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7486-2020 地下水封洞库工程物探规程.pdf

SY/T 7486-2020 地下水封洞库工程物探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2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58490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Y/T 7486-2020 地下水封洞库工程物探规程.pdf简介:

SY/T 7486-2020《地下水封洞库工程物探规程》是一份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制定的文件,主要针对地下水封洞库(通常用于储存和处理危险废物、核废物等)的工程进行物探(地球物理勘探)的技术规程。该规程详细规定了地下水封洞库建设过程中,如何通过物探技术对地质条件、结构稳定性、地下水资源、岩土性质、潜在风险等进行探测和评估的方法、步骤和要求。

物探是地质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利用地球物理原理,通过测量和分析地表或近表层的物理场变化,来推断地下地质结构和物质属性。在地下水封洞库的建设中,物探能够帮助工程师了解洞库的地质环境,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潜在的环境风险。

这份规程可能包括物探方法的选择、设备的使用、数据处理、结果解释和报告编写等具体要求,旨在提供一套科学、规范的物探操作指南,以保证地下水封洞库工程的顺利进行和环境保护。

SY/T 7486-2020 地下水封洞库工程物探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SY/T 74862020

地下水封洞库工程物探规程

开展地下水封洞库工程物探工作,主要用于解决下列问题: a)探测覆盖层、风化带及基岩面的起伏形态。 b)探测隐伏断层、岩溶发育带、破碎带的空间分布及富水情况。 c)探测表层水底界面的起伏形态、地质构造和破碎带,划分水下地层结构 d)探测滑坡、洞穴、岩溶、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体。 e)探测基岩中软弱夹层。 f)划分围岩类别。 g)预报洞室施工掌子面前方破碎带、溶洞、地下水富集区等不良地质体。 h)检测施工过程中的爆破松动圈、喷锚质量和注浆效果等。 i)检测地下水封洞库开挖部位射线辐射强度DBJ51∕004-2017 四川省住宅建筑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技术规程

开展地下水封洞库工程物探工作应满足下列条件: a)被探测对象与其周围介质间存在一定的物性差异。 b)被探测对象的几何尺寸(规模)与其埋藏深度或探测距离之比应不小于1/10。 c)被探测对象引起的场强度(信号强度)应能从背景场中被分辨。 d)场地具备实施相应探测方法的条件,

地下水封洞库工程物探勘查阶段划分为预可研、可研、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施工四个阶段。

预可研阶段工程物探任务包含下列内容: a)调查拟选库址及周边区域性断裂的分布。 b)调查拟选库址范围内覆盖层厚度。 c)为库址的选择及下一步工作提出决策建议

预可研阶段工程物探按照下列要求执行: a)在代表性地段开展方法试验。 b)按1:25000~1:50000比例尺的精度设计测网,或线距为250m~500m。 c)将测线布置在重点勘查区段。 d)对于单一方法不易判定或较复杂的地质问题,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探测

SY/T 74862020

可研阶段工程物探任务包含下列内容: a)探测地下水封洞库库址范围内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密集带的分布。 b)探测地下水封洞库库址范围内软弱夹层的分布。 c)探测地下水封洞库库址范围内不良地质体的发育情况。 d)探测地下水的分布情况。

5.5施工图设计及施工阶段

施工图设计及施工阶段工程物探包含下列任务: a)超前地质预报。 b)施工过程中的爆破松动圈、喷锚质量和注浆效果等检测

工图设计及施工阶段工程物探按照下列要求执行

a)地下水封洞库施工阶段开展超前地质预报;当地质条件复杂时,开展综合超前地质预报。 b)超前地质预报连续预报时前后两次预报范围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0m,地质条件复杂时,搭 接长度应不小于20m。 c)采用井间穿透声波、层析成像等方法进行灌浆前后对比检测,并保持观测系统及参数、处理 技术及参数相同。 d)锚杆抽检应选在地质条件较差的部位和锚杆施工较困难的部位

技术设计应符合下列原则: a)与勘查任务及要求相适应。 b)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安全环保。

准备工作主要有下列内容: a)根据勘查任务的要求,开展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论证。 b)明确工作任务、工作范围、工作期限、技术要求、工作量等。 c)全面收集工作区及周边的自然地理、气象水文、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球物理 等以往工作成果资料。 d)开展工作区踏勘,掌握工作环境条件、地形地貌特征。 e)研究分析已有资料,

测网布置工作原则: a)工作范围在拟选库区范围的基础上外扩不少于200m。 b)拟选库区毗邻水域时,预可研阶段、可研阶段应同步布置陆域、海域工程物探工作,宜采用 地面与井中相结合的方式。 c)测网应根据探测工作需要和地形地质条件布置,密度应与勘查阶段任务要求相适应。 d)主测线宜垂直于探测对象走向

6.4.1地下水封洞库工程物探方法选择原则: a)针对目的任务,选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探测方法。 b)复杂地质条件下宜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探测。 6.4.2勘查对象常用物探方法见表1。

设计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a)工作区的范围、目的任务、工作期限、工作量。 b)工作区的自然地理、气象水文、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 c)工作部署及技术路线。

SY/T 74862020

表1查对象常用物探方法

数据处理按照下列要求执行 a)针对不同物探技术建立相应的处理流程。 b)依据勘查任务及要求开展参数试验,选择合理的处理技术、流程及参数。 c)依据勘查任务及要求开展针对性的解释性处理

资料解释按照下列要求执行:

a)分析评价已有的基础资料及各阶段的成果资料,了解地质背景,为资料解释提供依据。 b)研究工程物探信息与地质信息的关系,针对具体地质问题确定有效方法及参数。 c)对解释结果与验证结果做分析对比,修改矛盾处解释方案。 d)采用有效方法验证物探异常,并根据验证结果调整异常解释。 e)当各个方法解释结果出现矛盾时,分析物探方法的应用条件、地形地质条件及干扰因素,调 整解释结果,提升资料解释与验证结果的符合度

