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T20710-2017刚度可控式桩筏基础设计规范.pdf

HGT20710-2017刚度可控式桩筏基础设计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5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63828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HGT20710-2017刚度可控式桩筏基础设计规范.pdf简介:

HGT20710-2017是中国国家标准《刚度可控式桩筏基础设计规范》,这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颁发的一部关于桩筏基础设计的专业技术规范。该规范主要针对刚度可控式桩筏基础的设计、施工、检验和验收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

刚度可控式桩筏基础是通过调整桩的尺寸、间距、入土深度等参数,控制桩筏整体的刚度,以满足建筑物在地震、风荷载等荷载下的安全稳定性和舒适性。这种基础形式在高层建筑、大跨度结构和软土地基等复杂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HGT20710-2017规范内容覆盖了桩筏基础的地质与工程条件分析、设计计算、施工方法、质量检验、安全与环保等方面,对于保证桩筏基础的施工质量、结构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对桩的承载力、桩筏的刚度控制、沉降计算、抗震设计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是设计和施工人员必须遵守的法规性文件。

HGT20710-2017刚度可控式桩筏基础设计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图3特殊地质条件示意图

4上述多种情况的组合。 刚度可控式桩筱基础中刚度调节装置具有相当的自适应性,如设计合理,可以适用于以 上两种或多种情况的组合,目前已经有多项成功的工程实践。 3.0.3在进行施工验槽的过程中,若基底持力层检验结果与勘察报告、设计文件有较大出入, 或遇到持力层明显不均匀、浅部软弱下卧层分布复杂或存在不明理藏物时,应进行施工勘察, 并由设计、勘察等有关单位提出处理意见。

3.0.5关于桩端持力层选择和进入持力层的深度要求是影响基桩承载力能否有效发挥的关键 因素。由于地质条件和地层结构的地区性和复杂性,严格要求桩端全断面进入上述单一土层 (黏性土、粉土、砂土和碎石土)厚度可能会造成终桩层位难以确定的情况,若遇上述单 土层可作持力层,但厚度又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可考虑多土层的组合,但应以单桩承载力和 地基变形为设计原则,科学合理设计桩长。 3.0.10在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时,必须同时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的要求。另外 定的理置深度才能保证基础的抗倾覆和抗滑移稳定性,也能使地基的承载力得到充分发 挥。考虑到刚度可控式桩筱基础桩可提供抗拔力的连接构造较复杂,因此通常按不提供抗拨 力的连接构造考虑,此时建筑物基础理深宜按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的基础理置深度要求来确 定。当刚度可控式桩筱基础按提供抗拨力的连接构造设置时,其基础理深仍可按照桩基础的 要求执行。 3.0.11刚度调节装置工作期间,作为调节基桩支承刚度和支承建筑物荷载的主要部件,必须 具有“大吨位”和“大变形”的特点。为确保调节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刚度调节装置最终承 载力应大于设计要求的桩身承载力;当刚度调节装置用于桩土共同作用时,其有效调节变形 量应大于地基在设计承载力作用下的变形量,宜留有20%以上的富余量。 刚度调节装置的选用同时应满足相应产品标准要求,目前经工程实践多次验证可行的网 度调节装置包括以下几种(如图4所示):1、橡胶支座;2、碟形弹簧;3、刚度调节器 其它形式的各种装置目前不适用本规范。上述刚度调节装置根据受荷大小和变形能力的需 要,可进行串联或并联,以更好地满足设计需求,

图4刚度调节装置的建议种类

3.0.12为防正刚度调节装置下桩混凝主局部压碎,应进行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3.0.13为保证刚度调节装置的竖向受压稳定性,对刚度调节装置高径比作了规定;为保证桩 顶封闭灌浆料能对刚度调节装置形成有效包裹与保护NB/T 34005-2020 清洁采暖炉具试验方法.pdf,对刚度调节装置与基桩有效截面面积 比作了规定

正常曲线:2一软化曲线

1.3.1满足要求的刚度可控式桩基础的桩筏连接构造,可参考图6所示的三台刚度调节装 置并联于灌注桩顶设计,有护壁的灌注桩护壁宽度宜为150mm,桩筱连接构造可参考图7 新。

一防水用堵头;2一注浆管;3一变形标识杆(可选);4一注浆管;5一筏板;6一垫层:7一倒滤层(可选); 一土工布(可选):9一砖胎膜:10一填砂;11一侧护板:12一底座;13一刚度调节装置:14一空腔:15 基桩顶面;16一筱板底面;17一主筋;18一传力筋;19一第一次浇捣混凝土面;20一二次浇捣混凝土; 21一基桩:22一上盖板

腔;2一定位频性;3 T0mm厚钢板; 图6桩筱连接构造示意图(无护壁灌注桩)

图6桩筱连接构造示意图(无护壁灌注桩)

一防水用堵头;2一注浆管;3一变形标识杆(可选);4一注浆管:5一筱板;6一垫层:7一倒滤层(可选): 一土工布(可选);9一砖胎膜;10一填砂;11一侧护板:12一底座;13一刚度调节装置;14一空腔;15 基桩顶面;16一筱板底面;17一主筋:18一传力筋;19一第一次浇捣混凝土面;20一二次浇捣混凝土; 21一基桩:22一上盖板:23一护壁

5.1.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宜采用载荷试验来确定,当载荷试验条 件不允许时《铜及铜合金板材 GB/T2040-2017》,可采用其它原位测试、公式计算等方法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综合确定。

5.2地基基础承载力验算

5.2.1按本条公式计算桩基数量时,必须确保地基承载力得到充分发挥,桩、主在受荷过程 中始终共同分担荷载,这与其它形式的桩土共同作用理论中需考虑地基承载力发挥程度有显 著不同。刚度可控式桩基础用于实现桩主共同作用时,桩、土支承刚度差异由刚度调节装 置协调,故可以满足上述要求,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桩基承担的平均荷载基本接近基桩竖向承 载力特征值。

5.3.2与天然地基以及常规桩基相比,当刚度可控式桩筱基础用于桩土共同作用时《喷射混凝土加固技术规程》CECS161:2004.pdf,其最终 沉降计算相对复杂,影响沉降特性的因素也较多,但根据刚度可控式桩筱基础的工作机理 在其承载的全过程中,设置刚度调节装置的基桩与地基的变形始终是协调的,因此建议按照 计算地基沉降Ss的方式来计算整体桩筱基础的沉降,可避免刚度可控式桩筱基础较复杂的受 力过程。式中Ss为地基承担荷载引起的沉降,已实施的刚度可控式桩筱基础工程实践表明 安变形模量计算地基沉降较为准确,故建议取土的变形模量,按筏形基础进行计算。桩基的 存在客观上起到了减小基础沉降的作用,基于偏安全的考虑,此处没有计入。 5.3.4刚度可控式桩筱基础不考虑桩土共同作用时,最终沉降s的计算相对简单,式中Sp为 进基承担荷载引起的沉降量,严格意义上应再加上桩身的弹性压缩量,通常可忽略。当桩基 为嵌岩端承桩时,Sp近似等于零。Sa为刚度调节装置的压缩量

5.4刚度调节装置计算

5.4.1刚度系数Ks主要用来计算刚度调节装置的刚度,本规范中地基土刚度系数Ks与基床系 数的概念不同,影响地基土刚度系数K。值的因素包括:土的类型、基础埋深、基础底面积 的形状、基础的刚度及荷载作用的时间等因素。K。值不是一个常量,它的确定有一定的经 验性。本规范中K值的大小应主要反映基础影响深度范围内地基的性质,设计人员在较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