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T 0070-2016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程.pdf

DZ/T 0070-2016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Z/T 0070-2016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8.7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49380
免费资源

DZ/T 0070-2016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Z/T 0070-2016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程.pdf简介:

,由于我是一个的,我无法直接查看或提供PDF文件的详细介绍。但是,我可以根据文件名"DZ/T 0070-2016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程"来推测一些信息。

"DZ/T 0070-2016"看起来像是某种标准或者技术规范的编号,"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可能是地质、土壤或环境科学中的一种测量或分析技术。这种技术规程可能是针对如何在时间域内应用激发极化法,这是一种非破坏性测试方法,用于土壤或岩石中的电导率测量,以了解其矿物组成、结构和水化状态等信息。它可能包括实验步骤、数据处理方法、误差控制等内容,用于指导相关领域的科研和工程实践。

如果你需要了解更具体的内容,建议直接查阅该PDF文件,或者在网上寻找相关的技术文档或教程。

DZ/T 0070-2016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7.2.3.4其他电极要求

a)对其他金属板状、带状等供电电极可参照上述两种供电电极的要求埋设; b)不应使用难以取出的铝箔纸等一次性金属纸状电极,以免人工污染和形成浅埋金属导体干扰; c)对其他新型供电电极,只要能达到降阻、环保、对后续激电测量不产生干扰即可。 7.2.3.5需要较大供电电流时,可采取增加电极根数、加大人土深度、放射状埋设多根铜制带状电极槽 等措施降阻;如仍未达到降阻目的,可移动到接地较好位置重新布设供电电极。 7.2.3.6供电电极移动后的实际点位应及时记录。导致K值的改变在土2%以内时,对不按电极点坐 标计算K值的可不改算K值。按A、B、M、N电极点坐标计算K值(参见附录D)的,应实测电极点坐 标计算K值。为确保能供出较大的电流,允许A、B电极点有一定的偏离,中梯装置的偏离半径不大于 (0.10~0.15)AB距,其他装置参照7.2.4.3

7.2.4测量电极布设

7.2.4.1埋设测量电极的接地电阻应小于7kQ2,越小越好。具体要求以下: a 测量电极一般应挖坑埋设,电极坑内不应留有碎石和植物DB11∕T 302-2014 燃气输配工程设计施工验收技术规范,干燥时应提前向坑内浇水; b) 在有风化壳的岩石裸露区,坑深应穿过表面松散破碎层;在碎石堆积区,坑深应穿过碎石堆积层; c 布极前先将水灌满电极坑让其下渗;再将土与水人坑搅拌成足量的糊状泥浆垫;最后放置不 极化电极罐

c)布极前先将水灌满电极坑让其下渗;再将土与水人坑搅拌成足量的糊状泥浆垫;最后放置不 极化电极罐。 7.2.4.2测量电极应避免埋设在流水、污水里或砂石堆上;应尽量减小两电极极差;电极引出的裸线不 应与线架、杂草、表土等接触;在测量过程中,电极附近不得有人为扰动,不应在接收操作时在附近用对讲 机通话。 7.2.4.3实际接地点无法埋设电极而需移动时,在测地误差允许范围内可以自由移动;当需要移动较大 距离时,可将两个测量电极垂直于测线做同方向、同距离移动,移动后的接地点要在记录本中注明。导致 K值的改变在土4%内时,对不按电极点坐标计算K值的可不改算K值。按A、B、M、N电极点坐标计 算K值(参见附录D)的,应实测电极点坐标计算K值。M、N单极点的最大偏离量为: a 沿测线方向不大于 MN距; b 沿垂直测线方向不大于0.5倍相邻测线线距; 偏离后的M、N连线与测线的夹角不大于45

