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1029-2021 辐射供暖及供冷应用技术规程.pdf

DB33/T 1029-2021 辐射供暖及供冷应用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33/T 1029-202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1 M
标准类别:城建标准
资源ID:55809
免费资源

DB33/T 1029-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3/T 1029-2021 辐射供暖及供冷应用技术规程.pdf简介:

DB33/T 1029-2021 "辐射供暖及供冷应用技术规程"是中国浙江省地方标准,它详细规定了辐射供暖和供冷系统的应用技术要求、设计规范、施工安装、运行维护以及安全等相关内容。这份规程旨在确保这类系统的高效、安全、环保运行,提升建筑物的舒适性和能源利用效率,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各类建筑中的辐射供暖及供冷系统。

"辐射供暖"是指通过地面或墙面等表面,将热量以红外线的形式向室内空间辐射,让用户感受到体感舒适的供暖方式。"辐射供冷"则是指通过相同的方式,将热量从室内空间吸出,达到冷却目的。

该规程涵盖了系统的选择、设计参数、材料性能、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测试验收、运行管理等方面,为辐射供暖及供冷系统的实施和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指导。它是该领域内的专业参考标准,对于推动浙江省乃至全国辐射供暖及供冷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DB33/T 1029-2021 辐射供暖及供冷应用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暖板内加热管相同的管材。 3.6.13每个环路进、出水口,应分别与分水器、集水器相连 接。分水器、集水器最大断面流速不宜大于0.8m/s。每个分水 器、集水器分支环路不宜多于8路。每个分支环路供回水管上均 应设置可关断阀门。 3.6.14分水器前应设置过滤器。分水器、集水器上均应设置手 动或自动排气阀。分水器的总进水管与集水器的总出水管之间宜 设置带阀门的旁通管。设置混水泵的混水系统应设置平衡管并兼 作旁通管使用,当外网为定流量时,平衡管上不应设置阀门。旁 通管和平衡管的管径不应小于连接分水器和集水器的进出口总管 管径。 3.6.15加热(供冷)管出地面与分、集水器连接时,其外露 部分应加柔性塑料套管。 3.6.16辐射供冷用分、集水器表面应做防结露处理。 3.6.17每个分支环路理设部分不应有连接件。 3.6.18采用热水地面供暖的住宅,宜采用楼内热力站的模式 楼内热力站的形式可为换热器或混水装置,实现外网天温差小流 量,楼内地暖系统大流量小温差的运行模式。 3.6.19各种管道的压力损失,可按《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 JGJ142相关规定计算。 3.6.20预制轻薄供暖板、毛细管的压力损失应根据产品检测报 告确定。 3.6.21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分水器、集水器环路的总压力损 失不宜大于30kPa。 3.6.22冬季供暖夏季供冷的辐射供暖供冷系统,水系统设计 时,应以夏李供冷工况确定的水流量进行水力计算。

暖板内加热管相同的管材。

3.6.13每个环路进、出水口,应分别与分水器、集水器相连 接。分水器、集水器最大断面流速不宜大于0.8m/s。每个分水 器、集水器分支环路不宜多于8路。每个分支环路供回水管上均 应设置可关断阀门

动或自动排气阀。分水器的总进水管与集水器的总出水管之间宜 设置带阀门的旁通管。设置混水泵的混水系统应设置平衡管并兼 作旁通管使用,当外网为定流量时,平衡管上不应设置阀门。旁 通管和平衡管的管径不应小于连接分水器和集水器的进出口总管 管径。 3.6.15加热(供冷)管出地面与分、集水器连接时JGJ 36-2016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其外露 部分应加柔性朔料套管

3.6.16辐射供冷用分、集水器表面应做防结露处理

楼内热力站的形式可为换热器或混水装置,实现外网天温差小流 量,楼内地暖系统大流量小温差的运行模式。 3.6.19各种管道的压力损失,可按《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 JGJ142相关规定计算。 3.6.20预制轻薄供暖板、毛细管的压力损失应根据产品检测报 告确定。

3.6.21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分水器、集水器环路的总压力损 失不宜大于30kPa.

