2.3
供应链管理 4.6.9
关注点 6.3.23
管理部件 3.7.4
管理事件 3.7.5
管理信息系统 6.1.8
国家电子政务网 6.4.10
H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6.3.31
户外广告设施设置管理信息系统 3.3.14
环境模拟分析 6.1.39
环境卫生车辆管理信息系统 3.3.5
环境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3.3.2
环境卫生设施管理信息系统 3.3.3
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管理信息系统 3.3.4
火灾报警系统 4.7.15
J
基础地理信息 6.3.2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6.3.1
基于位置的服务 6.3.26
激光雷达 6.3.30
集成化建筑设计 4.2.2
计算机辅助设计 2.0.15
计算机辅助施工 4.3.12
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 6.1.9
监督员 3.7.9
监管数据无线采集设备 3.7.8
建设电子档案 3.6.5
建设电子文件 3.6.4
建设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系统 3.6.3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4.6.5
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 4.6.7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系统 4.4.2
建设供应链管理 4.6.8
建设领域信息化 2.0.1
建设领域信息技术应用 2.0.1
建设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4.6.3
建设企业基础信息分类编码 4.6.1
建设企业协同工作 4.6.6
建设企业信息化 2.0.10
建设施工企业管理基础数据 4.6.2
建筑产品信息系统 4.6.4
建筑动态变形监测 4.1.11
建筑给水排水监控系统 4.7.16
建筑工程交易管理信息系统 4.5.3
建筑供配电与照明监控系统 4.7.17
建筑环境设备监控系统 4.7.10
建筑垃圾管理信息系统 3.3.6
建筑能耗监测信息系统 4.7.23
建筑能耗远程监测系统 4.7.24
建筑企业资质信息库 4.5.2
建筑全生命期管理 2.0.27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4.7.7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4.7.8
建筑设备自控网络 4.7.9
建筑设施信息管理系统 4.7.6
建筑施工管理信息系统 4.3.1
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 4.5.1
建筑信息模型 2.0.26
建筑自动化和控制系统 4.7.4
接口 6.1.11
结构化布线系统 4.7.11
结构施工仿真 4.3.5
决策支持系统 6.1.22
K
客户/服务器模式 6.1.13
客户关系管理 4.6.12
空间参照系 6.3.15
空间信息 6.3.3
框架数据 2.0.14
离线式归档 3.6.7
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 6.3.14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6.1.14
M
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 6.1.16
目录服务 6.1.15
碰撞检查 4.2.4
Q
企业服务总线 6.1.17
企业信息化 4.6.10
企业资源计划 4.6.11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2.0.31
燃气报警控制系统 4.7.21
人工神经网络 6.1.23
认证机构 6.5.7
认证技术 6.2.9
容灾备份 6.2.11
入侵报警系统 4.7.20
入侵防御系统 6.2.7
入侵检测系统 6.2.6
S
三网融合 6.1.30
三维地质模型 4.1.2
三维动画 6.1.37
三维激光扫描测量 4.1.7
三维建模 4.2.5
三维渲染效果图 6.1.36
商业智能 6.1.24
设计管理信息系统 4.2.3
设施监控系统 4.7.5
社区服务与管理系统 5.3.2
射频识别 6.1.28
渗透测试 6.2.5
生活垃圾处理管理信息系统 3.3.8
生活垃圾焚烧监管信息系统 3.3.9
生活垃圾填埋场监管信息系统 3.3.10
施工现场监控 4.3.9
施工现场远程视频监控管理信息系统 4.3.10
实时动态相对定位 6.3.27
事件 3.7.5
视频安防控制系统 4.7.22
数据仓库 6.1.6
数据挖掘 6.1.5
数据元 6.1.3
数字表面模型 6.3.10
数字城管 3.7.1
数字城市 2.0.16
数字地面模型 6.3.10
数字房产 5.1.13
数字高程模型 6.3.8
数字化城市管理 3.7.1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3.7.2
数字化城市市政管理 3.2.1
数字化建造 4.3.4
数字环卫 3.3.1
数字景区 3.4.5
数字签名 6.2.10
数字社区 5.3.1
数字摄影测量 6.3.13
数字市容环境卫生 3.3.1
数字市政 3.2.1
数字线划图 6.3.6
数字园林 3.4.1
数字栅格地图 6.3.9
数字正射影像图 6.3.7
私有密钥 6.2.2
停车场监控与管理系统 4.7.19
停车诱导系统 3.2.3
通信网络系统 4.7.12
W
网格化城市管理 3.7.1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6.3.28
网络服务 6.1.25
网络计划 4.3.7
网上申报 4.5.4
污水处理管理信息系统 3.3.15
污水排放管网管理信息系统 3.3.16
无线保真 6.1.32
无线城市 2.0.20
无线局域网 6.1.31
无线射频识别 6.1.28
无线相容认证 6.1.32
无线政务网 6.4.12
物联网 2.0.33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6.5.8
物业管理信息集成 5.3.6
物业管理信息系统 5.3.5
X
下一代互联网协议 6.1.35
现代物业管理 5.3.4
项目分解结构 4.3.6
协同工作平台系统 6.1.10
协同设计 4.2.1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6.2.15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6.2.16
信息安全基础设施 6.2.17
信息采集监督员 3.7.9
信息发布 6.1.12
信息共享 2.0.24
信息和通信技术 2.0.21
信息化 2.0.22
信息基础设施 6.1.1
信息技术 2.0.21
信息技术应用标准体系 2.0.38
信息加密 6.2.1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2.0.23
兴趣点 6.3.23
虚拟设计与施工 4.2.6
虚拟施工 4.3.11
虚拟现实 6.1.41
虚拟现实建模语言 6.1.42
虚拟原型 6.1.40
虚拟专用网 6.1.26
遥感 2.0.32
遥感工作底图 6.3.33
遥感解译 6.3.32
遥感图像水文地质解译 4.1.3
遥感信息 6.3.29
移动互联网 6.1.29
元数据 6.1.4
园林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 3.4.3
园林管理信息系统 3.4.2
园林绿化动态监测系统 3.4.4
云计算 2.0.34
Z
灾难恢复 6.2.12
在线式归档 3.6.6
照明监控系统 3.3.13
政务公用地理信息 6.4.2
政务信息资源 6.4.1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6.4.8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服务体系 6.4.7
支付网关 6.5.5
智慧城市 2.0.17
智能化集成系统 4.7.2
智能建筑 4.7.1
智能建筑信息设施系统 4.7.3
智能交通系统 3.2.2
住房保障信息化 2.0.8
住房保障信息系统 5.2.1
住房公积金财务核算管理系统 5.2.8
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系统 5.2.7
住房公积金公共服务系统 5.2.4
住房公积金归集提取业务管理系统 5.2.6
住房公积金基础数据 5.2.2
住房公积金运行监管系统 5.2.5
住房公积金综合业务管理系统 5.2.3
住宅区和建筑物通信设施 4.7.13
住宅小区智能化 5.3.3
专家系统 6.1.21
综合项目交付 4.3.13
附录B 英文索引
3D animation 6.1.37
3D geological model 4.1.2
3D laser scanning survey 4.1.7
3D modeling 4.2.5
3D renderings 6.1.36
A
access control 6.2.4
anti-virus system 6.2.8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6.1.23
authentication technology 6.2.9
automatic control networks for building equipment 4.7.9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 for urban rail transit 3.2.11
automatic system for urban utilities 3.2.14
automatic ticketing and checking
system for urban rail transit 3.2.13
B
backup for disaster recovery 6.2.11
basic data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4.6.2
basic data of housing provident fund 5.2.2
basic management grid 3.7.3
browser/server 6.1.14
building automation and control system 4.7.4
building dynamic deformation monitoring 4.1.11
building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 4.7.7
