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713-2015 水工混凝土结构缺陷检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SL 713-2015 水工混凝土结构缺陷检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2.2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78316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 713-2015 水工混凝土结构缺陷检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简介:

SL 713-2015《水工混凝土结构缺陷检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是一部由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委员会发布的技术规范。这个规程主要针对水工混凝土结构的缺陷检测,包括但不限于坝体、闸门、隧道、桥梁等各种水工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检测。

该规程详细规定了检测的程序、方法、标准和要求,涵盖的内容可能包括对混凝土裂缝、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混凝土强度、湿度渗透、应力应变等常见缺陷的检测技术。它对检测设备的选择、操作规程、数据处理和结果判定都有明确的规定,旨在确保水工混凝土结构的健康、安全和可靠性。

附条文说明是对规程中各项技术要求的详细解释和说明,有助于理解和正确执行检测工作,是规范检测行为和技术应用的重要参考资料。

SL 713-2015 水工混凝土结构缺陷检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部分内容预览:

7.4.7应根据推定的混凝土强度与设计强度标准值进行比较,

7.5.2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芯样宜采用标准芯样试件,芯样直径不宜小于骨料最大 粒径的3倍;当采用小直径芯样试件时,其芯样直径不应小于 70mm且不应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2倍。 2芯样应在结构或构件的下列部位钻取: 1)结构或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 2)混凝土强度具有代表性的部位。 3)避开主筋、预埋件和管线的位置。 4)对非破损法检测的强度进行修正时,钻芯位置应选在 对应的测区。 5)钻孔中心距结构或构件边缘不宜小于150mm。 3每个构件的芯样试件有效数量不应少于3个;对于较小 构件,有效芯样试件的数量不得少于2个。 7.5.3芯样的钻取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钻取芯样时应控制进钻的速度。 2芯样应进行标记,芯样高度和完整程度不满足试样要求 时,应重新钻取芯样。 3芯样应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在运输和贮存中损坏。

JGJ/T139-2020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及条文说明.pdf7.5.4 应视芯样侧面质量按芯样高度由上至下分区加工试样。 7.5.5 端面处理、测试应按SL352的规定进行。 7.5.6应根据钻芯取样、加工及芯样测试结果确定混凝土结构 强度分区。

8.1.1厚度检测可采用超声波法、冲击一回波法、探地雷达法、 钻孔法。

8.1.2测区布置应具有代表性。

8.1.2测区布置应具有代表性

8.2.4表面损伤层厚度检测

Lr=ai +b,t

La=a2 +b2t.

式中 Lf 拐点前各测点的测距,mm,对应于图8.2.4中的 L1、L2、L3 ; 对应于图 8. 2. 4 中 L、L2、L.的声时 ti、t2、t3,μs;

式中 L。 拐点的测距,mm; 损伤层厚度,mm。

8.2.5 结构厚度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具有一对相对平行的测试面。 2 在测试面上均匀划出网格线,网格边长宜为2001000ml

2.5结构厚度检测应符合下死

.2.5 结构厚度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具有一对相对平行的测试面。 2 在测试面上均匀划出网格线,网格边长宜为200~1000mn

8.2.6 结构厚度检测结果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1 绘制图形及网格分布,将波速标于图中的各测点处。 2 结构厚度应按式(8.2.6)计算:

8.2.6结构厚度检测结果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式中H一 混凝土结构厚度,mm; V一混凝土声速值,m/s; t 超声波在混凝土结构上的传播时间,S

8.3.3结构厚度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检测表面应平整干燥,测线宜与纵、横向钢筋成45 布设。 2 冲击点距传感器的距离应小于0.4倍被测混凝土结构 厚度。 3 应重复测试以验证波形的再现性, 8.3.4 混凝土结构厚度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确定频谱图中振幅峰值相对应 的频率值。 2低频振幅峰值应为结构厚度响应频率,结构厚度应按式 (5.3.9)计算。