3.6.22冬季供暖夏季供冷的辐射供暖供冷系统,水系统设计 时,应以夏季供冷工况确定的水流量进行水力计算。

3.6.22冬季供暖夏季供冷的辐射供暖供冷系统,水系统设计

3.7.1加热电缆热线间距不宜小于100mm:距离外墙内表面不

3.7.1加热电缆热线间距不宜小于100mm:距离外墙内表面不

得小于100mm,与内墙最近的电缆与墙面距离宜为200mm 300mm。不得交叉重叠敷设, 3.7.2加热电缆长度和布线间距应按下式计算确定:

式中:L一按加热电缆产品规格选定的电缆总长度(m); S一向下热损失占加热电缆供热功率的比例,可根据地 面构造参考表3.7.2取值; β一一考虑家具等遮挡的安全系数; Qi一一房间所需地面向上的有效散热量(W),按本规程 第3.5.5条计算确定;; P一 加热电缆额定电阻时的线功率(W/m),应根据加 热电缆产品规格选取; S一加热电缆布线间距(mm); F 一一敷设加热电缆的地面面积(m²)

表3.7.2加热电缆供暖地面向下热损失占加热电缆供热功率的比例

K注:计算条件为:加热电缆外表面温度为45℃、敷设间距为200mm;绝热层为 20mm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填充层厚度为40mm。

率和加热电缆总长度超过产品规格中单根加热电缆的最大总功率 或总长度时,应分设成2个或多个独立回路

7.4加热电缆宜采用平行型布置

3.7.5采用加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敷设面积受限制,采用50mm敷设间距,且加热电缆

连续供暖时,加热电缆的线功率不宜大于17W/m。当敷设间距 大于50mm时,加热电缆线功率不宜天20W/m。 2当面层采用带龙骨的架空木地板时,应采取散热措施; 加热电缆的线功率不应大于10W/m,且功率密度不宜大于 80W/m²。

1安全电压自限温电热片单个电极的最天电流不宜超 过8A; 2 常规电压自限温电热片单个电极的最大电流不宜超 过5A。 3.7.7 供暖房间所需要的自限温电热片数量应按下式计算:

f= (1+k) 0/P

式中:N 自限温电热片数量(m); Q——计算房间热负荷值(W); Pm 每米自限温电热片向上传热量的有效电功率(W); k——附加运行系数,取0.2~0.3。

3.7.8常规电压自限温电热片功率密度不宜大于200W,

3.8.1热水辐射供暖系统应分房间或区域设置室温调控装 新建住宅集中热水辐射供暖系统应设置分户热计量装置。 3.8.2辐射供暖供冷系统应能自动控制供水温度,且宜采用 候补偿联合控制

3.8.1热水辐射供暖系统应分房间或区域设置室温调控装置。 新建住宅集中热水辐射供暖系统应设置分户热计量装置。 3.8.2辐射供暖供冷系统应能自动控制供水温度,目宜采用气 候补偿联合控制。 3.8.3辐射供暖供冷水系统室温控制宜采用分环路控制。公共 建筑辐射供暖也可采用总体控制方式。自动控制阀可采用电热式 控制阀、自力式温控阀或电动式控制阀,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3.8.3辐射供暖供冷水系统室温控制宜采用分环路控制。公

建筑辐射供暖也可采用总体控制方式。自动控制阀可采用电热式 控制阀、自力式温控阀或电动式控制阀,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分环路控制时,应在分水器或集水器处的各个分 支管上分别设置自动控制阀,控制各环路所在房间或区域的室内