building equipment monitoring system 4.7.8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2.0.26
building lifecycle management 2.0.27
building products information system 4.6.4
business intelligence 6.1.24
C
certification authority 6.5.7
certification database for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4.5.2
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 6.3.18
cit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2.0.29
city geospatial framework data 2.0.14
city geospatial information 2.0.13
city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2.0.18
city information platform 2.0.12
city information system 2.0.11
city informatization 2.0.2
city management and command center 3.7.7
city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center 3.7.6
city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2.0.5
city service informatization 2.0.6
clash detection 4.2.4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basic information 4.6.1
classified protection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6.2.15
client/server 6.1.13
cloud computing 2.0.34
collaborative design 4.2.1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gineering
project 4.3.3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4.7.12
community services and management system 5.3.2
computer aided construction 4.3.12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work 6.1.9
computer-aided design 2.0.25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techniques 4.1.4
construction electronic archives 3.6.5
construction electronic files 3.6.4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work 4.6.6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2.0.10
construction site monitoring 4.3.9
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4.6.8
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 system 6.3.14
convergence of the three networks 6.1.30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4.6.12
D
data element 6.1.3
data mining 6.1.5
data of firms in real estate industry 5.1.7
data of real estate industry business 5.1.8
data warehouse 6.1.6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6.1.22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urba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sponse 3.5.3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urban-rural planning 3.1.7
deformation monitoring system 4.1.10
desig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4.2.3
detecting and surveying of underground pipeline 4.1.9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2.0.23
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measurement digital city 2.0.16
digital community 5.3.1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6.3.8
digital fabrication 4.3.4
digital landscaping 3.4.1
digital line graphic 6.3.6
digital municipality 3.2.1
digital orthophoto map 6.3.7
digital photogrammetry 6.3.13
digital raster graphic 6.3.9
digital real estate 5.1.13
digital scenic and historic areas 3.4.5
digital signature 6.2.10
digital surface model 6.3.11
digital terrain model 6.3.10
digital travel service of scenic and historic areas 3.4.8
digital urban appearance and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3.3.1
digitized city management 3.7.1
directory service 6.1.15
directory service system for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disaster recovery 6.2.12
dynamic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4.3.2
dynamic warning mechanism 4.3.8
E
e-government application system 6.4.4
e-government communication network 6.4.9
e-government top-level design 6.4.3
electronic authentication 6.5.6
electronic commerce 2.0.36
electronic copy 4.5.5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6.5.1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6.5.4
electronic government 2.0.35
electronic map 6.3.24
electronic money 6.5.2
electronic payment 6.5.3
electronic seal 2.0.37
electronic tendering 4.5.6
electronic tendering system 4.5.7
elevator monitoring system 4.7.18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formatization 2.0.7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4.6.10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4.6.11
enterprise service bus 6.1.17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monitoring system
for urban rail transit 3.2.12
environment simulation 6.1.39
expert syste 6.1.21
F
facility monitoring system 4.7.5
fil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electronic files 3.6.3
fire alarm system 4.7.15
four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6.1.34
fundamental geospatial information 6.3.2
fundamental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ystem 6.3.1
G
gas alarm and control system 4.7.21
gener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of government affair 6.4.2
general survey of housing fundamental information 5.1.3
general survey of underground pipeline 4.1.8
geocoding 6.3.22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6.3.17
