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58-2014 水文测量规范.pdf

SL 58-2014 水文测量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5.2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73137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 58-2014 水文测量规范.pdf简介:

"SL 58-2014"是中国水利水电行业标准,全称为《水文测量规范》。这个规范是针对水文测量活动制定的技术规定,主要用于指导和规范水文测量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水位测量、流量测验、水质监测、洪水调查、地下水监测、冰情观测等。

SL 58-2014涵盖了水文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设备的选择与使用、测量方法、数据处理、质量控制、报告编写等方面,对测量的精度、准确性、及时性以及数据的可靠性都有明确的要求。它适用于水利工程、水资源管理、环境监测、防洪减灾等领域。

该规范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提升我国水文测量技术水平,保障水文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支持水资源管理和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SL 58-2014 水文测量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7绘出石梁、跌水、拦河闸(坝)、桥梁等工程的位置及关 键部位的高程,洪水调查的洪痕及高程。 8绘出支流汇入口中心位置,注明支流名称。 9视需要绘制平均河底高程线等。 10视需要可加绘两岸堤顶高程线,并在大堤线上方注明其 名称。

他部门控制网时,应采用相应坐标系统。利用国家控制网困难时: 可在国家地形图上量概略坐标与方位角,作为独立坐标系统的起 算数据。水文测站地形测量的高程基准可按2.1.1条的规定执行。 4.1.7水文测站地形图选用的测图比例尺,应使测验河段在正 常水位的水面宽不小于图上3cm。宜选用1:1000、1:2000 1:5000比例尺,小测区也可选用1:500测图比例尺。图幅尺寸 可选用(长×宽):40cmX40cm、40cm×50cm或50cm×50cm。 4.1.8地形图基本等高距应按表4.1.8的规定选用其岸上和

表4.1.9 地形图基本精

JTS∕T 163-1-2021 港口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 第1部分 集装箱码头4.1.10进行地形测量作业之前、应对所用仪器、测具进行全面

10进行地形测量作业之前,应对所用仪器、测具进行全面 校正。作业时间长的,在作业过程中应进行主要项目的检查

2平面控制测量基本规定

4.2.1水文测站地形测量的平面控制采用基本平面控制、图根 平面控制、仪器站点平面控制三级控制。各等级基本平面控制均 可作为首级控制。小测区可采用以图根网为首级控制的两级 控制。 4.2.2布设控制网时,应将可利用的国家控制点和水文(位) 站固定点作为控制点,控制网内应至少有3个设置永久性标志的 上和水下地形量的需要

站固定点作为控制点,控制网内应至少有3个设置永久性标志的 控制点。控制点密度应能满足岸上和水下地形测量的需要。 4.2.3各级平面控制的布设层次、施测方法和精度要求应符合 表4. 2. 3 的规定。

平面控制布设层次、施测方法和精

注1:当进行1:500比例尺测图时,其三、四、五等基本平面控制最弱相邻点点 位中误差允许放宽到不超过5cm。 注2:条件有利时,可在基本平面控制的基础上直接加密仪器站点测图,较小测 区,可用图根控制作为首级控制。 注3:精度要求中不包括展点误差。 注4:在满足本标准精度指标的前提下,可逐级或越级布网。

注1:当进行1:500比例尺测图时,其三、四、五等基本平面控制最弱相邻 位中误差允许放宽到不超过5cm。 注2:条件有利时,可在基本平面控制的基础上直接加密仪器站点测图,较 区,可用图根控制作为首级控制。 注3:精度要求中不包括展点误差。 注4:在满足本标准精度指标的前提下,可逐级或越级布网

4.3.1水文测站地形测量中导线作为首级控制时,应在

导线或环导线,作加密控制测量时,可布设附合导线、单节点导 线、闭合导线或支导线,

线、闭合导线或支导线, 4.3.2采用电磁波测距导线测量方法布设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 术指标应符合表4.3.2的规定

表4.3.2导线测量主要技术指标

注: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 二、三级导线的导线长度、平均 边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大于表中规定相应长度的2倍。

4.3.3当基本控制导线网下仅发展一次图根网,图根控

边长的相对误差与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应不大于1/2000和 1/1000。

4.3.4查勘选点前应先进行导线网设计,各导线边长应

等。导线点应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地面坚实的地点,并 可利用的水文站已有测验标志点兼作导线点。导线点应统 号,导线网为闭合导线时,点序号应按反时针编排。

4.3.5用激光、红外测距仪测量导线边长时,应符合下列要 1作业前应对仪器进行检验,精度符合计量要求。

4.3.5用激光、红外测距仪测量导线边长时,应符合下及

1作业前应对仪器进行检验,精度符合计量要求。 测线离开地面或障碍物的距离应不小于1.3m。 3 当测线不水平时,应测垂直角或两端高差

表4.3.9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技术指标

4.3.10导线方位角闭合差应按

f=s f=Vf+f 式中 f 导线相对闭合差; ZS 导线全长,m; fx、fy 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nm

式中 导线相对闭合差; ZS 导线全长,m; fx、fy 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m。

Aa fy= MAy

f,= ZAy fx() f,=(ayu)

式中 >、 Ay 纵、横坐标增量代数和,m; Xd、ya 导线终点纵、横坐标,m; Tu、yu一导线起点纵、横坐标,m。 4.3.12单节点导线应先计算结边方位角与节点坐标的最或然 值,然后按附合导线进行平差。 4.3.13多闭合环导线可用逐次平差法,但平差的次数不应多于 3 次。