7.2.5导线的漏电检查

7.2.5.1漏电检查应使用标称电压为500V或1000V的兆欧表进行。 7.2.5.2漏电检查应经常进行,在导线易损区或在潮湿状态下工作时更应加强。结束一个区段的观测 工作将线收回驻地时,应进行系统的绝缘检查(如过水检查等)和修补。 7.2.5.3在一天的工作中,至少应在开始和结束观测时、转移测线前后、装置改变或重新铺设导线时,应 进行供电和测量导线的漏电检查。其结果应记录在野外记录表中,记录格式参见附录C。 7.2.5.4对于长度为D(单位为千米)的导线,供电导线对地绝缘电阻应满足RD≥2/D,测量导线应满 足RD≥5/D(RD的单位为兆欧)。 7.2.5.5在观测中,发现有漏电存在时,应立即排除并根据漏电点的位置等因素分析漏电对已有观测结 果的影响。应在漏电排除后逐点返回重新观测,直至有连续三个点的结果符合要求时为止

7.3.1观测方法与技术要求

1.2长导线工作方式,可采用双向短脉冲或长脉冲供电,读取参数为一次场△U,(或总场△U S .1.3观测技术要点如下: a)应供大电流(一般不小于1A)激发; b1 使用“找△U,升(降)沿同步”的仪器系统,一般要求一次场AU,(或总场△U)大于或等于5mV (有干扰时应明显大于干扰强度,且不低于10mV);使用“其他方式同步”的仪器系统,一般要求 一次场△U(或总场△U)大于或等于3mV(有干扰时应明显大于干扰强度,且不低于6mV); C △U2一般要求大于0.3mV;在干扰较小的地区,应大于1mV;在明显干扰的地区,△Uz宜大于 干扰信号幅度的3倍; d) 选择二次场多块采样输出模式,固定仪器内设叠加次数为1次,进行多次观测;当出现两次观测 值满足衰减规律(即ns1>ns2>ms0)且首块极化率值相近时,即为合格数据;两次首块极化 率值相近指的是当ns1>3%时,两次观测值的相对误差≤20%;ns1≤3%时,两次差值的绝对 值公≤1%; e) 相邻点视极化率值突变、仪器读数不稳或显示出超差等错误指示信息时,应分别检查仪器及其 外部回路是否存在问题,观测周围是否存在人文于扰因素,并采取重复观测等措施以查明原因 必要时,应逐点回测至与3个正常点的观测值相符或相近

7.3.1.4视极化率重复观测的取数要求

a)参与平均的一组ns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与其平均值之比不得超过2nm,在需要用均方误 差衡量观测质量的地段,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得大于/2nem分别为设计观测均方相对 误差与均方误差,1为参与平均的观测次数 b 误差过大的观测数据可不参与计算平均值,但舍去的次数应少于总观测次数的三分之一(因某 些故障或突然性干扰影响而中断的观测,不做舍数计算若超限的观测数据过多,说明不具备 观测所要求的基本条件(于扰太大,或仪器,电源、线路有问题),应停止观测,进行检查和处理; C) 重复观测数据应作为原始观测数据对待,并应对一组重复观测的有效数据计算算术平均值,以 此平均值作为该观测点最终的基本观测数据。

7.3.2观测结果的记录和整理

7.3.2.1野外仪器观测的全部结果均应及时记录在记录本中或保存在仪器的存储器中。 7.3.2.2操作员观测到的电极点号、首块极化率值、存储号、测点附近地质露头、干扰源以及偏点标注等 均应记在野外记录本中。野外记录本作为野外原始资料与仪器内数据转移到磁盘或光盘介质上后一同 整理存档,记录格式参见附录C。

73.2.3野外记录要求

D 野外记录本不应兼作其他杂项记录,不允许空页、撕页和贴其他纸张,每天应换页记录; 对不同测区、不同比例尺、不同装置形式、不同工作目的,或者属同一区段但性质不同的观测(生 产观测和系统质量检查观测)结果,应分别记录在不同的野外记录本中; d 野外记录本中各栏应认真填写,各项原始记录应在观测当时记录清楚,不得追记,操作者和记录 者应签名; e) 野外记录本应使用中等硬度的铅笔填写,字迹应工整清晰,原始数据不得涂改或擦改,记错时可 以划去重记(保留原记录可辨认),并注明原因; 在干扰大或极化率跳动大的地区应在备注栏对可能的起因加必要的描述;