geographic grid 6.3.21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2.0.28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o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2.0.30
geographic name database 6.3.12
geospatial information 6.3.3
geo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6.3.4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2.0.31
H
house code 5.1.10
hous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5.1.1
housing fundamental data 5.1.4
housing physical data 5.1.5
housing pre-survey 5.1.11
housing property data 5.1.6
housing security informatization 2.0.8
housing survey 5.1.12
hydro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for remote sensing
images 4.1.3
I
identifier 6.1.2
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 6.1.18
information encryption 6.2.1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6.1.1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system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4.7.3
information publishing 6.1.12
information resource of government affair 6.4.1
information security infrastructure 6.2.17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6.2.16
information sharing 2.0.24
information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safety supervision 4.4.2
information system for engineering testing and
supervision 4.4.1
information system for housing security 5.2.1
information system for parking guidance 3.2.3
information system for urban-rural planning status
quo survey 3.1.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2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in construction
field informatization 2.0.22
integrated building design 4.2.2
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 4.3.13
integration of proper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5.3.6
intelligent building 4.7.1
intelligent integration system 4.7.2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3.2.2
interchange system for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interface 6.1.11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6.1.35
intruder alarm system 4.7.20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6.2.6
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 6.2.7
issuance data of real estate industry 5.1.9
L
landscap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3.4.2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6.3.30
lighting monitoring system 3.3.13
local coordinate system 6.3.19
location hased service 6.3.26
logistics public information platform 6.5.8
M
managed component 3.7.4
management incident 3.7.5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6.1.8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4.3.1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costing 4.6.7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4.6.3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 4.6.5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site remote video monitoring 4.3.10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transactions 4.5.3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 3.3.6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digitized city 3.7.2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facilities 3.3.3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3.3.4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service 3.3.2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vehicles 3.3.5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landscape
construction 3.4.3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3.3.8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outdoor advertisement
facilities 3.3.14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public toilet 3.3.11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scenic and historic
areas 3.4.6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sewage discharge
pipeline 3.3.16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sewage treatment 3.3.15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the restaurant food
waste 3.3.7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archives 3.6.2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urban draining 3.2.18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urban gas 3.2.20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urban heating 3.2.19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urban-rural
planning establishing results 3.1.6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urban road and
bridge 3.2.7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urban underground
pipeline 3.2.15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urban water
supply 3.2.16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village-township
planning 3.1.3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of urban water supply 3.2.17
management system for building facilities information 4.7.6
management system for crediting of housing provident
fund 5.2.7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gineering survey information 4.1.5
management system for financial accounting of housing
