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601-2013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

SL 601-2013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SL 601-2013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9.6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43859
免费资源

SL 601-2013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 601-2013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简介:

《SL 601-2013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中国水利水电行业标准,它详细规定了混凝土坝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进行安全监测的技术要求、方法和管理。SL601-2013的全称为《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程》,适用于各类混凝土坝的建设、运行和维护阶段的安全监测工作。

该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 监测目的:确保混凝土坝的安全运行,预防和早期发现可能的坝体问题,保障水库的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 监测内容:包括坝体结构的变形、渗流、温度、裂缝、位移、应力应变、渗压、振动、地质稳定性等多方面的监测。

3. 监测方法:规定了各种监测仪器的选择、安装、使用和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的程序。

4. 数据分析与评估: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坝体的健康状况,提出预警或改进措施。

5. 文件和记录管理:要求建立完整的监测数据和报告系统,确保监测工作的可追溯性和可靠性。

6. 安全管理:强调了监测工作的安全要求,包括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

《SL 601-2013》是混凝土坝工程安全的重要技术依据,有助于提高坝体的管理水平和安全性能。

SL 601-2013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部分内容预览:

7.3.3当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浇筑强度大时,可采用预置埋设 槽的方法,即在混凝土浇筑后拆除埋设槽模板,清理冲毛,将仪 器埋入槽内,然后回填混凝土。 7.3.4监测仪器埋设时,应及时记录仪器及电缆埋设参数及附 近浇筑的混凝土和环境条件。安装后,应及时做好标识与保护。 7.3.5应按监测设计要求进行电缆连接和编号,具体要求见附 录F。

7.4.1埋设初期一个月内,应变计、无应力计和温度计观测宜 按如下频次进行 前24h,1次/4h,第2~3天,1次/8h;第4 ~7天,1次/12h:第7~14天.1次/24h;之后按附录A表 A.0.2中施工期测次要求进行观测。 7.4.2使用直读式接收仪表进行观测时,每月应对仪表进行一 次检验。如需更换仪表,应先检验是否有互换性 7.4.3仪器设备应妥加保护。电缆的编号牌应防止锈蚀、混淆 或丢失。电缆长度需改变时,应在改变长度前后读取测值,并做 好记录。集线箱及测控装置应保持干燥 7.4.4仪器理设后,人 应及时按适当频次观测以便获得仪器的初 始值。初始值应根据理埋设位置、材料的特性、仪器的性能及周围 的温度等,从初期各次合格的观测值中选定。为便于监测资料分 析,在各分析时段的起点应按适当频次观测,以便获得仪器的基 准值。

YD/B 196.2-2018标准下载.1.1地震反应监测应符合下列

1混凝土坝地震反应监测应监测强震时坝址地面运动的全 过程及其作用下混凝土坝的结构反应,并通过强震记录的处理分 析对大坝作出震害评估。监测物理量主要是加速度。 2设计烈度为7度及以上的1级大坝,或设计烈度为8度 及以上的2级大坝,应设置结构反应台阵,主要记录地震动加速 度,对1级高混凝土坝,可增加动水压力监测。 3结构反应台阵应根据大坝工程等级、设计烈度、结构类 型和地形地质条件进行布置。 4地震反应监测应与现场调查相结合。当发生有感地震时 或坝基记录的峰值加速度大于0.025g时,应及时对大坝结构进 行现场调查。

8.1.2监测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地震反应监测设计应包括确定结构反应台阵的规模、布 置、仪器的性能指标,仪器安装和管理维护的技术要求等。 2结构反应台阵测点应包括河谷自由场测点和坝体结构反 应测点。 1)在坝址区附近、高程接近建基面的完好岩体上,应设 置一个河谷自由场测点,测点宜布置水平顺河向、水 平横河向、竖向三分量。 2)混凝土重力坝和支墩坝宜在溢流坝段和非溢流坝段各 选一个最高坝段,或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坝段布置坝 体结构反应测点。测点宜布置在坝顶、下游面变坡部 位、2/3坝高、1/3坝高、坝基等位置附近。传感器测 量方向以水平顺河向为主,重要测点宜布置水平顺河

