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3611-2019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指南

DB32/T 3611-2019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指南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32/T 3611-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58.8K
标准类别:环保标准
资源ID:35014
免费资源

DB32/T 3611-2019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2/T 3611-2019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指南简介:

DB32/T 3611-2019是江苏省的一项地方标准,全称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指南”。这个标准主要针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处理行业,旨在提供一套系统、科学的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措施,以保护从业人员的健康,降低职业病发生的风险。

标准内容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风险评估: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如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进行识别和评估。

2. 预防措施:针对识别出的风险因素,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如改进生产工艺、使用防护设备、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实施健康监护等。

3. 培训教育:规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和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 应急管理:设定针对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响应程序、救援措施、信息报告等。

5. 监督与检查:对预防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监督和检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应性。

6. 法规合规:确保企业的操作符合国家和地方关于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要求。

这个标准的出台,对于规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行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从业人员的健康权益,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DB32/T 3611-2019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指南部分内容预览:

拥有者不再使用且已经丢弃或放弃的电子电气产品[包括构成其产品的所有零(部)件、元 等],以及在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产品和报废产品。

拆解disassembly 通过人工或机械方式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进行拆卸、解体,以便于处理的活动。

处理企业recycler 从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活动的法人,需具备处理资质并拥有相关的处理设施和场地

4.1.1依法防治,预防为主建筑面积383.9平米三层独栋别墅,综合治理。 4.1.2依靠科技进步,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的新工艺、技术和材料。

4.2.1处理企业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主体责任。 4.2.2应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建立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并符合GBZ1、GBZ/T225的要求。 4.2.3应为每个劳动者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识别,根据识别结果,落实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 控制计划,制定和完善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安全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 4.2.4应建立和落实听力保护计划和呼吸保护程序,按GB/T29510、GB/T18664、GB/T23466的要 求为劳动者提供个人防护用品。 4.2.5应开展职业卫生培训和职业健康教育。 4.2.6应对劳动者进行职业病危害告知。 4.2.7 应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 4.2.8 应按照GBZ188的要求组织劳动者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及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4.2.9 应定期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综合评估

4.3.1应遵守安全生产卫生操作规程,发现职业卫生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 4.3.2当工作场所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启动应急程序,并报告监管人员。 4.3.3 应积极参与和配合处理企业提供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 4.3.4应按要求正确使用、维护和保存个人防护用品。

DB32/T36112019

4.3.5不应在车间内吸烟、喝水、进食。不应穿被污染的工作服进入食堂、会议室、休息室、饮水间 等生活场所或出厂:下班应淋浴、漱口、换干净衣服后方可离开

5职业病危害识别与评估

5.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

5.1.1查阅:查阅职业卫生监测报告、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和职业健康监护报告,了解可能存在的职 业病危害因素及暴露水平。 5.1.2访谈:开展劳动者和生产管理人员访谈,了解生产工艺流程、岗位操作规程、从业人员职业卫 生知识的掌握水平等。 5.1.3调查:按照采购、运输、贮存、处理、加工和处置等流程,对整个生产工艺过程、工作场所布 局、岗位操作方式、个人防护等进行卫生学调查,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途径和关键控制区域。 5.1.4记录:按岗位记录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途径和暴露风险

5.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

5.2.1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区域主要包括拆解区(一般拆解、CRT拆解)、深加工区(塑料分抹、 粉碎、贵金属湿式回收)、库房(卸货区、原料仓库、产品仓库)及辅助生产车间(空压机、变电所、 维修车间等)。

a)粉尘:废弃电器电子灰尘、塑料粉尘、荧光粉尘、石墨粉尘、碳粉等; b 化学有害物质:制冷剂(如氟里昂、异丁烷)、润滑油、阻燃剂(如溴代阻燃剂、磷酸三丁 酯)、重金属(铅、汞、铬、镉、镍、锡、铜等)、氰化物、盐酸、硝酸、一氧化碳等; c)物理因素:噪声、高温和热辐射等。

5.2.3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

a) 极端温度:夏季高温,冬季低温; b)交叉污染:相邻作业岗位的粉尘、化学有害物质和物理因素的交叉污染; C) 二次扬尘:工作场所粉尘因人员走动,清扫、运输等产生二次扬尘: d)不良工效学作业:负重作业、不良体位、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和长时间站姿作业等。 5.2.4废弃电器电子处理过程中,同一岗位可能接触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详见附录A。同一种职业 病危害因素可能存在于不同的作业场所,详见附录B。

5.3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

只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各岗位的风险水平等级, 同时制定必要措施消除危害或降低风险。 生划的依据。风险评估包括

a)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工作场所的来源、暴露途径和各岗位的暴露情况; b)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理化特性、危害程度、在工作场所的分布、浓度或强度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变 化趋势与特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采样与测定应按GBZ159、GBZ/T189.8、GBZ/T192.1、 GBZ/T300.15等标准执行:

DB32/T36112019

c)影响职业接触的因素,包括工作场所的布局、劳动组织、作业方式、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 采光照明、工作场所的清洁与整理、个人防护用品与职业病防护设施等; d)企业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劳动者对废弃电器电子处理行业职业病防护知识的掌握和职 业卫生培训情况; 所使用的各类生产设备及防护设施是否增加或减少职业接触风险; f)劳动者的健康水平和既往职业病发病情况; g)根据以上资料对岗位进行分类管理,并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新的预防控制措施

