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050-2018 农垦绿色生态家园规划建设规范

DB36/T 1050-2018 农垦绿色生态家园规划建设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36/T 1050-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12.7K
标准类别:环保标准
资源ID:36627
免费资源

DB36/T 1050-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6/T 1050-2018 农垦绿色生态家园规划建设规范简介:

DB36/T 1050-2018《农垦绿色生态家园规划建设规范》是江西省地方标准,该标准主要针对农垦地区的绿色生态家园建设提供指导和规范,旨在推动农垦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水平。

该规范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规划原则:强调绿色、环保、生态、节约等原则,要求在规划阶段充分考虑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社区服务、居民生活需求等因素。

2. 绿色建筑设计:规定建筑的设计应符合绿色建筑标准,包括节能、节水、节材、环境保护等方面,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

3. 生态环境建设:规定在农垦地区应进行合理的绿化、水系治理、土壤修复等工作,以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

4. 社区设施规划:对社区的公共设施,如教育、医疗、休闲、运动等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提出要求,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5. 管理与监督:规定绿色生态家园的建设和管理应有明确的监管机制和定期的评估机制,以确保各项规定的实施。

6. 持续改进:鼓励农垦地区根据实际情况,持续改进规划和建设,以适应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变化。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基于常规理解的概括,具体的内容可能需要查阅标准原文,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DB36/T 1050-2018 农垦绿色生态家园规划建设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生态家园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高度融合,开发建设对环境的低影响,产业发展、降低能耗、社会和谐、文化 传承、宜居宜业宜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区域。

1绿色生态家园的建设,应坚持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绿色发展、塑造特色,统一规划、分期 地制宜、逐步推进的原则。 2江西省农垦绿色生态家园的规划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江西省的其他相关 规、规范和设计标准。

农垦绿色生态家园目标体系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农垦绿色生态家园目标体系

绿色生态家园应围绕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目标,应按照: 尺业、生态空间管控措施要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进一步优化 局和土地利用GB 50468-2008 焊管工艺设计规范,建立统一的全场域国土空间布局体系。

全充分保障各类设施建设规模和使用功能的基础上,鼓励公共设施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工程设 与其他各类用地的混合使用;鼓励项目环境影响小、具有产业升级能力的生产设施用地、仓储用 类用地的混合使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常用土地用途混合使用指引见表2

表2常用土地用途混合使用指引

4.1依据场区不同的空间区位及交通设施供应能力, 鼓励采用分区引导方式控制场区的开发强 土地开发强度指引见表3。

表3土地开发强度指引

6.5.1绿色生态家园建设用地的选址宜优先选择已开发用地及废弃地,不占或少占耕地、林地。

5.1绿色生态家园建设用地的选址宜优先选择已开发用地及废弃地,不占或少占耕地、林地。 5.2应避开地质灾害影响及生态敏感的地段,应避免重大基础设施的影响,应避开污染源。

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应根据其规模、等级和相应的规范标准,采用分级配置,均衡布局的原 合现状及发展需求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

7.2.1公共服务设施宜结合场区交通方便、人口聚集处进行集中布置,形成公共活动申心,满足居民 使用和交往的需求;应保证公共服务性设施均衡合理布局,提升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率。 7.2.2绿色生态家园人均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不应低于4m/人。

表5公共服务设施规模要求(续)

B8. 1 地表径流控制

绿色生态家园建设宜对地 用雨水花园、绿化面积、下凹式绿地,铺设透水 地砖,增设调蓄池 雨洪灾害的发生

绿色生态家园的河渠进行改造时,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宜采用自然生态驳岸的方式;有条件 场宜打造亲水滨河景观,满足居民的亲水需求

8.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绿色生态家园的应按照不同的水质标准和防护要求分级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般划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增设准保护区。绿色生态家园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 质达标率达到100%,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

3.4.1绿色生态家园可通过屋顶及地面进行雨水收集,做到节能减排、减少雨水的排放量,使干旱或 紧急情况(如火灾)时有水可取,并减少水处理的成本。 8.4.2绿色生态家园鼓励农垦场的建筑、小区、街道建设雨水收集储存系统。

司应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方式,场区的雨污

8.6.1绿色生态家园应高标准建设污水排放管网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城郊型农垦场可依托城镇污水 处理系统进行集中处理。 3.6.2绿色生态家园的工业污水必须经过处理达到GB8978的要求后排放,生活污水宜采用生物处理 工艺集中处理,达到GB8978的要求后排放。绿色生态家园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

绿色生态家园应因地制宜地确定环卫设施规划建设标准,配置要求见表6。

绿色生态家园推行农作物桔杆饲料化、 肥料化和原料化利用,严控农作物秸秆焚烧污染。 绿色生态家园应结合地区特点,充分合理利用电能、太阳能、风能、沼气、天然气等清洁能源 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比例不低于70%

录色生态家园鼓励以网络信息为基础,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宽带网络、多媒体等技术,对家 公共服务及市政配套设施、交通流量等进行信息采集、动态监管和辅助决策。

绿色交通规划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为方向,提倡无污染能源的交通工具,制定绿色交通出 行宣传方案,鼓励和引导居民选择“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的绿色出行方式。

绿色交通的实施应充分结合自然条件与场区现状,重点放在恢复或改善农垦道路的交通功能,实现 绿色出行方式。绿色出行比例应达到60%,其中公共交通出行(常规公交、城乡公交)比例达到20%,慢 行交通出行(自行车、步行)比例达到40%。

场域对外交通应加强与外部交通的衔接,并应配置相应的站场、停车场等设施。过境交通应 越绿色生态家园中心地段,道路宽度及两侧间距按CJJ37执行。 2场域内交通应加强总场、分场及大队之间联系,交通方式主要以绿色出行为主,道路等级标 于四级公路标准。