向、水平横河向、竖向三分量。 3)混凝土拱坝,宜在顶拱拱冠、拱冠梁2/3坝高、拱冠 梁1/3坝高、拱冠梁坝基、左右1/4顶拱拱圈、两岸 项肩、两岸坝基1/2坝高处各布置一个测点。根据具 体情况可增加测点。重要测点传感器测量方向应按水 平径向、水平切向和竖向三分量布置,次要测点可视 情况布置两分量或单分量。 4)结构反应台阵的规模,1级大坝结构反应台阵应不少 于18分量,2级大坝应不少于12分量,3级大坝宜不 少于6分量。

8.1.3记录分析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1强震仪应具有自动触发功能,触发后地震记录信息应自 动存储并传至计算机系统。 2应配备适合工业应用环境,有较高运算速度和较大存储 容量的工业PC机,并配有打印机等外围设备。 3宜配置便携式计算机作为移动工作站。 4应配置强震动加速度记录处理分析软件。 5有条件的大坝可增加便携式强震仪。 8.1.4大坝地震反应监测仪及传感器的技术参数应满足的指标 见附录G。

1应根据监测设计要求对测点进行传感器安装及电缆布 设,传感器安装要求见附录G.0.4条,电缆布置与要求见附 录F。 2强震仪安装时应记录仪器出厂编号、仪器安装时间及埋 设前后的检查和对大坝脉动响应的监测数据。

8.1.6观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地震反应监测系统安装完成后,应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 行现场观测检查,确认各通道信号及背景噪声情况。 2监测系统运行正常后,应进行场地的脉动和大坝的脉动

反应测试,记录脉动加速度时程,并进行分析。 3地震反应监测资料处理分析按附录G.0.9条的要求 进行。

8.2.1水流流态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泄水、引水、过坝建筑物的进口流态应包括:来流对称 性、水流侧向收缩、回流范围、旋涡漏斗大小和位置及其他不利

8.2.1水流流态监测应符合下列

1泄水、引水、过坝建筑物的进口流态应包括:来流对称 性、水流侧向收缩、回流范围、旋涡漏斗大小和位置及其他不利 流态。 2泄水建筑物泄槽流态应包括:水流形态、折冲水流、波 浪高度、水流分布、冲击波、旁道水流及其产生的横比降、闸墩 和桥墩的绕流流态 3泄水建筑物出口的流态应包括: 下游水面衔接形式、 面流、底流、挑流 4泄水建筑物下游河道的流态应包括:水流流向、回流形 态和范围、冲淤区、 水流分布等。 5水流流态可采用文字描述、摄影或录像进行记录,也可 采用地面同步摄影测量等 等方法进行测量 8.2.2水面线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面线监测应包括明流溢洪道水面、明流泄洪隧洞水面、 挑射水舌轨迹线及水跃波动水面等。 2明流溢洪道等泄水建筑物沿程水面线,可用直角坐标网 格法、水尺法或摄影法进行观测。 3挑流水舌轨迹线,可用经纬仪测量水舌出射角、入射角、 水舌厚度,也可用立体摄影测量平面扩散等。 4水跃长度及平面扩散可用水尺法或摄影法进行测量。