探测覆盖层的分布及厚度,宜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折射波法、反射波 瞬变电磁法,资料解释按照下列要求执行: a)根据钻井和其他资料确定物性层与地质层的对应关系,计算出基岩和覆盖层的电阻率、波速 等物性参数,确定物性参数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 b)开展不同地段试验,对比分析基岩和覆盖层的物性参数在水平方向变化情况,当物性参数在 水平方向有变化时,宜分段解释和计算。 c)在窄河谷、深切沟、陡坎或陡坡等部位,可借助地质、钻探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解释 d)对综合方法探测的成果开展综合分析。 e)若覆盖层平均速度大于风化岩体速度,应分析覆盖层岩性并加以说明。 f)成果图件包括覆盖层等厚度图、基岩顶面等高线图。当有条件进行覆盖层分层时,可绘制某 层等厚度图和层面等高线图

解释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a)探测厚度小于10m的覆盖层,厚度相对误差小于15%;探测厚度不小于10m的覆盖层,厚度 相对误差小于20%。 b)水上勘探探测基岩的相对误差小于10%。

探测破碎带的位置、规模及延伸情况,宜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 电磁法,资料解释按照下列要求执行: a)利用物探资料并结合测区地质特征确定破碎带空间分布。 b)依据剖面图和平面图上的异常特征分析各种异常与探测目标的内在联系,

若覆盖层厚度不大于10m,查明不小于2m宽度的破碎带;若覆盖层厚度大于10m,查明宽度 盖层厚度1/4的破碎带。

探测岩体风化带分布和厚度,评价风化程度,宜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折射波法、反射波法、声

SY/T 74862020

皮法、电测井,资料解释按照下列要求执行: a)结合岩性、破碎带、卸荷裂隙带等因素影响,综合分析风化带的变化规律。 b)当风化带成层状分布时,求取似层状风化的各层厚度。 c)当测区有一定数量的探坑、钻孔时,对比分析探坑和钻孔的测试资料,确定各风化层的厚度 及顶界面。 d)当风化带的波速在垂直方向上呈渐变关系时,找出速度随深度变化的规律。 e)岩体风化带的划分应符合SY/T0610的规定。 f)成果图件包括岩体风化带的等高线图或等厚度图

探测目的层富水情况,宜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折射波法、反射波法、自然电场法、充电法、激 发极化法,资料解释按照下列要求执行: a)结合水文地质测绘和钻探资料,建立多个典型水文地质条件下的物探异常曲线,根据已知资 料进行定性分析。 b)探测含水目的层的平面分布和埋深。 c)确定含水层和隔水层的深度、厚度。 d)在平面图上标出富水带、渗流带和地下水流向。

NY∕T 670-2003 触感引道路面砖目的层厚度和深度的相对误差应小于20%。

预报地下水封洞库掌子面前方破碎带、充水或充泥溶洞及地下水富集区等不良地质体的分布范围 及规模,宜采用探地雷达法、瞬变电磁法、垂直地震剖面法,资料解释按照下列要求执行: a)依据地震时间部面上反射波的特征推断是否存在不良地质体,并根据反射时间和掌子面围岩 的速度参数确定不良地质体的位置。 b)依据探地雷达图像的异常形态、波形特征及电磁波衰减特征等判断不良地质体的位置和性质 c当洞室内地质情况复杂时,应根据 性参数等综合分析

广解洞室围岩应力状况,查明洞壁岩体的松弛厚度,确定松动圈范围,宜采用探地雷达法、声波 法、声波测井,资料解释按照下列要求执行: a)分析总结因施工松弛、应力重新分布而造成岩体声波速度在洞室二维剖面内呈现规律性分布 的特点,划分松动圈和应力分布界线。 b)依据洞室围岩波速与围岩深度的关系曲线划分应力下降区、应力上升区和原岩应力区 c)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进行测试,分别解释同地点(段)处的围岩松弛区的松弛厚度 当两者测试结果误差小于15%时,可将其结果进行平均作为最终成果:当两者结果差异较大 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给予说明,以准确有效方法的解释结果为准。 d)采用断面测试围岩松弛深度时,应将声波曲线绘制在断面上,综合分析断面各部位速度差异, 确定松弛带深度及形态。一 e)采用长期观测孔进行声波测试时,应将多次测试曲线叠加在一张图上,分段计算波速衰减率 绘制随时间变化的衰减率图,综合分析围岩松弛深度随时间变化和围岩波速降低程度。

检测松弛层厚度的相对误差应小于15%

测松弛层厚度的相对误差应小于15%

通过观测注浆前后岩体波速值、弹性模量、变形模量的变化,结合钻孔全孔壁数字成像等分析判 断裂隙的充填情况,宜采用单孔声波法、地震层析成像、声波测井,资料解释按照下列要求执行: a)检测资料分析应视具体工程情况,选用注浆前和注浆后对比分析、注浆后达标分析或现象描 述等评价注浆效果:

GB∕T 50280-1998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SY/T 74862020

1)对比分析:将同一位置注浆前和注浆后的检测数据进行对比,计算提高率或提高量; 2)达标分析:将注浆单元内注浆后的检测数据与要求的达标值进行比较,并统计分析; 3)现象描述:用层析成像的方法描述注浆前后的变化情况,并统计分析成像单元的波速变化 情况。 b)钻孔电视观察应描述注浆后岩体申张开裂隙、破碎带和溶洞的充填情况 C)成果图件包括检测成果图、统计分析图、 低强区或渗漏区分布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