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2043-2022 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站点运行规程.pdf

DB11T 2043-2022 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站点运行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3 M
标准类别:环保标准
资源ID:136540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1T 2043-2022 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站点运行规程.pdf简介:

DB11T 2043-2022 是北京市的地方标准,全称为《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站点运行规程》。这个规程主要是为了规范和指导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站点的运行管理,以确保在地质灾害可能发生时,监测站点能够有效、及时地收集和传输数据,为地质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提供科学依据。

规程内容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监测站点的选址与建设:规定了监测站点的建设标准、位置要求以及设施配置,确保站点能够准确、全面地监测到地质灾害的征兆。

2. 监测设备的运行维护:明确了设备的使用、检查、校准、故障处理等操作规程,确保监测设备的稳定运行。

3. 数据采集与处理:规定了数据采集的频率、方法,以及数据的处理、分析和报告流程,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4. 监测人员培训与管理:对监测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求以及应急响应能力进行了规定,确保人员能够正确处理突发情况。

5. 应急响应与信息报告:制定了在监测到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预警信号时,如何启动应急预案,如何报告信息的具体流程和责任分工。

总的来说,DB11T 2043-2022 是为了提升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预警能力和灾害应对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份重要规范。

DB11T 2043-2022 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站点运行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DB11/T 2043—2022

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站点运行共

本文件规定了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站点运行基本流程、监测站点运行要求、网络设备运行维护要求 和运行成果编制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站点运行。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T/CAGHP-053-2018标准下载,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 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1289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18214.1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GB21734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监测站monitoringstation 具备接收、储存、传输、处理监测数据功能及预警响应的设施、场地和实体建筑的统称。 3.2 监测站运行operationofmonitoringstations 保障监测设备正常运转、发挥监测站各项功能的工作。 3.3 监测点monitoringpoint 为监测隐患体物理场、位移、诱发因素等变化特征,而布设于隐患体表面、内部或周边有效 的监测仪器或设施的统称。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监测站monitoringstation 具备接收、储存、传输、处理监测数据功能及预警响应的设施、场地和实体建筑的统称。 3.2 监测站运行operationofmonitoringstations 保障监测设备正常运转、发挥监测站各项功能的工作。 3.3 监测点monitoringpoint 为监测隐患体物理场、位移、诱发因素等变化特征,而布设于隐患体表面、内部或周边有效 的监测仪器或设施的统称。

点运行operationofmonitoringpoints

4.1.1监测站应由数据接收分析室、会商室、机房和后勤保障用房等组成,可配备实验室、科普室等辅 助功能用房。 4.1.2监测点应由一个或多个用于获取信息的传感器或设施及其保证信息准确获取的有效场地组成,常 配备通讯单元、电控单元、蓄电系统、支撑系统、机箱、监测标志及保护装置

4.2.1监测站应具备接收、储存、传输和处理监测数据的办公和后勤保障功能,可为设备维护、应急调 查、应急指挥、避险提供驻地,或辅以科普及科学实验等功能。 4.2.2监测点主要功能为利用监测设备或设施获取突发性地质灾害场地环境与自身形变特征的监测数 据

图1监测站运行流程图

DB11/T 2043—2022

5.1监测站规划与选址

图2监测点运行流程图

5.1.1监测站规划应与分区规划、乡镇域规划或街区控规等国土空间规划协调,符合空间、环境重点领 域规划的法规要求。 5.1.2监测站规划应充分考虑可通达性及其与监测点的距离,以便于开展监测点运行维护。 5.1.3监测站场址应选择地势较为开阔平坦的地形,不受地质灾害、洪涝等因素威胁;建设前应对建设 场地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环境评价。 5.1.4监测站场址应具备通讯、供电、供水等功能和条件。 5.1.5监测站应具备数据接收分析、应急调度指挥、监测设备安装及备品存储、办公及后勤保障等基本 功能,相关建筑物应符合GB21734场址及配套设施抗震设防要求。

DB11/T2043

5.1.6监测站内机房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应符合GB/T22239要求,其他功能房间应符合GB500 要求。 5.1.7监测站图像监控范围应覆盖功能用房及站内外道路。

5.1.6监测站内机房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应符合GB/T22239要求,其他功能房间应符合GB50016消防安全 要求。 5.1.7监测站图像监控范围应覆盖功能用房及站内外道路。

5.2.1监测站房屋主体及公共设施应定期检查,合理修,确保安全。巡检宜每日一次,专项检查宜每 月一次,根据完损情况,制定年度维修方案,保证正常使用。 5.2.2监测站运行应保证及时、稳定地接收和转发辖区内监测点上的数据以及实验设备、网络设备运行 正常。

5.2.1监测站房屋主体及公共设施应定期检查,合理修,确保安全。巡检宜每日一次,专项检查宜每 月一次,根据完损情况,制定年度维修方案,保证正常使用。 5.2.2监测站运行应保证及时、稳定地接收和转发辖区内监测点上的数据以及实验设备、网络设备运行 正常。