9.4.1鼓励场区内部发展公交系统,将生产区与生活区紧密联系,满足居民出行便捷、高效 公交站点应与公共停车场相邻布置。

9.4.2场区内宜规划完整通畅的慢行交通网络,串联居住区、商业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交站 点、公共停车场、开敬空间等。慢行道路宽度不得小于1.5m。慢行道路应满足无障碍通行的要求,纵 坡不宜大干2.5%。

9.5.1应以现有道路为基础,顺应现有格局,因地制宜地进行场区道路规划布局。 9.5.2应满足生产、生活、经济和物质运输等所需车辆和行人的通行要求,同时满足消防、卫生和防 灾等安全应急救援的需求,道路硬化率达100%。 9.5.3场区内部道路等级分为主干路、干路、支路、巷路四级,各级道路技术指标应符合GB50188 的规定。 9.5.4场区内提倡“窄马路,密路网”的布局理念,加大道路网密度,提高可达性。场区路网密度提 高到6km/km2~8km/km²,绿道密度达到1.5km/km²,道路面积率达到15%以上。 9.5.5场区道路宜采用一块板形式,干路应设置非机动车专用道,并采用护栏、绿化隔离带、隔离墩 及道路标线等方式划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尽量减少两旁的建筑物出入口。非机动车车道宽度不宜 小于2.5m 9.5.6地处山地、林地的道路交通规划建设,遵循保护优先原则,尤其是在风景资源优质及生态敏感 地段,应尽可能减少道路建设带来的破坏,

9.7.1场区内公共停车场应设置在公共服务中心、主要交通枢纽附近,公共停车场可适当利用道路周 边和空余场地,宜采用生态停车场。 9.7.2场区公共停车场应分为机动车停车场与非机动车公共停车场两类。其用地总面积可按规划场区 人口每人0.8m²~1.2m计算。其中:机动车停车场的用地比例宜为80%~90%,非机动车停车场的用地 比例宜为10%20%。

10.1.1引人绿色建筑理念,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设方针,突出建筑使用功能,节能、 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的理念;充分体现地域特征、山水特色、文化元素,尊重场地的原有地形、地 说和植被,减少对场地的改造。 0.1.2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宜采用自然通风、天然采光、墙体隔热、遮阳等技术;运用地方材料, 实现节能、节水、节材的目的。

0.2.1绿色生态家园的建筑,位于平坦开敬地区的宜采用紧凑式布局,注重整体空间形态。 .2.2位于山地和丘陵地区的宜结合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加强与周边环境的融合。 0.2.3紧邻河流、湖泊、开散绿地和景观山体的应控制建筑的整体轮廓线,留出视觉廊道,显山

表7住宝用地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0.3.2场区统一规划的自建住宅用地中,每户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120m 0.3.3因地形条件限制、占用荒山荒坡地的,每户不得超过150m²。 10.3.4住宅建筑基底面积不应大于宅基地面积的70%。

10.5.1沿场区道路两侧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物,后退场区干路8m《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用绝缘背板 GB/T31034-2014》,支路5m。

1沿场区道路两侧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物,后退场区干路8m,支路5m, 2有较大人流、车流集散的集贸市场、学校、超市、医院、综合服务中心等建筑主要出入口一侦 路红线距离不得小于15m,且应当设有不小于200m的交通集散场地。

11绿地系统与景观环境

11.1.1绿色生态家园在绿地规划和建设中应该注重对山体、林地、江河、湖泊、湿地及农由绿化等生 态要素的利用:合理安排绿色生态家园内的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地和公共活动场 地,形成绿地系统。 11.1.2公共绿地主要应包括镇区级公园、街区公共绿地,以及路旁、水旁宽度大于5m的绿带,公共 录地在建设中应符合GB50420的规定。 11.1.3水源保护区、工矿企业、养殖业、铁路和公路、高压电力线路应设置相应的防护绿地,防护绿 地应满足GB50420的要求。 1.1.4建设用地中公共绿地之外的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地宜结合用地中的建筑、道路和其他设施布置 的要求,采取多种绿地形式进行规划,附属绿地应满足GB50420的要求。 11.1.5新建小区、安置小区应该配有集中公共活动场地,且人均用地不少于1m,原有住区,改造住 区应该开辟集中式公共活动场地,且人均用地不少于0.5m。各绿地厂场确保至少1处临街开敲边界, 相邻绿地广场之间应保持边界开散

本地植物指数应大于80%,并应根据 其根系、高度、生长特点等,确定与建筑物、

11. 2 景观风貌引导

1.2.1应对绿色生态家园的山、水、林、田、湖和场区建设现状等要素进行分析提炼,充分挖掘农垦 寺有文化内涵,提出场区空间形态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的景观风貌策略。 1.2.2用水系、绿植、林荫道、游步道等将绿色生态家园的重要景观空间节点串联起来,营造惬意轻 公的公共开放空间环境。 1.2.3商业店铺不应违规设摊、占道经营。 1.2.4整治影响景观的棚舍、残破或倒塌的墙体,清除临时搭盖,美化影响空间外观视觉的外墙、屋 页、窗户、栏杆等,规范太阳能热水器、屋顶水箱、空调等设施的安装。 1.2.5雕和小品应内容健康,造型优美,应具有地域风格和时代特色, 1.2.6灯箱、广告、招牌、霓虹灯、门楼装璜、门面装饰等的设计应将文化元素融入其申,力求形式 简洁、色彩和谐、易于识别。标识和标志的设置应规范化。

TB 10443-2010 铁路建设项目资料管理规程11.3特色建筑保护及利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