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沟技术规范.pdf

氧化沟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9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63434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氧化沟技术规范.pdf简介:

氧化沟技术,又称为氧化塘技术,是一种生物处理工艺,常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设置在沟渠中的微生物群体,通过好氧和厌氧的交替作用,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和转化,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以下是氧化沟技术的一些主要规范:

1. 污水处理能力:氧化沟设计时需要根据进水量和水质特性来确定处理能力,一般要求去除BOD(生物需氧量)和COD(化学需氧量)的能力达到一定的标准,如BOD5去除率通常大于90%,CODCr去除率大于70%。

2. 沟体设计:沟体的形状、尺寸、深度和流速等因素都会影响处理效果,通常采用矩形或圆形,深度一般在1.5-3米之间,流速控制在0.2-0.5m/s。

3. 微生物群落:沟内需要有足够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如好氧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等,以确保有机物的完全分解。

4. 溶解氧控制:沟内应保持一定的溶解氧水平,通常在2-4mg/L,可通过曝气设备调节。

5. 运行管理:包括定期清理沉淀物,定期检测水质,调整运行条件等。

6. 环境影响:氧化沟的设计应考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噪声控制、气味处理、景观设计等。

7. 维护与运行:需要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及时更换或维修磨损部件,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以上就是氧化沟技术的一些基本规范,具体的设计和运行还应根据实际的水质和环境条件进行调整。

氧化沟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7.2.1氧化沟的进水和回流污泥进入点一般宜设在曝气器的下游。有脱氮要求时,进水和回流污泥宜 没在氧化沟的缺氧区(池),与曝气设备保持一定的距离。氧化沟的出水点应设在进水点的另一侧,并 与进水点和回流污泥进入点足够远,以避免短流。有除磷要求时,从二沉池引出的回流污泥可通至厌氧 区(池)或缺氧区(池),并可根据运行情况调整污泥回流量。 7.2.2氧化沟宜在进水管上设置闸板或闸阀

.3氧化沟宜设置放空管和清液排放管。

7.2.4氧化沟的出水口宜设置溢流堰。双沟式、三槽氧化沟应设可调溢流堰,并设自动控制,与进水 阀门的自动启闭相互呼应。当作为沉淀池出水堰时,堰上水深不宜大于50mm。微孔曝气氧化沟可设 固定溢流堰,其它氧化沟反应池出水宜采用可调溢流堰

氧化沟应确保沟底不产生沉泥。池内介质距池底0.3m,水平平均流速宜控制在0.25~0.30m/

7.3.2氧化沟选择的曝气设备不能满足推动和混合要求时,宜增设搅拌、推流装置。为使介质混合均 匀宜设搅拌机,为使介质循环流动、产生层面推流作用宜设推流器。 7.3.3搅拌机选型时应考虑池型《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 GB/T 21087-2007 》,搅拌机设置的容积功率宜控制在3~10W/m²。 7.3.4推流器选型时的推力选择应考虑池型、导流墙设置、曝气机设置、曝气量等因素,推流器设置 的容积功率宜控制在1~3W/m。 7.3.5推流器的设置宜符合HJ/T279的规定

竖轴表曦机氧化沟利用其流速将混合液回流至缺氧区(池)时,可设置内回流门。内回流门的设计 应根据混合液回流量计算确定

污泥脱水设备可选用厢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机、污泥脱水用带式压榨过滤机、污泥浓缩带式脱水 体机等,所选用的设备应符合HJ/T283、HJ/T242、HJ/T335的规定。

8.1.2全 氧化沟污水处理厂(站)设计应根据工程规模、工艺流程、运行管理要求确定检测和控制的 内容。 8.1.3 自动化仪表和控制系统应保证氧化沟污水处理厂(站)的安全和可靠,方便运行管理。 8.1.4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宜兼顾现有、新建和规划要求。 8.1.5木 根据沟型的需要,可采用时间程序自动控制方式,也可采用溶解氧和氧化还原电位控制方式。 8.1.6参与控制和管理的机电设备应设置工作和事故状态的检测装置。