provident fund 5.2.8
management system for gathering and taking out of
housing provident fund 5.2.6
management system for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information 4.1.1
management system for integrated business of housing
provident fund 5.2.3
management system for public traffic 3.2.4
map projection 6.3.16
metadata 6.1.4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2.0.19
mobile device for supervision data collection 3.7.8
mobile internet 6.1.29
modern property management 5.3.4
monitoring and supervision information system for
urban gas 3.2.21
monitoring system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 equipment 4.7.10
monitoring system for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4.7.23
monitoring system for building power distribution and
lighting 4.7.17
monitoring system for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4.7.16
monitoring system for housing provident fund
operation 5.2.5
monitoring system for landscape and forestry 3.4.4
monitoring system for urban-rural planning 3.1.4
monitoring system for urban rail transit 3.2.8
N
national e-government network 6.4.10
National Vertical Datum 1985 6.3.20
navigable electronic map 6.3.25
network planning 4.3.7
O
office automation 6.1.7
off-line filing 3.6.7
on-line filing 3.6.6
online submission 4.5.4
P
parking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4.7.19
payment gateway 6.5.5
penetration testing 6.2.5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e-government application
system 6.4.5
person for information collecting and supervising 3.7.9
platform system for collaborative work 6.1.10
point of interest 6.3.23
private key 6.2.2
project supervision information system 4.3.14
proper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5.3.5
public key 6.2.3
public platform for geospatial information 6.3.5
public service system for housing provident fund 5.2.4
public traffic dispatching system 3.2.5
public traffic IC card system 3.2.6
R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6.1.28
real estate industry informatization 2.0.9
real estate market information system 5.1.2
real time kinematic relative positioning 6.3.27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for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4.7.24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for urban major
hazard source 3.5.2
remote sensing 2.0.32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6.3.29
remote sensing interpretation 6.3.32
remote sensing working base-map 6.3.33
residential area and building communication
facilities 4.7.13
residential community intelligentization 5.3.3
S
safety assessment 6.2.13
security audit 6.2.14
security protection and alarm system 4.7.14
sensing network 6.1.27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6.1.16
simulation technology 6.1.38
signal system for urban rail transit 3.2.10
smart city 2.0.17
spatial reference system 6.3.15
standard architectur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2.0.38
standard for the exchange of product model data 6.1.20
structural construction simulation 4.3.5
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 4.7.11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market 4.5.1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facility 3.3.9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landfill 3.3.10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public road cleaning 3.3.12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scenic and historic areas 3.4.7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4.6.9
T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urban rail transit 3.2.9
the internet of things 2.0.33
third-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6.1.33
topographic survey with electronic tablet 4.1.6
transmission backbone network for e-government 6.4.11
U
urban drain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3.2.18
urban emergency command system 3.5.5
urban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3.5.4
urban plann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3.1.2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archives informatization 3.6.1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informatization 2.0.4
urban-rural planning fundamental data 3.1.1
urban-rural planning informatization 2.0.3
V
video surveillance and control system 4.7.22
virtual construction 4.3.11
virtu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4.2.6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6.1.26
virtual prototype 6.1.40
virtual reality 6.1.41
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 6.1.42
W
warning system for engineering disaster 4.4.3
warning system for urban geological hazards 3.5.1
web services 6.1.25
WebGIS 6.3.28
wireless city 2.0.20
wireless fidelity 6.1.32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6.1.31
wireless network for government affair 6.4.12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4.3.6
work flow 6.1.19
附录C 英文缩写词索引
