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T 62-2020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pdf

SL/T 62-2020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8.9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56077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T 62-2020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pdf简介:

"SL/T 62-2020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pdf" 是一份由中国水利水电行业协会发布的技术规范文件。该文件主要针对水工建筑物(如大坝、水库、水电站等)的水泥灌浆施工过程提供详细的指导和规定。灌浆施工是水工建筑物中常用的一种加固和防渗处理方法,通过将水泥浆液注入结构物的缝隙或孔洞中,以增加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防止渗漏。

这份规范详细规定了水泥灌浆的材料选择、施工准备、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安全要求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旨在保证灌浆工作的质量和施工安全,提高水工建筑物的整体耐久性和可靠性。它是水利水电工程领域施工人员、设计人员和技术管理者的参考标准。

SL/T 62-2020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质条件,当存在性状不同的地质单元或复杂地层时,应视情况布 置多个试区或进行多组试验。 2试验方案应符合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试验项目、试验 孔(组)数、辅助检查与测试、室内试验等应与试验研究的目标 要求相适应,满足获取所需的数据支持与依据。试验程序安排应 合理,满足工程总体进度要求。 t.3当在工程建设部位进行试验时,应对试验工程的利用及 与永久工程灌浆的衔接作好安排,且不宜进行破坏性检查;当可 能对建筑物或地基产生不利影响时,应另选试验地点。 4试验场地施工干扰少,水电供应和交通方便,辅助工程 量小。 4.0.4试验前,应对试验区进行详细勘查,充分了解灌浆区的 地质条件,有针对性地布置灌浆试验区、试验孔,选取适宜的工 艺措施和参数。灌浆试验完成后,应留有充足的时间采用与灌前 察对应的手段进行灌浆效果测试与分析。 4.0.5灌浆试验的全过程,包括实施的每个步骤或每道工序应 做详细、准确的记录。灌浆试验完成后,应按照试验的目的和要 求对全部试验成果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完整的灌浆试验报告。 当现场灌浆试验工程后期利用作为永久工程时,除应按试验 目的与要求提交灌浆试验报告外,还应按第11章要求提交相关 施工记录与工资料。

4.0.6在施工前或施工初期,宜进行生产性灌浆试验,其且

是验证灌浆工程施工详图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LY/T 1976-2011标准下载,调试运行钻孔 浆施工系统,验证合理的机械设备与人员配置。

5.1.1本章规定适用于水工建筑物一般基岩幕灌浆的施工技 术要求。全风化岩层、强风化岩层、大型岩溶充填物、宽大软弱 构造带等的灌浆处理还应参照第10章“覆盖层灌浆”的有关 规定,

5.1.2水库蓄水前,应完成蓄水初期最低库水位以下的雌幕灌 浆并检查合格;水库蓄水或阶段蓄水过程中,应完成相应蓄水位 以下的惟幕灌浆并检查合格

5.1.2水库蓄水前,应完成蓄水初期最低库水位以下的幕灌

5.1.3应具备下列条件,防渗惟幕的钻孔灌浆方可进行:

1上部结构混凝土浇筑厚度达到设计规定的盖重厚度要求。 上部结构混凝土厚度较小的部位(趾板、压浆板、心墙底板、岸 坡坝段、尾坎等),应待混凝土浇筑达到其完建高程和设计强度 玉浆板、趾板等加固锚杆砂浆达到设计强度。 2进行混凝土防渗墙、土石坝心墙或覆盖层下雌幕灌浆时, 上部结构混凝土的龄期、强度,盖重厚度等应满足相应的设计要 求,应做好上部结构或土体的保护或隔离。 3相应部位的基岩固结灌浆、混凝土坝底层灌区接缝灌浆、 岸坡接触灌浆完成并检查合格。 4相应部位灌浆平洞的开挖、混凝土衬砌(或喷锚支护)、 回填灌浆、围岩固结灌浆完成并检查合格。 5灌浆区邻近30m范围内的勘探平洞、大口径钻孔、断 (夹)层等地质缺陷的开挖、清理、混凝土回填、回填灌浆、固 结灌浆等作业完成,影响灌浆作业的临空边坡锚固、支护完成并 检查合格。