5.2.3站内网络机房应制定运行维护管理办法,确保以下要求: a)机房内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等指标应符合要求,确保机房各区域处于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 各设备正常运行; b)温湿度、烟雾、门磁、摄像机等监控探头保持性能良好、运行正常; c)建立定时检验计划,对机房空调、供电、消防、监控、防雷、防静电、防水、防盗及门禁等相 关设施进行检验、维护; 5.2.4科学实验、科普宣传、应急指挥等功能性仪器、设备应建立负责人制度,确保以下要求: a)各区域责任人负责相应区域内的仪器、设备的日常保养; b)建立完整基础设施、设备登记台账,应包含全部基础设施设备清单,关键设施设备应统计使用 情况、维护保养频次等信息; )建支宁程松监业团:手上排本近发运会修电:载办发特品童全量格书工卫发司

a)机房内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等指标应符合要求,确保机房各区域处于良好的工作环境 设备正常运行; b)温湿度、烟雾、门磁、摄像机等监控探头保持性能良好、运行正常; c)建立定时检验计划,对机房空调、供电、消防、监控、防雷、防静电、防水、防盗及门禁 设施进行检验、维护; 24国受实证

a)各区域责任人负责相应区域内的仪器、设备的日常保养; b)建立完整基础设施、设备登记台账,应包含全部基础设施设备清单,关键设施设备应统计使用 情况、维护保养频次等信息; c)建立定时检验计划,重点排查设备运行隐患、按设备说明要求更换耗材及备件

监测点选址应具备良好的通视、通风、光照、

a)监测点周边应空旷、平坦,无高大树木、建筑或其他工程设施;或点位正南向45度以上无遮挡; b)监测点应满足无线网络信号源数据传输基本信号质量,北斗通信可正常传输; c)监测点应远离电磁干扰设备或设施; d)监测基准点应布置在形变监测区以外的稳定岩土体上,且视线开阔、便于区域联测

6.1.2监测点应具备较好的人机可达性和一定的基础条件,便于安装稳固,易于维护。

a)地表位移监测点应主要布设在崩塌体上; b)裂缝监测点应安设在裂缝两侧,且宜布设在裂缝较宽或位错速率较大部位; c)多形态监测点应安设在崩塌体表面; d)监测运动轨迹和运动参数的视频监控摄像机应安放在崩塌影响范围以外;

DB11/T 2043—2022

a)监测点(线)应采用主、辅剖面法布设,纵、横监测线布设数量不少于1条;当需布设多条监测 线时,线间距宜为20~30米; b)主监测线应结合滑坡分区,沿滑坡的主滑方向布设,推移式滑坡位移监测点应重点布设于滑坡 中、后部,牵引式滑坡位移监测点应重点布设于滑坡的中、前部; c)纵向监测线应延伸至滑坡后缘、前缘以外一定范围,应能反映滑坡的前缘、中部、后缘的变形 特征; d)横向监测线宜布设在滑坡中部至前缘剪出口之间,并向两侧延伸至滑坡边界以外一定范围。

a)气象水文条件、物源变化等形成条件监测点宜布置在形成区; b)流动动态要素、动力要素和输移冲淤等运动特征监测点宜布置在流通区; c)泥石流体物质组成及其物理性质等流体特征监测点宜布置在流通区和堆积区。

6.1.7地面塌陷监测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6.2.1监测点运行维护阶段以自然年为单位,维护周期分为三个阶段:汛前维护、汛中应急维修及汛后 维护。 6.2.2监测点运行应保证数据的真实性、稳定性、时效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及以上时,应安 排专业技术人员24小时值班监视运行系统,保证监测点正常运行。 6.2.3监测点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进行故障诊断,提出维修建议,确保监测点正常运行。根据项目 运行具体情况,运行维护单位应对易损耗的蓄电池、RTU、充电控制器、通讯模块、北斗接收机等配件 做适量储存,保障维修的时效。 6.2.4需要维修维护时,应及时联系设备供应商派技术人员进行维修;需要更换配件时,配件应与现场 设备所用配件一致或兼容,并建立更换台账,包括但不限于原配件类型、规格、现配件型号、生产厂家、 更换时间、质保期等。 6.2.5无需更换配件或有备件的设备应在5小时内完成维修,需更换配件但无备件库存的设备可以简化 运行审批流程,先行采购配件更换再完成检测、审批等工作。

6.2.5无需更换配件或有备件的设备应在5小时内完成维修,需更换配件但无备件库存的设备可以简化

6.3.1.1供电系统检查与维护

3.1.1.1太阳能电池板检查与维护为面板、电缆、支架检查,覆盖物或遮挡物的清理和开路电压

DB11/T2043

a)太阳能电池面板、供电电缆应无破损,支架应牢靠; b)太阳能电池板周围应无遮挡物,玻璃面板应无覆盖物; c)太阳能板开路电压应保持在正常值范围内。 6.3.1.1.2蓄电池检查与维护为电池外观检查和空载电压测量: a)蓄电池应无漏液、破损、变形现象; b)蓄电池空载电压应保持在正常值范围内。 6.3.1.1.3充电控制器检查与维护为指示灯工作状态检查和负载输出电压测量: a)充电控制器工作指示灯状态应保持正常; b)充电控制器负载输出电压应满足系统工作电压要求,

6.3.1.2系统导线和连接器检查与维护要求

检查系统各个模块之间导线应无老化现象,系统各个模块之间的导线须连接正常,连接器的绝 符合设计要求

GB 15208.3-2018标准下载6.3.1.3通讯功能检查与维护要求

6.3.1.4远程功能检查与维护要求

远程升级现场机程序、远程配置仪器设备采集周期和阈值、远程唤醒、远程修改仪器参数功能 正常,并及时更新设置

6.3.1.5实时触发功能检查与维护要求

1.6现场机时钟检查与

当服务器上报数据时间和监测点仪器采集时间不同或周期上报时间与预设不符,应重新校准现场机 时钟。

截水沟施工方案6.3.1.7传感器检查与维护要求

现场监测设备检查维护时,应对传感器监测数据进行现场测试,传感器数据变化值须在设定量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