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T 0274-2019 岸基雷达海冰监测技术规程

HY/T 0274-2019 岸基雷达海冰监测技术规程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9M
标准类别:环保标准
资源ID:42510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HY/T 0274-2019 岸基雷达海冰监测技术规程简介:

"HY/T 0274-2019 岸基雷达海冰监测技术规程"是中国的一项海冰监测技术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局发布。该规程主要针对岸基雷达在海冰监测中的应用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技术规范。

规程内容涵盖了岸基雷达海冰监测系统的配置、操作、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以及海冰识别、分类、跟踪和预测的技术要求。岸基雷达作为一种重要的海冰监测工具,可以实时获取海冰的分布、厚度、移动等信息,对了解海冰动态、预测冰期冰情、保障海上航行安全、海洋科研等具有重要意义。

该规程旨在确保岸基雷达海冰监测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海洋部门、科研机构及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监测方法和技术依据,推动我国海冰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HY/T 0274-2019 岸基雷达海冰监测技术规程部分内容预览:

GB/T15920、GB/T12763.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海冰seaice 所有在海上出现的冰统称海冰,除由海水直接冻结而成的冰外,它还包括来源于陆地的河冰、湖冰 和冰川冰。 [GB/T19721.3—2006,定义2.1] 3.2 固定冰fastice 沿着海岸形成并与海岸牢固地冻结在一起的冰。 注海面变化时能随之发生升降现象。 [GB/T15920—2010,定义2.6.3] 3.3 浮冰driftice 漂浮在海面上的冰。 [GB/T15920—2010,定义2.6.5] 3.4 冰量icecoverage 海冰覆盖面积占整个能见海面的成数,包括总冰量、浮冰量和固定冰量。 3.5 浮冰密集度 drifticeconcentration 浮冰覆盖面积占浮冰分布海面的成数

海冰厚度seaicethickness 平整冰表面至冰底的垂直距离。 3.7 海冰运动 seaicemotion 海冰漂流的矢量位移。海冰位移方向指海冰漂流的去向,海冰位移速度为单位时间内海冰移动的 距离。 注:海冰运动方向的基准方向为正北向

海冰厚度seaicethickness 平整冰表面至冰底的垂直距离。 3.7 海冰运动 seaicemotion 海冰漂流的量位移。海冰位移方向指海冰漂流的去向GB∕T 36405-2018 平板玻璃应力检测方法,海冰位移速度为单位时间内海 距离。 注:海冰运动方向的基准方向为正北向

岸基雷达辐射器的布设宜选择邻近海边的空旷高地,周边50m内无高大物体遮挡。工作环境宜 避免强电磁干扰。根据观测范围确定选址高度。 雷达辐射器以及主要监测设备应做防雷避雷处理

)浮冰分布状况:冰量和密集度; b)海冰运动速度和方向。

当地历史最早初冰目 监测频次如下 a)海冰常规监测时, b)海冰应急蓝测时, 测时间与频次

雷达海冰观测要素及单位、准确度要求如下: a)冰量:单位为成,准确度为士1成; 密集度:单位为成,准确度为士1成; 海冰运动速度:单位为厘米每秒(cm/s),准确度为士5cm/s; d)海冰运动方向:单位为度(°).准确度为土5°

7.1.2观测要素记录要求

雷达冰情观测要素的记录要求如下: 冰量:按照7.5.1规定的方法确定雷达海冰图像的浮冰分布面积占整个海冰图像范围的成 分12级,用0、1、2、3、4、5、6、7、8、9、10°、10表示,按照表1记录,记录时取整数;

HY/T02742019

b)密集度:监测和记录方法与冰量相同;海面无冰时,密集度栏空白;冰量为“o”时,密集度记 “0”;当浮冰分布的海域内有超过其面积一成以上的完整无冰水域时,此水域不能算作浮冰分 布海域;当海面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浮冰分布区域时,应分别进行监测,取平均值作为密 集度; 海冰运动:利用目视跟踪法或图像比对法进行海冰运动速度和方向的监测。海面无浮冰或仅 有初生冰时,流向、流速栏空白;漂流速度小于5cm/s时,流速记"o”,流向记"C”;海面有浮 冰,但无法监测到漂流速度和方向时,应在备注栏说明

