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8.2-2020 生态环境档案管理规范 生态环境监测

HJ 8.2-2020 生态环境档案管理规范 生态环境监测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HJ 8.2-2020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87.3K
标准类别:环保标准
资源ID:37833
免费资源

HJ 8.2-2020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HJ 8.2-2020 生态环境*案管理规范 生态环境监测

HJ 8.2-2020 生态环境*案管理规范 生态环境监测简介:

《HJ 8.2-2020 生态环境*案管理规范》是针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一份重要文件,它主要规定了生态环境*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鉴定等工作流程和标准,旨在提升我国生态环境*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提*有力的数据支持。

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对环境中各种因素(如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生物多样性等)的定期或不定期的测定,来了解和评估环境质量状况,预测环境变化趋势,为环境管理决策提*科学依据。监测结果不仅反映了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也是判断和评估环境政策和措施效果的重要依据。

《HJ 8.2-2020 生态环境*案管理规范》对于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管理有着明确的要求,包括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和可追溯性等,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规范还强调了数据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防止数据泄露,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的开放共享,以支持科研、教育、公众参与等多方面的需要。

总的来说,这份规范在推动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标准化、科学化,提升生态环境管理效能,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HJ 8.2-2020 生态环境*案管理规范 生态环境监测部分内容预览:

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文件材料的形成和积累, 文件材料的归* 7文件材料的整理 3*案的保管与鉴定 9*案的开发和利用 附录A(规范性附录)生态环境监测文件材料归*范围、保管期限表 附录B(规范性附录)生态环境监测文件材料归*移交清单, 10 附录C(规范性附录)案卷编且式样

1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5文件材料的形成和积累, 6文件材料的归* 7文件材料的整理 8*案的保管与鉴定 9*案的开发和利用 附录A(规范性附录)生态环境监测文件材料归*范围、保管期限表, 附录B(规范性附录)生态环境监测文件材料归*移交清单. 附录C(规范性附录)案卷编目式样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环境监测业务工作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不同形式和载体的生态环 境监测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和生态环境监测*案的保管与鉴定、开发和利用 的一般方法DB14∕T 1325-2016 公路养护工程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适用于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所属生态环境监测机构(部门)*案管理工作。 其他(生态)环境监(检)测机构(部门)的生态环境监测*案管理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 标准。 GB/T11821照片*案管理规范 GB/T18894电子文件归*与电子*案管理规范 HJT7申国*案分类法环境保护*案分类表 HJ/T9环境保护*案著录细则 DA/T38电子文件归*光盘技术要求和应用规范 DA/T50数码照片归*与管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八号) 《环境保护*案管理办法》(原环境保护部国家*案局令第43号)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生态环境监测文件材料ecologicalandenvironmentalmonitoringdocuments 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 文件材料的总称,以下简称文件材料。 3.2 生态环境监测*案ecologicalandenvironmentalmonitoringrecords

生态环境监测文件材料ecologicalandenvironmentalmonitoringdocuments 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 文件材料的总称,以下简称文件材料,

4.1生态环境监测机构(部门)的*案工作机构或*案工作负责部门(以下简称*案部门) 负责本单位*案的集中统一管理, 4.2文件材料承办部门(承办人)应在本单位*案部门的指导下,分类整理文件材料,确保 其真实有效、完整、安全、可用。

4.1生态环境监测机构(部门)的*案工作机构或*案工作负责部门(以下简称*案部门) 负责本单位*案的集中统一管理。 4.2文件材料承办部门(承办人)应在本单位*案部门的指导下,分类整理文件材料,确保 其真实有效、完整、安全、可用。

5文件材料的形成和积累

5.1文件材料的形成和积累,按照“谁承办,谁负责”的原则,根据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不 同阶段,由形成材料的承办部门(承办人)负责收集整理。若承办部门涉及2个及以上,由主 办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归*文件材料应符合归*要求。 5.2*案部门人员应参与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和活动,了解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职能和文件材料 的形成过程,督促、指导、检查承办部门(承办人)做好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 *工作。

6.1文件材料的归*范围

6.2文件材料的归*要求

6.2.1为保证生态环境监测*案的案卷质量,*案部门需从真实性、准确性、规范性、系统 性、完整性、安全性、有效性、可用性等方面对归*工作进行指导、检查。 6.2.2归*的纸质文件材料应当字迹工整、数据准确、图样清晰、标识完整、手续完备、书 写和装订材料符合*案保护的要求。 6.2.3归*的电子文件(含电子数据)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能够转换成符合国家标准的文 件格式,满足长期保存的格式要求;电子文件的归*按照GB/T18894、DA/T38有关规定执行。 6.2.4归*电子文件应当和纸质文件保持一致,并与相关联的纸质*案建立检索关系。具有 重要价值的电子文件应当同时转换为纸质文件归*,

6.3文件材料的归*时间

6.3.1文件材料归*工作一般应于次年3月底前完成。 6.3.2生态环境质量报告、综合或专项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报告、专题报告及相关数据等文 件材料应于工作完成后2个月内完成归*。