1动水压力监测应包括时均压力、瞬时压力和脉动压力 输、泄水建筑物的动水压力观测布置应能反映过水表面压力分布 特征。

2动水压力测点应沿水流方向布置在闸孔中线、闸墩两侧 和下游。溢流堰的堰顶、坝下反弧及下切点附近以及其相应位置 的边墙等处,有压管道进口曲线段、渐变段、分岔段及局部不平 整突体的下游壁面和过水边界不平顺及突变等部位,如闸门门槽 下游边壁、挑流鼻坎、消力墩侧壁等。 3对于泄水孔、洞,应测量其边壁压力。 4对于有压隧洞,应选择若干控制断面,测量洞壁动水压 力,以确定压坡线。 5在脉动压力周围,应设置1~2根测压管,以便测量时均 压力,相互验证。 6时均压力可用测压管水银比压计进行测量;瞬时压力及 脉动压力可采用脉动压力传感器测量。 8.2.4流速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流速观测应根据水流流态、掺气及消能冲刷等情况确定, 宜布置在挑流鼻坎未端、溢流坝面、渠槽底部、局部突变处、下 游回流及上下游航道等部位。 2顺水流方向选择若干观测断面,在每一断面上量测不同 水深点的流速,应特别注意水流特征与边界条件有突变部位的流 速观测。 3流速可用浮标、流速仪、毕托管等进行观测。 8.2.5泄流量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流量观测按测试需要可包括固定测流断面和临时测流断 面。固定测流断面应选择断面稳定的地段;临时测流断面视泄水 建筑物具体情况确定,若用浮标法应同时选定投标断面和测量 断面。 2泄流量可根据流速及水流断面推算。 8.2.6 空化空蚀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空化空蚀监测应重点观测边界曲率突变或水流发生分离 现象的部位,包括扩散处、弯道岔道、消力墩下游面及底部、闸

.2.5泄流量监测应符合下列要

1流量观测按测试需要可包括固定测流断面和临时测流断 面。固定测流断面应选择断面稳定的地段;临时测流断面视泄水 建筑物具体情况确定,若用浮标法应同时选定投标断面和测量 断面。 2泄流量可根据流速及水流断面推算

1空化空蚀监测应重点观测边界曲率突变或水流发生分离 现象的部位,包括扩散处、弯道岔道、消力墩下游面及底部、闸 门槽、溢流面反弧段、底孔出流与坝面溢流交汇处、不平整及密

体处。 2空化可用水下噪声探测仪监测。空蚀可用目测、摄影 拓模等计量。

8.2.7掺气监测应符合下列要

1掺气测点应设置在掺气减蚀设施后的水流底层,监测掺 气量、掺气浓度及其发展过程,研究掺气浓度分布规律。 2应加密水苦落点和冲击力的测点,测出沿水深方向的含 气浓度,并延伸测至上游空腔中,测出水舌落点附近的最大掺气 农度和冲击力。 3通气量通过通气孔断面平均风速计算取得,风速可采用 毕托管、风速仪等进行测量。水体掺气浓度可用取样法、同位素 法和传感器法等进行观测

8.2.8振动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重建项目工程施工合同电子版1振动测点应布置在溢流厂房的顶部面板、泄水闸门、弧 形支撑梁、导墙、输水管道段、开关站等易产生振动的部位。 2振动监测可用拾振器和测振仪等观测。

8.2.9下游雾化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雾化测点应布置在下游两岸岸坡、开关站、高压电线出 线处、发电厂房、对岸坡稳定、生产生活、自然景观有影响的 部位。

8.2.10消能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2.10消能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消能监测应包括底流、面流和挑流各类水流形态的测量 和描述。其中对自由挑流应测量水舌剖面轨迹、平面扩散覆盖范 围,碰撞挑流加测撞击位置。 2消能监测可用目测法和摄影法,也可用单经纬仪交会法 和双经纬仪交会法。 3计算过坝水流的总消能率时,应测量通过下游标准河床 断面的水位和流量。 8 2 11油剧监测应链合下要求

DL/T 1093-2018标准下载1冲刷监测点应布置在溢流面、闸门下游底板、侧墙、消 力池、辅助消能工、消力及泄水建筑物下游泄水渠道和护坦底 板等处。 2水上部分可直接自测和量测;水下部分采用抽干检查法 测深法、压气沉柜检测法及水下电视检查法等。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