7.1.3工作记录要求

监测数据文件应导出备份,并进行仪器使用记录和海冰监测工作记录

在雷达海冰监测工作开展前,应制定雷达海冰监测方案与应急监测预案,确定监测时间与频次,完 仪器设备及其配件的检查维修工作,准备好雷达数据采集、数据转换分析和数据制图常用软件。 其中,监测数据的格式及命名要求如下: a)雷达数据格式宜为编译后的标准格式(如*.X、*.S等)或可用雷达软件直接读取的数据 格式; 雷达数据要有准确的时间记录,以表明数据的获取时间,一般以时间格式(如 20090630093028.x,数据获取时间为2009年6月30日9时30分28秒)命名雷达数据文件; 雷达监测数据的时间采用当地时间

根据监测方案或预案的技术要求,调整雷达监测的量程范围,采集特定时刻与特定范围内的雷 达海冰监测数据; 根据量程调整重复频率,确保屏幕上呈现清晰的雷达海冰回波画面: 每个监测频次应有至少2个雷达海冰监测数据文件; d) 检查采集到的雷达海冰监测数据,通过文件大小直接剔除破损数据文件; 雷达监测数据转换成图,剔除有2条及以上明显条带或坏线的雷达数据: 若筛选后没有可用的雷达海冰监测数据,可及时补测或代之以临近时刻的雷达数据,并对记录 补测和替代数据进行详细记录

雷达海冰监测数据预处理主要包括消噪和滤波等。 预处理方法见附录A。

雷达海冰观测冰量信息提取可在以下两种方法中选取,其中像元统计方法为仲裁方法 a)目视解译。根据雷达海冰图像区域大小,判读海冰覆盖面积在该区域中所占的成数。 b) 像元统计。根据冰水的雷达回波值特征,设置冰水区分的阈值,提取出海冰像元个数,计算海 冰覆盖面积,获得该时刻的冰量

雷达海冰观测浮冰密集度信息提取可在以下两种方法中选取,其中像元统计方法为仲裁方法: a)目视解译: 1)判读雷达图像中浮冰覆盖面积占浮冰分布区域的成数; 2 当浮冰分布的区域内有超过其面积一成以上的无冰完整水域时,则此水域不算作浮冰分 布海面;当海面有两个及以上浮冰分布区域时,应分别进行观测,取平均值作为浮冰密 集度。 b)像元统计。根据冰水的雷达回波值特征,设置冰水区分的值,提取出海冰像元个数,计算海 冰覆盖面积;根据冰水提取结果,统计海冰分布面积;计算浮冰覆盖面积占浮冰分布面积的成 数,获得该时刻的浮冰密集度

7.5.3海冰运动速度与方向

雷达海冰观测海冰运动速度与方向信息提取可在以下两种方法中选取,其中图像比对法为仲裁 方法: 目视跟踪法。在雷达海冰动态扫描图像上,选择开阔海域、回波较强、易于分辨的特征冰块,定 位起点并记录坐标和开始时间,目视跟踪该特征冰块一段时间(≥5min)后,定位终点并记录 坐标和终止时间;通过起点和终点的坐标和时间差计算出海冰漂流的速度和方向。 b 图像比对法。根据雷达海冰灰度值分布,获取不同时刻的灰度值分布图像,取一定时间间隔 (≥5min)的两幅图像,提取出两幅图像同一特征点的坐标值,根据时间差和坐标值计算出海 冰漂流速度与方向

专题图应包含以下要素: a) 专题图名称; b) 雷达数据成像时间; c) 图示或图例说明; d) 冰情专题信息; e) 图像坐标; f) 图像方位指示与比例尺;

专题图应包含以下要素: a) 专题图名称; b) 雷达数据成像时间; c) 图示或图例说明; d) 冰情专题信息; e) 图像坐标; f) 图像方位指示与比例尺;

