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8968-2020 铜冶炼行业循环经济实践技术指南

GB/T 38968-2020 铜冶炼行业循环经济实践技术指南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54.1K
标准类别:环保标准
资源ID:44226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38968-2020 铜冶炼行业循环经济实践技术指南简介:

GB/T 38968-2020《铜冶炼行业循环经济实践技术指南》是一份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共同制定并发布的技术标准。这份指南的目的是为了推动铜冶炼行业的绿色发展,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循环经济。

该技术指南主要涵盖了铜冶炼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料采购、生产过程、废弃物管理、资源回收再利用等方面。它提供了铜冶炼企业如何在日常运营中实施循环经济的具体措施和最佳实践,例如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废弃物分类与处理、能源效率提升、副产品的再利用等。

通过遵循这份指南,铜冶炼企业可以有效地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提升。同时,这也是我国铜冶炼行业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理念,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依据。

GB/T 38968-2020 铜冶炼行业循环经济实践技术指南部分内容预览: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8968—2020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产品回收利用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15)和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山东标准 化协会、浙江东尼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深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春霞、孙玉亭、张旭、王秀腾、李珊、崔志祥、付允、王智、边瑞民、朱艺、高东峰 林翎、王海滨、崔文昭、赵中涛、吴旭华、温炎樂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产品回收利用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15)和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山东标准 化协会、浙江东尼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深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春霞、孙玉亭、张旭、王秀腾、李珊、崔志祥、付允、王智、边瑞民、朱艺、高东峰、 林翎、王海滨、崔文昭、赵中涛、吴旭华、温炎楽

JC∕T 2085-2011 纤维增强水泥外墙装饰挂板GB/T38968—2020

冶炼行业循环经济实践技术指南

本标准规定了铜冶炼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循环产业链、可循环利用资源种类、循环利用 途径以及循环经济实践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以铜精矿、粗铜、废杂铜为原料的铜冶炼企业的循环经济实践。 本标准不适用于采用含铜矿石直接堆浸工艺的铜冶炼企业的循环经济实践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119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GB/T18916.18取水定额第18部分:铜冶炼生产 GB/T34152工业企业循环经济管理通则

GB/T3415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1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及再利用的原则,通过技术集成减少原辅料,以及煤、天然气和电能的消耗, 提高烟气余热余能和尾矿、烟尘、阳极泥等固体废物及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水平,实现行业内部资源、能 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4.2应覆盖熔炼、吹炼、火法精炼、电解精炼等主要工序的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和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等 循环经济主要环节。

铜冶炼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见图1。其中,熔炼、吹炼、火法精炼、电解精炼等主要工序构成 盾环经济产业链的主体部分,烟气制酸、余热余能利用、废水回用、固体废物及副产物综合利用构成循环 经济产业链延长部分

GB/T38968—2020

6可循环利用资源种类×

可循环利用主要废水种类见表1

铜冶炼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表1可循环利用主要废水种类

6.2可回收利用主要固体废物及副产物种类

GB/T38968—2020

表2可回收利用主要固体废物及副产物种类

6.3可回收利用主要废气种类

利用主要废气种类见表

表3可回收利用主要废气种类

6.4可回收利用主要二次能源种类

可回收利用主要二次能源种类见表4

表4可回收利用主要二次能源种类

GB/T38968—2020

收率,降低吨铜矿石消耗量。 7.1.1.2最大限度利用含铜废料,包括残极、废杂铜等,提高铜矿石及其他天然矿物资源的资源产出。

7.1.2.1采取措施进行设备冷却用水循环使用或串级利用。 7.1.2.2采用高效、安全可靠的先进水处理技术,采用清污分流、循环供水、串级供水等技术,提高水的 重复利用效率。 7.1.2.3按照GB/T7119的要求开展节水评价工作,且满足GB/T18916.18的取水定额要求。

7.1.3.1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和工序间的衔接配合,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 消耗。 7.1.3.2优化用能结构,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不可再生能源投人,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或者 低碳清洁的新能源, 7.1.3.3采用节能、节电设备及自动控制系统 5ZC

7.2资源化及再利用途径

7.2.1废水回收循环利用

7.2.2固体废物及副产物资源化利用

7.2.2.2熔炼单元固废资源化利用: 熔炼炉渣经冷却后,送至渣选单元回收渣精矿; 余热锅炉除尘灰返回备料单元作为原料使用。 7.2.2.3吹炼单元固废资源化利用: 熔炼炉渣经冷却后,送至渣选单元回收渣精矿; 一 余热锅炉除尘灰返回备料单元作为原料使用。 7.2.2.4渣选单元产生的渣精矿返回备料车间作为原料使用 7.2.2.5精炼单元产生的精炼炉渣返回熔炼炉处理