空气温度; 2当采用总体控制时,应在分水器或集水器总管上设置自 动控制阀,控制整个区域的室内空气温度。 3.8.4采用加热元件的辐射供暖系统的每个独立环路对应的房 可或区域应设置温控器。 3.8.5温控器设置及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温控器应集成定时控制功能 2室温型温控器应设置在附近无散热体、周围无遮挡物 不受风直吹、不受阳光直晒、通风十燥、周围无热源体,能正确 反映室内温度的位置,且不宜设在外墙上; 3在需要同时控制室温和限制地表面温度的场合,应采用 双温型温控器: 4当辐射供暖系统仅负担一部分供暖负荷或作为值班供暖 时,可采用地温型温控器: 5对开放大空间场所,室温型温控器应布置在所对应回路 的附近。当无法布置在所对应的回路附近时,可采用地温型温 控器; 6地温型温控器的传感器不应被家具、地毯等覆盖或遮挡, 宜布置在人员经常停留的位置且在加热部件之间; 7对浴室、带沐浴设备的卫生间、游泳池等潮湿区域,温 控器的防护等级和设置位置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8温控器的控制器设置高度宜距地面1.4m,或与照明开关 在同一水平线上。 3.8.6辐射供冷系统应设置防止辐射面结露的控制装置,并应 符合下列规定: 1住宅建筑宜采用分室多点控制,在温湿度最不利的房间 及变化最大的房间应分别设置:公共建筑宜选用分区控制方式: 2防结露控制可采用露点传感器直接探测露点的方法,也 可采用温湿度传感器探测并计算出露点的方法:

3采用露点探测方法时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制度(土建工程),埋设点应靠近最易结露的位置, 传感器可固定在冷水管表面,也可埋设在辐射体表面; 4采用温湿度探测方法时,安装位置不宜靠近门窗等结露 风险较大的区域。 3.8.7采用壁挂式燃气采暖热水炉为热源的辐射供暖系统宜采 用混水装置,并宜采用室内温控、循环水泵及壁挂炉联动的整体 控制方式,

3.9.1配电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度表的设置应符合当地供电部门规定并满足节能管理 要求; 2电热辐射供暖系统与其他用电设备合用配电箱时,应分 别设置回路; 3电热辐射供暖系统配电回路应装设过载、短路及剩余电 流保护器。剩余电流保护器脱扣电流应为30mA,且不得采用延 时型剩余电流保护器。 3.9.2电热辐射供暖系统应做等电位连接,且与配电系统的保 护导体连接。 3.9.3电热辐射供暖系统配电导线设计时,应合理布置温控器 接线盒等位置,减少连接管线,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导线应采用铜芯导线:导体截面应按敷设方式、环境条 件确定,且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预期负荷的最大计算电流和按保 护条件所确定的电流; 2固定敷设的电源线的最小芯线截面不应小于2.5mm: 3.9.4温控器的工作电流不得超过其额定工作电流:当所控制 回路的工作电流大于温控器的额定工作电流时,可采用温控器与 接触器等其他控制设备相结合的形式实现控制功能。

3.9.5热水系统电驱动式自动调节阀和户内混水泵等用电设备

的电气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源回路应设置过载、短路及剩余电流保护: 2当采用220V或380V交流电压为热水系统用电设备供电 时,不得将相关电气线路、接线端子等部分外露;用电设备外壳 等外露可导电的部分,均应进行保护接地; 3当采用24V交流电压为热水供暖系统用电设备供电时GB∕T 36513-2018 移动式道路施工机械 夯实机械安全要求, 其电气元件、线路应与220V交流电压等级的电器元件、线路相 互隔离。

4.1.1辐射供暖供冷系统中所使用的材料,应根据热工性能、 系统工作温度、系统工作压力、建筑荷载、设计使用年限、防 水、防火以及施工性能等要求,经综合比较后确定。 4.1.2辐射供暖供冷系统中所使用材料的性能指标均应符合国 家和地方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4.2.1绝热层材料应采用导热系数小、防火性能好,具有足 承载能力的材料,耳不应含有殖菌源,不得有散发异味及可能 害健康的挥发物。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