8.4.1探地雷达法适用于检测无筋或少筋的混凝土结构厚度。 8.4.2主要检测仪器和设备及其技术要求应符合5.4.2~5.4.4 条的规定。

雷达主机天线中心频率应根据混凝土结构预估厚度

质特性等因素综合确定。 2仪器的信号增益应保持信号幅值不超出信号监视窗口的 3/4,天线静止时信号应稳定。 3采样率宜为雷达天线中心频率的6~10倍。 8.4.4雷达天线中心频率范围宜为100~1600MHz,当满足检 测要求时,宜选择频率相对较高的天线。 8.4.5测线宜均匀分布,与构件外边缘距离不小于100mm,线 距为500~1000mm。

3/4,天线静止时信号应稳定。

混凝土材料相对介电常数的标定应符合5.4.5条的规定 2 绘制雷达灰度图或色谱剖面图。 3依据雷达剖面图确定混凝土结构厚度分层界面,根据测 的电磁波在各结构层中的双程传播时间t,按式(8.4.7)计 混凝土结构厚度:

8.5.1钻孔法适用于精确测量混凝土结构及其损伤层的厚

8.5.2钻孔孔径应不破坏原结构安全且能满足测试要求;当有 其他钻孔检测项目时,可与之结合进行厚度检测。 8.5.3损伤层厚度检测时钻孔深度应穿越损伤层厚度,并满足 测试要求。

8.5.2钻孔孔径应不破坏原结构安全且能满足测试要求; 其他钻孔检测项目时,可与之结合进行厚度检测。

5.3损伤层厚度检测时钻孔深度应穿越损伤层厚度,并满足 试要求。

9.1.1混凝土中钢筋布设检测宜采用电磁感应法、探地雷达法。 9.1.2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检测可采用半电池电位法

9.1.1混凝土中钢筋布设检测宜采用电磁感应法、探地雷达法。

9.2电磁感应法 9.2.1本方法适用于混凝土中钢筋的间距、直径和混凝土保护 层厚度的检测。 9.2.2 检测仪器设备应包括钢筋探测仪、游标卡尺等。 9.2.3 钢筋探测仪检测前应采用保护层厚度为10~50mm的校 准试件进行校准 交准方法见附录A。 9.2.4 钢筋间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根据检测区域内钢筋可能分布状况, 选择适当的检测 面。检测面应清洁、 平整,并应避开金属预埋件。 对于具有饰面 层的结构及构件, 应清除饰面层后在混凝土面上进行检测。 2检测前首先应对钢筋探测仪探头校正调零,校正时探头 应放置在空气中,远离金属等导磁介质干扰,校正完毕后方可进 行检测。检测过程中当对结果有怀疑时应随时核查钢筋探测仪的 零点状态,避免磁场干扰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3检测过程中应匀速移动探头,探头移动速度不应大于 20mm/s,在找到钢筋以前应避免往复移动探头,否则易造成误判。 4应根据设计资料确定钢筋走向等布设状况,如无法确定 应在两个正交方向多点扫描,以确定钢筋位置。检测时应避开钢 筋接头和绑丝,探头在检测面上移动,要找到钢筋正上方的位 置,首先粗略扫描,听到仪器报警声后往回平移探头,放慢速 度,如此往复直到钢筋探测仪保护层厚度示值最小,此时探头中 心线与钢筋轴线应重合,在相应位置做好标记。按上述步骤将相