5.1.4进行工程总体进度安排时,应对惟幕灌浆(含搭接幕

水洞衬砌、导流洞封堵等的施工时间作好统筹安排。 5.1.5灌浆前,应查明灌浆区内已布设的各种监测仪器、电缆、 管线、止水片、锚杆、钢筋等设施的具体位置,当灌浆孔位放样 出现与上述设施相矛盾或潜在矛盾时,应适当调整灌浆孔位或孔 向。灌浆过程中,应对上述设施进行妥善保护。 5.1.6.惟幕灌浆应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由三排孔组成的 幕,应先灌注下游排孔,再灌注上游排孔,后灌注中间排孔,每 排孔可分为二序。由两排孔组成的雌幕应先灌注下游排孔,后灌 注上游排孔,每排可分为二序或三序。单排孔雌幕应分为三序 灌浆。 5.1.7在惟幕的先灌排或主雌幕孔中宜布置先导孔,先导孔应 在一序孔中选取,其间距宜为16~24m,或按该排孔数的10% 布置。岩溶发育区、岸坡卸荷区等地层性状突变部位先导孔宜适 当加密。先导孔的深度宜深入惟幕底线以下1~2个灌浆段。 先导孔应采取岩芯,绘制钻孔柱状图,必要时可进行孔内摄 像。岩芯应全部拍照或摄像。 5.1.8相邻两个灌浆孔的施工,原则上应待先序孔施工完成并 封孔待凝24h后,后序孔方可开工。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或 孔口封闭灌浆法进行幕灌浆时,必要时相邻两个灌浆孔可同时 施工,但先序孔与后序孔之间,在岩石中钻孔灌浆的高差应不小 于15m。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进行惟幕灌浆时,相邻两序 孔不得同时施工。 5.1.9混凝土防渗墙下基岩雌幕灌浆宜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 法或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不宜直接利用墙体内预埋灌浆管作为 孔口管进行孔口封闭法灌浆。 5.1.10惟幕后的排水孔和扬压力观测孔应在相应部位的雌幕灌 浆完成并检查合格后,方可钻进。 5.1.11工程必要时,应安设抬动变形监测装置,在灌浆过程中 连续进行观测并记录,抬动变形值应在设计充许范围内。抬动变 形监测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18

水洞衬砌、导流洞封堵等的施工时间作好统筹安排

5.1.5灌浆前,应查明灌浆区内已布设的各种监测仪器、电缆、 管线、止水片、锚杆、钢筋等设施的具体位置,当灌浆孔位放样 出现与上述设施相矛盾或潜在矛盾时,应适当调整灌浆孔位或孔 向。灌浆过程中,应对上述设施进行妥善保护。

幕,应先灌注下游排孔,再灌注上游排孔,后灌注中间排孔, 排孔可分为二序。由两排孔组成的雌幕应先灌注下游排孔,后 注上游排孔,每排可分为二序或三序。单排孔雌幕应分为三 灌浆。

灌浆。 5.1.7在惟幕的先灌排或主雌幕孔中宜布置先导孔,先导孔应 在一序孔中选取,其间距宜为16~24m,或按该排孔数的10% 布置。岩溶发育区、岸坡卸荷区等地层性状突变部位先导孔宜适 当加密。先导孔的深度宜深入雌幕底线以下1~2个灌浆段。 先导孔应采取岩芯,绘制钻孔柱状图,必要时可进行孔内摄 像。岩芯应全部拍照或摄像。 5.1.8相邻两个灌浆孔的施工,原则上应待先序孔施工完成并 封孔待凝24h后,后序孔方可开工。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或 孔口封闭灌浆法进行雌幕灌浆时,必要时相邻两个灌浆孔可同时 施工,但先序孔与后序孔之间,在岩石中钻孔灌浆的高差应不小 于15m。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进行惟幕灌浆时,相邻两序 孔不得同时施工。

5.1.7在惟幕的先灌排或主雌幕孔中宜布置先导孔,先

在一序孔中选取,其间距宜为16~24m,或按该排孔数的10% 布置。岩溶发育区、岸坡卸荷区等地层性状突变部位先导孔宜适 当加密。先导孔的深度宜深入幕底线以下1~2个灌浆段。 先导孔应采取岩芯,绘制钻孔柱状图,必要时可进行孔内摄 像。岩芯应全部拍照或摄像

5.1.8相邻两个灌浆孔的施工,原则上应待先序孔施工

封孔待凝24h后,后序孔方可开工。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或 孔口封闭灌浆法进行惟幕灌浆时,必要时相邻两个灌浆孔可同时 施工,但先序孔与后序孔之间,在岩石中钻孔灌浆的高差应不小 于15m。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进行惟幕灌浆时,相邻两序 孔不得同时施工。