6.3.3生态环境监测业务软件系统、系统使用维护手册等,在软件系统验收完毕后3个月内 归*。

6.4文件材料的归*份数

般纸质文件归*1份,重要的、利用频繁的和有专门需要的可适当增加份数;电子文件 可采用在线或离线方式归*,并至少储存备份2套

6.5文件材料的归*手续

所有归*文件材料收集、整理完毕后,由承办部门(承办人)填写归*移交清单(见附录 B),经*案部门审核验收、清点无误后,办理移交手续。归*移交清单永久保存,

7.1文件材料整理应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保持卷内文件材料的有机联系和案卷成套系 统。 7.2文件材料整理时一般应按不同保管期限分别组卷,有机联系的文件材料不能分开,保管 期限按照卷内文件的最长保管期限确定。 7.3文件材料根据不同内容性质选择“年度一问题”“年度一区域一项目”“年度一行业 机构一项目”进行组卷。 7.4跨年度的文件材料在文件办结年度归*;长远规划、两年以上的总结、年报、年鉴及回 顾性的文件材料按文件材料产生的年度归*。

7.5卷内文件材料的排序

7.5.1文件材料按产生时间或重要程度排序,文学在前、图样在后;正文在前,附件在后; 正本在前,定稿(包括重要文件的历次修改稿)在后;不同文字的文本,无特殊规定的,汉 文文本在前,少数民族文字文本在后;中文文本在前,外文文本在后。 7.5.2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类文件材料按“项目一时间”或“时间一项目”排序。 7.6卷内文件材料应按排列顺序,依次编写件号及贞号。装订的案卷卷内文件材料均在有效 书写内容页面的右下角编写页号;双面书写的文件材料,正面在右下角、背面在左下角编号, 页号均从1开始;不装订的案卷,以件为单位编写页号,已有页号的文件可不再重新编写页号: 应逐件在每份文件的首页上方空白处加盖*号章。 7.7每个案卷应编写卷内且录,并填写卷内备考表(卷内目录、卷内备考表不编写页号)

7.8案卷编目式样见附录C.

7.8.1案卷且录式样见附录C图C.1。

7.8.2卷内目录式样见附录C图C.2。 7.8.3卷内备考表式样见附录C图C.3。 7.8.4在编制*案目录时,应对*案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以便检索。著 录项一般包括题名与责任者项、稿本与文种项、密级与保管期限项、时间项、载体类型及形 态项、技术参数项、附注与提要项、排检与编号项等。生态环境监测*案著录按HJ/T9有关 规定执行。

7.9案卷的分类与编号

7.9.1生态环境监测*案的编号由全宗号、目录号(或分类号)、案卷号构成,示例如下:

案卷号(案卷排列顺序) 分类号(生态环境监测*案分类) 目录号(案卷所属目录代码) 全宗号(向*案馆移交*案时由*案馆给定)

7.9.2整理时,按HJ/T7进行分类,适当控制在2~3级类目屋面保护层施工工艺标准,以实现方便保管和查找利用 的目的。

7.10.1(纸质)照片*案一般包括照片、底片和文字说明三部分;数码照片*案一般包括照 片(含EXIF信息)和文字说明两部分。 7.10.2对反映同一内容的若干张照片,应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一组(或一张)照 片归*,归*照片应能反映该项活动的全貌,且主题鲜明,图像(影像)清晰、完整。 7.10.3照片归*的文字说明应综合应用事由、时间、地点、人物、背景、摄影者等要素,概 括该组(张)照片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7.10.4照片整理应根据不同事由,保持照片所反映内容的有机联系,按“保管期限一年度 照片组一张号”排列。 7.10.5 (纸质)照片整理参照GB/T11821的规定:数码照片整理可参照DA/T50的规定

8.1生态环境监测*案的保管与鉴定参照《环境保护*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8.2生态环境监测*案按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定期分为30年和10年),详见附录A。 8.3涉密*案的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执行。 8.4定期对室存生态环境监测*案进行鉴定,对保管期限和密级需调整的案卷,进行调整。 8.5*案鉴定必须成立鉴定工作小组,由分管*案工作的单位负责人,办公厅(室)负责人 *案部门、承办部门和保密部门负责人及经办人员组成。经*案鉴定小组鉴定无保存价值的* 案,须编制鉴定工作报告并建立*案销毁清册,一式两份,一份送上级主管部门备案,一份由 本单位永久保存。 8.6待销毁*案须由鉴定工作小组成员签字后方可销毁。 8.7生态环境监测*案的销毁由*案部门组织实施,销毁工作由本单位*案部门及保密部门 人员(2人以上)进行现场监督,并在销毁清册上签字。未履行鉴定和审批手续,严禁销毁。 8.8电子*案和*案数字复制件需要销毁的,除在指定场所销毁离线存储介质外,还应当确 保电子*案和*案数字复制件从系统中彻底删除。销毁时应当留存电子*案和*案数字复制件 元数据。电子*案管理系统应在管理过程元数据、审计日志中自动记录鉴定销毁活动。 一证国家业国宝家教

9.1采取多种形式,为利用者提**案信息服务。 9.2建立生态环境监测*案的借阅、保管等制度,查阅、借阅、复制生态环境监测*案应履 行*案借阅归还手续,*案利用者借阅涉密*案应按照密级履行相应借阅手续,并对所借*案 负安全保密责任,确保*案安全。 9.3已经解密或公开的*案,按有关规定提*利用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生态环境监测文件材料归*移交清单

图 C.1案卷目录式样

图 C.2卷内目录式样

GB∕T 26734-2011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浸润剂溶解度的测定图C.3卷内备考表式样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