1.1按GBZ1的要求,应优先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及新设备,消除或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 合GBZ1的要求。

6.1.1按GBZ1的要求,应优先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及新设备,消除或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并 符合GBZ1的要求。 6.1.2如预期劳动者接触浓度不符合要求,首先应积极改进工艺和工程防护,同时参考GB/T29510 的要求采取有效个人防护。个人防护用品的选用可参见附录A。

6.2.1废弃电器电子处理生产建设项目的厂址选择、厂区布置、生产设备、防护设施、采 体工效学和辅助用室设计应符合GBZ1、GB/T50087、GBZ/T194、GB5083、GB50187、 规定。

6.2.2废弃电器电子处理企业厂区应明确功能分区,可分为生产区、非生产区和辅助生产区。行政办 公用房应设置在非生产区;生产车间及与生产有关的辅助用室可布置在生产区内,但应避开有害物质、 病原体、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

3.2.3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好的地段,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

6.2.3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好的地段,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产生并 散发化学有害物质的车间,宜布置在相邻车间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非生产区布置在当地全 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两者之间,

厂区主要道路应遵循人流与货流分流的原则,

6.2.5在厂房(或建筑)内进行工作场所布置设计时,宜将存在危险或有害因素(如尘、毒、腐蚀性 物质、噪声、振动、高温、火灾、爆炸等)的工序或工作间(区)按照危害性质相同的原则相对集中, 与其他工序或工作间(区)隔离或隔开布置。 3.2.6以整机破碎、分选方法处理含有环戊烷发泡剂的电冰箱的设备宜布置在单层厂房内靠外墙侧或 多层厂房内最上一层的靠外墙侧,且其防爆泄压面应避开人员集中的场所、厂房(建筑)的出入口或其 他工作间的出入口、主要通道或人流集中的主要道路。 6.2.7对于多层厂房,放散热量和有害气体的生产场所宜布置在建筑物的上层。如布置在下层时,应 采取措施防止对上层造成不良影响。 6.2.8产生较大噪声与振动的生产设备安装在单层厂房内。当设计需要将这些生产设备安置在多层厂 房内时,宜将其安装在底层,并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

DB22∕T 5029-2019 硬泡聚氨酯外墙及屋面保温工程技术标准DB32/T 36112019

6.3.1劳动强度较大的装卸运输作业,宜采用机械化、半机械化等设备。所选用的设备应符合人体 效学原则。 6.3.2设备的运行、维修等状态应用中文做出醒目标识。 6.3.3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置应符合GBZ158的要求。 6.3.4设备应正确维护。

6.3.1劳动强度较大的装卸运输作业,宜采用机械化、半机械化等设备。所选用的设备应符合人体工 效学原则。

6.4.1 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6. 4. 2 作业前,应按规定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6.4.3作业前,应检查职业病防护设施是否齐全有效、设备的运转情况和运行信号指示是否正常 6.4.4作业前,应先打开通风除尘设施。 6.4.5 发生故障时,应通知维修人员处理,操作人员不应擅自维修。 6.4.6厂区及车间内车辆运输应设置声光报警, 6.4.7车间内应建立湿式清扫制度或者设置真空吸尘系统,不应使用压缩空气吹扫或者干式清扫 班至少清洁1次。

a)各拆解工位应安装有效的通风除尘设施,其排风罩技术条件应符合GB/T16758的要求。尽量 密闭操作面。除尘设备应定期维护。 b) 冰箱破碎、塑料破碎等区域应单独设置防尘隔音室。破碎产物应密闭负压输送。包装区应设置 双层套管除尘。 C)应采用负压吸附收集荧光粉。粉尘收集装置应定期维护。

DBJ 14-090-2012 城镇道路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6. 5. 2 毒物防护

DB32/T36112019

述条件,应在冰箱贮存前剪断压缩机和蒸发器的连接管,在具有良好通风条件处贮存,确保压 缩机中的异丁烷放空。 应在负压环境下拆解使用含汞荧光灯管的平板电视机及显示器、液晶电视机及显示器的背光 源。拆除的背光灯管应单独密闭储存。 k)应使用具有汞蒸气收集措施的专用负压工作台拆卸荧光灯管。 尽可能密闭废印制电路板加热拆除用锡炉,且排风装置与废气处理净化装置相连。锡炉旁应设 置存放浮渣的加盖容器。 m)拆解产物应分类存放。含液体物质的零部件(如尚未滤油的压缩机等)、部分种类的电池、电 容器以及腐蚀性液体(如废酸等)应存放在防泄漏的专用容器中。 n)应制定现场检、维修作业方案。对含有盐酸、硝酸、氰化物等可能向空气扩散的毒物的容器 管道等设备进行维修时,应执行有限空间作业程序,先清除设备中的毒物,并充分通风换气, 待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符合GBZ2.1的要求后作业,同时穿戴合适的防毒面具、防化 学工作服、防化学喷溅眼镜、防护手套和安全绳等,在安全距离内配备现场监护人员。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