5.1.9混凝土防渗墙下基岩雌幕灌浆宜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

法或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不宜直接利用墙体内预理埋灌浆管作为 孔口管进行孔口封闭法灌浆,

5.1.10雌幕后的排水孔和扬压力观测孔应在相应部位的惟幕

象完成并检查合格后,方可钻进。

5.1.11工程必要时,应安设拾动变形监测装置,在灌浆过程中

连续进行观测并记录,拾动变形值应在设计允许范围内。抬动变 形监测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5.2.1雌幕灌浆孔的钻孔方法应根据地质条件、灌浆方法与钻 孔要求确定: 1当采用自上而下灌浆法、孔口封闭灌浆法时,宜采用回 转式钻机和金刚石或硬质合金钻头钻进; 2当采用自下而上灌浆法时,可采用回转式钻机或冲击回 转式钻机钻进。 5.2.2灌浆孔位与设计孔位的偏差应不大于10cm,孔深应不小 于设计孔深,实际孔位、孔深应有记录。 5.2.3惟幕灌浆中各类钻孔的孔径应根据地质条件、钻孔深度 钻孔方法、钻孔要求和灌浆方法确定。灌浆孔以较小直径为宜 但终孔孔径不宜小于Φ56mm;先导孔、质量检查孔孔径应满足 获取岩芯和进行孔内测试的要求。 5.2.4雌幕灌浆中的各类钻孔均应分段进行孔斜测量。垂直的 或顶角小于5°的钻孔,孔底的偏距不应大于表5.2.4的规定。如 钻孔偏斜值超过规定,必要时应采取补救措施

灌浆方法与钻 孔要求确定: 1当采用自上而下灌浆法、孔口封闭灌浆法时,宜采用回 转式钻机和金刚石或硬质合金钻头钻进; 2当采用自下而上灌浆法时,可采用回转式钻机或冲击回 转式钻机钻进。

5.2.3惟幕灌浆中各类钻孔的孔径应根据地质条件、

钻孔方法、钻孔要求和灌浆方法确定。灌浆孔以较小直径为宜JG 143-2002 采暖散热器 铝制柱翼型散热器, 但终孔孔径不宜小于Φ56mm;先导孔、质量检查孔孔径应满足 获取岩芯和进行孔内测试的要求。

5.2.4雌幕灌浆中的各类钻孔均应分段进行孔斜测量。垂直的 或顶角小于5°的钻孔,孔底的偏距不应大于表5.2.4的规定。如 钻孔偏斜值超过规定,必要时应采取补救措施

表5.2.4钻孔孔底允许偏距

对于双排或多排惟幕孔、顶角大于5°的斜孔,孔底充许偏 距值可适当放宽,但方位角的偏差值不应大于5°。孔深大于 100m时,孔底允许偏距值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钻进过程 中,应重点控制孔深20m以内的偏距。 5.2.5钻孔遇有洞穴、塌孔或掉块,难以钻进时,可先进行灌 浆处理,再行钻进。如发现集中漏水或涌水,应查明情况、分析 原因,经处理后再行钻进。

5.2.6灌浆孔或灌浆段及其他各类钻孔(段)钻进结束后,应

孔口敲开DB13(J)/T 279-2018标准下载,让孔底钻渣和孔壁附着污物随水流冲出。冲洗后,孔 (段)底残留物厚度应不大于20cm。 遇页岩、黏土岩等遇水易软化的岩石时,可视情况采用压缩 空气或泥浆进行钻孔冲洗, 5.2.7当施工作业暂时中止时,孔口应妥加保护,防止流进污 水和落入异物,

5.2.8钻孔过程应进行记录,遇岩层、岩性变化,发生掉销 卡钻、塌孔、掉块、钻速变化、回水变色、失水、涌水等异常 况,应详细记录。

5.3.1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和孔口封闭法进行惟幕灌浆时, 各灌浆段在灌浆前应进行裂隙冲洗。裂隙冲洗方法为,在孔口或 段顶安放灌浆塞·(孔口封闭器),向孔内泵入压力水流,压力可 为灌浆压力的80%,并不大于1MPa,冲洗时间至回水澄清时止 或不大于20min。 当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时,可在灌浆前对全孔进行一次 裂隙冲洗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