邻的其他钢筋位置标出。

5确定钢筋位置后,应按下列方法检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1)检测前应设定钢筋探测仪量程范围,并根据设计资料 设定钢筋公称直径。检测时沿被测钢筋轴线选择相邻 钢筋影响较小的位置,缓慢匀速移动探头,读取第 次检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在被测钢筋的同 一位置应重复检测一次,读取第二次检测的混凝土保 护层厚度检测值。 2)当同一处读取的两个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相差大 于1mm时该组检测数据无效,此时应查明钢筋位 置准确性 探头零点状 义器电量等影响因素,然 后在该处应重新进行检测 仍不满足要求时,应更换 钢筋检测仪或采用钻孔、 副留 的方法验证。 3)钢筋探测仪要求钢筋公称直径已知方能准确检测混凝 七保护层厚度时,钢筋探测仪必须按照钢筋公称直径 对应设置。 6当混凝土实际保护层厚度小于钢筋探测仪最小示值时, 应采用在探头下附加垫块的方法进行检测。垫块对钢筋探测仪检 测结果不应产生干扰,表面应光滑平整,其各方向厚度值偏差不 应大于0.1mm。 所加垫块厚度在计算时应予扣除。 7钢筋间距检测应按4款的规定进行。应将检测范围内的 设计间距相同的连续相邻钢筋逐一标出,并应逐个量测钢筋的 间距。

.2.5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必要时可采用钻孔、剔凿等方

验证。钻孔、剔凿时,不得损坏钢筋,实测时应采用游标卡尺。

1)相邻钢筋对检测结果有影响。 2)钢筋公称直径未知或有异议。 3)钢筋实际根数、位置与设计有较大偏差。 4)钢筋以及混凝土材质与校准试件有显著差异。 9.2.6钢筋直径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JGJT292015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9.2.6钢筋直径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筋直径检测面应符合9.2.4条1款的要求。 2对于校准试件,钢筋探测仪对钢筋公称直径的检测允许 误差为士1mm。 3检测前应根据设计资料,确定被测结构及构件中钢筋的 排列方向,并采用钢筋探测仪按9.2.4条的要求对被测结构及构 件中钢筋及其相邻钢筋进行准确定位并做标记。 4被测钢筋与相邻钢筋的间距应大于100mm,且其周边的 其他钢筋不应影响检测结果,并应避开钢筋接头及绑丝。在定位 的标记上记录钢筋探测仪显示的钢筋公称直径。每根钢筋重复检 测2次,第二次检测时探头应旋转180°,每次读数应一致。 5当需要通过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值检测钢筋直径时: 应事先钻孔确定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9.2.7需要通过实物对钢筋直径检测结果进行验证时,应采取 下列措施: 1钢筋的直径检测宜结合钻孔、剔凿的方法进行,钻孔 剔凿的数量不应少于该规格已测钢筋的30%且不应少于3处 当实际检测数量不到3处时应全部选取。钻孔、剔凿时,不得损 坏钢筋,实测应采用游标卡尺。 2根据游标卡尺的测量结果,可通过钢筋产品标准查出对 应的钢筋公称直径。 3钢筋探测仪测得的钢筋直径与钢筋实际公称直径之差大 于1mm时,应以实测结果为准。

9.3探地雷达法 9.3.1探地雷达法宜用于混凝土中钢筋间距的快速扫描检测, 也可用于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 9.3.2雷达仪应符合5.4.2条、5.4.3条的要求,并应按附录 B的规定进行校准。 9.3.3雷达系统技术指标应符合8.4.3条的要求。 9.3.4采用探地雷达法检测混凝土中钢筋间距和保护层厚度应 符合下列要求: 1检测前应根据设计资料结合现场试验,选择合适的雷达 天线中心频率。

9.3.3雷达系统技术指标应符合8.4.3条的要求。

1检测前应根据设计资料结合现场试验,选择合适的雷达 天线中心频率。 2根据设计资料中被测混凝土中钢筋的排列方向,雷达仪 天线应沿垂直于选定的被测钢筋轴线方向扫描,应根据钢筋的反 射波位置确定钢筋间距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 9.3.5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要时可采用钻孔、剔凿等方法

9. 3. 5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要时可采用钻孔、

1 相令钢筋对检测结果有影响。 2 钢筋实际根数、位置与设计有较大偏差或无资料可供参考。 3· 混凝土含水率较高。 4 钢筋及混凝土材质与校准试件有显著差异。 9.3.6检测数据处理应按 9.2.8条的规定执行

TB 10062-2018标准下载4试验步骤应按SL352的规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