8.2.1.1预处理宜设酸碱度计、水位计、水位差计,大型污水处理厂宜增设化学需氧量检测仪、悬浮 物检测仪、流量计。 8.2.1.2pH值应控制在6.09.0。 8.2.1.3水位计、水位差计用于水位监测控制。 8.2.1.4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流量等检测数据宜参与后续工艺控制

8.2.2.1氧化沟宜设溶解氧检测仪和水位计,大型污水处理厂宜增设污泥浓度计。污泥浓度计宜设于 好氧区(池)平稳段。 8.2.2.2厌氧区(池)的溶解氧浓度应控制在0.2mg/L以下,缺氧区(池)的溶解氧浓度应控制在0.2~ 0.5mg/L,好氧区(池)的浓度不宜小于2.0mg/L。 8.2.2.3好氧区(池)污泥浓度宜根据处理要求控制在表3、表4、表5和表6的设计参数范围内,超 过表中参数值时,宜加大排泥量。

2.2.1氧化沟宜设溶解氧检测仪和水位计,天型污水处理厂宜增设污泥浓度计。污泥浓度计宜 氧区(池)平稳段。 2.2.2厌氧区(池)的溶解氧浓度应控制在0.2mg/L以下,缺氧区(池)的溶解氧浓度应控制在 5mg/L,好氧区(池)的浓度不宜小于2.0mg/L。 2.2.3好氧区(池)污泥浓度宜根据处理要求控制在表3、表4、表5和表6的设计参数范围内 表中参数值时,宜加大排泥量。

8.2.3回流污泥及剩余污泥检测

8.2.3.1回流污泥宜设流量计,并采取能满足污泥回流量调节要求的措施。 8.2.3.2剩余污泥宜设流量计,条件允许时可增设污泥浓度计,用于监测、统计污泥排出量

8.2.4加药系统检测

8.2.4.1总磷监测可采用实验室检测方式 根循检测设定值自动投加 8.2.4.2大型污水处理厂条件允许时可设总磷在线监测仪,检测值用于自动控制药剂投加系

8.3.1氧化沟污水处理厂(站)应根据其处理规模,在满足工艺控制条件的基础上合理选择 控制系统(DCS)或可编程序控制(PLC)自动控制系统。 8.3.2采用成套设备时,成套设备自身的控制宜与氧化沟污水处理厂(站)设置的控制系统

8.4.1自动控制系统应具有信息收集、处理、控制、管理和安全保护功能。 8.4.2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8.4.1自动控制系统应具有信息收集、处理、控制、管理和安全保护功能。

1)置对控制系统的监测层、控制层和管理层做出合理配置: 2)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选择网络结构和通信速率; 3)对操作系统和开发工具要从运行稳定、易于开发、操作界面方便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4)根据企业需求和相关基础设施,宣对企业信息化系统做出功能设计: 5)厂(站)级中央控制室宜设专用配电箱,并由变配电系统引专用回路供电; 6)厂(站)级控制室面积应视其使用功能设定,并应考虑今后的发展; 7)防雷和接地保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要求,

9.1.1工艺装置的用电负荷应为二级负荷。

变电所及低压配电室的变配电设备布置,应符合国家标准GB50053的规定。

9.3.1电气设备宜在中心控制室控制,并纳入所选择的控制系统。

9.3.1电气设备宜在中心控制室控制, 开纳人所选择的控制系统 9.3.2电气系统的控制水平应与工艺水平相一致,宜纳入计算机控制系统,也可采用强电控制。

10.1.1工程施工单位应具有国家相应的工程施工资质;工程项目宜通过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和监理单 位。 10.1.2应按工程设计图纸、技术文件、设备图纸等组织工程施工,工程的变更应取得设计单位的设计 变更文件后再实施。 10.1.3施工前,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或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质量负责人和施工安全负责人,经批 准后方可实施。 10.1.4施工过程中,应做好设备、材料、隐蔽工程和分项工程等中间环节的质量验收;隐蔽工程应经 过中间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10.1.5管道工程的施工和验收应符合GB50268的规定;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和验收应符合GB50204 的规定;构筑物的施工和验收应符合GB50141的规定。 10.1.6施工使用的设备、材料、半成品、部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设计要求,并取得供货商的合格 正书,不得使用不合格产品。设备安装应符合GB50231的规定。 10.1.7工程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应将有关设计、施工和验收的文件立卷归档,