7.4.1野外工作期间,应经常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7.4.2在使用仪器设备时,应遵守有关操作规程规定 7.4.3所有野外工作人员,应有安全用电和触电后急救的常识,电源和发送机工作人员应着绝缘胶鞋和 绝缘手套等防护用品。 7.4.4对供电电流较大的测段或附近有人,牲畜活动的工区,应派专人看守供电电极,巡视供电导线。 7.4.5应在确信供电回路和电极接地均属正常,且人员已离开裸露导线和供电电极时方可供电;在未确 认停止供电时不得触摸供电电极,在发电机停息后方可通知收线和移动供电电极。在供电回路上有人 处理故障时不得供电,即使故障已经排除,也要与处理故障者取得联系并确认后方可供电。

7.5.1对原始记录应当天进行

7.5.3日验收发现的问题,应按以下原则处理

凡因违反设计规定致使数据无法利用或质量不合格的应子返工, b) 凡不明原因的质量存疑地段,应安排重点检查,并视情况予以补救; c 检查出的记录不规范、异常不完整等问题,应采取改正补救措施。 7.5.4对当日合格纸质和电子记录进行整理GB/T 37888-2019标准下载,对电子记录做备份,专人履行签字等验收手续

7.6.1在对原始记录检查的基础上,室内人员应对全部参数计算进行100%的复算,发现错误及时 纠正。 7.6.2野外观测结果复算后,应及时编绘各种成果草图,以便指导下一步野外工作和进行资料的综合研 究。草图的内容和成果综合程度应随着野外工作的推进而逐步完善。 7.6.3野外工作期间应按阶段对地质、仪器性能检测、试验、测地、观测数据、质量检查、电性参数测定等 资料,随工作的进展及时整理并编绘相应图件和表格。 7.6.4上交的原始资料应统一装订、编目并刻盘保存

7.7.1采用露头法时,测量点处同一岩性地质体的大小、延深应符合要求;应涵盖所有地层、岩性(尤其 探测目标体与干扰体);所有同名岩性在平面上分布力求具有代表性;所有同名岩性测定露头数不少于6 处。不满足数量要求的,以标本法为主。 7.7.2采用标本法时,物性标本可按剖面方式也可按面积方式基本均匀采集。如采用部面方式,应尽可 能与地质部面重合。标本应涵盖所有地层、岩性(尤其探测目标体与干扰体),每种同名岩性标本数不少 于30块。标本采集应做记录,对标本的岩性进行定名、必要的描述和编号,并将采集点位置以实测坐标 标在图上。对岩心标本,还应记录钻井号和取样深度。 7.7.3测区内物性标本测量应统一测定条件。 7.7.4测定前标本应浸水,浸泡时间见附录B;应测定标本的饱和极化率值,供电电流密度一般不宜过 大,详见附录B。 7.7.5 物性测定允许当日进行质量检查,但操作者应不同。相对误差应满足设计要求。 7.7.6 视探测目标体种类,对测定结果按岩石单元或地层单元进行统计、分析。 7.7.7 物性测定的相关细节及要求等见附录B

7.9.1质量检查工作部署

.9.1.1系统质量检查应根据生产情况安排在整 生(大致均匀)。 7.9.1.2应加强对解释推断、异常验证有重要意义和疑似人文干扰等质量存疑地段的检查。 .9.1.3测区内不同装置的采集工作都应安排检查工作;测深点(包括所有极距)检查应含异常点和非 异常点;中梯扫面的检查工作量主要针对所发现的异常进行安排

7.9.2质量检查工作方式

7.9.2.1系统质量检查,使用一台仪器工作时采用 同二不同”(同点位、同仪器、不同操作者 期)方式;使用多台仪器工作时,采用“一同三不同”(同点位、不同仪器、不同的操作者、不同日期) 7.9.2.2工区技术负责人应亲自参与系统质量检查观测

GB/T 14844-2018标准下载7.9.3质量检查工作量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