7.2.2.6熔炼、吹炼及精炼经除尘器收到的烟尘可返回工艺系统或回收Pb、Cd等有价金属元索。 7.2.2.7电解单元固废及副产物资源化利用: 残极经清理后返回火法精炼单元重新熔铸成阳极板 阳极泥、电解液滤渣经收集后可提取有价金属。 7.2.2.8污酸处理单元产生的酸泥应综合回收提取有价金属。 7.2.2.9电解液净化产出的黑铜粉含有Pb、As等重金属,应返回火法精炼处理。 7.2.2.10污水处理产生的中和渣可返回熔炼系统综合利用

7.2.3废气资源化利用

1.2.4二次能源综合利用

7.2.4.1 熔炼、吹炼及火法精炼产生的高温烟气在进人除尘系统前,应合理回收余热 7.2.4.2制酸中温位(转化)和低温位(吸收)余热宜回收利用。 7.2.4.3利用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作为对炉料蒸汽干燥的热源。 7.2.4.4利用余热产生的蒸汽供采暖或余热发电系统使用。 提供 7.2.4.5利用余热产生的蒸汽可作为电解液保温的热源

8.1能源及资源减量化

8.1.1.1氧气底吹熔炼技术

铜硫化矿物经氧气底吹熔炼产出铜,铜毓经氧气底吹连续吹炼产出粗铜,粗铜送精炼炉,熔炼阶 段可加入自产的冷料,吹炼阶段可加入残极、外购废杂铜等冷料。

8.1.1.2氧气侧吹熔池熔炼技术

氧气侧吹熔池熔炼技术采用工业氧进行强化熔炼,物料通过加料系统从炉顶加料口连续加人至炉 内,富氧空气从炉身两侧一次风口鼓入炉内熔体中,从炉顶加入的物料在强烈搅动的熔体中快速熔化完 成化学反应。

双侧吹竖炉熔池熔炼技术通过双侧、多风道将50%~90%浓度的富氧空气吹人熔炼炉内的熔渣和 新入炉物料的混合层,富氧空气直接接触和搅拌含有新进物料的熔体,在强烈而均匀的搅拌和高温作用 下,使富氧空气中的氧直接与炼铜物料中的铁和硫发生氧化反应

8.1.1.4粗铜自氧化还原精炼技术

粗铜自氧化还原精炼技术取消了火法炼铜生产工艺的氧化和还原两个作业过程,并通过鼓入惰性 气体搅拌铜液,创造良好反应动力学条件,可利用铜液中自身的氧和杂质反应一步脱杂除氧,实现还原 剂(天然气)零消耗。

GB/T38968—2020

8.1.1.5有色冶金高效节能电液控制集成技术

采用虚拟样机、半实物联合仿真及电液比例伺服集成控制等现代设计及控制技术,以提 率,降低电耗。

8.1.1.6双炉粗铜连续吹炼节能技术

8.2.1.1冶炼烟气洗涤废酸处理技术

8.2.1.2砷铜混合有色冶炼废水处理技术

8.2.1.3冶炼烟气污酸中重金属处理及酸铵

冶炼烟气污酸中重金属处理及迷酸铵富集技术在冶炼烟气制酸产生的含酸5%10%污酸中添 络合剂,使重金属离子及As与药剂在反应器内快速反应后进入板框压滤机固液分离。滤液可 力波洗涤系统循环使用,也可用于稀酸补充液。滤饼可回收利用提取有价金属或外运处置。该 用于冶炼烟气制酸产生的含酸5%10%污酸处理。

8.2.2固体废物资源化

8.2.2.1铜治炼烟灰等废弃物湿法处理技术

8.2.2.2铜阳极泥湿法处理技术

8.2.2.3自烟尘处理技术

GB/T389682020

还原沉砷《门的启闭力试验方法 GB/T29555-2013》,得到产品As2O3。该技术适用于对转炉烟气除尘器收集到的Pb等重金属含量高的烟尘的 回收处理。

绝热蒸发稀酸冷却烟气冷

绝热蒸发筛酸冷烟气净化技不使用稀酸喷林 SO,的烟气,利用绝热蒸发降温增湿及洗涤的作

8.2.3.2单接触+尾气脱硫技术

单接触十尾气脱硫技术将冶炼烟气中的大部分SO2以H2SO的形式回收,少量再通过烟气脱硫 装置以其他化工产品回收,实现SO2转化率不低于99%,适用于SO2浓度在3.5%~6%之间的烟气制 取H,SO.

[福建]5层银行装修改造施工组织设计8.2.3.3双接触技术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