HY/T02742019

专题图格式应符合以下要求: a)专题图名称位于专题图上方居中,字体采用黑色、宋体,字号根据图幅大小设定; 图像位于名称下方,居中; 专题冰情信息位于图像右侧,从上至下分别为冰情信息、冰情概述; d) 冰型等海冰信息应标注在雷达海冰图上; e 比例尺和制图时间等信息位于图像右下方,比例尺在制图时间上方; f 专题图需包含陆地、海冰与海水等信息; 名 图像采用极坐标,极径和极角单位分别为nmile和度(°)。 专题图样图参见附录B。

专题图格式应符合以下要求: a)专题图名称位于专题图上方居中,字体采用黑色、宋体,字号根据图幅大小设定; 图像位于名称下方,居中; 专题冰情信息位于图像右侧,从上至下分别为冰情信息、冰情概述; 冰型等海冰信息应标注在雷达海冰图上; 比例尺和制图时间等信息位于图像右下方,比例尺在制图时间上方; 专题图需包含陆地、海冰与海水等信息; 图像采用极坐标,极径和极角单位分别为nmile和度(°)。 专题图样图参见附录B。

雷达观测期间应依照GB/T14914.2一2019规定获取同步的其他海冰观测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 同步的其他海冰观测要素应包括海冰类型、海冰厚度、海冰分布范围。 同步的气象观测数据应包括风速、风向、空气温度、降水量、能见度、云

监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报告名称; 发布单位、发布时间、监测地点与通信方式; 实时冰情监测:固定冰概述; 08时、14时和20时浮冰冰情概述; 全天冰情概述; 监测人员; 附件:海冰观测记录表、实时雷达海冰监测冰情分布图

雷达海冰监测报告格式示例参见附录C

A.1.1小波变换的消噪方法

对のj.利用小波快速重构算法进行重构,得到f(t)的估计值f(t)。 小波变换的消噪方法为仲裁方法。

A.1.2时频分析去噪

的时频分析是对非平稳信号进行分析的重 面上,获得信号的联合时频分布,从而在时频域分别提取各信号分量。 实现过程如下: 对信号进行广义S变换,得到雷达信号的时频分布S(n,k); 估计信号的瞬时频率f(n); 根据信号的时频分布特性,确定滤波器的时频分布特征,拾取噪声信号的分布范围;根据瞬时 频率的统计特征,确定滤波器的带宽B(n); 对S[h(n)H(nDB42∕T 546-2009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k)进行反变换得到y(n),即为滤波后的输出

其思想是以最小均方误差为最佳估计准则,采用信号与噪声的状态空间,利用前一时刻的估计 直和当前时刻的观测值来更新对状态变量的估计,求出当前时刻的估计值,算法根据建立的系统方程和 现测方程对需要处理的信号做出满足最小均方误差的估计。 卡尔曼滤波包括两个主要过程:预估和校正。预估过程主要是利用时间更新方程建立对当前状态 先验估计,及时向前推算当前状态变量和误差协方差估计的值,以便为下一个时间状态构造先验估计 直;校正过程负责反馈,利用测量更新方程在预估过程的先验估计值及当前测量变量的基础上建立起对

当前状态的改进的后验估计。

HY/T02742019

中值滤波是一种非线性信号处理方法,具有低通滤波特性,采用类似卷积的方式对邻域进行运算。 该算法先把邻域元素按灰度级进行排序,然后再选择该组中间值作为模板输出结果,见式(A.3)。 G(a,y)=med[I(r +i,y+j)] ·(A.3 式中: G(a,y)—滤波后图像的像元值,r=o,...,M,y=o,....,N; i、jE[一n,n];[一n,n]是中值滤波数据窗,其宽度为2n十1,M、N表示图像的长度和宽度。 中值滤波法为仲裁方法,

DB50∕T 591-2015 沥青路面集料加工技术规范B.1雷达海冰监测专题图示例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雷达海冰监测专题图示例及图例说明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