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hird-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6.1.33
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four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6.1.34
ANN(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6.1.23
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rowser/server) 6.1.14
BACS(建筑自动化和控制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and control system) 4.7.4
BI(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 6.1.24
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2.0.26
BLM(建筑全生命期管理,building lifecycle management) 2.0.27
C/S(客户/服务器模式,client/server) 6.1.13
CA(认证机构,certification authority) 6.5.7
CAC(计算机辅助施工,computer aided construction) 4.3.12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 2.0.25
CGCS2000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 6.3.18
CNS(通信网络系统,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4.7.12
CORS(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 system) 6.3.14
CRM(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4.6.12
CSCW(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work) 6.1.9
CT(层析成像技术,computerized tomography techniques) 4.1.4
DEM(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6.3.8
DIMS(设计管理信息系统,desig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4.2.3
D-InSAR(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measurement) 6.3.31
DLG(数字线划图,digital line graphic) 6.3.6
DOM(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 6.3.7
DRG(数字栅格地图,digital raster graphic) 6.3.9
DSM(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 6.3.11
DSS(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 6.1.22
DTM(数字地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 6.3.10
DW(数据仓库,data warchouse) 6.1.6
EC(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 2.0.36
EDI(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6.5.1
EFT(电子资金转账,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6.5.4
ERP(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4.6.11
ES(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 6.1.21
ESB(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 6.1.17
FAS(火灾报警系统,fire alarm system) 4.7.15
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2.0.28
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2.0.31
IAS(入侵报警系统,intruder alarm system) 4.7.20
IB(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 4.7.1
ID(标识符,identifier) 6.1.2
IDS(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6.2.6
IFC(工业基础类,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 6.1.18
IIS(智能化集成系统,intelligent integration system) 4.7.2
IOT(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 2.0.33
IPD(集成项目交付,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 4.3.13
IAS(入侵报警系统,intruder alarm system) 4.7.20
IPS(入侵防御系统,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 6.2.7
IDS(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6.2.6
IPv6(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6.1.35
ISMS(信息安全管理体泵,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6.2.16
IT(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21
ITS(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3.2.2
LBS(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based service) 6.3.26
LiDAR(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6.3.30
M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2.0.19
MIS(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6.1.8
NEGN(国家电子政务网,national e-government network) 6.4.10
OA(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 6.1.7
POI(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6.3.23
RFID(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6.1.28
RTK(实时动态相对定位,real time kinematic relative positioning) 6.3.27
SAS(安全防范系统,security protection and alarm system) 4.7.14
SCM(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4.6.9
SCS(结构化布线系统,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 4.7.11
SOA(面向服务的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6.1.16
STEP(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standard for the exchange of product model data) 6.1.20
UERS(城市应急救援联动系统,urban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3.5.4
UPMIS(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urban plann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3.1.2
VC(虚拟施工,virtual construction) 4.3.11
VDC(虚拟设计与施工,virtu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4.2.6
VPN(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 6.1.26
VRML(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 6.1.42
VSCS(视频安防控制系统,video surveillance and control system) 4.7.22
WBS(项目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4.3.6
WiFi(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 6.1.32
WL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6.1.31
本标准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用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用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用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