4.4.1布设三角网应首先根据测区面积与测图比例尺,确定平 面控制的分级,分级应符合表4.4.1的规定

4.4.1布设三角网应首先根据测区面积与测图比例尺

表4.4.1三角网布设平面控制分

4.4.2测区内或其附近有国家三角网或其他单位高级控制网时

首级控制的小三角网可选用插锁法或插网法形式布设。独立测区 的首级控制小三角网可选用三角锁、中点多边形、大地四边形布 设。加密图根三角网宜采用线形三角锁布设

有形内角应不小于30°,受地形限制时的个别角应不小于25 寸图根三角网求距角应不小于30°,个别图形的求距角应不 年20°

4.4.4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4.4的规定。

表 4.4.4三角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4.4.5独立网的起始边宜用基线直接作为起始边。当需采用基 线扩大网测定起始边时,基线网应布设为近似菱形,其扩大比不 宜超过1:3,其基线精度应高于起始边边长精度的2倍。水平 角观测的测回数应为同级网要求测回数的1.5倍。 4.4.6当用小三角网作首级控制、图根控制仅需作一次加密时

其起始边、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宜分别取1/4000与1/2000。 当图根网为一次加密,或小测区仅需用图根三角网一次布网时, 其起始边、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宜分别取1/2000与1/1000。

.4.7三角网布设应先进行图上设计,然后进行实地选点,

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三角点在测区内应均匀分布,并应选在地势较高、通视 条件良好的地点。 2在1个点上辐射出的各边长不宜相差过大。 3 应利用三角网进行加密,基线边的地面坡度应不大于1/10。 4 应将可利用的水文站标志点和其他单位的控制点选作三 角点。

条的规定,但其中往、返各单向观测的组数应为3组,每组测读 次数应为3次。

4.10当水平角观测误差超过表4.4.9规定数值时,应按下交 定重测

规定量测: 1归零差超限,应重测半测回。 22倍照准差超限,应重测全测回。 3水平方向各测回差的超限方向数为测站点观测总方向数的 1/3以下时,仅重测超限方向,否则应重测全部方向。 4.4.11三角网的连接角观测应执行同级三角网水平角观测技术

4.4.11三角网的连接角观测应执行同级三角网水平有

求的规定。独立测区首级控制需要测定起始边方位角时,大 应采用恒星观测起始边方位角,小测区可采用罗盘仪测定起 磁方位角。

4.4.12三角网起始边测量与水平角观测结束后,应进行三角网 精度计算,并满足表4.4.4的规定。 1按菲莱罗公式计算测角中误差

Za? mg=± 3n

5大地四边形应进行3个图形条件和1个极条件平差。 6 线形三角锁应进行图形条件与连接角条件平差。 7三角网平差计算与控制点的坐标计算,角度取至秒,长 度取至0.01m,三角函数或对数取小数六位。

5卫星定位平面控制测量

4.5.3各等级控制网的基线长度中误差,按式(4.5.3)计算:

=Va? + (6D)?

1应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精度要求、目然地理条件、接 收机的类型和数量以及已有的测量资料进行综合设计。 2卫星定位控制网布设应遵守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网的 原则,首级网应全面布设,加密网可以逐级布设、越级布设或布 设同级全面网。 3首级控制网布设时,应连测2个以上高等级国家控制点 或者地方独立坐标系下的高等级控制点,并均匀分布于测区。当 测区较大时,还应适当增加重合点数。 4控制网宜由独立观测边构成1个或若干个闭合环或附合 路线;各等级控制网中构成闭合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不宜多于 6条。 5各等级控制网中独立基线的观测总数不宜少于必要观测 基线数的1.5倍。 6对于采用单基准站RTK方法测图的测区,在控制网的 布设中应顾及参考站点的分布

.5.5卫星定位控制网选点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控制网点应选在便于安置仪器设备、交通便利、土质坚 实、有利于加密和扩展的地方。静态控制测量中,控制点要保证 至少有1个通视方向;动态控制测量中控制点总数不应少于3 个挡土墙设计手册,其中应保证至少有3个或2对以上相互通视的点位。 2控制网点位应布设在没有强烈于扰卫星信号接收的干扰 源且无强烈反射信号的物体,高度角在15°以上无成片连续遮挡 物的视野开阔地区

3对于能够长期保存、离测区较远的平面控制点,应 图形结构且便于以后控制点的加密。

4.5.8卫星定位控制测量外业观测应行

1在观测前作业组应根据测区的地形,交通状况、网的大 小、精度高低、仪器数量、卫星定位网设计方案、卫星预报表、 地理环境等编制作业调度表。 2作业调度表应包括观测时段、测站号、测站名称及接收 机号等。 3各接收机采样间隔应设置一致。 4接收机天线高应量测至毫米,测前、测后各量测1次,2 次较差不应大于3mm,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5确认天线等各项连接完全无误后,方可接通电源,启动 接收机。 6开机后接收机有关指示显示正常并通过自检后,方可输 人有关测站和时段控制信息。 7观测前,应对接收机进行预热和静置,直至可正常作业

《建筑地基基础术语标准 GBT 50941-2014》4.5.9卫星定位控制测量外业记录应符合下列规定:

4.5.10RTK平面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RTK平面控制点校核测量技术要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