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492-2011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清晰无水印,附条文说明)

SL 492-2011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清晰无水印,附条文说明)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7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139650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 492-2011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清晰无水印,附条文说明)简介:

SL 492-2011《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是中国水利水电行业的一项重要技术规范,它于2011年发布。这个规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指导和规范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保护设计,以减少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工程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该规范涵盖了水利水电工程的选址、设计、施工和运行各个阶段的环境保护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生态保护措施、污染控制、土地利用规划、噪声与振动控制、废弃物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气候影响评估等内容。它强调了预防为主,源头控制的原则,要求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因素,尽可能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附条文说明部分是对规范中的具体条文进行详细解读和解释,帮助设计者、建设者和管理者理解和执行规范,确保工程的环保设计和实施达到预期效果。

总的来说,SL 492-2011《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是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指南。

SL 492-2011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清晰无水印,附条文说明)部分内容预览:

1.0.1为规范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工作和内容,统一环 境保护设计原则、工作深度和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上程初步设计阶段的环 境保护设计,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可参照执行。 1.0.3环境保护设计应以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为设计 依据,并与主体工程初步设计深度一致。 1.0.4环境保护设计应遵循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便丁实施 有效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原则

1.0.5环境保护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

1环境保护设计工作包括:必要的环境影响复核;各类环 境保护措施设计;环境保护投资概算;编写工程环境保护设计篇 (章)。环境保护设计篇(章)的编制要求见附录A。 2环境保护措施设计内容包括:水环境保护、生态保护、 大气环境保护、声环境保护、固体废物处置、土壤环境保护、人 群健康保护、景观保护、移民安置环境保护、环境监测与管理、 环境保护投资概算等。 3对难以采取措施的环境影响可提出补偿等方案。 1.0.6在环境发生局部变化或工程设计方案局部调整时,应依 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进行 环境影响复核,并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进行调整。 1.0.7环境保护措施设计应进行方案比选论证,应明确选定方 案的工程规模、工程设施及布置、处理工艺流程、主要设计参

0.7环境保护措施设计应进行方案比选论证,应明确选定 的工程规模、工程设施及布置、处理工艺流程、主要设计 、仪器设备选型、估算工程量、进度安排等

T/CRIA 16007-2019 TBM织物芯输送带.pdf1.0.8本规范引用以下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T92)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T92)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

1.0.9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转

2.1生态与环境需水保障措施

2.1.1根据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建设及运行方案,应复核工

2.1.1根据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建设及运行方案,应复核工程生 态基流、敏感生态需水及水功能区等方面的生态与环境需水,提 出保障措施。

2.1.2生态与环境需水保障措施设计内容应包括泄流设施

1.3通过工程的发电、供水、泄洪等泄流设施下泄生态与班 需水时,应明确下泄方式、下泄口门位置等;专用生态与环地 水泄流设施包括泄流洞、泄流孔、泄流道等,泄流设施的设计 明确泄流建筑物的型式、位置、规模、布置等。

明确下泄生态与环境需水的时期及相应流等。

2.2.1水质保护对象为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确定的重点保护

2.2.1水质保护对象为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确定的重点保护 水域和饮用水水源工程的水源保护区。 2.2.2水质保护可采取隔离防护、点源治理、面源治理、生态 修复及管理措施等。水质标准应执行GB3838的规定。 2.2.3隔离防护措施主要包括物理隔离和生物隔离。物理隔离 措施应明确设立隔栏或隔网的位置、型式、规模、工程量等;生 物隔离应明确设立防护林的位置,树木种类、规模、工程量等。 2.2.4点源治理措施应明确需治理的建筑、企业、人河排污口, 危险和有害有毒污染源、集约式畜禽养殖污染源等:提出清拆 关闭、整治措施的对象、方式、数量等。

2.2.5面源治理可采取农田径流污染控制、生物系统拦截净化 及耕作管理等措施。农田径流污染控制应明确农田径流产生区 位,提出农田径流污染控制工程措施布局;生物系统拦截净化措 施应明确生物拦截系统区位布置、生物配置方案;耕作管理应提 出种植结构、化肥农药施用水平、灌溉方式等要求。 2.2.6重要的大、中型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应采取主要入库支 流、库尾建设生态滚水堰、前置库、库岸生态防护、水库周边及 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水库内生态修复及清淤工程等生态修复措 施,应明确措施的布局、型式、规模、工程量等。 2.2.7水源地保护管理措施应包括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工程调

2.2.5面源治理可采取农田径流污染控制、生物系统

土仞东机仁饿伊化 及耕作管理等措施。农田径流污染控制应明确农田径流产生区 位,提出农田径流污染控制工程措施布局;生物系统拦截净化措 施应明确生物拦截系统区位布置、生物配置方案;耕作管理应提 出种植结构、化肥农药施用水平、灌溉方式等要求。

2.2.7水源地保护管理措施应包括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工程调 度运行、宣传教育及警示设施等

2.2.7水源地保护管理措施应包括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工程调

2.3水库低温水减缓措施

2.3.1水库低混水影响减缓可采取分层取水工程措施、下泄水 水温增温措施和其他措施。 2.3.2分层取水工程措施应明确不同时期的取水口位置,分层 取水建筑物的型式、规模等,并结合水库调度方案提出不同时期 分层取水设施的操作运行方案。