10.2.1.1在进行土建施工前应认真阅读设计图纸,了解结构型式、基础(或地基处理)方案、池体抗 措施以及设备安装对土建的要求,土建施工应事先预留预理,设备基础应严格控制在设备要求的误差 范围内。 10.2.1.2土建施工应重点控制池体的抗浮处理、地基处理、池体抗渗处理,满足设备安装对土建施工 的要求。 10.2.1.3对于软弱地基上的工程,需对地基进行处理时,应确保地基处理的可靠性,严防池体因不均 匀沉降而导致开裂。 10.2.1.4模板、钢筋、混凝土分项工程应严格执行GB50204规定,并符合以下要求: 1)模板架设应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表面平整无缝隙,尺寸正确; 2)钢筋规格、数量准确,绑扎牢固应满足搭接长度要求,无锈蚀; 3)混凝土配合比、施工缝预留、伸缩缝设置、设备基础预留孔及预埋螺栓位置均应符合规范和设 计要求,冬季施工应注意防冻。 10.2.1.5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的规定

表8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施工允许偏差

1.6处理构筑物应根据当地气温和环境条件,采取防冻措施。 1.7污水处理厂(站)构筑物应设置必要的防护栏杆并采取适当的防滑措施江苏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施工(工地建设)(苏交建[2011]40号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2011年9月),应符合GB503 定。

10.2.2.1设备基础应按照设计要求和图纸规定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基面位置高程应符合说明书和 支术文件规定。 10.2.2.2混凝土基础应平整坚实,并有隔振措施。 0.2.2.3子 预理件水平度及平整度应符合GB50231的规定。 10.2.2.4地脚螺栓应按照原机出厂说明书的要求预埋,位置应准确,安装应稳固。 10.2.2.5 安装好的机械应严格符合外形尺寸的公称允许偏差,不允许超差。 0.2.2.6机电设备安装后试车应满足下列要求: 1)启动时应按照标注箭头方向旋转,启动运转应平稳,运转中无振动和异常声响; 2)运转啮合与差动机构运转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同步运行,没有阻塞、碰撞现象; 3)运转中各部件应保持动态所应有的间隙,无抖动晃摆现象; 4)试运转用手动或自动操作,设备全程完整动作5次以上,整体设备应运行灵活; 5)各限位开关运转中动作及时,安全可靠; 6)电机运转中温升在正常值内;

10.2.2.1设备基础应按照设计要求和图纸规定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基面位置高程应符合说明书和 技术文件规定。 10.2.2.2混凝土基础应平整坚实,并有隔振措施。 10.2.2.3预埋件水平度及平整度应符合GB50231的规定。 10.2.2.4地脚螺栓应按照原机出厂说明书的要求预埋,位置应准确,安装应稳固。

0.2.2.5安装好的机械应严格符合外形尺寸的公称允许偏差,不允许超差。

10.2.2.6机电设备安装后试车应满足下列要求

1)启动时应按照标注箭头方向旋转,启动运转应平稳,运转中无振动和异常声响; 2)运转啮合与差动机构运转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同步运行,没有阻塞、碰撞现象 3)运转中各部件应保持动态所应有的间隙,无抖动晃摆现象; 4)试运转用手动或自动操作,设备全程完整动作5次以上,整体设备应运行灵活; 5)各限位开关运转中动作及时,安全可靠; 6)电机运转中温升在正常值内; 7)各部轴承注加规定润滑油,应不漏、不发热,温升小于60℃

0.3.1工程验收包括中间验收和峻工验收;中间验收应由施工单位会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质量监 督部门共同进行;竣工验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设计、管理、质量监督及有关单位联合进行。 0.3.2中间验收包括验槽、验筋、主体验收、安装验收、联动试车。中间验收时应按相应的标准进行 检验,并填写中间验收记录。 0.3.3工验收应至少提供以下资料:

检验广东省市政工程综合定额(2018) 第七册 隧道工程 ,并填写中间验收记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