2.3.2分层取水工程措施应明确不同时期的取水口位置,分层

2.3.3下泄水水温增温措施包括延长输水渠道、增建调蓄水池 等,应明确渠道布置、渠道断面、调蓄水池位置及容量等。

2.3.3下泄水水温增温措施包括延长输水渠道、增建调蓄水池

2.4.1施工废污水处理主要包括砂石料加工废水、混凝土拌和 系统废水、施工车辆和机械设备修理系统废水、基坑水、隧洞及 地下厂房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等处理,应根据施工内容和废 污水种类分别采取处理措施

2.4.2施工废污水宜回用或综合利用,处理后排放应符合GB

2.4.2施工废污水宜回用或综合利用,处理后排放应符合GB 8978的规定。

要构造物及泥浆处理等,设计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选择与设计废水处理方案:根据场地大小及地形条件, 可采用自然沉淀法或絮凝沉淀法。 2确定废水处理流程:根据废水处埋目标及泥沙沉降特性, 明确进水、泥浆沉淀构筑物或设备、药剂添加、出水,泥浆十化 清理等工艺流程。 3进行构筑物或设备布置:包括废水沉淀池或成套设备、 泥浆脱水、转运、堆存场地等。 4沉淀构筑物和设备设计:根据废水处理水质要求及泥沙 沉降特性,宜设置一级沉淀或二级沉淀。必要时,在第一级沉淀 池前可设沉沙池或细砂回收装置。泥浆沉淀可选用旋流式污水净 化等成套设备、辐流式絮凝沉淀池、平流式沉淀池等处理。应明 确构造物规模、设备类型、废水处理量,絮凝剂的类型、药量、 2 浓度要求,配套水泵、电器设备等。 5泥浆处理:场地较小时宜采用机械脱水,应明确设备类 型,处理方式,处理量及处理要求等。场地较大时,可采用泥浆 干化场。泥浆经排水后,应采取收集、转运和堆存措施。 2.4.4混凝土拌和系统废水宜采取沉淀处理,设计内容应符合 下列规定: 1根据拌和系统位置和地形条件布置沉淀池。 2泥浆沉淀可选用简易平流式或竖流式沉淀池处理。 3根据废水量、泥浆负荷等参数确定沉淀池规模、容积、 沉淀时间、泥浆量等。 4对碱性废水应加酸性物质中和,并提出选用的药剂、数 量及搅拌方法。 5泥浆沉淀后应及时清理,宜采用自然干化场或集中处理 的方法对泥浆进行处置。 2.4.5施工车辆和机械设备修理系统废水可采用成套油水分离 装置或隔油池处理。 1对场地小,含油废水处理量大,处理效巢要求高时,宜 采用油水分离装置,应明确处理工艺、构筑物和设务类型规格

2.4.7隧洞及地下厂房废水处理宜采用清污分流措施,

隙水与施工生产废水分流。对生产废水,应明确开挖过程悬 和石油类废水的处理和后期灌浆对碱性废水的处理过程。采 药进行爆破时,应说明综合处理工艺及效果

2.4.8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处理应充分利用已有设施,并

1规模较小且分散的施工营地生活污水可采用地埋式污水 处理系统等成套处理设备、污水净化沼气池、化粪池处理,应提 出处理容量和构筑物型式、规模、污泥定期清运及处置措施。 2规模较大的施工营地生活污水可采用活性污泥法,氧化 沟、生物滤池等工程或设施处理,应明确处理水量、水质要求, 提出工程平面总布置,处理工艺,构筑物及相关设备,处理容量 及效果,污泥处理的设施及处置措施。 2.4.9工程运行期管理机构及生活区的生活污水,宜采用生活 污水成套设备进行处理。处理设施及设计要求可根据处理规模, 参照2.4.8条的规定执行。

地下水水位降低减缓措施

2.5.1地下水水位降低减缓措施应针对施工基坑排水和

2.5.1地下水水位降低减缓措施应针对施工基坑排水和工程防 截)渗等对地下水用户和生态环境影响程度,经技术经济论证, 采取减缓周边地下水位降低的措施。 上减经新工其安排业科业工业北公路低账商可承族装收店

GB/T 37358-2019标准下载2.5.3减缓工程防渗或截渗对地下水水位降低影响可采

源地改造、寻找替代水源措房

2.5.5原水源地改造措施应明确改造方式和工程量。

2.5.7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时

灌溉措施设计,应选择水源,进行工程布置,提出灌溉 灌溉时间、工程量。

3.1.1陆生植物保护应对珍稀、濒危、特有植物、古树名木、 天然林、草原等进行重点保护,采取就地保护或迁地保护等 措施。

3.1.2就地保护措施应根据保护对象的生态学特性、数量、分 布、生长情况等,明确保护范围,提出避让、围栏、警示等措 施。围栏措施应确定位置、长度、型式、规模、工程量等。 3.1.3迁地保护措施应根据受保护对象的生态学特性,分析立 地条件,采取移栽、引种繁殖、保存物种种质、建立植物种子库 等措施。 1移栽措施应确定移栽的种类、数量、时间、位置、工程 量及栽培管埋。必要时,可先进行移裁实验。 2引种繁殖栽培应确定引种的种类、采种方式、种子处理 方式、播种方法、移栽苗木规格、整地方式、工程量和后期栽培 管护方案等。 3保存物种种质和建立植物种子库应明确保护对象,采集 地点、时间、数量、贮存方式及技术要求等。 3.1.4森林及草原保护措施应根据受工程影响的特点,采取优

《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 GB50071-2014》(已更新)3.2.1陆生动物保护应对珍稀、濒危和有重要经济价值的

3.2.1陆生动物保护应对珍稀、额危和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野生 动物及其栖息地、繁殖地和迁移通道等进行重点保护,采取就地 保护或迁地保护措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